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

瑞士聯邦
瑞士國徽
國徽
格言: Unus pro omnibus, omnes pro uno拉丁語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註 1]
國歌:瑞士詩篇
瑞士的位置(綠色) 歐洲(深灰色)
瑞士的位置(綠色

歐洲深灰色

首都 法理上:無
事實上伯恩政府所在地[註 2]
46°48′04″N 8°13′36″E / 46.80111°N 8.22667°E
最大城市 蘇黎世
47°22′N 8°33′E / 47.367°N 8.550°E
官方語言 德語
法語
義大利語
羅曼什語
政府 聯邦制
委員會制
共和制
自由民主制
(包含直接民主制成份)
聯邦委員會(集體)
• 聯邦總統
(2022年)
伊尼亞齊奧·卡西斯
• 聯邦副總統
(2022年)
阿蘭·貝爾塞
瓦爾特·圖恩赫爾
立法機構 聯邦議會
• 上議院
聯邦院
• 下議院
國民院
歷史
• 締結同盟
1291年8月1日(傳統)
1648年10月24日
• 復國
1815年8月7日
• 聯邦制
1848年9月12日[3]
面積
• 總計
41,285平方公里(第135名
• 水域率
4.2%
人口
• 2019年估計
8,570,146[4]第97名
• 2015年普查
8,327,126[5]
• 密度
198/平方公里(第65名
GDPPPP 2022年估計
• 總計
7,394.94億美元[6]第38名
• 人均
84,658美元[6]第10名
GDP(國際匯率) 2022年估計
• 總計
8,419.69億美元[6]第20名
• 人均
96,390美元[6]第2名
吉尼係數  0.285[7](2014年)
 · 第18名
人類發展指數  0.946[8](2018年)
極高 · 第2名
貨幣 瑞士法郎CHF
時區 UTC+1CET
• 夏令時
UTC+2CEST
日期格式 日-月-年(公元)
行駛方位 靠右行駛
電話區號 +41
ISO 3166碼 CH
網際網路頂級域 .ch .swiss
網站
www.admin.ch

瑞士聯邦(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語:Confédération suisse義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羅曼什語Confederaziun svizra拉丁語Confœderatio Helvetica簡稱瑞士」(德語:Schweiz;法語:Suisse義大利語Svizzera羅曼什語Svizra拉丁語Helvetia),為中歐國家,由26個州組成。瑞士為典型的分權自治聯邦委員會制國家,組成聯邦的各州擁有廣泛的地方自治權力,而且瑞士的國家元首為瑞士聯邦委員會全體成員,並非聯邦總統或其他特定的人。伯恩是聯邦政府所在地兼事實上的首都,日內瓦蘇黎世也是該國的重要城市,並且是多個國際組織的總部駐地。瑞士北靠德國,西鄰法國,南接義大利,東臨奧地利列支敦斯登

作為一個內陸國家,瑞士在地理上被劃分成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侏羅山脈三部份,其山地總面積達41,285平方公里,當中以阿爾卑斯山最為廣闊。瑞士高原不僅是瑞士800萬人口的集中區域,也是該國主要城市日內瓦及經濟中心蘇黎世的所在地。瑞士的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十分優越,因而素有「世界公園[14]:162[10]:1[15]:307或「世界花園」[16]:180之美譽。

瑞士曾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中立國之一。瑞士的中立政策開始於1815年,由當年的《巴黎條約》上提出,並在同年的維也納會議上為各國所承認[17][18]。瑞士曾經存在僱傭兵制度,後因確立「永久中立國」地位而改為採用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再捲入過國際戰爭;直至2022年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後,瑞士政府宣布參與針對俄羅斯的多方制裁,被部分觀點認為其已放棄中立國地位[19][20][21][22]。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註 8],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24];瑞士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發源地且為許多國際性組織總部所在地,如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僅為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創始國及申根區會員國,而非歐盟歐洲經濟區成員。依照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瑞士是世界富裕國家,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納哥之外的)世界首位[註 9][25][26]。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15位第17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語區法語區義大利語區,而後加入了羅曼什語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例如:聯邦主義直接民主制[27]。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來作為建國之初始,因而每年的8月1日被立為瑞士國慶日

名稱來源

舒維茲

阿勒曼尼語舒維茲周邊領地總稱「Schwiizer」。該地區為建立舊瑞士邦聯最初的老三州之一。瑞士人自1499年的斯瓦比亞戰爭後以Schwyzer稱呼自己,也常與「邦聯」(Eidgenossen)一詞搭配使用。

Schwyz一詞被證實最早於972年出現,來自古高地德語的Suittes,其意思可能與suedan(燃燒)有關,指森林地區燒除樹林,清出建築的空地[28]。Schwyz延伸到指稱整個舒維茲州,自1499年的斯瓦比亞戰爭後逐漸稱整個邦聯[29][30]德語中瑞士的國家名稱為「Schweiz」,同音借用自舒維茲(Schwyz)。在瑞士德語中,兩詞皆可拼寫為Schwiiz。為區別兩詞,國名瑞士為陰性名詞,且領有陰性定冠詞(主格賓格為die Schweiz、di Schwiiz,與格屬格為der Schweiz、de Schwiiz[31]),而州名舒維茲則為中性名詞,且不領冠詞(四格均為Schwyz、Schwiiz[32])。法語國名「Suisse」、義大利語國名「Svizzera」、羅曼什語國名「Svizra」皆源自於Schwyz。其他諸如英語的「Switzer(-land)」等也源自Schwyz。

