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民用航空組織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
Emblem of the United Nations.svg
Flag of ICAO.svg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旗幟
簡稱 阿拉伯語:إيكاو
英語:ICAO
法語:OACI
俄語:ИКАО
西班牙語:OACI
成立時間 1947年4月
類型 聯合國專門機構
法律地位 運作中
總部  加拿大蒙特婁
會員
193
秘書長
哥倫比亞胡安·卡洛斯·薩拉薩爾(預計至2024年7月)
網站 www.icao.int
國際民航組織的總部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簡稱國際民航組織(法語:Organisation de l'Aviation Civile Internationale,縮寫OACI;英語: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縮寫ICAO),是一個聯合國專門機構,專責管理和發展國際民用航空事務,每3年舉行一次大會。其職責包括:發展航空導航的規則和技術;預測和規劃國際航空運輸的發展以保證航空安全和有序發展。該組織還製定各種航空標準以及運行程序,以保證全球各地民航機構運作的一致性;並制定航空事故調查規範,這些規範被所有成員國之民航管理機構所遵守。

歷史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前身是根據1919年巴黎公約成立的空中航行國際委員會(ICAN)。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航空業的快速發展導致了一系列政治和技術問題,需要一個國際組織協調。在美國政府邀請下,52個國家於1944年11月1日至12月7日參加了在芝加哥召開的國際會議,簽訂《國際民用航空公約》(又稱《芝加哥公約》),按公約規定成立臨時國際民航組織(PICAO),因此12月7日是國際民航日。 1947年4月4日,公約生效,ICAO正式成立,並於5月6日召開第一次大會。5月13日,該組織正式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12月31日,空中航行國際委員會終止運作,資產轉移給ICAO。

總部及地區辦事處

總部: 加拿大蒙特婁

ICAO飛行計畫標準表格
代碼表

全球共設有八個地區辦事處[1]

常駐國際民航組織代表

秘書長名單

秘書長 國家 任期
胡安·卡洛斯·薩拉薩爾  哥倫比亞 2021–至今[2]
柳芳  中國 2015-2021[3]
雷蒙·邦雅曼  法國 2009–2015
塔耶布·謝里夫  阿爾及利亞 2003–2009
雷納托·克勞迪奧·柯斯塔·佩雷拉  巴西 1997–2003
菲力普·羅扎特  瑞士 1991–1997
溫德·辛格·西度  印度 1988–1991
伊夫 蘭伯特  法國 1976–1988
阿薩德·柯台特  黎巴嫩 1970–1976
博納多斯·特爾曼·維特  荷蘭 1964–1970
羅納德·麥卡利斯特·麥克唐納  加拿大 1959–1964
卡爾·羅伯特·永貝里  瑞典 1952–1959
艾伯特·羅珀  法國 1944–1951

理事會主席名單

主席 國家 任期
薩爾瓦多·夏卡蒂諾  義大利 2020-
奧盧穆伊瓦·貝納德·阿留  奈及利亞 2013–2019
羅伯特·高貝·岡薩雷斯  墨西哥 2006–2013
阿薩德·柯台特  黎巴嫩 1976–2006
沃特·比納伊  阿根廷 1957–1976
愛德華·皮爾森·華納  美國 1947–1957

會員資格

截至2019年4月,共有193位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會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包含193個聯合國會員國中的192個國家,加上庫克群島列支敦斯登(沒有機場)是唯一沒有加入該組織的聯合國會員國,但其它沒有機場的聯合國會員國摩納哥聖馬利諾等)都已加入了該組織。[4][5]

參見

參考文獻

  1. ^ Regional Offices. [2015-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9). 
  2. ^ 秘书长. www.icao.int. [2021-08-12]. 
  3. ^ Dr. Fang Liu of China Becomes First-Ever Woman Appointed Secretary General of ICAO. www.icao.int. [2016-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9). 
  4. ^ Member States (PDF). ICAO. [2017-07-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9-14). 
  5. ^ South Sudan becomes 191st member of ICAO – Sudan Tribune: Plural news and views on Sudan. Sudan Tribune. Retrieved on 2013-07-1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