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
閱兵,或稱為軍事遊行,是指對武裝部隊進行檢閱的儀式。通常在國家重大節日、迎送國賓和軍隊出征、凱旋、校閱、授旗、授獎、大型軍事演習時舉行。用以慶祝、致敬,同時展現本國的軍事建設成就,並可壯觀瞻,提振軍威,鼓舞士氣。
閱兵流程
一場完整的閱兵式通常包括以下三項內容(有時只進行閱兵式和分列式):
陸上閱兵
- 迎旗式——由4到8名儀仗兵手持國旗和軍旗逆閱兵分列式方向向閱兵大隊列正步行進的儀式。目前只有俄羅斯的閱兵新增加了這一項目。
-
閱兵式——閱兵首長在閱兵總指揮陪同下從受閱部隊隊列前通過,進行檢閱的儀式。閱兵首長通常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或者軍事機構主要負責人(國防部長或總參謀長),而閱兵總指揮通常為首都所在最高級軍區/戰區或衛戍區的主要負責人(通常為軍區或衛戍區司令)。
閱兵首長檢閱部隊時通常會向先受閱部隊問好,之後受閱部隊向閱兵首長問好。
以下為部分蘇式閱兵形式的國家閱兵時閱兵首長與受閱部隊之間的應答: -
分列式——受閱部隊列隊從檢閱台前通過,接受閱兵者檢閱的儀式。按通過方式劃分可分為:徒步列隊、車輛列隊或者空中列隊。部分國家閱兵時徒步列隊使用專門的正步通過檢閱台(如蘇聯/俄羅斯和中國等)。通常受閱次序為:徒步方陣——車輛方陣——空中列隊。有時閱兵只有徒步方陣的檢閱而沒有車輛或空中列隊的檢閱。空中列隊通常在地面方陣之後或同時通過檢閱台。
通常分列式總是放在閱兵式之後進行。有時閱兵活動只進行分列式,多見於小規模閱兵活動。
海上閱兵
- 海上閱兵式——所有艦艇列隊,閱兵首長乘檢閱艦從受閱艦隊前閱過,而受閱艦艇不動。
- 海上檢閱式——閱兵首長所乘檢閱艦不動,受閱艦艇成單縱隊或雙縱隊從檢閱艦前面通過。
二者差異
- 閱兵場地不同。陸上閱兵是在陸地,海上閱兵是在海上。這個最大區別衍生出許多不同,如觀禮台、觀眾、活動範圍等。
- 受閱裝備不同。陸上閱兵只能以水兵方隊和海軍航空兵的形式展示海軍建設的某些方面,海上閱兵則可以出動水上、水下、空中等所有海軍武器裝備。
- 閱兵式和分列式不同。陸上閱兵,閱兵首長是乘車檢閱部隊;而海上閱兵,閱兵首長是乘艦檢閱部隊。在分列式上,陸上閱兵受閱隊伍是以方隊的形式邁正步通過檢閱台;海上閱兵受閱部隊則是以軍艦列隊形式通過檢閱台,並以變換的不同隊形向閱兵首長展示海軍的風貌。
閱兵模式
由於文化差異的影響,不同國家其閱兵形式也有所不同。大體從形式上可分為蘇式閱兵、德式閱兵、英式閱兵、法式閱兵和美式閱兵五種,以下為採用不同的閱兵形式的部分國家和地區:
- 德式閱兵——前德意志國、法西斯義大利、西班牙國等受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影響的國家、智利、阿根廷、玻利維亞、土耳其、印尼、大部分非洲國家與拉丁美洲國家、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下的中華民國等。最原始的現代閱兵方式,其特點是場面及氣勢隆重宏大,徒步方陣受閱時採用普魯士正步(也稱「普魯士鵝步」,為類似於愛爾蘭踢踏舞舞步的一種步法);德式閱兵震懾敵對國家或敵對勢力,重視閱兵的本來意義,故此亦往往能夠吸引國際輿論的關注,不過這樣的閱兵式有極權和軍國主義的成分,二戰之後在西方國家已逐漸減少。
- 蘇式閱兵——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前蘇聯及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古巴、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以及香港(只限警備力量,2021年起)卡扎菲時期的利比亞和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現時兩國已經改用英式閱兵)、蒙古等。改良自德式閱兵並一直進展到現代,同樣是場面及氣勢隆重宏大,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等大規模閱兵時對士兵步幅大小、時間甚至眼神的要求被外界認為達到極端苛刻的程度;蘇系閱兵式中,會加以側重於展示本國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武器裝備,如前蘇聯和俄羅斯聯邦在每次的勝利日和十月革命節閱兵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每次逢十大閱兵,會展示大量現代化尖端武器與車隊方陣,實體裝備用於公開宣傳己方武裝力量的威懾力。
- 英式閱兵——英國、馬來西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新加坡、香港(警備力量除外,2021年廢止)、埃及等大英國協成員國及大部分阿拉伯國家、日本。其特點是受閱部隊的方陣及隊列行進基本上繼承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傳統,側重於緬懷本國軍隊過往的光榮歷史(日本除外),徒步方陣受閱時仍採用齊步,閱兵式上會出現很多早已淘汰的兵種及武器裝備,部分方陣官兵會穿著老式軍服,甚至不同民族的戎服等,搭配古代的冷兵器受閱,閱兵的形式和節目安排也基本上與傳統留下來的程序沒有太大變化,另外還因地制宜,使得不同大英國協之間的傳承下來的閱兵活動不盡相同,各具特色。
- 法式閱兵——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瑞典等歐洲大陸國家居多。其特點是士兵走正步時的步幅比英式閱兵小,對車輛方陣的編排帶有較強的藝術氣息,用裝飾體現本國軍容,著重儀式感,也有搭配的表演節目、煙火秀與彩帶等。
- 美式閱兵——美國、韓國、 菲律賓、前南越等美國曾經殖民或者駐軍占領的地區。其主要特點是娛樂性、表演性和商業性在幾種模式中最強,時程不固定,猶如一場自發參與且精彩熱鬧的武裝大遊行或狂歡節,具有更多以及隨興而為的美洲風情;且士兵受閱時只走行軍步伐,不走正步[1]。特別是美國,閱兵雖然十分隨便,但擁有世界最強大空中力量的美國人,更注重在運動會低空飛越軍機的轟鳴,例如隱身轟炸機B-2、超長程運輸機C-17、反坦克武裝直升機等最先進武器展現肌肉,空軍機隊甚至成為體育活動的必備節目,每年美國會核准飛越體育館約800次以上,其震撼程度不亞於閱兵。
知名閱兵
早在公元前,中國周朝和古埃及、波斯、羅馬等國已有閱兵活動。相傳四千多年前,中國北方的華夏部落首領夏禹,曾在現今河南嵩縣境內的塗山,與南方各部落首領會盟。會上,眾多士兵手持各種用羽毛裝飾的兵器,和著樂曲邊歌邊舞,以示對南方部落首領的隆重歡迎。在中國春秋時期,也有「觀兵以威諸侯」的記載。[2][3]清朝時,皇帝每三年在南苑舉行一次大閱兵禮。清代宮廷畫家金昆等人奉命所繪的《八旗閱陣圖》裡,記載乾隆皇帝南苑大閱兵,八旗將士各著紅黃藍白等本旗閱兵禮服分陣排列,號角高揚,軍旗獵獵。[4]而古埃及、波斯和羅馬等國也就有閱兵的記載。中世紀日耳曼國王把土地分封給他的戰士,征戰時會檢閱貴族派來的士兵[5]。18世紀的西歐一些國家以及當時的俄羅斯帝國,閱兵式盛行於軍隊。[3]
以下為20世紀以來一部分影響較大的閱兵式及最近各國的閱兵式全記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規定,中國大陸的閱兵權限由黨和國家領導人、中央軍委領導及團以上部隊軍政主官或上述人員授權的其他領導執行。[6][7][8]
| 日期 | 地點 | 人數 | 首次受閱的部隊、裝備及其他特點 | 首長 / 總指揮 |
|---|---|---|---|---|
| 1949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16400餘 | 空中梯隊因同時擔負警戒任務,有兩架飛機攜彈飛行 | 首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 總指揮: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 |
| 1950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24209 | 迄今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受閱人數最多的一次閱兵 | 首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 總指揮: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 |
| 1951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13348 | 噴氣式飛機、民兵方隊 | 首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 總指揮: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 |
| 1952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11300 | 公安部隊 | 首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 總指揮: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 |
| 1953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10038 | 火箭炮兵 | 首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 總指揮:副總參謀長張宗遜 |
| 1954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10384 | 傘兵首次亮相,騎兵最後一次受閱 | 首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彭德懷 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 |
| 1955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10344 | 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階制後的閱兵 | 首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元帥 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上將 |
| 1956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11929 | 迄今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一次在雨中進行的大閱兵 | 首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元帥 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上將 |
| 1957年8月4日 | 青島市膠州灣 | 在海上閱兵中擔當主角的是第一驅逐艦大隊的「 四大金剛」——「鞍山」號、「撫順」號、「長春」號和「太原」號。 | 首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 總指揮:海軍司令員蕭勁光海軍大將 |
|
| 1957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7064 | 國產的伊爾-28噴氣式轟炸機、殲擊機首次受閱 | 首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元帥 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上將 |
| 1958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不詳 |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開創的軍事院校及其將校學員首次受閱 | 首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元帥 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上將 |
| 1959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11018 | 受閱武器裝備基本實現國產化,當時的蘇共中央第一書記、部長會議主席赫魯雪夫應邀出席閱兵式 | 首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部長林彪元帥 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楊勇上將 |
| 1981年9月19日 | 張家口市 | 不詳 | 於華北張家口機場舉行的非國慶日閱兵(華北大演習) | 首長: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鄧小平 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 |
| 1984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10370 | 戰略飛彈部隊、武警部隊和女兵首次受閱 | 首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鄧小平 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秦基偉[a] |