赫爾維蒂

拿破崙時期以赫爾維蒂為共和國的名稱。1848年成為聯邦體制國家後,以新拉丁語的「Confederatio Helvetica」(赫爾維蒂邦聯)作為正式國名全稱。「Confederatio Helvetica」於1879年在硬幣上出現,1902年落成的聯邦宮也能夠見到,瑞士公章自1948年起刻有該詞[33]。Helvetica源自在羅馬帝國建立以前以居住於瑞士高原的赫爾維蒂人[註 10](Helvetii)。赫爾維蒂最初出現於約翰·卡斯帕·魏森巴赫1672年的劇作中,成為瑞士邦聯的國家化身[34]

中文譯名

在1849年出版的《瀛寰志略》裏,作者使用了「瑞士」一名來稱呼該國;書中亦收錄「瑞子」(德語:Schweiz)、「束色楞」或「綏沙蘭」(英語:Switzerland)、「蘇亦薩」(法語:Suisse)以及「黑爾威西亞」(拉丁語Helvetia)等等與粵語閩南語發音相近的其它音譯譯名

歷史

瑞士現今的聯邦政府體制自1848年施行瑞士聯邦憲法確立,最初奠基於1291年所締結的保護結盟,鬆散的邦聯關係存續了數世紀。

早期歷史

建立於西元前44年的奧古斯塔勞里卡為羅馬人於萊茵河畔最早的定居點,也是現今瑞士最重要的遺址。[35]

瑞士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可追溯至15萬年前[36],最早的農耕聚落遺跡於蓋赫林根發現,該聚落存在於西元前5,300年[36]

瑞士最早的文化聚落屬哈爾施塔特文化拉坦諾文化的一部份,名稱來自紐沙特湖北部的拉坦諾所發現的遺跡。拉坦諾文化約於西元前450年,即鐵器時代時發展及興盛,也有可能受希臘文明伊特拉斯坎文明影響。赫爾維蒂人為最重要的凱爾特人民族部落。於西元前58年,赫爾維蒂人向大西洋遷徙過程中,在比布拉克特[註 11]尤利烏斯·凱撒的軍隊攔截,因此赫爾維蒂人退回瑞士[37][38][10]:27。西元前15年,提庇留及其弟弟德魯蘇斯奉羅馬皇帝奧古斯都之命征服阿爾卑斯山地區,並併入羅馬帝國[10]:28。赫爾維蒂人的活動範圍最初併入羅馬帝國的比利時高盧,之後劃入上日耳曼尼亞,今日瑞士東部地區則隸屬於拉埃提亞[10]:30

中世紀前期約4世紀起,東哥特王國倫巴第王國東羅馬帝國相繼短期控制瑞士,直到法蘭克王國擴張,今日瑞士西部地區為勃艮第王國的領土,阿勒曼尼人於5世紀定居於瑞士高原,至8世紀進一步延伸至阿爾卑斯山河谷,阿勒曼尼人的居住地即為阿勒曼尼亞;因此,今日瑞士於當時分為勃艮地及阿勒曼尼兩部分[36]法蘭克王國克洛維一世於504年在曲爾皮希征服阿勒曼尼人後,阿勒曼尼亞成為法蘭克王國的一部份,而後勃艮第也為法蘭克王國征服[39][40]

從6世紀起被法蘭克王國征服,直至8世紀瑞士地區皆處於該國統治之下,此期間法蘭克王國歷經墨洛溫王朝卡洛林王朝查理大帝在位期間擴大法蘭克王國版圖,但至843年其孫子簽署了《凡爾登條約》,將王國一分為三。現今瑞士地區則分屬中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直到約11世紀為神聖羅馬帝國統治後再度合而為一[10]:38

瑞士高原於1200年時由薩伏依柴林根基堡哈布斯堡家族王朝所控制,部分地區,如烏里舒維茲下瓦爾登等在內的「森林州」獲神聖羅馬帝國予以自治特許狀,森林州為神聖羅馬帝國中自主性最高的居民,而該特許狀為森林州獲取自由的法律基礎[10]:50。基堡王朝於於1264年覆亡後,魯道夫一世(1273年被選為神聖羅馬皇帝)將其勢力延伸至瑞士高原東部[39]

舊瑞士邦聯

1291年的《永久同盟誓約》

舊瑞士邦聯為阿爾卑斯山中部的河谷社群的結盟,邦聯用以維護共同貿易利益及確保重要山區貿易和平。烏里、舒維茲及下瓦爾登於1291年簽署的《永久同盟誓約》被認為是邦聯建立的最初文件,然而,在其數十年前可能存在類似同盟[41][42]

瑞士邦聯變遷,由1291年(深灰色)至16世紀(淺灰色)

至1353年,最初的三森林州已與格拉魯斯州楚格州琉森蘇黎世伯恩等州結盟,邦聯擴張後,權力及財富皆有所增加,此後至15世紀末期才有新州加入聯邦。邦聯在森帕赫戰役(Battle of Sempach)及奈弗爾斯戰役(Battle of Näfels)中對哈布斯堡作戰勝利,至1460年已控制侏羅山脈至阿爾卑斯山間的大部分地區[10]:57。而後於1470年代以瑞士傭兵協助打敗勃艮第公國大膽的查理[10]:57。瑞士於1499年在施瓦本戰爭戰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後,各州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所默許的自治權[43],神聖羅馬帝國幾乎被迫承認瑞士獨立自主[10]:61[42]

瑞士邦聯在戰爭中取得輝煌戰果,因而其善戰名聲聞名於歐洲[10]:60。邦聯的領土擴張僅於馬里尼亞諾戰役遭受挫敗[10]:60,也終結了瑞士歷史上的英勇時代[42],邦聯自此放棄以武力擴張領土[10]:60慈運理在瑞士北部州成功進行宗教改革,但卻引發各州間的宗教衝突,並於1529年及1531年爆發兩次卡珀爾戰爭(Wars of Kappel)[10]:69。於1648年歐洲各國簽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承認瑞士為一獨立國家並確認其為中立國[15]:25[39][40]

