佛山市

佛山市
禪、佛
地級市
佛山風光(順時針方向):佛山祖廟、順峰山公園青雲塔、佛山新城CBD一期、西樵山南海觀音、禪城區百花廣場
佛山風光(順時針方向):佛山祖廟順峰山公園青雲塔、佛山新城CBD一期、西樵山南海觀音、禪城區百花廣場
綽號:禪城
佛山市在廣東省的地理位置
佛山市在廣東省的地理位置
坐標: 23°01′19″N 113°07′15″E / 23.022°N 113.1207°E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廣東省
設立 628年佛教中心
1975年地級市
語源 相傳唐朝時鄉人於塔坡崗掘得銅佛像三尊,遂名佛山
政府駐地 禪城區嶺南大道北14號
下級行政區 5市轄區
政府
 • 市委書記 鄭軻
 • 人大常委會主任 胡鈦
 • 市長 白濤蒙古族
 • 政協主席 李政華
面積
 • 總計 3,797.72 平方公里(1,466.31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 全省第15位(佔全廣東省2.11%)
最高海拔 805 公尺(2,641 英尺)
最低海拔 0 公尺(0 英尺)
人口(2020)
 • 總計 949.89萬人
 • 排名 全省第4位(佔全廣東省7.54%)
 • 密度 2,501人/平方公里(6,480人/平方英里)
 • 城鎮(2020) 904.25萬人
語言
 • 官方語言 普通話
 • 母語方言 粵語佛山話
時區 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 528000
電話區號 757
車輛號牌 粵E
粵X,粵Y (機動車新登記粵X,粵Y號牌於2018年2月1日起停止發放)
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年均溫 22.5 ℃
年降水 1,681.2毫米
行政區劃代碼 440600
舊稱 季華鄉
城市定位 「製造業高度發達、嶺南文化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大城市[1]
城市稱號 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城市精神 敢為人先、崇文務實、通濟和諧
國內生產毛額(2020) ¥10,816.47億(全省第3位,佔全廣東省9.77%)
1,568.19億美元匯率
2,979.6億國際元平價
人均 ¥114,157(全省第4位
16,551美元(匯率)
31,367國際元(平價)
HDI(2016) 0.808 極高 [2]
網站 http://www.foshan.gov.cn/
市象徵
白蘭花(1997年至今)
白蘭樹(1997年至今)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廣東統計年鑑-2016》
佛山市
正體字 佛山
簡化字 佛山
郵政式拼音 Fatshan[3]

佛山市(官方音譯:Foshan郵政式拼音:Fatshan),簡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南部,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涵蓋城市之一,目前屬二綫城市。市境東鄰廣州市,北抵清遠市,西界肇慶市雲浮市,南臨江門市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西江以西為低山丘陵,西江以東為珠江三角洲平原。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貫穿全境,西江與北江在三水區思賢滘貫連。全市總面積3,7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49.89萬(2020年數據),戶籍人口436.98萬(2020年數據),市人民政府駐禪城區。佛山氣候溫和,雨量充足,自古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明清兩代佛山鎮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合稱「四大名鎮」,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佛山也是著名僑鄉,旅外僑胞140萬人。