| 1995年10月19日 | 青島市附近黃海某海域 | 黃海大演習後進行海上閱兵式。 | 首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江澤民 總指揮:海軍司令員張連忠海軍上將 |
|
| 1998年7月2日 | 香港昂船洲海軍基地 |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紀念香港回歸閱兵。 | 首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江澤民 | |
| 1999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11000餘 | 陸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和預備役部隊 | 首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江澤民 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李新良上將 |
| 2004年8月1日 | 香港石崗軍營 | 3000 | 1949年以來首次在建軍節進行的公開閱兵 |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司令員王繼堂中將 |
| 2004年12月20日 | 澳門氹仔軍營 | 澳門回歸5周年,首次檢閱駐澳部隊。 | 首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胡錦濤 總指揮: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司令員劉聯華少將[9] |
|
| 2007年6月30日 | 香港昂船洲軍營 | 1900 | 紀念香港回歸10周年閱兵。 | 首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胡錦濤 總指揮:駐香港部隊司令員王繼堂中將[10] |
| 2009年4月23日 | 青島市浮山灣 | 核潛艇首次受閱,14國共21艘外國艦船參與 | 首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胡錦濤 總指揮:海軍司令員吳勝利海軍上將 |
|
| 2009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8000 | 特種兵、第二炮兵學員、雷達、無人駕駛戰機、巡弋飛彈、預警機 | 首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胡錦濤 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房峰輝中將[11] |
| 2009年12月20日 | 澳門氹仔軍營 | 530 | 澳門回歸10周年 | 首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胡錦濤 總指揮:駐澳部隊司令員王玉仁少將[12] |
| 2012年6月29日 | 香港石崗軍營 | 3000 | 紀念香港回歸15周年閱兵。 | 首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胡錦濤 總指揮:駐香港部隊司令員張仕波中將[13] |
| 2015年9月3日 | 北京市 | 12000 | 首次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3日)閱兵[14],外國軍隊方陣首次出現在閱兵式上。也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 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 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宋普選上將 |
| 2017年6月30日 | 香港石崗軍營 | 3100 | 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閱兵。 | 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 總指揮:駐香港部隊司令員譚本宏中將 |
| 2017年7月30日 | 錫林郭勒盟朱日和訓練基地 | 12000 | 首次實戰化閱兵式,殲-20 運-20等先進裝備首次參加檢閱 | 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 總指揮:中部戰區司令員韓衛國上將 |
| 2018年4月12日 | 南海某海域[15] | 10000 | 首次有航母編隊受閱 | 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 總指揮:海軍司令員沈金龍中將、政治委員秦生祥中將 |
| 2019年4月23日 | 青島市浮山灣 | 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 總指揮:海軍司令員沈金龍海軍中將 |
||
| 2019年10月1日 | 北京市 | 15000 | 領導指揮方隊、戰略支援部隊方隊、聯勤保障部隊方隊、院校科研方隊、文職人員方隊、維和部隊方隊 | 主席: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 總指揮:中部戰區司令員乙曉光空軍上將 |
| 2019年12月20日 | 澳門新口岸軍營 | 澳門回歸20周年,室內閱兵 | 首長: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 總指揮:駐澳部隊司令員徐良才大校 |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北洋軍
- 1912年10月10日上午北京就舉行了紀念武昌起義爆發一周年閱兵儀式,當時就在現在的新華門位置搭建了檢閱台,東單到雍和宮的道路兩旁,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派中華民國國務總理段祺瑞進行了閱兵,袁世凱穿著軍服就登上了檢閱台,歷時一個多小時。
- 1916年10月10日,雙十節,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在南苑舉行了大規模的閱兵儀式,以示實權在握。
- 1918年11月28日,當時的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為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勝同盟國集團,在故宮太和殿舉行盛大的中外軍隊閱兵式,並鳴禮炮108響,當時任大總統徐世昌檢閱了部隊。
國民革命軍和中華民國國軍
- 1921年10月10日,中華民國軍政府慶祝辛亥革命十周年時,在北較場舉行盛大的閱兵式,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孫文出席檢閱。
- 1931年1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首都南京舉行元旦閱兵典禮,軍政部部長何應欽、行政院副院長宋子文等多名中國國民黨軍政要員參加觀禮。
- 1933年11月,福建事變爆發,12月下旬,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抽調嫡系部隊十餘萬人討伐福州,出征前,蔣中正校閱了部隊。
- 1934年6月16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校10周年紀念,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檢閱學生軍,陪同他檢閱的還有時任行政院院長汪精衛、立法院院長孫科、國立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張治中
- 1936年10月10日,國民政府在南京舉行了雙十國慶25周年閱兵典禮,穿著講究整齊的部隊踢著正步,緊跟在後的是一排又一排的德國武器,蔣中正檢閱了軍隊。
- 1941年10月10日,汪精衛政權於南京閱兵慶祝辛亥革命三十週年。
- 1945年的10月10日,是抗戰勝利後的第一個國慶,國民政府在首都南京舉行大閱兵。
- 1949年9月14日及12月3日分別為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於大陸的最後兩次閱兵,皆於成都的中央軍校舉行。
工農紅軍
- 1934年8月1日中國工農紅軍在江西瑞金縣大埔橋紅場舉行的規模較大的「八一」閱兵。
- 1944年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第120師第三五九旅奉令北上開赴抗日前線時,在延安機場舉行的閱兵。
-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共中央領導人從河北西柏坡抵達北平時,在西苑機場舉行了隆重的閱兵儀式。
臺灣時期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初期,國慶日曾經年年閱兵,直到1964年因發生國軍戰機墜毀意外加上總統蔣中正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不如以往而取消[16],1975年恢復。
由於閱兵要求動作需整齊劃一,排練過程漫長且嚴酷,而被認為是威權獨裁及黷武的象徵,故在解嚴後隨著政治情勢的改變,逐漸受到抗議或批評。因此1991年為最後一次大型舉行,之後就因「政治的民主化」而廢除(儘管法國等不少典型的民主國家也經常舉行閱兵,但規模不大)。現均轉型為國防展演的方式呈現,其規模均不如以往。因此目前想要在臺灣,特別是在臺北見到正式的閱兵機會已經相當低。
中華民國政府遷至台灣地區後,自1949年迄今歷次國慶閱兵一覽表
| 年份 | 閱兵代號 | 大閱官[b] | 閱兵指揮官 | 備註 |
|---|---|---|---|---|
| 1949年 | ??演習 | 中華民國國防部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司令長官陳誠 | 不詳 | 慶祝建國三十八週年,中華民國國軍首度在臺灣舉行公開閱兵。 |
| 1951年 | ??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 | 艾靉中將 | 慶祝建國四十週年。 |
| 1952年 | 復華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 | 唐守治中將 | 慶祝建國四十一週年。 |
| 1953年 | ??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 | 周雨寰少將 | 慶祝建國四十二週年。 |
| 1954年 | ??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 | 徐汝誠中將 | 慶祝建國四十三週年,因九三炮戰爆發,徵調軍機協防臺海,取消空中分列式。 |
| 1955年 | 光華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 | 鄭為元少將 | 慶祝建國四十四週年。 |
| 1956年 | 光復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 | 劉鼎漢中將 | 慶祝建國四十五週年。 |
| 1957年 | 中興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 | 胡炘中將 | 慶祝建國四十六週年。 |
| 1960年 | 鼎興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 | 朱元琮中將 | 慶祝建國四十九週年。 |
| 1961年 | 復興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 | 鄭為元中將 | 慶祝建國五十週年。 |
| 1963年 | 復漢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 | 袁國徵中將 | 慶祝建國五十二週年 |
| 1964年 | 興漢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 | 郝柏村中將 | 慶祝建國五十三週年,參與空中分列式的兩架F-104星式戰鬥機擦撞墜毀,王乾宗與林鶴聲兩位飛官殉職,此後取消年年閱兵的傳統。 |
| 1975年 | 大漢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嚴家淦 | 張家俊中將 | 慶祝建國六十四週年,恢復閱兵,也是嚴家淦就任總統後首度閱兵。 |
| 1978年 | 漢威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 | 蔣仲苓中將 | 慶祝建國六十七週年,蔣經國就任總統後首度閱兵。 |
| 1981年 | 漢武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 | 許歷農中將 | 慶祝建國七十週年。 |
| 1987年 | 僑泰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 蔣經國 |
程邦治中將 | 慶祝建國七十六週年,於新竹湖口基地,也是總統蔣經國最後一次校閱國軍官兵。 |
| 1988年 | 光武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 | 陳廷寵中將 | 慶祝建國七十七周年,李登輝就任總統後首度閱兵。 |