三十年戰爭結束後,由於經濟困難、貴族壟斷政權且濫用特權,而於1653年爆發農民起義[15]:25[10]:71-72。至18世紀,天主教新教各州的衝突仍然存在,於1656年及1712年分別發生兩次維爾梅根戰役(Battles of Villmergen)[42],第一次天主教各州戰勝,第二次則由新教各州戰勝,伯恩及蘇黎世兩州的政治影響力則與其經濟實力相符[10]:72

拿破崙時期

調停法案為拿破崙妥協舊制度與共和制度的產物

法國政府征服瑞士並起草統一的憲法,並將政府體制改為中央集權,原屬瑞士邦聯的米盧斯瓦爾泰利納則分別被劃入法國及奇薩爾皮納共和國。法國佔領期間,瑞士改名為赫爾維蒂共和國[15]:29,但此外來勢力所建立的共和國與瑞士各州高度獨立的傳統相違背[10]:83。在此期間,瑞士僅是法國的附庸國。法國軍隊鎮壓與當地人民反抗引發如下瓦爾登州的「恐怖日」暴動[15]:29

在俄羅斯及奧地利對法國發動的戰爭中,瑞士人拒絕以赫爾維蒂共和國的名義為法國軍隊作戰。赫爾維蒂共和國的新政府中主張國家中央集權的中央集權派及恢復舊邦聯體制的聯邦派也有所紛爭,拿破崙於1803年招集雙方在巴黎進行調解,各黨派無異議通過《調停法案》(Acte de médiation),恢復各州自治及邦聯體制[10]:86-87

1815年在維也納會議上,瑞士重獲獨立,並確認為永久中立國[39][40][42]。但瑞士軍隊直至1860年加埃塔包圍戰(Siege of Gaeta)後才終止協助外國政府作戰。瓦萊州紐沙特州日內瓦州先後於1815年加入聯邦,瑞士的領土從1815年起即未再變更[44]

聯邦國家

未改建前的聯邦宮(1857年),伯恩為主持聯邦代表會議(Tagsatzung,為早期的立法及行政議會)的州之一,由於伯恩為德語區進入法語區的要道,而於1848年成為聯邦首都。[45][46]

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博愛」的理念對瑞士各州由寡頭貴族所支配的政治體制具有明顯的衝擊,演變成激進與保守州的對立[10]:92。瑞士於1839年爆發蘇黎世保守派叛亂(Züriputsch),部分保守天主教州於1845年結盟為「分離同盟」,於1847年與聯邦軍爆發分離同盟戰爭(Sonderbundskrieg)[42],戰爭持續不到1個月,死亡人數為104人,且大多是受到友軍誤傷[47]。分離同盟戰爭與歐洲各國發生的動亂類似,但對瑞士社會及心理層面皆有重大影響。

在1848年歐洲各地發生革命及騷動時,瑞士起草以聯邦體制為架構的新憲法,該憲法大多參考美國憲法;新憲法賦予聯邦政府較大權力,各州政府則保留處理地方事務的權限。激進自由州傾向以各州人口比例推派代表的單一議會,而傳統保守州欲維持舊體制,經協商後,國會分為上議院聯邦院,由各州選出2名代表,半州則為1名;以及下議院國民院,共200名代表,依各州人口數量比例選出代表[10]:106。修改憲法須經全民公投複決。[40]

瑞士憲法得以公民投票為全部或部分修改,因此每次修改憲法不僅修改舊有憲法,亦得起草新憲法[48]。由於人口增加及工業革命後社會經濟的變革,反對勢力以改革為訴求,進而於1874年實施新的聯邦憲法[42],該次憲法修改引進聯邦層次的任意性複決公投(Facultative referendum)[49],並確立聯邦政府處理交通、國防、公共衛生及立法事項[10]:107。1891年修憲後,公民得直接提出憲法法修正案並通過[49]

現代歷史

烏爾里希·威勒(Ulrich Wille)為瑞士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時總司令

瑞士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皆未受戰火波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革命者列寧於1914年至1917年間留居於瑞士[50]。戰爭間發生格林-霍夫曼事件的政治醜聞也使瑞士的中立性受到質疑。[51]瑞士在免除參與國際聯盟軍隊的條件下,於1920年經公民投票後加入國際聯盟,其總部設於日內瓦[10]:13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1937年曾擬定詳盡的聖誕樹行動入侵瑞士[52]法西斯義大利亦參與此行動奪回提契諾。聖誕樹行動將在德國全面擊敗同盟國後就執行,然而直到德國投降,瑞士並未遭受侵略[42]。瑞士在戰爭期間以武力嚇阻、對德國讓步等策略延遲了德國的侵略,因而瑞士得以保持獨立[40][53]。亨利·吉桑(Henri Guisan)於戰爭期間發布總動員令,瑞士戰略也由防禦邊界上固定地點以保護經濟核心地帶轉為長期有組織的消耗戰,並撤退至阿爾卑斯山區,依據堅固且存有物資的「內堡」(Reduit)防守[註 12],吉桑將軍於1940年7月5日發表「國家堡壘」(Réduit Plan, Schweizer Réduit),表示「地形有高山作為屏障,提供抗敵無比的可能性」[10]:135。瑞士也是同盟國及軸心國雙方進行間諜行動及談判重鎮[53]