歷史

  • 佛山的瀾石河宕墟發現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物,證明佛山歷史悠久.
  • 佛山古稱為季華鄉。東晉隆安二年(398年),罽賓(今克什米爾境內)的三藏法師達毗耶舍帶了二尊銅像來到季華鄉,於塔坡崗上(即今塔坡街)修建佛寺,傳佛教。達毗耶舍離開後,佛寺後來隨時間推移倒塌。
  • 直到貞觀二年(628年),塔坡崗上某天忽然異彩四射,鄉人齊聚起來在塔坡崗上掘得三尊銅佛,搬開佛像,見一股清泉湧出。鄉人便建井取水,並在崗上重修塔坡廟寺以供奉三尊銅佛。故有一句諺語:「未有佛山,先有塔坡」。此後由於人們認為此地乃是佛家之山,便取名「佛山」。佛山在此之後成為珠江三角洲的一個宗教中心,故又稱為「禪城」,也就是現在的佛山主城區之名。
  • 宋朝元豐年間推行保甲制度,鄉分都堡,佛山堡為季華鄉之首。
  •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佛山梁廣等鄉紳組織地方武裝「忠義營」參與鎮壓黃蕭養農民起義,後明朝封梁廣等人為「忠義官」,封佛山為「忠義鄉」。
  • 明朝成化弘治年間由於工商業發達,發展成為商賈雲集的嶺南重鎮,佛山鎮因此成為與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齊名的中國「古代四大名鎮」。
  • 雍正十一年(1733年),佛山從南海縣分出,設「佛山直隸廳」。雍正十二年,改設廣州府同知於佛山,為廣州府佛山分府,行政上仍屬於南海縣。
  • 咸豐年間,以佛山爲基地的太平軍李文茂圍攻廣州半年,久攻不下,為葉名琛部下衛佐邦、沈隸輝及團勇謝效莊等所敗。清軍反攻,佛山失守,李文茂部陣亡者數萬人,20萬無辜百姓慘遭屠殺[4]
  • 民國元年,佛山正式改鎮建制,南海縣署也從廣州遷至佛山。1925年,國民政府將佛山從南海縣分出,成立佛山市(鎮級擴權)。1927年又撤消佛山市建制,重新劃為南海縣屬一鎮。1941年,設立佛山特別區,下轄佛山、富福、汾文三鎮。1946年,佛山三鎮合併重組為佛山鎮。
  • 1949年10月31日,由南海縣析置佛山市。
  • 1950年7月1日佛山改市為鎮,重歸南海縣管轄。
  • 1951年6月26日,佛山鎮升為佛山市。
  • 1951年珠江專員公署由中山縣遷至佛山市。
  • 1954年南海縣的石灣鎮劃歸佛山市。
  • 1955年粵中行政公署由江門市遷至佛山市。
  • 1956年3月1日撤銷粵中行政區,設立佛山專區。
  • 1958年11月至1959年1月,佛山專區改稱廣州專區
  • 1966年佛山市升為省轄市。
  • 1970年佛山專區更名為佛山地區,佛山市改為縣級市。
  • 1983年6月1日撤銷佛山地區,佛山市和佛山地區合併,下轄中山縣南海縣順德縣三水縣高明縣
  • 1983年12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中山縣,設立中山市。
  • 1988年1月7日中山市升格為地級市。
  • 1992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准撤銷順德縣,設立順德市
  • 1992年9月2日民政部批准撤銷南海縣,設立南海市。
  • 1993年3月29日民政部批准撤銷三水縣,設立三水市。
  • 1994年4月18日民政部批准撤銷高明縣,設立高明市。
  • 2003年1月撤銷原佛山市城區石灣區以及縣級的南海市順德市三水市高明市,設立佛山市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三水區和高明區五個區。[5]
  • 2011年2月11日,廣東省正式發文確定順德區為廣東省首個省直管縣試點。

地理

佛山市[6]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地形平坦,河網交錯,土壤肥沃。東倚廣州,南鄰,地理位置優越。佛山由於臨近海洋,氣候溫和,溫暖多雨,四季常綠,自古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水1490.6毫米,年均溫22.1。低山丘陵多發育紅壤、赤紅壤,有少量黃壤,平原則為水稻土、堆疊土。自然資源主要有陶土、玻璃砂、稀有金屬和水稻甘蔗及品種繁多的水果、花卉、江河水產資源等。珠江水系中的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貫穿全境。