| 1991年 | 華統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 | 羅文山中將 | 慶祝建國八十周年,中華民國最後一次雙十節軍事閱兵大典。期間民主運動人士發起「反閱兵,廢惡法」運動進行抗議,數度與軍警發生衝突。也是目前中華民國國軍最後一次在臺灣舉行大規模的閱兵 |
| 2007年 | 同慶操演 | 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 | 吳斯懷中將 | 慶祝建國九十六週年,陳水扁就任總統後首度閱兵,以國防展演呈現,非傳統式閱兵。 |
| 2011年 | 國防展演 |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 | 朱玉書中將 | 慶祝建國一百年,馬英九就任總統後首度閱兵,以國防展演呈現,非傳統式閱兵。 |
| 2015年 | 漢光31號演習 |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 | 任季男中將 | 慶祝建國一百零四年,並紀念八年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此次閱兵於新竹湖口基地舉行,又稱為「國防戰力展示」。 |
| 2016年 | 慶祥操演 |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 | 任季男中將 | 慶祝建國一百零五年,蔡英文就任總統後首度閱兵,以「國軍救災能量」為主題的國防展演,非傳統式閱兵,更創下首次「非武裝閱兵」的紀錄。 |
| 2021年 | 主題表演 |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 | 無 | 慶祝建國一百一十週年,以「捍衛台灣」為主題的各式車隊與機隊進場受閱,依序是空勤、警消、海巡組成的「安定社會 非我莫屬」車隊、由航特部+空軍司令部空中機隊與憲兵快速反應連+防空部+陸軍六軍團指揮部地面部隊所組成的「守土有責 當仁不讓」機隊和車隊、政府機關單位組成的「國土純淨 捨我其誰」車隊。典禮尾聲,是空軍雷虎特技小組的AT-3自強號高級教練/輕攻擊機衝場,噴發藍白紅彩煙,為活動畫下完美句點。其中最特別的是安排了國造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天弓防空飛彈、陸劍二防空飛彈系統,以及MIM-104愛國者飛彈等機動飛彈發射車,依序通過總統府前方展現國防自主實力,並彰顯自我防衛的決心,而這也是蔡英文總統任內首次在國慶大會上「秀肌肉」。 |
日本
戰前
大日本帝國陸軍的閱兵典禮稱為「觀兵式」,通常在天長節祝日和陸軍開始日(每年1月8日開工日)舉行,日本天皇與皇族、元帥、陸軍大臣、參謀總長、教育總監、軍司令官、陸軍大將、特命檢閲使等高階將官和衛戍司令將官會前往代代木練兵場檢閱帝國陸軍,受閱部隊集體向身為大元帥的天皇陛下致意並進行地面分列式。
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閱兵典禮稱為「觀艦式」,相關歷史見日本海上閱兵。
自衛隊
由於在二戰之後日本禁止徵召軍隊,因此自衛隊在名義上不是軍事組織,故自衛隊所組織的「閱兵儀式」被稱作「觀閱式」。 現時日本的觀閱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 中央觀閱式
由陸上自衛隊組織,每三年於自衛隊紀念日在埼玉縣朝霞訓練場舉行。由時任內閣總理大臣以「自衛隊最高指揮官」的名義進行檢閱。
- 自衛隊觀艦式
- 航空觀閱式
- 海上保安廳觀閱式
蘇聯/獨立國協
蘇聯
- 1918年11月7日慶祝紅軍的初戰勝利和十月革命1周年閱兵式。蘇俄首次舉行閱兵,11月7日當天,閱兵在莫斯科霍登地區舉行,有步兵師、騎兵師、特種分隊裝甲車及3架飛機參加。列寧和托洛斯基檢閱了剛剛成立的蘇維埃紅軍部隊。
- 1923年5月1日慶祝5·1國際勞動節閱兵式。蘇聯首次在莫斯科紅場舉行閱兵,也是蘇聯首次5·1國際勞動節閱兵。
- 1941年5月1日慶祝5·1國際勞動節閱兵式。蘇聯在衛國戰爭之前的最後一次閱兵,在此次閱兵後的6月22日納粹德國實施了巴巴羅薩作戰計劃即對蘇作戰,蘇聯衛國戰爭全面爆發。
-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閱兵式。當時納粹德國軍隊已經到達莫斯科附近,但蘇共中央總書記史達林決定如常舉行閱兵並在閱兵式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說,受閱部隊接受完檢閱後隨即開赴前線作戰。
- 1945年6月24日慶祝戰勝納粹德國閱兵式。儀式上200多面納粹德國的軍旗被蘇聯士兵拋到列寧墓前。
- 195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40周年閱兵式。第一次邀請包括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內的社會主義陣營領導人來莫斯科觀禮。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赫魯雪夫在列寧墓上檢閱了部隊。
- 1963年11月7日十月革命46周年閱兵式。
- 1965年5月9日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20周年閱兵式,蘇聯第一次舉行大型歷史性勝利日閱兵。
- 196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50周年閱兵式。國防部長安德烈·格列奇科在莫斯科軍區司令陪同下檢閱部隊。隨後安德烈·格列奇科發表演講,奏蘇聯國歌。分列式開始,身著蘇俄國內戰爭時期軍服的鼓樂隊率先通過列寧墓接受檢閱,身著十月革命時期軍服的多個方隊緊隨其後,蘇俄國內戰爭時期的騎兵和輕型裝甲車也在閱兵中亮相。之後,蘇聯現代武裝部隊徒步方隊和重型裝備接受檢閱。閱兵式結束後,還進行了盛大的群眾遊行。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在列寧墓上檢閱了部隊。勃列日涅夫上台後,擴大了紀念十月革命閱兵式和之後進行的遊行慶祝活動的規模
- 1972年11月7日十月革命55周年及蘇聯成立50周年閱兵式。
- 1973年11月7日十月革命56周年閱兵式。
- 197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57周年閱兵式。
- 1975年11月7日十月革命58周年閱兵式。
- 1976年11月7日十月革命59周年閱兵式。
- 197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0周年閱兵式。勃列日涅夫去世前最後一次紀念十月革命大型歷史性閱兵。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在莫斯科軍區司令的陪同下檢閱部隊。之後是國防部長講話並演奏蘇聯國歌。蘇軍現代武裝部隊的徒步檢閱。在徒步閱兵之後按慣例進行蘇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的戰車閱兵。隨著飛彈車的快速列隊通過紅場列寧墓檢閱台,軍事檢閱結束,蘇軍管樂隊組後通場。緊接著還進行了大型群眾遊行。
- 1978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1周年閱兵式。
- 1979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2周年閱兵式。
- 1980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3周年閱兵式。
- 198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4周年閱兵式。
- 1982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5周年閱兵式。勃列日涅夫去世前最後一次紀念十月革命閱兵,勃列日涅夫因為在閱兵現場受了幾個小時凍,參加完此次閱兵幾天後就因病去世了。此後蘇聯紅場閱兵和之後的遊行慶祝活動時間被縮短。
- 1983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6周年閱兵式。安德羅波夫去世前最後一次紀念十月革命閱兵。
- 198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7周年閱兵式。契爾年科去世前最後一次紀念十月革命閱兵。
- 1985年5月9日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40周年閱兵式。蘇聯解體前最後一次大型歷史性勝利日閱兵。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在列寧墓上檢閱了部隊。值得一提的是,在重裝備分列式時,按照慣例還有數百台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坦克、裝甲車、炮車等舊式裝備率先列隊快速通過列寧墓檢閱台。
- 1985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8周年閱兵式。蘇共中央總書記、國防會議主席戈巴契夫在列寧墓上檢閱了部隊。
- 1986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9周年閱兵式。蘇共中央總書記、國防會議主席戈巴契夫在列寧墓上檢閱了部隊。
- 198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70周年閱兵式。蘇聯解體前最後一次紀念十月革命大型歷史性閱兵。蘇共中央總書記、國防會議主席戈巴契夫在列寧墓上檢閱了部隊。國防部長亞佐夫在莫斯科軍區司令的陪同下檢閱部隊。之後是國防部長講話並演奏蘇聯國歌。此次閱兵式分列式分為三個歷史時期:十月革命和國內戰爭時期;衛國戰爭時期和現代,分別穿不同時代的軍服受閱。其中十月革命和國內戰爭時期表現得比較詳細,從第一方陣開始分別為:起義工人、士兵、水兵(十月革命時期服裝,背景軍樂為《華沙工人歌》);1918年時期的工農紅軍和紅海軍(包括騎兵和機槍馬車,背景軍樂為《白衛軍,黑男爵》及《我們是紅色的騎兵》);衛國戰爭時期的紅軍(背景軍樂為《神聖的戰爭》和《勝利節》);現代蘇聯武裝力量。受閱部隊方陣的服裝和武器都是按時間先後順序正步快速通過列寧墓檢閱台。 之後是蘇軍現代武裝部隊的徒步檢閱。在徒步閱兵之後按慣例進行蘇軍機械化裝甲部隊的戰車閱兵。隨著飛彈車的快速列隊通過紅場列寧墓檢閱台,軍事檢閱結束,蘇軍管樂隊組後通場。緊接著還進行了大型群眾遊行。
- 1988年11月7日十月革命71周年閱兵式。蘇共中央總書記、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戈巴契夫在列寧墓上檢閱了部隊。
- 1989年11月7日十月革命72周年閱兵式。蘇共中央總書記、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戈巴契夫在列寧墓上檢閱了部隊。
- 1990年5月9日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45周年閱兵式。蘇聯解體前最後一次勝利日閱兵。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在列寧墓上檢閱了部隊。值得一提的是,在重裝備分列式時,還有數百台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坦克、裝甲車、炮車等舊式裝備率先列隊快速通過列寧墓檢閱台。
- 1990年11月7日十月革命73周年閱兵式。蘇聯解體前最後一次紀念十月革命閱兵。蘇共中央總書記兼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在列寧墓上發表演講並檢閱了部隊。蘇聯政府在克服反對派的壓力後才勉強舉辦了當天的紅場閱兵。為阻止此次閱兵,一些反對派人士在閱兵訓練期間,曾一度攔截參加排練的坦克,也有反對者為阻止坦克參加閱兵而直接躺在了坦克履帶前。
- 199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74周年閱兵式。取消,莫斯科百萬群眾自發在紅場遊行紀念蘇聯的最後一個十月革命節。
蘇聯解體後
- 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蘇聯時期的閱兵就此終結,自18世紀成熟閱兵式誕生以來,只有蘇聯及蘇式閱兵的舉行形式完全繼承了這種國家典禮本來蘊含的意義。在蘇聯存在的70多年歷史中,閱兵次數近200次,其中的多次規模浩大,影響深遠。蘇聯紅場大閱兵無疑是世界之最。新生的俄羅斯聯邦爲了劃清與蘇聯的界限的立場,消除蘇聯遺留的痕跡。所以作為蘇聯時期重要活動的紅場閱兵被停止舉辦,故1991年末至1994年間沒有舉辦閱兵式,後來由於社會支持閱兵的呼聲高漲,俄羅斯聯邦政府才於1995年蘇聯衛國戰爭勝利日時恢復閱兵。並在俄羅斯聯邦國家杜馬通過相關法律,永久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日。
- 1992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47周年閱兵式。取消,改為國際軍樂團匯演。
- 1993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48周年閱兵式。取消。
- 1994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49周年閱兵式。取消。
獨立國協
俄羅斯

2000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5周年閱兵式場景:二戰老兵通過莫斯科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56周年閱兵:閱兵式檢閱開始莫斯科軍區司令向國防部長報告