同盟國軸心國雙方皆於戰時封鎖與瑞士間的貿易。受德國和義大利侵略的可能性及與其他國家貿易的影響,瑞士對納粹德國的經濟合作及貸款的還款期限也隨之變動。瑞士經德國傀儡政權維希法國的重要鐵路路線於1942年中斷。在戰爭期間,瑞士收容超過30萬名難民,總部設於日內瓦的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也於衝突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嚴格的移民及難民收容政策,以及與納粹德國間的財政關係,使瑞士當時的中立政策於20世紀晚期遭受質疑[54]

瑞士空軍均與同盟國及軸心國作戰,於1940年5、6月間擊落11架德國空軍戰機。超過100架盟軍轟炸機及機組人員於戰爭期間受拘留。在1944至1945年間,盟軍轟炸機曾誤炸瑞士部分地區,包括沙夫豪森巴塞爾蘇黎世[53]

瑞士政府於戰後曾提供援助(Schweizerspende)及馬歇爾計劃重建歐洲的資金,隨著歐洲市場於戰後復甦,瑞士企業亦從中獲益[55]

瑞士婦女自1959年起才擁有在州層級選舉中投票的權利,而在聯邦層級選舉中投票的權利則是從1971年開始向婦女開放[42][56]內亞本塞州為婦女最晚獲得選舉權的州,自1990年婦女才有投票權。婦女在獲得聯邦層級選舉權後,女性在政治上重要性也有所提升,第一位女性瑞士聯邦委員會委員伊麗莎白·科普(Elisabeth Kopp)任職於於1984至1989年[42]露特·德萊富斯於1999年成為第一位女性聯邦總統。

瑞士於1963年加入歐洲理事會。1979年侏羅州伯恩州分出,成為新的一州[57]。瑞士於1999年4月18日對聯邦憲法進行了全面的修改。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一系列醜聞迫使瑞士銀行業進行改革。1995年,瑞士的銀行在猶太團體的壓力下聲明他們發現了存於1945年以前舊帳戶中數以百萬元計的「沉睡的存款」(大部分屬於納粹大屠殺的受難者和倖存者)。由於被指坐擁如此財富而從未嘗試尋找其主人,瑞士最大的兩家銀行在1998年同意向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家屬支付12.5億美元的補償金[58]:31

瑞士於2002年經全民公決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58]:32。瑞士乃是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創始國,但並非歐洲經濟區的成員國。瑞士於1992年5月提出加入歐洲聯盟的提案,但於同年12月加入歐洲經濟區的提案由瑞士公民公投否決後無進一步行動。瑞士同時是第一個以全民公決決定是否加入歐洲經濟區的國家;而後瑞士又對歐盟相關議題進行了數次全民公決,但由於意見不一,加入歐盟的提案凍結。現時實行了部份歐盟的標準,例如瑞士加入了《申根協定》。該協議允許申根區國家和瑞士之間各國人口可自由互相進出。

地理

瑞士地形圖

瑞士與德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列支敦斯登五國交鄰,國境幾乎都在阿爾卑斯山脈之中,多是高山湖泊,地形及氣候相當多樣化,瑞士面積為41,285平方公里(15,940平方英里)[59],人口約867萬人,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19人[60]。南部山脈較多,人口也遠較北部為少[59]。而面積最大的格勞賓登州全境位於阿爾卑斯山山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僅28人[61]

阿爾卑斯山區馬特洪峰、薩內奇地區及瑞士高原的琉森湖,顯示出地貌的差異。

瑞士國土位於北緯45至48度、東經5至11度間,地形基本上可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南部的瑞士阿爾卑斯山區,中部的瑞士高原區以及西北部的侏羅山區,高聳的阿爾卑斯山脈橫貫瑞士中南部,佔全國面積的60%。在較高的谷地存在冰川,總計瑞士境內的冰川面積達1,063平方公里。冰川也是如萊茵河因河提契諾河隆河等主要大河的源頭。水道網包括了中歐及西歐最大的湖泊如萊芒湖波登湖馬焦雷湖等,瑞士全境有超過1,500個湖泊,容量約佔歐洲淡水存量的6%,湖泊及冰川佔瑞士全國6%的面積。[59][62][63]

瑞士境內約有100座海拔接近或超過4,000公尺的山峰。標高4,634公尺的杜富爾峰為瑞士最高點,但馬特洪峰較為知名,兩座山峰皆位於本寧阿爾卑斯山脈瓦萊州內;伯恩茲阿爾卑斯山脈中以少女峰(標高4,158公尺)及艾格峰最廣為人知,少女峰旁的盧達本納冰蝕河谷存在72個瀑布。位於恩加丁河谷的聖莫里茨為著名滑雪勝地,該河谷旁的貝爾尼納山脈最高峰為標高4,049公尺的貝爾尼納峰[64]阿爾卑斯山歐洲最高最大的山脈,綿延瑞士境內的中部,有歐洲著名山峰——少女峰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於1891年寫道:「少女峰這個名稱很好,沒有比少女更潔白無瑕和聖潔的了[註 13]」,少女峰於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瑞士境內獨有多座數千公尺的山峰,和終年不化的冰河,使他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

瑞士大多數人口分佈於瑞士高原,此部分約佔國土面積的30%,被稱為是瑞士的中央地帶(Mittelland)。萊芒湖為瑞士最大湖泊,隆河為注入萊芒湖的主要河流,也是萊芒湖湖水流出的主要河流[66]