佛山市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6.7
(80.1)
27.1
(80.8)
30.7
(87.3)
32.7
(90.9)
35.6
(96.1)
37.1
(98.8)
38.5
(101.3)
38.5
(101.3)
37.8
(100.0)
34.2
(93.6)
30.6
(87.1)
28.8
(83.8)
38.5
(101.3)
平均高溫 °C(°F) 17.9
(64.2)
18.5
(65.3)
20.8
(69.4)
25.1
(77.2)
29.2
(84.6)
31.5
(88.7)
32.9
(91.2)
33.2
(91.8)
31.5
(88.7)
28.6
(83.5)
24.0
(75.2)
19.8
(67.6)
26.1
(79.0)
日均氣溫 °C(°F) 13.8
(56.8)
14.3
(57.7)
17.6
(63.7)
21.9
(71.4)
25.7
(78.3)
28.0
(82.4)
29.1
(84.4)
29.2
(84.6)
27.6
(81.7)
24.6
(76.3)
19.6
(67.3)
15.0
(59.0)
22.2
(72.0)
平均低溫 °C(°F) 10.8
(51.4)
11.9
(53.4)
15.2
(59.4)
19.5
(67.1)
23.0
(73.4)
25.3
(77.5)
26.1
(79.0)
26.3
(79.3)
24.6
(76.3)
21.4
(70.5)
16.3
(61.3)
11.4
(52.5)
19.3
(66.8)
歷史最低溫 °C(°F) 2.0
(35.6)
2.3
(36.1)
3.4
(38.1)
10.5
(50.9)
14.9
(58.8)
18.7
(65.7)
22.8
(73.0)
23.3
(73.9)
19.6
(67.3)
10.7
(51.3)
4.4
(39.9)
3.1
(37.6)
2.0
(35.6)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45.7
(1.80)
65.2
(2.57)
92.4
(3.64)
166.4
(6.55)
245.1
(9.65)
273.7
(10.78)
228.4
(8.99)
229.9
(9.05)
196.7
(7.74)
68.1
(2.68)
37.7
(1.48)
28.0
(1.10)
1,677.3
(66.03)
平均相對濕度(%) 74 82 84 85 84 83 81 79 79 75 71 66 79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政治

現任領導

佛山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Danghui.svg
中國共產黨
佛山市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佛山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佛山市人民政府
 
Chart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logo.svg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佛山市委員會
職務 書記 主任 市長 主席
姓名 鄭軻[7] 胡鈦[8] 白濤[9][8] 李政華[10]
民族 漢族 漢族 蒙古族 漢族
籍貫 廣東茂名 湖南雙峰 新疆伊犁 廣東興寧
出生日期 1966年9月(55歲) 1964年4月(58歲) 1968年4月(54歲) 1966年4月(56歲)
就任日期 2021年6月 2021年11月 2021年10月 2022年1月

歷任領導

行政區劃

佛山市現轄5個市轄區禪城區順德區南海區三水區高明區

佛山鄰近廣州,經濟、民生等受廣州輻射。廣佛都市圈正逐步形成。

佛山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11]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註 1][12]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
(2020年11月1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13]
街道辦事處
440600 佛山市 Fóshān Shì 3,797.72 9,498,863 禪城區 528000 11 21
440604 禪城區 Chánchéng Qū 154.10 1,330,262 石灣鎮街道 528000 3 1
440605 南海區 Nánhǎi Qū 1,071.55 3,667,247 桂城街道 528200 1 6
440606 順德區 Shùndé Qū 806.57 3,229,090 大良街道 528300 4 6
440607 三水區 Sānshuǐ Qū 827.69 803,226 西南街道 528100 2 5
440608 高明區 Gāomíng Qū 937.81 469,038 荷城街道 528500 1 3

人口

根據2020年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9498863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719431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304552人,增長32.03%,年平均增長率為2.82%。其中,男性人口為5163849人,占54.36%;女性人口為4335014人,占45.64%。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6.74上升為119.12。0-14歲人口為1434700人,占15.11%;15-59歲人口為7064523人,占74.37%;60歲及以上人口為999640人,占10.52%,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698409人,占7.35%。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提高3.23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5.63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40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10個百分點。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9042509人,占95.20%;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456354人,占4.80%。[14]

交通

鐵路

廣茂鐵路南廣鐵路貴廣客運專線兩條高鐵在市內併線,於2014年12月落成使用,佛山西站是往香港城際高速列車(直通火車)的其中一個樞紐。廣珠城際鐵路縱貫在市境東部,是佛山旅客前往珠海澳門的便捷選擇。

公路

海路

水網密布,有航道1636千米,設有24個外貿口岸

航空

佛山沙堤機場作為軍民兩用機場,每周定期有班機往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規劃中的珠三角樞紐機場作為廣佛地區第二機場,設在高明區更合鎮