衛國戰爭勝利56周年閱兵:分列式開始蘇沃洛夫軍校學員鼓樂隊率先正步走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57周年閱兵:閱兵式檢閱開始莫斯科軍區司令向國防部長報告

衛國戰爭勝利57周年閱兵:徒步方陣正步走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閱兵式場景:衛國戰爭時期戰旗方陣通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閱兵:二戰老兵乘卡車通過莫斯科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閱兵:飛機通過莫斯科紅場上空施放煙霧

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閱兵:坦克通過莫斯科紅場為閱兵式後的慶祝晚會造勢

衛國戰爭勝利63周年閱兵式場景:步兵戰車通過莫斯科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3周年閱兵式場景:洲際飛彈車通過莫斯科紅場

走正步的俄羅斯聯邦克里姆林宮總統衛隊莫斯科紅場無名烈士墓一號哨位衛兵

齊步走的俄羅斯聯邦莫斯科軍區軍樂團

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場景:迎軍旗式8名儀仗隊員護著俄羅斯國旗和勝利旗率先正步走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場景:閱兵式檢閱開始莫斯科軍區司令向國防部長報告

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場景:徒步鼓樂隊方陣率先正步走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場景:徒步方陣正步走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場景:徒步方陣正步走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場景:徒步方陣正步走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場景:坦克列隊快速通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場景:自走跑列隊快速通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場景:飛彈車列隊快速通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場景:戰機空中編隊快速飛過紅場上空

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場景:戰機空中編隊快速飛過紅場上空

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閱兵式場景:徒步方陣正步走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閱兵式場景:徒步方陣正步走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閱兵式場景:徒步方陣正步走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閱兵式場景:坦克裝甲車輛列隊快速通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閱兵式場景:坦克裝甲車輛列隊快速通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閱兵式場景:飛彈車列隊快速通過紅場

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閱兵式場景:戰機空中編隊快速飛過紅場上空
- 1995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0周年閱兵式。各國元首參加,一天內分別在莫斯科紅場和莫斯科俯首山勝利廣場舉行了隆重的衛國戰爭老兵紀念閱兵式和俄羅斯武裝力量軍事閱兵式兩場閱兵式。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在列寧墓上發表演講並檢閱部隊。
- 1996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1周年閱兵式。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在列寧墓上發表演講並檢閱部隊。重武器裝備沒能允許參加閱兵,可能是由於車臣戰爭需要大量重武器的緣故,直到2008年才恢復武器重裝備的檢閱。閱兵徒步方陣的規模也較蘇聯時期有所減小,直到2009年才恢復蘇聯時期的閱兵徒步方陣規模。
- 1997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2周年閱兵式。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發表演講並檢閱部隊。
- 1998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3周年閱兵式。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發表演講並檢閱部隊。
- 1999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4周年閱兵式。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發表演講並檢閱部隊。
- 2000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5周年閱兵式。獨立國協各國的衛國戰爭老兵參加閱兵式,老兵隊伍按二戰時的編制,邁著整齊的正步率先走過紅場。剛上任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首次發表演講並檢閱了部隊。之後數十個軍人徒步方隊正步走過列寧墓前的檢閱台。
- 2001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6周年閱兵式。普京總統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發表演講並檢閱了部隊。之後數十個軍人徒步方隊正步走過列寧墓前的檢閱台。
- 2002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7周年閱兵式。普京總統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發表演講並檢閱了部隊。之後數十個軍人徒步方隊正步走過列寧墓前的檢閱台。
- 2003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8周年閱兵式。普京總統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發表演講並檢閱了部隊。之後數十個軍人徒步方隊正步走過列寧墓前的檢閱台。
- 2004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9周年閱兵式。普京總統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發表演講並檢閱了部隊。之後數十個軍人徒步方隊正步走過列寧墓前的檢閱台。
- 2005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閱兵式。各國元首參加,在莫斯科紅場舉辦了隆重的衛國戰爭老兵和現代俄羅斯軍人參加的閱兵式。這是俄羅斯自蘇聯解體以來最大型的紀念閱兵,花費也較往年高昂。
- 2005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64周年閱兵式。這是俄羅斯首次在11月7日舉行紅場閱兵式,只不過紀念的主題已經由蘇聯時期的十月革命節換成了軍人榮譽日和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日。莫斯科市政府領導和老兵代表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檢閱了部隊。2005年修訂的聯邦法律《俄羅斯軍人榮譽日和紀念日》的規定,從2005年起,11月7日重新被當作十月革命節(現稱為十月革命日)來慶祝,但這一天首次不再是休息日。該法律還將11月7日定為軍人榮譽日。可是不少媒體起初誤認為這是紀念十月革命的閱兵,後來俄羅斯軍方和莫斯科市政府出面澄清,才抹平了誤傳。事實上俄羅斯在11月7日的閱兵主要是紀念性質的,近幾次11月7日閱兵並沒有重現蘇聯時期大規模隆重的軍事檢閱。
- 2006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1周年閱兵式。俄羅斯普京總統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發表演講並檢閱了部隊。在數十個軍人徒步方隊正步走過列寧墓前的檢閱台之後,俄羅斯莫斯科衛戍區儀仗隊和莫斯科衛戍區軍樂團進行了精彩的隊列和軍樂表演。
- 2006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65周年閱兵式。莫斯科市政府在紅場舉行的閱兵式,700名衛國戰爭退伍軍人參加了這一活動,其中包括65名參加過1941年閱兵的老戰士。
- 2007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2周年閱兵式。俄羅斯普京總統任期內的最後一次紅場閱兵,俄羅斯普京總統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發表演講並檢閱了部隊。在數十個軍人徒步方隊正步走過列寧墓前的檢閱台之後,按照慣例俄羅斯莫斯科衛戍區儀仗隊和莫斯科衛戍區軍樂團還進行了精彩的隊列和軍樂表演。這次閱兵是俄羅斯最後一次沒有重裝備參加的紅場閱兵,也是俄軍更換新軍裝和新部隊旗幟前受閱部隊最後一次著舊軍裝並全部持蘇聯時期部隊軍旗的閱兵。2007年之後俄在紅場閱兵恢復了重裝備參加閱兵,蘇聯時期的大型隊列的形式也得以恢復,並換著了參閱人員新式軍服與新式部隊軍旗,蘇聯時期的部隊軍旗只作為榮譽之展示而部分參加以後的閱兵。
- 2007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66周年閱兵式。莫斯科市政府在紅場舉行的閱兵式,700名衛國戰爭退伍軍人參加了這一活動,其中包括65名參加過1941年閱兵的老戰士。閱兵式之後,老戰士們在國家模範大劇院舉行盛大的集會。
- 2008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3周年閱兵式。蘇聯解體17年後俄羅斯首次在莫斯科紅場舉辦有重裝備參加受閱的閱兵式,恢復了蘇聯時期勝利日紅場閱兵的軍用武器重裝備檢閱。新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新任總理普京(前總統)在列寧墓前的臨時檢閱台上發表演講並檢閱了部隊。在數十個軍人徒步方隊正步走過列寧墓前的檢閱台之後100多台坦克、裝甲車、自走炮、防空車、火箭炮、飛彈等重裝備列隊快速通過紅場,之後還進行了空軍30多架戰機的檢閱。參加2008年閱兵式的部隊達到6000人,俄羅斯國防部為所有參加閱兵式的軍人準備了新式軍服。這次閱兵是俄羅斯政府力排眾議,決定重裝備參加檢閱的首次紅場閱兵。蘇聯時期的重裝備閱兵分左右兩路進入紅場參閱,但由於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在紅場大批覆建蘇聯時期拆毀的古建築,其中重裝備進入紅場參閱的左右側兩路之中的右側路被復建的伊韋爾門擋住,所以重裝備的參閱規模受到了嚴格限制。曾有些俄羅斯軍方人士甚至建議重新拆除伊韋爾門,為重裝備開路。但俄羅斯莫斯科市政府表示絕對不會接受這個建議,不過也表示除了進入紅場的左側路外應該再重新尋找一條新的右側路線。
- 2008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67周年閱兵式。莫斯科市政府在紅場舉行的閱兵式,俄羅斯士兵身著二戰時期樣式的軍裝在莫斯科紅場參加閱兵儀式,紀念1941年11月7日的紅場閱兵式舉行67周年。莫斯科市長盧日科夫在活動前向克里姆林宮旁的無名烈士墓敬獻了鮮花和花圈。盧日科夫還發表講話,緬懷二戰英烈。隨後,身著俄羅斯及蘇聯不同歷史時期軍服的騎兵、步兵、軍校學生以及軍樂隊列隊走過紅場。70名曾經參加1941年紅場閱兵的老戰士身著軍服,攜家人來到紅場,與民眾一道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 2009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4周年閱兵式。此次閱兵是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舉行的較大規模的閱兵活動。
- 2009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68周年閱兵式。
- 2010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閱兵式。此次閱兵是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舉行的最大規模的閱兵活動。值得留意的是,俄羅斯邀請了昔日同盟國的盟友美國、英國、法國和前蘇聯的加盟國參加閱兵且得到各國肯定和派出部隊參與,且美、英、法都有派出軍樂隊加入閱兵軍樂團奏樂,本次閱兵共動員徒步人員11135人、地面裝備161件與軍機127架。
- 2010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69周年閱兵式。