氣候

瑞士山間谷地氣候溫和,高山較寒冷,一般屬溫帶氣候,但於不同地區則有相當大的差異[67][68]。瑞士氣候存在過渡性質,由西部的海洋性氣候過渡至東部的大陸性氣候[11]。高山存在冰河環境,山區氣溫隨海拔高度上升而遞減[11];而瑞士南方接近地中海式氣候區域,氣候較為舒適;部分耐寒棕櫚生長於瑞士南部河谷[69]。夏季較為溫暖潮濕,且伴隨定期降雨,適於放牧;冬季較為乾燥,在高山地區會持續數周的穩定天氣,而較低的地區受逆溫影響時,則有數周時間看不見太陽。瑞士全年皆有發生焚風的機會,為南風吹過阿爾卑斯山,在南坡降雨後北坡轉為乾燥的熱風。瑞士各地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山地有超過2000毫米處。

政治

2012年瑞士聯邦委員會成員,艾維琳·威德默-施倫普夫為該年的總統(中央者)。[註 14]

1848年通過的瑞士聯邦憲法為現今瑞士施行聯邦制的法律基礎,該部憲法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憲法之一[70]。現行瑞士憲法由公民於1999年投票通過,於2000年1月1日正式施行。憲法內容包括瑞士邦聯之組成,公民權利與義務,邦聯體制與州級制度,國策等。瑞士憲法禁止在瑞士實行死刑。瑞士聯邦政府採行三權分立體制[71],分別為兩院制議會、瑞士聯邦委員會瑞士最高法院

瑞士議會由聯邦院及國民院組成,分別為46席的聯邦院(上議院,各州推派兩名代表,半州則為一名),由各州選舉出代表;以及200席的國民院(下議院),由各州人口比例採行比例代表制選出。兩院任期皆為4年。當兩院進行聯席會議時,則成為聯邦議會。公民得以公民投票否決議會通過的法案、行使提案權、修改聯邦憲法等。[70]

瑞士聯邦委員會為瑞士最高行政機關,實行集體領導,全體委員為國家元首,7名委員由聯邦議會選舉產生,同時聯邦議會也對委員會進行行政監督。瑞士聯邦總統亦是聯邦委員會的主席,由每年的聯邦議會選出,任期為一年,傳統上由聯邦委員會成員輪流擔任,總統負責主持委員會會議及擔任瑞士對外的國家代表,聯邦總統只是「同僚中的第一人」(拉丁語Primus inter pares),並沒有特殊的權力,仍為所屬部會的首長。[70]

瑞士自1959年起即由4個主要政黨組成大聯合政府[72],委員會中的席次大致對應於議會中的政黨比例,各主要政黨於1959年在協商基礎上提出「奇妙配方」,後於1959年至2003年間的席次分別為瑞士社會民主黨2席、瑞士自由民主黨2席、瑞士人民黨1席及瑞士基督教民主人民黨為2席;在2003年聯邦委員會選舉後,瑞士基督教民主人民黨減為1席,瑞士人民黨增為2席。

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審理不服州或聯邦法院判決而上訴之案件,聯邦最高法院的法官任期為6年,由聯邦議會選舉產生[16]:34

瑞士實施世界少有的直接民主制度,公民的民主權利相對其他民主國家大上許多。[73]公民對重大國事與地方事宜擁有表決、創制與否決權,可以成立請願,也可以以投票抵制政府的一些政策。十萬名瑞士國籍者可以修改憲法,也可以修改國家外交政策。

直接民主

州民大會為古老的直接民主形式,僅有兩個州保留此項傳統。[74]

瑞士的政治結構分為社群區、州及聯邦三個層次。1848年的憲法確立直接民主制度[註 15],在聯邦層級公民得對憲法為一部或全部的創制或修改進行公民投票[10]:155-157,並得否決議會作成之決議或提出新法案[75][70][76]

若於100天內有5萬名公民連署,能夠發起對議會所通過的法律或政令為通過或否決的公民投票,而若有8個州也可共同發起該公民投票,此類公民投票採簡單多數決定結果[70]。若有10萬名公民在18個月內連署修憲提案,則能將該修憲提案提交全國投票[註 16]。議會可以針對修憲提案提出相反的提案,供選民表達其偏好以避免兩個提案皆為通過。憲法修正案投票須取得全國選民及州數量雙重多數支持才能通過[註 17][79][80][81]

行政區劃

瑞士各州享有憲法上永久地位,相較於其他國家,瑞士各州的獨立性及自治性較高[14]:12,各州在聯邦憲法下地位平等,並有各自的憲法、議會、政府及法院[74]。瑞士各州在人口數量及面積存在較大差異,人口最多的蘇黎世州有1,253,500人,人口最少的內亞本塞州僅15,000人;面積最大及最小的州分別為格勞賓登州(7,105平方公里)及巴塞爾城市州(37平方公里),州下轄的市鎮有2,596個[82]。瑞士境內有兩個內飛地布辛根坎波內,分屬德國及義大利領土[83]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際,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的福拉爾貝格州為謀求獨立,曾於1919年5月11日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是否加入瑞士聯邦,超過80%的公民表示支持,但因奧地利政府協約國和瑞士非德語區居民反對而作罷[84][85]

瑞士聯邦共分成26個州(其中6個為半州):[70]