地鐵

首條地鐵線是廣佛地鐵佛山地鐵1號線)。原計劃於2002年興建,2006年啟用;但因資金問題要押後至2007年興建,於2010年啟用魁奇路站西塱站段;由於拆遷問題2015年底先啟用西塱站燕崗站;南延線(魁奇路站新城東站)已於2016年底開通[15];而最後一段燕崗站瀝滘站則於2018年底啟用。

目前,興建地鐵2、3號線的規劃已獲國務院審批通過,兩項目總投資498.1億元。兩條線路沿途的車站位置已基本確定,其中,佛山地鐵2號線於2014年6月開工建設,並於2021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

另外,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段在佛山市順德區內設置了7個車站。

公共汽車

市內公共汽車公司主要是粵運公交、佛廣交通、順德公交、新協力公交、恆通公司、鴻運公交、宏明公交、廣明公交、三水運發公交、國鴻公交。票價在2至16元不等。

現在佛山推出佛山交通卡(又名:廣佛通),佛山交通卡跟廣州羊城通其實是兼容的,因此佛山交通卡可以當羊城通使用。

佛山交通卡到目前為止的使用範圍:

  1. 粵運公交、佛廣交通、順德公交、新福利、三水公交、高明公交、恆通、城巴、藍鯨、南海至廣州的專線車、廣佛快巴
  2. 佛山市禪城區、南海區指定公用電話;
  3. 可覆蓋廣州羊城通系統所有應用領域,包括廣州市的公共汽車、地鐵、計程車、停車場、超市、便利店、菜市場等。
  4. 電影院:南海影劇院(享受票價9折)
  5. 便利店:7-11連鎖便利店

目前優惠:

  • 乘坐禪城「1」字頭公交、南海「2」字頭黃巴及南海區鎮巴享受7折優惠,60分鐘內換乘享有3.5折優惠。
  • 乘坐順德公交享受8折優惠,半小時內第二次乘坐5折優惠。
  • 乘坐市內已安裝電子收費設備的公交車享受95折優惠(綠巴,城巴,高明、三水公交)。

計程車

市內有多家計程車公司,其中主要有佛汽集團公司、順安達、新協力、佛廣交通等,而價格則皆為8元起表2公里內8元。12公里內2.8元一公里。12公里後4.2元一公里。

公共自行車

佛山市已擁有完善的公共自行車租借系統,並在市內設有多個站點。現分為禪城、桂城與順德大良等若干個不同的系統,目前禪城、樂從、桂城、佛山新城、大瀝、獅山為一系統,北滘大良為一系統,陳村、勒流、杏壇、龍江、倫教和均安為另一個系統。系統內可通借通還,但不能跨系統借還。

經濟

佛山是中國乃至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也是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全國第17個、廣東第3個GDP突破萬億元大關的城市[16]。佛山工業體系門類齊全,涵蓋幾乎所有製造業行業,家用電器、金屬製品、陶瓷建材、紡織服裝、家具製造等行業產值規模均居全省第一[17]。裝備製造、泛家居、汽車及新能源、軍民融合及電子信息、智能製造裝備及機器人、新材料、食品飲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為佛山主力培養的八大產業,其中自2009年起,生產「工業母機」的機械裝備製造業成為佛山第一大支柱產業[18]。佛山經濟的一大特色是擁有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專業鎮。作為廣東省擁有省級專業鎮數量最多的地級市,佛山專業鎮對經濟總量的貢獻率保持在80%以上[19]

知名企業及品牌

佛山市的知名企業有:

而這些知名品牌的著源地多在順德南海這兩個區,它們占全部「專業鎮」的逾半數。詳見「廣東四小虎

旅遊景點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山新八景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 佛山桑園圍 [20]

其它

佛山其它較知名的旅遊景點有:

特產

特產有盲公餅、石灣陶瓷、石灣公仔、香蘭月餅、柱侯醬西樵大餅、九江雙蒸、九江煎堆、樂從魚腐、雙皮奶、佛山秋色工藝品等。

文化

佛山是中國粵劇的發源地,也是著名的體育之鄉,詠春龍舟舞獅運動水平均享譽海內外。佛山保留了許多嶺南傳統文化,如剪紙、陶藝、木板年畫、獅藝等...