- 2011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6周年閱兵式。此次閱兵是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舉行的較大規模的閱兵活動。但軍事裝備的展示較少。
- 2011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70周年閱兵式。
- 2012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7周年閱兵式。此次閱兵是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舉行的較大規模的閱兵活動。但軍事裝備的展示較少。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分列式中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三軍儀仗隊的展示規模有所擴充。
- 2012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71周年閱兵式。
- 2013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8周年閱兵式。
- 2013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72周年閱兵式。
- 2014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9周年閱兵式。
- 2014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73周年閱兵式。
- 2015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此次閱兵是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舉行的較大規模的閱兵活動。展示一系列新式武器。是次閱兵俄羅斯邀請了各國參與閱兵,但受克里米亞事件影響受到西方各國杯葛,而前蘇聯加盟國、中國和印度部隊則亮相在閱兵之中;本次閱兵共動員徒步人員15000人、地面裝備194件與軍機145架。
- 2015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74周年閱兵式。
- 2016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1周年閱兵式,本次閱兵共動員徒步人員10000人、地面裝備135件與軍機71架。
- 2016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75周年閱兵式。
- 2017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2周年閱兵式,本次閱兵共動員徒步人員10001人、地面裝備114件與軍機72架,惟空中分列式因當日莫斯科天候不佳而取消。
- 2017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76周年閱兵式。
- 2018年2月2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3年史達林格勒解放75周年閱兵式。
- 2018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3周年閱兵式,本次閱兵共動員徒步人員13046人、地面裝備159件與軍機75架。
- 2018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77周年閱兵式。
- 2019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4周年閱兵式,本次閱兵共動員徒步人員13083人、地面裝備132件與軍機74架,惟空中分列式因當日莫斯科天候不佳而取消。
- 2019年11月7日俄羅斯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舉行78周年閱兵式。
- 2020年6月24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閱兵式。此次閱兵本應於當年5月9日舉行,受COVID-19疫情影響而推遲至6月24日舉行。本次閱兵共動員徒步人員13008人,地面裝備216件與軍機75架。
- 2021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6周年閱兵式,本次閱兵共動員徒步人員12018人、地面裝備191件與軍機76架。
- 2022年5月9日俄羅斯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7周年閱兵式,本次閱兵共動員徒步人員11000人、地面裝備131件與軍機77架,惟空中分列式因當日莫斯科天候不佳而取消。
海軍
- 2008年7月31日俄羅斯海軍節海軍閱兵式。俄羅斯海軍列寧格勒海軍基地司令表示,慶祝俄海軍日,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10艘軍艦在聖彼得堡參加了海上閱兵。
- 2009年7月31日俄羅斯海軍節海軍閱兵式。據悉,有美國海軍的高級指揮官也參加了今年俄羅斯海軍節海上閱兵。在夜晚,符拉迪沃斯托克,聖彼得堡等地還燃放煙花紀念這一節日。
- 2010年7月31日俄羅斯海軍節海軍閱兵式。
- 2017年7月30日俄羅斯海軍節海軍閱兵式。在聖彼得堡市涅瓦河水域和喀琅施塔得島附近海域兩地舉行,波羅的海艦隊、黑海艦隊、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和裏海分艦隊的5000多名軍人參加。俄羅斯總統普京檢閱了閱兵式。這是蘇聯解體以來俄總統首次參加海軍節閱兵。
- 2019年7月28日俄羅斯海軍節海軍閱兵式。俄全國多地當天舉行隆重儀式慶祝海軍成立323周年,總計有150多艘各式軍艦、約80架航空器和超過1.5萬名官兵參加。來自俄四大艦隊和裏海區艦隊的軍艦參加了當天在聖彼得堡舉行的閱艦式。此次閱艦式共有超過4000名軍人以及43艘軍艦、潛艇參加,其中不乏俄軍最新戰艦。首次參加閱艦式的包括最新型「瓦西里·貝科夫」號巡邏艦、「斯捷列古什」號多用途護衛艦、小型反潛艦及「弗拉季高加索」號常規潛艇。最引人關注的是,被稱為俄羅斯神盾艦的「卡薩托諾夫海軍上海」號護衛艦也參加閱艦式。[17]
- 2020年7月26日俄羅斯海軍節海軍閱兵式。
烏克蘭
- 1994年8月24日,烏克蘭舉行自獨立後第一次閱兵,以慶祝獨立3周年,因年代久遠,已無錄影留存。
- 1999年8月24日,烏克蘭紀念獨立8周年閱兵式,在這年的閱兵式中,烏克蘭自獨立以來首次進行重武器方陣檢閱。
- 2008年8月24日烏克蘭紀念獨立17周年閱兵式。8月24日,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獨立廣場舉行的閱兵式上,慶祝獨立17周年。士兵列隊行進。並且進行了重武器檢閱。
- 2009年8月24日烏克蘭紀念獨立18周年閱兵式。8月24日,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獨立廣場舉行的閱兵式上,慶祝獨立18周年。士兵列隊行進。這一年沒有進行上年的重武器方隊檢閱。而是把武器靜態展示。
- 2016年8月24日烏克蘭在基輔獨立廣場舉行了紀念獨立25周年閱兵式,這一年的閱兵式中,烏軍棄用了舊式的蘇聯風格軍服,換裝了新型的歐美風格軍服。
- 2021年8月24日烏克蘭在基輔獨立廣場舉行慶祝獨立30周年閱兵式,烏克蘭武裝力量各軍兵種,以及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的軍隊方陣接受檢閱。此次閱兵共約5000名軍人參加,是烏克蘭近年規模最大的閱兵式。當天於南部的敖德薩港,烏克蘭和北約軍艦亦聯合舉行海上閱兵。
白俄羅斯
- 2004年7月3日白俄羅斯紀念獨立日暨二戰中從德國法西斯占領下解放60周年閱兵式。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閱兵式上發表講話說,白俄羅斯一貫堅持奉行捍衛和平的路線,堅決譴責恐怖主義,並反對把戰爭作為對外政策的工具。他說,與俄羅斯結盟可以使白俄羅斯的防禦能力增強數倍。白俄羅斯像愛護眼睛一樣珍視與俄羅斯的戰友情誼。盧卡申科講話後,4300多名白俄羅斯軍隊官兵和軍校學員進行了閱兵式。閱兵式上還展示了300多件現代武器裝備以及二戰時期老式武器和白俄羅斯軍工企業生產的民用產品。
- 2009年7月3日白俄羅斯紀念獨立日暨二戰中從德國法西斯占領下解放65周年閱兵式。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閱兵式上發表講話。盧卡申科講話後,5000多名白俄羅斯軍隊官兵和軍校學員進行了閱兵式。閱兵式上還展示了300多台現代武器裝備以及二戰時期老式武器和白俄羅斯軍工企業生產的民用產品。
- 2015年5月9日,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
美國
- 1865年5月23日與24日,美國南北戰爭結束,總統林肯甫遇刺身亡,15萬名北方聯邦軍隊士兵盛裝通過華府賓夕法尼亞大道。北方聯邦軍隊總司令尤里西斯·格蘭特將軍與繼任總統安德魯·詹森一同檢閱這場軍事展示。
- 1919年,逾20萬一戰期間的步兵在全美國共舉行約450場勝利遊行。浩蕩的遊行隊伍從紐約市綿延至賓州首府哈瑞斯堡。如同南北戰爭期間的前輩,一戰士兵也是大規模動員下的平民軍人。在美國宣布參戰前,軍隊約有14萬官兵;兩年時間裡,450萬士兵應徵入伍;戰爭最激烈時期,逾200多萬美軍駐紮在法國戰場。1919年的勝利大遊行本意就是為了歡迎從軍的男兒們回歸平民生活。
- 1946年1月12日,當200至400萬紐約人在街頭歡迎1.3萬名帶著「勝利遊行」彩帶的空降兵隊伍時,全美其他幾十座城市也在步調一致地歡迎約1640萬名二戰戰士重返家鄉。這次閱兵不僅包括回國的部隊,還包括一列列36噸重的謝爾曼坦克、坦克殲擊機、榴彈炮、吉普車、裝甲車和反坦克炮。《紐約時報》評論稱,撲面而來的是各種祝福、刺耳的口哨、拍手浪潮、嘶啞的歡呼,還有源源不絕的眼淚。但是,這次勝利遊行同樣是為了慶祝數以千萬計的老兵即將退役、回歸平民生活。
- 1953年1月20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在華府國會大廈宣誓就職。次日舉行了盛大的就職閱兵式。艾森豪希望通過閱兵大典彰顯自己五星上將身份以及冷戰初期美國作為新興軍事強國的態勢。當天有2.2萬名美軍官兵參加了這場總統就職閱兵典禮,近百名軍樂隊成員和59輛花車經過後,陸軍坦克部隊通過賓夕法尼亞大道。被設計用來發射核炮彈、重達85噸的超級大炮也首次展現在公眾面前。這是當時美軍炮兵部隊中最有威力的原子炮,能擊中20英里(約合32.2公里)外的目標。
- 1957年1月20日,美國總統艾森豪舉行連任就職閱兵典禮,群眾再度聚集於華府觀看閱兵。數以萬計的部隊在大約5公里長的大道上行進,75萬觀眾沿途站立觀看。遊行隊伍中出現西點軍校學員方陣在內,規模浩大的軍事方陣。一些新裝備也在本次閱兵中展現在公眾面前,最矚目的當屬列裝部隊的美國首種核飛彈——「紅石」飛彈。此外,最先進、可執行遠程核射擊任務的「蛇鯊」巡航飛彈等先進武器首次於儀式上見客。當時還沒有正式列裝部隊的F-104戰鬥機,於是被搬運到彩車上展出。除了飛彈等新式武器之外,數百匹馬、三頭大象和一支阿拉斯加犬隊也在閱兵隊伍中,被輿論批評「像是馬戲表演」。還有一些反對人士認為,艾森豪的閱兵舉動「不明智」,通過閱兵無法遏制蘇聯的影響力,反而浪費了大筆錢財。
- 1961年1月20日,約翰·甘迺迪宣誓就任美國總統,曾經在海軍服役多年的甘迺迪舉辦了盛大的就職典禮閱兵。據美國媒體當天報導,威力強大的飛彈、戰機、戰場武器以及來自各軍種的1.6萬名官兵被調來參加賓夕法尼亞大道的閱兵式。此外,童子軍和40個軍隊與民間樂隊也參加了閱兵典禮。此次閱兵的主題是「通過新邊疆實現世界和平」,這是甘迺迪在1960年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提出的政治口號。甘迺迪在美軍軍樂隊和身穿藍色套裝的第3步兵團100名士兵護送下,同妻子賈桂琳·甘迺迪和參議員約翰·斯帕克曼一道乘敞篷車於閱兵隊伍前列行進。閱兵隊伍從國會山廣場出發,老衛兵部隊(陸軍第3步兵團)和鼓樂隊身著美國獨立戰爭時代軍服行進在總統護衛隊後方,各軍事院校的8650名學員出現在閱兵隊伍中。包括飛行速度達每小時2000英里的B-70超音速轟炸機實體模型、「民兵」洲際飛彈、「北極星」潛射彈道飛彈、空中發射的「大獵犬」巡航飛彈、「雷神」系列運載火箭和「奈基-宙斯」反導武器等通過檢閱台。這場閱兵式還進行了電視轉播,全美國百姓皆得以目睹甘迺迪大閱兵盛況。不過相比各種先進裝備,這次閱兵更具特色的是彩車上的一艘二戰魚雷艇。甘迺迪曾在二戰期間指揮魚雷艇同日軍作戰,雖然那艘魚雷艇被日軍擊沉,但甘迺迪仍不忘通過閱兵來宣揚他的戰時英勇事跡。他專門重建了這艘魚雷艇,並油漆上當時的編號——PT109。這樣花費巨額公款打造總統「個人光環」的閱兵式自然也免不了被輿論批評。很多人質疑甘迺迪的軍事指揮能力,他們認為甘迺迪沒有顯赫戰績,相反他當年指揮的魚雷艇被日軍輕易擊沉,耗資建造這艘魚雷快艇的複製品只是為了他自己的虛榮心。
- 1991年6月8日,幾十萬群眾聚首於華府的街頭兩旁,等待著慶祝海灣戰爭勝利的閱兵大典。時任美國總統老布希、副總統丹·奎爾及內閣官員於防彈玻璃構成的檢閱室檢閱部隊,大約8800名參與過海灣戰爭的美軍官兵在閱兵總指揮諾曼·史瓦茲柯夫上將率領下走向憲法大道,經過白宮轉向五角大樓。隨後包括M1主戰坦克、M2步兵戰車、「愛國者」飛彈和M109自走炮等通過檢閱台。戰鬥機群和直升機群飛越華府上空,場面十分壯觀。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當時報導卻稱,這麼多的軍事裝備在移動,「看上去如同華盛頓受到了攻擊」。然而,這場大規模閱兵背後付出相當大的環境損害代價。華府市政廳為了給裝甲列隊開路而拆除閱兵路線上的路燈杆,事後再裝回去。67噸的M1主戰坦克在憲法大道柏油馬路上輾過造成深深的車轍,由於憲法大道的有效承重僅有30噸,坦克嚴重超重,加上當日艷陽高照致使進一步使瀝青軟化難以修復。在一群攻擊直升機在國會大廈上空咆哮而過時所掀起的風沙如同沙塵暴,礫石和沙塵向機槍一樣四處掃射,破壞了附近的赫施霍恩博物館與雕塑園,造成園內寧芙女神青銅像明顯受損。五角大樓最後只好撥出專款進行修復,以「戰爭損失」的名義報銷。