首府 首府
Wappen Aargau matt.svg 阿爾高州 阿勞 Wappen Nidwalden matt.svg *下瓦爾登州 施坦斯
Wappen Appenzell Ausserrhoden matt.svg *外亞本塞州 黑里紹 Wappen Obwalden matt.svg *上瓦爾登州 薩爾嫩
Wappen Appenzell Innerrhoden matt.svg *內亞本塞州 亞本塞 Wappen Schaffhausen matt.svg 沙夫豪森州 沙夫豪森
Coat of arms of Kanton Basel-Landschaft.svg *巴塞爾鄉村州 利斯塔爾 Wappen Schwyz matt.svg 舒維茲州 舒維茲
Wappen Basel-Stadt matt.svg *巴塞爾城市州 巴塞爾 Wappen Solothurn matt.svg 索洛圖恩州 索洛圖恩
Wappen Bern matt.svg 伯恩州 伯恩 Coat of arms of canton of St. Gallen.svg 聖加侖州 聖加侖
Wappen Freiburg matt.svg 佛立堡州 佛立堡 Wappen Thurgau matt.svg 圖爾高州 弗勞恩費爾德
Wappen Genf matt.svg 日內瓦州 日內瓦 Wappen Tessin matt.svg 提契諾州 貝林佐納
Wappen Glarus matt.svg 格拉魯斯州 格拉魯斯 Wappen Uri matt.svg 烏里州 阿爾特多夫
Wappen Graubünden matt.svg 格勞賓登州 庫爾 Wappen Wallis matt.svg 瓦萊州 錫永
Wappen Jura matt.svg 侏羅州 德萊蒙 Wappen Waadt matt.svg 佛德州 洛桑
Wappen Luzern matt.svg 琉森州 琉森 Wappen Zug matt.svg 楚格州 楚格
Wappen Neuenburg matt.svg 紐沙特州 紐沙特 Wappen Zürich matt.svg 蘇黎世州 蘇黎世

*半州聯邦院僅有一名代表(非半州者每州各有兩名代表),其他權力則與各州相同[14]:12

外交及軍事

外交及國際機構

瑞士傳統上自1515年結束領土擴張後,即鮮少參與需負擔軍事、政治或直接經濟行動的結盟。瑞士的中立政策開始於1815年,由當時的《巴黎條約》上提出,並在同年的維也納會議上為各國承認[17][18],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至今最古老的永久中立國。瑞士至2002年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17],也是第一個以公民投票決定是否加入聯合國的國家[註 18][17]。瑞士與大多數國家間有外交關係,因其中立國的身份,歷史上也曾為其他國家調停。瑞士並非歐洲聯盟的會員國,而瑞士公民自1990年代起數次公民投票皆未通過加入歐洲聯盟的提案[87]

由於政治中立,許多國際組織將辦事處設於瑞士。瑞士為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日內瓦公約的發源地,於2006年起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理事國。日內瓦萬國宮為聯合國僅次於紐約總部的第二大樞紐;瑞士為國際聯盟的創始會員國及總部所在地。

除了聯合國歐洲總部外就,瑞士還設有其他聯合國機構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電信聯盟(ITU)、聯合國難民署(UNHCR)等,另有包括世界貿易組織在內約200個國際組織[17]。每年於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聚集全球商界及政界重要人士討論包括衛生保健及環境等重要議題。

此外,瑞士也是許多體育組織所在地,如日內瓦的國際籃球聯合會尼永歐洲足球協會聯盟、蘇黎世的國際足球總會國際冰球聯合會埃格勒國際自行車聯盟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88]世界棒壘球聯盟等。

2022年2月28日瑞士聯邦總統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將放棄「瑞士中立」的承諾[89],進而向俄羅斯實施制裁,而且制裁將與歐盟已經展開的制裁行動一致,「這是瑞士前所未有的舉動!」

軍事

瑞士空軍F/A-18黃蜂式戰鬥攻擊機飛越阿爾卑斯山

瑞士武裝力量包括陸軍及空軍。瑞士雖然實行「全民皆兵」的普遍義務民兵制,但僅有百分之五為職業軍人,凡年滿20週歲至34週歲的男性公民必須服兵役[註 19],女性公民也可志願服兵役。由於瑞士為內陸國家,因此未設有海軍,與鄰國交界的湖泊則有軍事巡邏艇。除梵蒂岡瑞士近衛隊外,瑞士禁止國民接受外國軍事僱傭。

服役的瑞士公民可將軍隊裝備及輕武器帶回家中保管[14]:133,雖部分組織及政黨認為此項規定具有爭議性,但多數瑞士人仍贊同此政策[90]。凡年滿19週歲的男性青年必須到徵兵處報名並體檢,合格者20週歲入伍,約三分之二可通過體檢,不合格者則於替代單位服務[91]。每年約有兩萬人於招募中心進行為期18至21星期的訓練。

瑞士的武裝力量是一個介於民兵正規軍之間的體制。瑞士政府中相當於一般國家國防部的部會稱為「聯邦國防、民防與體育部」。現役常備兵力4.25萬人,戰時48小時動員達35.1萬。

冷戰結束後,瑞士出現限制軍隊甚至完全廢除軍隊的聲浪,廢除軍隊團體發起的公民投票於1989年11月26日進行,但該廢除軍隊提案遭約三分之二的投票者反對[92][93]。而另一次類似公投於九一一襲擊事件前提出,於該事件後由全民複決,反對比例達78%[94]

經濟

阿波羅登月計畫於月球上所配戴的「歐米茄超霸專業版」計時器。就產值而言,瑞士鐘錶約佔世界一半的生產量。[56][95]

瑞士經濟市場穩定且科技先進,於2011年瑞士就人均財富而言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包括金融及非金融資產)[96][97]。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第18位。雖然瑞士公營事業的服務範圍相當廣泛,但瑞士的經濟自由度仍居歐洲首位[98]。瑞士依國際匯率計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西歐及中歐主要經濟體及日本為高[99];以購買力平價換算則居世界第8位[註 20]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瑞士為世界競爭力最強的國家[100],歐盟報告顯示瑞士的創新力表現為歐洲最佳[101]。瑞士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長期居歐洲前列[102]。於2005年,瑞士家庭收入中位數為96,500瑞士法郎[註 21],瑞士經常收支佔國內生產總值比率亦居世界前列。

蘇黎世地區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之一,居住人口達150萬人且有15萬家企業。[103]