教育

發展情況

截止到2011年,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448所,其中普通高校3所,成人高校6所,中職學校52所(含省屬中職7所),普通高中53所,初中125所,小學423所,幼兒園782所,特殊教育學校4所。全市有民辦中小學(含職校)94所、民辦幼兒園441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和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285個。各級各類學校在校生達115萬人。全市共有教職工8.1萬人,其中專任教師6.1萬人[21]

學校

小學

佛山市較為知名的小學有:南光中英文小學,顏峰小學、佛山市實驗小學、大瀝實驗小學、大瀝中心小學、成遠小學、石門實驗小學、佛山市第九小學、佛山第一小學、元甲學校、玫瑰小學、惠景小學、同濟小學、鴻業小學、城南小學、冠華學校、白燕小學、建設小學、人民路小學、石灣一小、鐵軍小學,桂園小學等。

中學

佛山主要的中學有南海中學 、大瀝高級中學、黃岐高級中學、佛山市第一中學石門中學、順德第一中學、佛山市華英學校、國華紀念中學、佛山市實驗學校中學部、南海執信中學、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南海實驗高級中學、獅山石門高級中學、石門實驗學校、南海實驗中學、南海第一中學、佛山市第二中學、佛山市第三中學、榮山中學、佛山市第四中學、佛山市第六中學、南莊中學、汾江中學、佛山市第十中學、佛山市第十一中學、九江中學、桂城中學、桂華中學、佛山市禪城實驗高級中學、佛山市實驗中學、高明一中、高明紀念中學、順德李兆基中學、順德鄭裕彤中學、順德華僑中學、南海藝術高中、順德羅定邦中學、惠景中學等。

大學

佛山唯一市屬綜合性本科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佛山其他高校: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廣東省紡織職業技術學院、佛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東軟學院

在佛山設立分校區的大學:南方醫科大學順德校區、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廣東財經大學三水校區、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南海校區

2020年3月5日,香港理工大學(佛山)項目列入廣東省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計劃

著名人物

友好城市

注釋

  1. ^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資料

  1. ^ 佛山正式发布《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廣州日報. 2004-03-30 [2016-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2. ^ 楊永恆等 (編).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 历史转型中的中国发展40年:迈向可持续未来. 北京: 中譯出版社. : 205 [2019]. ISBN 9787500161387. 
  3. ^ 中華民國《1947年廣東政區及郵政式廣東地名一覽》,大部分根據粵語標準音廣州話拼寫,其他部分由潮汕、客家、官話或其他方言拼寫而成。
  4. ^ 太平天国的伶战事业 - 广州文史. [2020-05-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3). 
  5. ^ 李美儀. 变迁大事记. 南方網. 2002-12-20 [2011-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2). 
  6. ^ 廣佛論壇. 佛山论坛. 廣佛論壇. 2011-10-23 [2011-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0). 
  7. ^ 郑轲任广东佛山市委书记. 新浪. [2021-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4). 
  8. ^ 8.0 8.1 胡钛当选佛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涛当选佛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網易. 2021-11-15 [2021-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5). 
  9. ^ 白涛被任命为广东省佛山市副市长、代理市长. 新浪. 2021-10-24 [2021-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10.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佛山市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当选名单. 新浪網. [2022-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8).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2020-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12. ^ 廣東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 《广东统计年鉴2014》.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4年9月. ISBN 978-7-5037-7174-3. 
  13.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4. ^ 佛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解读. [2021-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8). 
  15. ^ 進度確定了 廣佛地鐵南延線明年9月動工. 金羊網. [2008年9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12月22日). 
  16. ^ 佛山GDP首次过万亿:制造业的胜利_广东经济_南方网. economy.southcn.com. [202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3). 
  17. ^ 广东佛山推动高质量发展 向产业链高端迈进_广州日报大洋网. news.dayoo.com. [202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9). 
  18. ^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dii.gd.gov.cn. [202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4). 
  19. ^ 专业镇:佛山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_财经_中国网. finance.china.com.cn. [2021-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8). 
  20. ^ Freezepage的存檔,存檔日期2020-12-09-人民網-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總數達23項
  21. ^ 全市概況. 佛山教育信息港. [2013年7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8月31日).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