- 2018年8月17日,唐納·川普宣布取消原定於當年11月10日在華盛頓舉行的閱兵,原因是華盛頓地方政府企圖敲竹槓。報導指出,閱兵預計花費9200萬美元,是白宮最初估算的3倍,其中大約5000萬是國防部用於閱兵所需的飛機、設備及人員。另外的4200萬由其他機構支出,用於安全保衛等費用。
- 2019年7月4日,美國第243個獨立日。這次獨立日慶祝活動與往年不一樣,多了閱兵。這次閱兵式只能算是迷你版閱兵,因為規模實在是太小。有2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2輛「布萊德雷」步兵戰車、1輛M88裝甲搶救車和1輛「悍馬」高機動越野車充當道具。最有閱兵氣氛的是空中分列式,參加的機型和單位有「空軍一號」專機、B-2隱形轟炸機、F-35和F-22隱形戰鬥機、藍天使飛行表演隊以及MV-22和AH-64等共23架飛機,它們依次飛過林肯紀念堂上空。[18]
英國
法國
- 自1880年以來,法國的國慶日閱兵是西方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定期閱兵式。國慶日閱兵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傳統。
-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曾使法國國慶閱兵中斷4年。
- 1989年7月14日法國紀念大革命200周年閱兵式。法國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在巴黎愛麗舍田園大街上舉行的閱兵式上,100多台裝甲車、2000名士兵、80架戰機接受了檢閱。30位外國元首以及數千位外國來賓觀看了閱兵。在現場,有50多萬觀眾觀看了閱兵。當天晚上,在《馬賽曲》樂曲聲中,2萬支焰火發射至空中,4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演員參加了在協和廣場舉辦的大型演出。
- 2002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巴黎舉行了盛大閱兵式,法國總統席哈克在三軍參謀長凱勒什將軍的陪同下檢閱了參加閱兵式的部隊。在席哈克抵達凱旋門的時候,人群中突然有一個男子向席哈克開槍。周圍警察在聽到響聲後,立即將此人制伏。
- 2004年的法國國慶閱兵以紀念「法英友好協議」簽署百周年作為主題之一,數十名英國預備役軍人出現在香榭麗舍大街上,而英國皇家空軍也在飛行表演中一展身手。
- 自法國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所有的總統都會在國慶節那天特赦一批犯人。這已經成了一種傳統。但是在2007年,當時新上任的總統薩科齊卻明確表示要廢棄這種傳統做法。向來堅持法制、積極打擊犯罪的薩科齊說,有人建議他在國慶節特赦3000名犯人,但是他斷然拒絕。
- 2008年7月14日更是創造了法國國慶閱兵的許多「首次」。聯合國維和部隊首次參加閱兵,「米格」戰機也首次飛臨巴黎,使不少人感到意外。
- 2009年7月14日法國紀念法國大革命220周年閱兵式,法國總統薩科齊以閱兵首長身份檢閱了受閱部隊,並在閱兵式結束後表示:儘管金融危機使法國財力吃緊,但法國仍致力於保持防務預算規模,不會在高技術軍事裝備研發領域削減開支。閱兵式上首次出現印度軍隊方陣:400名印度陸海空三軍士兵身穿具有印度特色的軍服,伴隨著印度軍樂從凱旋門出發,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上列隊行進。法國陸海空三軍受閱方陣跟隨其後。
- 2011年7月14日法國紀念法國大革命222周年閱兵式,薩科齊再次以閱兵首長身份檢閱受閱部隊,本次閱兵有7000名軍人、300余輛各種車輛和241匹戰馬參加了本次閱兵式;50架飛機和34多架直升機參加了空中飛行表演。本次閱兵的主題是展示法國派遣海外的「軍人的雄姿」,曾在阿富汗服役受傷的法國士兵走在檢閱隊的前列。被派駐海外的士兵在閱兵儀式上表現展示勇氣與力量的「毛利戰舞」。部分士兵方陣邊行進邊放聲高歌,這在法國國慶閱兵史上尚屬首次。[19] 在此之前,2012年法國總統選舉法國綠黨候選人愛娃·若利曾倡議取消每年7月14日舉行的國慶閱兵式,代之以「公民遊行」。但遭到法國公眾及輿論的廣泛抨擊。 [20]
- 2012年7月14日法國紀念法國大革命223周年閱兵式,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首次以閱兵首長身份檢閱受閱部隊。本次閱兵以「為國家和世界和平服務的法國軍隊」為主題。當天上午,巴黎天氣多雲轉晴,9架飛機在巴黎上空拉出法國國旗紅白藍三色彩煙,拉開了閱兵式的序幕。法國參加聯合國維和任務的「藍盔」部隊最先出場,顯示了法國軍隊服務世界和平的主題。共有4950名男女軍人參與閱兵,動用了241匹馬、450輛軍車和82輛摩托車。此外,有66架飛機和32架直升機在巴黎上空進行了表演,其中無人駕駛偵察機是第一次參加閱兵式。[21]
- 2014年7月14日法國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週年,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在巴黎觀看了國慶閱兵,希望對世界傳達和平的信息。
- 2017年7月14日正值紀念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法軍並肩作戰100週年,法國新任總統艾曼紐·馬克宏檢閱部隊,美國總統川普受邀出席,法美友誼成為該年國慶的聚焦點。馬克宏打破以往國慶節採訪的傳統,而改為在閱兵主席台上發表了莊嚴的演講。他說:「我們慶祝法國,這個把我們團結在一起的國家,這種我們稱之為自由的絕對獨立,這種我們稱之為平等的給予每個人的機會,這種我們稱之為博愛的絕不丟棄任何人的決心。」在講到法美友誼時他說:「我們找到了可靠的盟友,他們前來援助我們。美利堅合眾國就是這樣的國家。沒有什麼能把我們分開。美國總統川普和夫人就是穿越時間的友誼象徵。我要感謝他們100年前就做出的選擇。」
- 2019年7月14日,法國舉行國慶閱兵儀式。閱兵式長達兩小時,除了常規的軍隊步兵、騎兵和裝甲車等軍用車輛列隊經過香榭麗舍大街接受檢閱之外,還首次集中展示了在法國軍隊中使用的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科技裝備。一款噴氣動力「懸浮滑板」將當天的表演推向高潮。[22]
德國
納粹德國
- 1934年,希特勒於紐倫堡檢閱德軍。
- 1937年,希特勒於柏林閱兵歡迎墨索里尼訪德。
- 1938年3月14日,德軍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式。同年希特勒於柏林舉行閱兵歡迎霍爾蒂·米克洛什訪德。
- 1939年4月20日,納粹德國舉行了盛大閱兵儀式,慶祝元首希特勒50歲生日。
- 1940年3月10日,希特勒向新崗哨無名塚敬獻花圈,在慰問傷兵過後於新崗哨前進行了閱兵式。
- 1940年7月9日,納粹德國於柏林組織了規模空前的勝利大閱兵。德國上下都為希特勒喝彩。
- 1942年3月15日,希特勒向新崗哨無名塚敬獻花圈,在慰問傷兵過後於菩提樹下大街舉行閱兵典禮。
東德
- 1961年5月1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閱兵式。
- 196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慶祝建國20周年閱兵式。
- 197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慶祝建國30周年閱兵式。
- 198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慶祝建國40周年閱兵式,為民主德國(東德)歷史上最後一次閱兵,時任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的昂納克以及蘇共中央總書記的戈巴契夫出席了這次閱兵式。
其他國家
義大利
- 1949年6月2日,該年義大利加入北約組織,10個大型慶典同時在整個國家舉行。
- 1950年6月2日,共和國日的閱兵遊行有了正式的慶典議程。
- 2006年6月2日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盛大閱兵式,慶祝義大利共和國成立60周年。來自義大利陸、海、空三軍各兵種、憲兵和警察部隊、消防部隊、各軍事院校的近7000名官兵,以及近百架飛機、直升機和300多輛軍車參加了閱兵式。義大利總統、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喬治·納波利塔諾在閱兵式開始前發表講話,祝賀義大利共和國迎來60周歲生日。他還向在伊拉克以及阿富汗犧牲的義大利士兵表示敬意。隨後,數以萬計的義大利民眾和旅遊者觀看了閱兵式的盛況。
- 2009年6月2日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閱兵式,慶祝義大利共和國成立63周年。閱兵儀式按照慣例在羅馬市中心帝國廣場大道上舉行,來自義大利三軍各兵種、憲兵和警察部隊、各軍事院校的6400名官兵依次列隊接受了檢閱。義大利總統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喬治·納波利塔諾在致辭中祝賀義大利共和國迎來63周歲生日,並向為義大利的自由、獨立和團結作出犧牲的義大利士兵表示敬意。今次國慶閱兵式從持續時間、受閱人數到觀禮台的搭建規模都比往年有所縮減,由此節省下來的100萬歐元資金將用於阿布魯佐大區的震後重建。
- 2011年6月2日舉行國慶節閱兵活動,紀念義大利統一150周年暨義大利共和國建國65周年。當天11時許,閱兵式開始。此次閱兵式主要由3部分組成:首先是歷史回顧,士兵穿著不同時期的舊式軍服接受檢閱,展示義大利軍隊的發展歷程;然後是表現義大利軍隊參與的國際行動,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個國家旗手和士兵也在此環節登台亮相;最後是展示當前義大利軍隊的風采,裝甲車、無人偵察機、遙控機器人等軍用設備也紛紛出場。閱兵式持續約80分鐘,超過5200名士兵參與了此次活動。閱兵式在騎兵展示中進入尾聲,9架飛機掠過羅馬上空,噴出象徵義大利國旗的紅白綠三色煙霧。義大利總統納波利塔諾、總理貝盧斯科尼、兩院議長、政府和軍方高層觀看了此次閱兵式。
- 2015年6月2日,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一年一度的閱兵式,慶祝義大利國慶。閱兵儀式在羅馬市中心的帝國廣場大道上舉行,來自義大利各兵種、憲兵和警察隊伍、各軍事院校的數千名官兵列隊接受檢閱。該儀式中最吸睛的部份是空軍特殊部隊「三色箭」特技飛行表演隊的空中特技,噴出義大利國旗紅、白、綠三種顏色的尾煙。總理倫齊攜參、眾議院議長等政府高級官員出席了此次閱兵與慶典活動。義大利總統塞爾焦·馬塔雷拉和國防部長皮諾蒂到威尼斯廣場附近的無名烈士紀念碑前致意。
西班牙
- 佛朗哥時代的西班牙時常於馬德里以閱兵儀式紀念西班牙內戰勝利日。
- 2006年10月12日西班牙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國慶閱兵式,美國國旗自2003年之後再一次出現在受閱的國旗方陣之中。「國旗」方陣是西班牙國慶閱兵與他國閱兵不同的特點之一。這個方陣中的國旗由聯合國各國國旗組成。從國旗的有無,還可窺探出其與他國的外交關係。2004年3月,薩帕特羅贏得大選,就任後立即下令從伊拉克撤出西班牙全部軍隊,西美關係從此惡化。2004年西班牙國慶節前夕,當時的國防大臣博諾宣布,國慶閱兵式不再出現美國國旗。自此,美國國旗連續兩年在西班牙國慶閱兵式上不見蹤影。
- 2015年10月12日,西班牙在首都馬德里舉行國慶日大閱兵,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和王后帶著兩個小公主一起出席慶祝活動。約3400名軍方和國民警衛隊士兵、48輛車輛以及53架飛機參加了此次大閱兵。
葡萄牙
- 2016年6月10日,葡萄牙於里斯本舉行國慶閱兵典禮,葡萄牙總統馬塞洛·雷貝洛·德索薩在國慶日慶祝活動上發表講話並檢閱三軍部隊。總理安東尼奧·科斯塔也率領百官出席了慶祝活動。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1948年2月8日,朝鮮人民軍正規成立閱兵式。
- 1967年,朝鮮人民軍成立19週年,舉行盛大閱兵式。
- 1978年9月10日,慶祝朝鮮建國30週年閱兵式。
- 1985年8月15日,慶祝朝鮮解放40週年閱兵式。
- 1992年4月25日朝鮮舉行慶祝朝鮮人民軍建軍60年閱兵式。時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家主席金日成與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長、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日出席了此次閱兵,這也是朝鮮歷史上唯一一次金日成、金正日父子同台亮相的閱兵式。當時的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在閱兵式指揮的陪同下較閱完成,面向金正日匯報後,金正日發表了他唯一的公開演講:「光榮屬於英雄的朝鮮人民軍!」。 閱兵式是在朝鮮軍樂團演奏的《愛國歌》的曲聲中正式開始。隨後朝鮮人民軍、工農赤衛隊分別進行了分列式和重型武器裝備的列隊展示。