瑞士為許多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瑞士營業額最高的企業為維多、嘉能可、貢沃爾、托克雀巢諾華羅氏ABB、摩科瑞及德科[104],其他較著名瑞銀集團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瑞士信貸集團利樂包裝[註 22]百樂嘉利寶瑞士再保險史華曲集團。瑞士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經濟體之一[102]

製造業為瑞士最重要的產業,製造業以生產專業化學製品、藥品及醫療產品、科學精密測量儀器樂器為主。主要出口產品包括化學製品(34%)、機械及電子設備(20.9%)、精密儀器及鐘錶(16.9%)[105]。服務業為瑞士另一重要產業,包括銀行業、旅遊業、保險業及國際組織等。

瑞士全國就業人數約380萬人,瑞士就業市場較鄰國有彈性,失業率也相對較低,不過瑞士的失業率從2000年6月的1.7%上升至2009年的4.4%[106]。瑞士外國移民人口於2004年約佔21.8%[105],約與澳大利亞相當。瑞士每工時生產總值居世界第17位,於2006年時為每小時27.44國際元

瑞士為西方世界私營部門較為發達且稅率較低的國家,為已開發國家總稅率較低的國家。瑞士經商容易度在178個國家中排名第26位。瑞士於1990年代及2000年代初期面臨經濟成長停滯,歐盟協助瑞士經濟改革及整合[107][108]瑞士信貸集團指出瑞士僅有37%的居民擁有住宅所有權,比率為歐洲最低[109]。於2007年,瑞士房屋及食物價格分別為歐盟25國平均的171%及145%,約為德國的113%及104%[105]

瑞士農業保護政策為瑞士自由貿易政策的少數例外,也導致食物價格較高。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報告顯示瑞士市場自由度略低於部分歐盟國家,但瑞士國內購買力仍居世界前列。除農業外,歐洲國家與瑞士間的貿易壁壘相當少,瑞士也與世界各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瑞士為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國之一。

銀行

瑞士的銀行業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很重要的位置,例如瑞銀集團 (UBS) 。其聲譽是基於瑞士長久以來穩定的政治、經濟環境、其對資產管理的經驗以及較為保守並持續的投資態度。 很多負面聲音指責瑞士銀行業高度對客戶保密的原則客觀協助了某些海外人士洗錢及逃稅的行為。為對抗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瑞士在1998年頒布了反洗錢法案。其實早在1991年,瑞士聯邦銀行委員會要求其各大銀行對所有帳戶的實益擁有人進行識別。如今在美國及各國政府的壓力下,瑞士銀行已經放寬了原來的保密條款。根據瑞士聯邦稅務管理局在2018年10月5日發布的公告,瑞士以按照金融帳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AEOI)標準於9月底同部分國家(或地區)稅務機關交換了金融帳戶信息。[110]

科技及學術

瑞士學界重要科學家及其學科(依順時針順序):
雷昂哈德·歐拉(數學)
路易士·阿格西(冰川學)
奧古斯特·皮卡爾德(航空工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物理學)

瑞士學界有不少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伯恩期間建立狹義相對論[111];較近期的科學領域獲獎者則有弗拉迪米爾·普雷洛格海因里希·羅雷爾理察·恩斯特埃德蒙·費希爾羅夫·辛克納吉庫爾特·維特里希等,在所有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中,有113位與瑞士有關連[112][113],位於瑞士的國際組織總共獲得9次諾貝爾和平獎[114]

日內瓦西部與法國安省邊境設有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學實驗室-歐洲核子研究組織[115][116]。保羅謝爾研究所為瑞士重要的國家研究所[117]。瑞士人較著名的發明如:麥角二乙醯胺掃描隧道顯微鏡魔鬼氈

瑞士的太空機構瑞士航天局參與太空科技及太空計畫,瑞士為歐洲太空總署的十個創始國之一,也是歐洲太空總署的主要資金提供者。瑞士企業如歐瑞康太空[118]及麥柯昇馬達[119]等參與太空飛行器建造。

能源

瑞士電力中的56%來源為水力發電,而39%則來自核能發電,總體生產所製造的二氧化碳相當之少。2003年5月18日,兩個廢除核能發電提案遭到否決,包括「停止新建核能發電廠」(41.6%支持、58.4%反對)[120]以及「廢除核能發電」(33.7%支持、66.3%反對)[121]

瑞士於1990年通過的「暫緩興建核電廠10年」提案以54.5%支持通過。位於伯恩州的新核電廠在計畫中。瑞士聯邦環境、運輸、能源與通訊部(DETEC)下轄的瑞士聯邦能源局負責處理能源生產及使用的相關政策,該機構曾提出「2000瓦社會」(2000-watt society)構想,目標至2050年減少一半以上的用電量[122]

瑞士政府於2011年5月25日宣布於20至30年內關閉所有核能發電廠的計劃,以逐步淘汰核能發電方式確保能源自主及安全,預計第一座核電廠將於2019年關閉,最後1座反應爐將於2034年關閉;該提案將於同年6月於議會進行討論,並舉行公民投票決議[123]

交通

勒奇山隧道入口,該隧道為世界第三長的鐵路隧道,建於舊有的勒奇山鐵路之下,為AlpTransit公司主導的阿爾卑斯樞紐計畫一部份

瑞士鐵路網全長5,063公里,年載客量約3.5億人次[124],瑞士鐵路網為歐洲最密集[56]。瑞士於2010年平均每人年搭乘鐵路為2,258公里,為世界最高(但此資料並不包含地鐵,所以其他地鐵發達的國家這部分數據是被低估)[125]。瑞士公路網總長達71,454公里,其中1,790公里為高速公路[126]蘇黎世機場為瑞士最大國際機場,2011年客運量達2,400萬人次[127],瑞士另有日內瓦國際機場、位於法國的巴塞爾-米盧斯-弗賴堡歐洲機場伯恩-貝爾普機場、盧加諾機場、聖加侖-阿爾滕萊茵機場及錫永機場等國際機場。