- 1995年8月15日,朝鮮在平壤舉行慶祝朝鮮解放50週年閱兵式,金正日參加儀式並向台下群眾揮手。
- 1997年4月25日,朝鮮在平壤舉行慶祝金日成誕辰85週年暨朝鮮人民軍建軍65週年紀念閱兵式。
- 2000年10月10日,朝鮮在平壤舉行了朝鮮勞動黨建黨55週年閱兵式。
- 2002年4月25日,朝鮮舉行紀念金日成誕辰90週年暨慶祝朝鮮人民軍建軍70週年閱兵。
- 2007年4月25日朝鮮舉行慶祝朝鮮人民軍建軍75周年閱兵式。時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日出席了此次閱兵。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在軍區司令的陪同下乘車檢閱了部隊。閱兵式是在朝鮮軍樂團演奏的《金日成將軍之歌》和《金正日將軍之歌》的兩首樂曲聲中正式開始。由朝鮮人民軍軍事院校、陸海空三軍部隊、朝鮮人民警備隊、工農赤衛隊、青年赤衛隊和革命學院學員組成的40個徒步方陣以正步通過平壤人民大學習堂前的檢閱台。在徒步方陣通過檢閱台之後,朝鮮人民軍飛彈部隊的4個機動飛彈汽車隊,共有4種型號的48枚飛彈快速列隊接受檢閱。在閱兵進行過程中,平壤市組織了10多萬群眾匯集在金日成廣場,他們手執花束,排列出各種革命圖案和革命口號。
- 2008年9月9日朝鮮紀念建國60周年工農赤衛隊閱兵式。金正日沒有參加這次閱兵式。外國媒體曾將這次閱兵式形容為「將是朝鮮歷史上最大規模閱兵」,但實際規模卻大幅縮水,僅有約8000名工農赤衛隊民兵參加,朝鮮人民軍部隊以及飛彈、坦克等重裝備都沒有接受檢閱。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金永春在閱兵式上發表講話。此次閱兵沒有軍官較閱,而是直接進行分列式。在40多個工農赤衛隊徒步方陣以正步通過平壤人民大學習堂前的檢閱台之後,工農赤衛隊汽車團的100多台高射炮車、高射機槍車和火箭炮車快速列隊通過了檢閱台。工農赤衛隊閱兵結束後,金日成社會主義青年同盟中央委員會在金日成廣場還舉行了有數萬名青年學生參加的火炬遊行表演。(因為閱兵式是在下午舉行)遊行表演結束後廣場上燃放了慶祝煙花。
- 2010年10月10日朝鮮舉行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65周年閱兵式,金正日出席了這次閱兵式,被指定為金正日繼任者的中央軍委副委員長金正恩也在主席台上公開亮相,中國也派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陪同金正日觀看。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次帥在閱兵式指揮官崔富日大將的陪同下較閱了廣場上的部隊,隨後李英浩發表了講話。朝鮮人民軍軍事院校、陸海空三軍部隊、朝鮮人民內務軍、工農赤衛軍、青年赤衛軍和革命學院學員組成的30多個徒步方陣在閱兵式指揮官的帶領下跟隨金日成肖像為中心的旗縱隊以正步通過檢閱台,之後朝鮮人民軍的卡車編隊、坦克縱隊及飛彈編隊先後通過了檢閱。這也是朝鮮第一次面向全世界公開播報的閱兵式,朝鮮官方還邀請了許多國家的媒體記者在閱兵式的現場報導。
- 2011年9月9日朝鮮舉行了慶祝建國63周年的工農赤衛軍閱兵式,時任朝鮮最高領導人的金正日與金正恩也出席了此次閱兵。此次閱兵比2008年閱兵式的規模更小,廣場上僅有18個方隊。工農赤衛軍指揮官吳日晶陪同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金永春較閱了廣場上的方隊,隨後金永春在主席台上發表了講話。隨後工農赤衛軍的方陣在指揮官的帶領下跟隨金日成肖像旗縱隊接受了檢閱,工農赤衛隊的高射炮車、高射機槍車和火箭炮車快速列隊接受了檢閱。這也是金正日時期的最後一次閱兵式,因為閱兵式結束數月後金正日猝死,金正恩倉促繼承領導權。
- 2012年2月16日朝鮮人民軍在錦繡山太陽宮前的廣場舉行閱兵,紀念金正日誕辰70周年,閱兵式在哀悼金正日的沉重氣氛中開始,隨後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長金永南和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分別發表了講話。閱兵式上宣布錦繡山紀念宮改名錦繡山太陽宮,受閱方陣還宣誓效忠金正恩。朝鮮人民軍軍事院校、陸海空三軍部隊、工農赤衛軍、青年赤衛軍和革命學院學員組成的方隊跟著金正日肖像旗縱隊接受了檢閱,隨後朝鮮人民軍的重武器也編隊接受了檢閱。
- 2013年4月15日朝鮮在金日成廣場舉行閱兵式慶祝金日成誕辰100周年。這次閱兵式上身為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國防委員會第一委員長、人民軍最高司令官的金正恩發表了第一次公開講話。這次閱兵式的指揮官崔富日大將陪同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次帥較閱了方隊。閱兵式開始時首先接受檢閱的是金日成肖像旗縱隊和金正日肖像旗縱隊,兩個身著舊式軍裝的徒步方隊跟隨在其後,之後朝鮮人民軍軍事院校、陸海空三軍部隊、朝鮮人民內務軍、工農赤衛軍、青年赤衛軍和革命學院學員的方隊在閱兵式指揮的帶領下接受了檢閱。隨後一支騎兵縱隊通過了廣場,還進行了大規模的裝備展示,最後是5架飛機的空中表演。不過這次閱兵式上展示的幾枚遠程飛彈被西方國家認定為偽造。
- 2013年4月25日朝鮮在錦繡山太陽宮前舉行閱兵慶祝建軍81周年。朝鮮人民軍陸海空三軍代表分別發表演講,並宣誓效忠金正恩。這次閱兵式規模較小,僅有約20個徒步方隊接受檢閱,隨後朝鮮空軍出動飛機在廣場上空進行飛行表演。
- 2013年7月27日朝鮮在金日成廣場舉行閱兵式紀念韓戰停戰60周年。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出席閱兵式,中國政府也派出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陪同觀看。中朝兩國還分別派出參加過韓戰的老兵在現場觀看。閱兵式上出現了身穿舊式軍裝的騎兵和9輛搭載老兵的卡車組成的車隊。隨後的徒步方隊中還出現了一些身穿韓戰時期軍裝的徒步方隊。在裝備展示的過程中一支搭載手持核武器標誌背包士兵的車隊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裝備展示的同時朝鮮空軍的飛機也組成編隊飛過廣場上空。閱兵式之後還舉行了平壤市民參與的群眾遊行。遊行隊伍中出現了中國參戰口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 2013年9月9日朝鮮又舉行工農赤衛軍閱兵式慶祝建國65周年。閱兵式之後是平壤市民的群眾遊行。
- 2015年10月10日朝鮮舉行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70周年閱兵式,金正恩出席了這次閱兵式並發表公開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也一同出席觀禮,兩人相鄰而站。這是金正恩掌權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來訪。此次典禮中出現短裙長靴裝扮的女兵舞劍項目,意外成為閱兵焦點。。
- 2017年4月15日朝鮮在金日成廣場舉行閱兵式慶祝金日成誕辰105周年。金正恩出席了這次閱兵式,身著黑西裝、白襯衫,系銀色領帶,接受軍民歡呼,但沒有發表講話。閱兵觀禮時金正恩不時與內閣總理朴鳳柱等高級官員交談。其他一同觀禮的朝鮮黨政軍高官除軍人一身戎裝外,也都身穿西裝。值得注意的是,被外界傳為遭金正恩軟禁的金元弘也出現在閱兵現場。在這次閱兵式上,朝鮮除了坦克、防空導彈、反艦導彈等新型武器,最大亮點是朝鮮展示了一系列新型彈道導彈,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外形接近中、俄主力洲際彈道導彈的新型導彈,其中一種採用8軸TEL發射車,外形類似俄羅斯「白楊」,另一種則採用牽引發射車,外形接近中國「東風-31」,雖然這些導彈可能尚不具備實戰能力,也沒有進行過飛行試驗,但展示了朝鮮擁有能打擊美國本土戰略武器的決心。首次亮相閱兵式的有「北極星-1」型潛射彈道飛彈和在此基礎上改進的「北極星-2」型陸基彈道飛彈,以及KN-06型地對空飛彈、4聯裝反艦飛彈、300毫米火箭炮。最早正式亮相於2012年「太陽節」閱兵式的KN-08型洲際彈道飛彈以及兩年前亮相大閱兵的KN-14型洲際飛彈也登場。不過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種外形類似俄羅斯「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的飛彈。韓國軍方推測,這是朝鮮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看起來比KN-08和KN-14更長。日本共同社說,不清楚圓桶式發射筒裡面是否真的裝著飛彈,但多輛8軸16輪運輸和起豎發射車的出現,可能意在顯示朝鮮正在研發新式遠程飛彈。韓聯社分析,朝鮮在閱兵式上展示大量戰略武器是為表明不向美國低頭的意志。直播畫面中,單發動機螺旋槳飛機組成「105」,飛過金日成廣場。朝鮮國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崔龍海致辭,稱朝鮮為「東方核強國」,譴責美國不斷對主權國家進行軍事攻擊,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
- 2018年2月8日朝鮮舉行閱兵紀念建軍70週年,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恩和夫人李雪主出席儀式,這是李雪主第一次亮相閱兵儀式,受閱部隊包括:朝鮮人民軍旗縱隊,朝鮮人民軍全軍,工農赤衛軍,青年赤衛軍,革命學院學員,各式各樣的武器.防空導彈.彈道導彈和新款的軍服亮相.其中,今次閱兵中高調亮相火星14型,火星15型新型洲際,中程導彈。
- 2018年9月9日朝鮮舉行建國70週年閱兵,沒有展示洲際彈道飛彈。這是金正恩和美國總統川普於2018年6月在新加坡開峰會以來首次舉辦閱兵。這次閱兵除了展現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嘗試不危及和美國之間停滯數月的去核談判。平壤當局為了國慶慶典對全球各國發出邀請函,但據悉唯一出席的國家元首是茅利塔尼亞總統阿齊茲。中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代表出席。
- 2020年10月10日朝鮮舉行慶祝朝鮮勞動黨成立75週年閱兵式,這次閱兵式罕見於當日凌晨0時進行,朝鮮中央電視台於當地時間晚間7時正式公開凌晨閱兵儀式預錄影片,領導人金正恩上台發表演說,現場人民拍手聲、呼喊聲不斷。金正恩未在演說直接點名美國,但提到加強自衞性質的戰爭威脅力,強調只有遭受攻擊時才會動武,絕不會先發制人。在展示的各型武器中,兩款首度亮相的「戰略武器」最受矚目,分別是型號不明的最大型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和用韓文寫著「北極星四型」的潛射彈道飛彈(SLBM)。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朝鮮當局可能欲避免新式武器與動員兵力曝光而規劃凌晨閱兵。當局8日就已通知各國外交人員勿接近閱兵典禮現場。金正恩在演說中提到新冠肺炎疫情,激動地表示感謝國人都很健康,國家沒有出現確診病例,又祝願全球所有對抗病毒的人身體健康;又向南韓民眾送上祝福,祈望南北韓很快能再次攜手。他怪罪國際社會制裁北韓,但呼籲國民團結度過新冠肺炎等難關。在場所有人均沒有戴口罩,也無保持社交距離。在這場閱兵儀式中,出席的不僅金正恩胞妹金與正,還包括國務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崔龍海、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李炳鐵、人民軍參謀長朴正天、內閣總理金德訓、國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朴奉珠。
古巴
- 2006年12月2日古巴紀念武裝部隊建立50週年閱兵式。古巴近年來舉辦的最大的革命廣場閱兵式,古巴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革命武裝力量部長勞爾·卡斯楚檢閱了部隊。閱兵式上,數千名士兵列隊走在隊伍的前列,其中有戴著紅色貝雷帽特種部隊、有穿藍色制服的民兵,還有穿白色制服的騎兵。坦克、裝甲車和防彈車等軍事裝備在閱兵式上快速列隊通過哈瓦那革命廣場的觀禮台,遊行隊伍上空還有戰機和直升機飛過。數萬古巴民眾手搖國旗從觀禮台前走過,那裡有來自各國的貴賓,還有數百名參加當年游擊戰的老戰士。
- 2011年4月17日, 古巴在首都哈瓦那革命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和群眾遊行,紀念古巴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擊退僱傭軍入侵,取得吉隆灘戰役勝利50周年。
- 2016年12月2日是古巴革命60週年紀念日,但由於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在該年11月底逝世,當局遂將閱兵巡遊延後一個月至2017年1月2日舉行。古巴的海軍及陸軍方陣在首都哈瓦那革命廣場舉行閱兵式,領導人勞爾·卡斯楚與軍方將領及多名政府高層官員皆有出席。革命廣場附近的一幢大廈外牆掛上了已故前領袖菲德爾·卡斯楚的巨型海報。巡遊隊伍展示有當年搭載菲德爾·卡斯楚返回古巴,發動革命的遊艇「格拉瑪號」的複製品。
印度
- 2009年1月26日,印度於首都新德里舉行「共和日」閱兵儀式,「大地」、「烈火」系列飛彈,「通古斯卡」防空系統、「布拉莫斯」超音速巡弋飛彈已連續3年成為閱兵式上的常客,印度國產的「阿瓊」主戰坦克取代俄制T-90變身為陸軍方隊的主角,緊跟國際軍界潮流的「信息戰」小組也閃亮登場。印度空軍則以模型的形式展示了新近購買的獵鷹噴氣式高級教練機、蘇-30MKI戰鬥機和自產的Rohini 3D雷達。海軍方隊則抬出了一艘購自美國、可運載900士兵的艦船模型。整個遊行以騎兵和4架米-17直升機將花瓣撒向路邊的觀眾開始,以直升機和戰鬥機掠過天際作為盛大遊行的高潮和結束。
- 2015年1月26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出席觀賞印度國慶閱兵,不但由印度海陸空三軍組成大閱兵,坦克,導彈,發射器輪番上陣,駱駝和駿馬也載著騎兵盛裝亮相,展現壯盛軍容,不過更讓人大開眼界的,是這次遊行還充分展現了豐富多元的印度文化。
- 2017年1月26日,印度在首都新德里舉行「共和國日」閱兵式,慶祝獨立68週年。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當天上午也蒞臨「國王大道」,看著陸、海、空軍展示新式武器,以及最負盛名的「摩托車特技方陣」,隨著人肉鐵塔、人肉金字塔、人肉風車輪番上陣,現場氣氛也被炒到最高潮。
- 2018年1月26日,印度在首都新德裏舉行閱兵式,慶祝第69個共和國日。印度和東協各國領導人出席了閱兵式。當天上午,印度總統拉姆·納特·科溫德、總理莫迪,以及來自東協各國的領導人,在印度總統府和印度門之間的國王大道上檢閱了印度各兵種和導彈部隊。據了解,印度政府十分重視此次閱兵,印度軍方及百餘個政府部門參與了閱兵的籌備。儀式當天,政府部署了近6萬名安保人員。2017年恰逢印度與東協合作25周年紀念,印度總理莫迪在參加東協峰會期間向東協各國領導人發出了出席本次閱兵式的邀請。
巴基斯坦
- 2015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巴基斯坦軍方於「共和國日」舉辦大閱兵,慶祝建國75週年紀念。
- 2017年3月23日,巴基斯坦總統馬姆努恩·胡笙在首都伊斯蘭瑪巴德舉行的「巴基斯坦日」閱兵儀式上發表講話時,對中國軍隊參加「巴基斯坦日」閱兵活動表示感謝。當天上午,巴基斯坦首都舉行盛大閱兵儀式以慶祝「巴基斯坦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72人組成的受閱方隊參加了閱兵式。這是中國軍隊首次亮相這一閱兵儀式。
- 2018年3月23日,巴基斯坦在78年國慶大閱兵儀式中,派出F-16戰隼式戰機和JF-17雷電式戰機,也就是中國梟龍戰機,進行單機性能展示。現場還有中製K-8「獅子心」(Sherdils)特技小組,以6架K-8高級教練機進行特技表演。
以色列
- 1948年7月27日,以阿戰爭期間,以色列國防軍首次於特拉維夫的艾倫比街和本耶胡達街舉行軍事閱兵。
- 1949年,軍方為慶祝以色列獨立週年紀念,於特拉維夫舉行閱兵大典。但整個過程中出現插曲,因為觀禮群眾過度激動衝進閱兵場,致使這次閱兵被稱為「沒有閱兵的閱兵」。
- 1950年,以色列軍方舉辦第三次閱兵慶祝獨立紀念日,從此1951年至1968年每年於不固定的城市舉行閱兵典禮,不曾間斷。1968年以後由於財政問題,官方後來決定只在特殊場合舉行遊行活動。
- 1973年,軍方再次舉辦閱兵大典慶祝以色列獨立25週年。此後,以色列未再有盛大的公開閱兵活動。
伊朗
伊拉克
- 2000年12月31日是20世紀的最後一天,世界各國以各種方式迎接新世紀的到來。當時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卻以一種非常特殊的方式---舉行空前規模的大閱兵來迎接新世紀的到來,以此來抗衡當時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威脅。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率黨政軍高級領導人出席了閱兵式。閱兵過程中,頭戴黑色禮帽、身著便裝的薩達姆在檢閱台上親自鳴槍140多響,使閱兵氣氛格外凝重。嚴冬寒冷的空氣中瀰漫著嗆人的火藥味。
- 2002年8月8日,伊拉克與美國的火藥味越來越濃,於是以慶祝兩伊戰爭14週年的由頭,再次舉行大規模閱兵。這次,伊拉克士兵高舉薩達姆·海珊畫像,不斷高喊「保衛伊拉克、保衛薩達姆」的標語。
- 2017年12月10日,伊拉克首都舉行了一場大規模閱兵,慶祝戰勝「伊斯蘭國」組織。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總理阿巴迪宣布,已經將這個伊斯蘭聖戰者組織成功趕出伊拉克。據悉,這次閱兵沒有被直播,伊拉克國營媒體是唯一獲准參加的媒體。路透社的報導稱,現場人士說,伊拉克部隊在閱兵中行通過巴格達中心地區的一個大廣場,此時直升機和戰鬥機在空中飛過。
沙烏地阿拉伯
- 2014年4月29日,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阿布杜拉在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阿布杜拉之劍」(阿拉伯語:مناورات سيف عبد الله;英語:Abdullah Sword Maneuvers)上舉行閱兵典禮,赫然出現標有「DF-3」(東風三型)的中程彈道飛彈,還保持中國飛彈的綠色塗裝,從而揭露26年前的一樁與中國的神秘軍火交易,在世界上也僅此一例。這次軍事演習也是沙國歷年最大規模的一次軍演。
約旦
- 2016年6月2日,約旦舉行閱兵式紀念阿拉伯大起義(Great Arab Revolt)100週年。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出席。
- 2021年6月11日,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於Al Rayah閱兵廣場舉行閱兵式紀念約旦王國的前身外約旦酋長國建國百年,並與是年的國王登基紀念日、約旦建軍節、阿拉伯大起義紀念日一併慶祝。
利比亞
- 2009年9月1日,利比亞民眾國強人格達費掌權四十週年的慶祝活動二日展開,首都的黎波里舉行閱兵典禮,為全國各地的六天活動揭開序幕。此一慶祝活動被西方媒體評為是場結合迪士尼與拉斯維加斯賭城表演的大秀。金色頭巾的舞者展現曼妙舞姿、白袍騎師帶來馬術表演,特技噴射機在頭上呼嘯而過、飛行傘施放的煙火照亮夜空,國際性舞團演繹利比亞六千年的歷史,民眾群聚港邊欣賞燦爛的煙火時,綠色雷射燈直射天際。閱兵典禮過後登場的是來自法國、義大利、澳洲等十七國的盛大軍樂隊遊行,義大利派出噴射機在天際拖曳出代表義大利國旗顏色的紅白綠煙霧。利比亞共邀請數十位西方國家元首觀禮,不過幾乎全數婉拒,除來自非洲國家的顯貴出席之外,最受矚目的貴賓應該是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維茲。主辦單位表示,利比亞希望藉著慶典,向世界展現成為非洲新門戶的決心,不過卻因為典禮播放上個月獲蘇格蘭政府釋放的洛克比空難主嫌返國影像的畫面而失色不少。
- 2011年11月2日,在利比亞的黎波里舉行了閱兵儀式,以慶祝格達費政權倒台。
- 2011年12月8日,利比亞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慶祝利比亞國家軍隊建立,此時利比亞前最高領導人格達費才身亡1個多月。
埃及
閱兵時間
由於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部分國家(如美國)一般不舉行大規模的公開閱兵式;也有一部分國家只有在每隔5年或10年(如中國)才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公開閱兵;而基本上每年都會舉行公開閱兵儀式的國家有:
- 俄羅斯(一般為5月9日蘇聯衛國戰爭勝利日、11月7日軍人榮譽日、莫斯科紅場軍事閱兵日、紀念蘇聯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式舉行日、十月革命日(原十月革命節、和諧和解日)、7月31日俄羅斯海軍節(進行海軍閱兵))
- 保加利亞(一般為5月6日保加利亞武裝部隊日)
- 白俄羅斯(一般為5月9日蘇聯衛國戰爭勝利日和7月3日獨立與解放日)
- 烏克蘭(一般為5月9日蘇聯衛國戰爭勝利日和8月24日獨立日)
- 土庫曼(一般為10月27日土庫曼獨立日)
- 英國(一般為6月第一個、第二個或第三個星期六(即英女王壽辰))
- 法國(一般為5月8日二次大戰歐洲戰場勝利日和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紀念日)
- 義大利(一般為6月2日義大利共和國成立紀念日)
- 西班牙(一般為10月12日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紀念日)
- 比利時(一般為7月21日比利時國慶日)
- 希臘(一般為3月25日希臘獨立日)
- 朝鮮(一般為4月15日太陽節、4月25日朝鮮人民軍建軍節和9月9日朝鮮國慶節、10月10日朝鮮勞動黨黨慶)
- 古巴(一般為12月2日古巴革命武裝力量建立日)
- 緬甸(一般為3月27日緬甸建軍節)
- 印度(一般為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紀念日)
- 巴基斯坦(一般為3月23日巴基斯坦國慶日)
- 印尼(一般為8月17日印尼國慶日和10月5日印尼武裝部隊日)
- 新加坡(一般為8月9日新加坡國慶慶典)
- 黎巴嫩(一般為11月22日黎巴嫩獨立日)
- 巴西(一般為9月7日巴西國慶日)
- 墨西哥(一般為9月16日墨西哥國慶日)
- 秘魯(一般為7月29日秘魯國慶日大閱兵)
- 智利(一般為9月18日智利國慶日大閱兵或9月19日智利建軍節)
- 日本(一般為11月1日日本自衛隊建軍日,每三年舉行一次,大部分提前於10月28日舉行中央観閲式)
- 韓國(一般為10月1日南韓建軍節,1956年至1978年每年舉行一次,1979年至1990年每三年舉行一次,現在每五年舉行一次)
- 越南(一般為9月2日越南國慶日、4月30日解放南方統一日)
- 南非(一般為2月21日南非武裝力量日)
注釋
參考文獻
- ^ 看世界各国如何阅兵. Book.163.com. 2009-09-21 [2018-04-14].
- ^ 《左傳》卷23
- ^ 3.0 3.1 经典回顾:新中国14次国庆大阅兵. 人民網. 2014年10月4日.
- ^ 於閔梅. 大阅兵:集体主义美学的迷思. FT睿雜誌. 共識網. 2015-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 ^ John Hirst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土地你拿去,其他留給我
- ^ 高校「院長閱兵」 回應:用詞有誤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10-06.,新華網
- ^ 国庆阅兵一览表(1949年-1999年). News.qq.com. [2018-04-14].
- ^ 揭秘:新中国12次大阅兵台前幕后(组图). News.qq.com. 1970-01-02 [2018-04-14].
- ^ 胡锦涛任中央军委主席以来首次检阅驻澳门部队. Mil.news.sina.com.cn. [2018-04-14].
- ^ 胡錦濤在香港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7-07-30.
- ^ 热点解读:阅兵总指挥房峰辉诠释阅兵盛典. Military.people.com.cn. [2018-04-14].
- ^ 胡錦濤檢閱駐澳部隊 與士兵一起上網. News.eastday.com. 2009-12-21 [2018-04-14].
- ^ 胡錦濤主席檢閱駐港部隊 15支方隊3000多官兵受閱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07-03.
- ^ 2015-01-23 14:07:27. 中国将举行反法西斯70周年阅兵. 3g.163.com. 2015-01-23 [2018-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3).
- ^ 央視官方頻道-南海大閱兵. YouTube.com. [2018-04-14].
- ^ 台灣閱兵戰機失事 藏31年終曝光. 文匯報. [2015-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3).
- ^ 俄多地盛大庆祝海军节 中华神盾舰参加海上阅兵. 環球網. 2019-07-29.
- ^ 7月4日美国独立日阅兵 特朗普颂扬美利坚无所不能. [2019-07-06].
- ^ 法国举行国庆阅兵式 海外驻军受关注. Hinews.cn. 2011-07-15 [2018-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4).
- ^ 法国绿党总统候选人倡议取消国庆阅兵遭政坛抨击. News.ifeng.com. [2018-04-14].
- ^ 法国举行国庆阅兵. Finance.qq.com. [2018-04-14].
- ^ 法国举行国庆阅兵仪式 展示多款高科技装备. 中國新聞網. [2019-07-15].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參見
- 國慶節、獨立日
- 建軍節、軍人節
- 檢閱、巡遊
- 軍樂、進行曲
- 儀仗隊、軍樂團
- 紅場、列寧墓
- 天安門廣場、金日成廣場、巴亭廣場、革命廣場、加拉加斯偉人廣場
- 斯堪德培廣場、民族烈士大道
- 尼古拉·帕西奇廣場
- 卡爾·馬克思大道、聯盟大道、巴騰伯格廣場、萊特納
- 閱兵廣場、塔克西姆廣場、皇家田
- 獨立廣場 (吉隆坡)
- 霍梅尼陵、巴格達閱兵廣場
- 烈士廣場 (的黎波里)
- 國王大道 (德里)
- 凱達格蘭大道、重慶南路 (臺北市)
- 政府大廈大草場
- 憲法廣場 (墨西哥城)、五月廣場
- 賓夕法尼亞大道
- 代代木練兵場、朝霞駐屯地
- 皇家騎兵衛隊閱兵場
- 香榭麗舍大街、卡斯蒂利亞大道、帝國廣場大道
- 菩提樹下大街、六月十七日大街
- 彰德秋操
- 團體操、翻板組字
- 政治權力的展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