人口

瑞士人口目前共800萬人[128],主要民族包括日耳曼人、法蘭西人義大利人。在瑞士的外國人居民約占總人口的22%,當中六成來自歐盟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成員國家;在這些外來居民中,義大利人因佔總人口的17.3%而居首,其次依序為德意志人(13.2%)、塞爾維亞族蒙特內哥羅族(11.5%),以及葡萄牙人(11.3%)。同時,由於瑞士長期收容來自斯里蘭卡坦米爾裔難民,他們也逐漸成為該國境內人數最多的一個亞洲族群[129]

宗教

位於錫永瓦萊教堂

瑞士聯邦沒有官方的國教,但是大部分州(除了日內瓦州紐沙特州)都認可官方教會,分為天主教和瑞士歸正會兩種情況。這兩大教派,以及在有些州的舊天主教會猶太教,都正式通過獲得支持者的稅收。[130]

根據2019年發布的2015年至2017年的統計數據,基督教仍然是瑞士的優勢宗教,分為天主教(佔人口的36.5%)和各種新教教派(占27.3%)。外國移民帶來的伊斯蘭教(5.2%)和東正教(2.4%)是較有規模的較小宗教[126],其它宗教及無神論人數近年來有所上升。2005年的歐洲民意調查發現有48%的人支持有神論,39%的人表示相信一種精神力量,9%為無神論,4%為不可知論[131]。另一調查報告則顯示27%的人口不相信神[132]

從歷史而言,該國的天主教新教兩大宗教勢力大致均等,在該國大部分地區形成複雜的信仰地圖。亞本塞州在1597年正式分為天主教和新教兩個部分。[133] 伯恩蘇黎世巴塞爾等大城市以新教徒占優勢。瑞士中部和提契諾州傳統上是天主教地區。在天主教與新教州的衝突達到頂點的分離主義聯盟戰爭(Sonderbundskrieg)之後制定的1848年瑞士憲法,允許天主教與新教和平共處。1980年一項徹底的政教分離提議遭到否決,只獲得21.1%的支持率[134]

宗教:瑞士青年年齡15-24(2012年)[135]

  基督教(71%)
  伊斯蘭教(5%)
  其它(5%)
  非教會成員(未組織的信徒和無神論者)(19%)
2019年瑞士宗教信仰[136]
2019年瑞士宗教分布統計(2015~2017)[137]
宗教 %
基督教 66.9 66.9
 
天主教 36.5 36.5
 
新教 24.4 24.4
 
福音教派 0.6 0.6
 
五旬節運動相關教派 0.4 0.4
 
末世教派 0.4 0.4
 
使徒教會 0.3 0.3
 
其他改革派 1.2 1.2
 
東正教派 2.4 2.4
 
其他教派 0.7 0.7
 
非基督教 6.9 6.9
 
猶太教 0.3 0.3
 
伊斯蘭教 5.2 5.2
 
佛教 0.5 0.5
 
印度教 0.6 0.6
 
其他宗教 0.3 0.3
 
無宗教無神論不可知論 25.0 25
 
未知 1.3 1.3
 
完全 100.1 100.1
 

語言

瑞士官方語言 (佔總人口比例;加上外國居民後比例)

瑞士官方語言(佔總人口比例;加上外國居民後比例):[138]

  瑞士德語(62.7%;72.5%)
  法語(20.4%;21.0%)
  義大利語(6.5%;4.3%)

瑞士由於地理位置居數個歐洲主要文化體的交會地帶,因而在語言及文化上接受大幅影響。瑞士設有三種官方語言,分別為:瑞士德語(佔63.7%人口;若包含外國居民則佔72.5%)、瑞士法語(20.4%;21%)、義大利語(6.3%;4.3%);德語區位於中部及東部,西部為法語區義大利語區主要分布於南部提契諾州,羅曼什語則通行於採行三語的格勞賓登州的部分地區[138]。聯邦憲法第4條規定羅曼什語與德語、法語及義大利語同樣具備國語地位;同法第70條規定於通知羅曼什語使用者時羅曼什語為官方語言,但法律及公務文件並不須譯為羅曼什語發布,而聯邦政府有義務以其他三種官方語言發布,聯邦議會備有德語、法語及義大利語三語同步翻譯[139]。在遊客區,英語甚為普遍。

瑞士交談用語以阿勒曼尼語方言為主,整體稱為瑞士德語,書面則以瑞士標準德語為主,而主要廣播及電視台也有提供瑞士德語服務;在法語區鄉村地區也存在法蘭克-普羅旺斯語方言,稱作瑞士法語。瑞士少數語言如義大利語區的瑞士人(生活中亦用倫巴底語)大多能理解德語[140]

教育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校園,為歐洲大陸最頂尖的教育機構之一。[141][142]

瑞士聯邦憲法賦予各州在教育方面有獨立的權限,因此瑞士教育體系相當多樣[143]。瑞士有公立及私立學校,包括許多私立國際學校。各州的小學教育皆由6歲開始,但大多數提供4至5歲開始的學前教育[143]。小學教育一個州學制不同,介於4至6年。傳統上,學校教授的第一外語為母語以外的官方語言,但自2000年以後部分州別教授英語為第一外語[143]

在小學教育結束後,中學教育依學習能力不同而分為數種類型(大多數州別為三種),學習能力較好者則會建議接受進階教育並報考大學[143],並給學習較慢者得以適應的教育。

瑞士共有12所大學,其中10所為州立大學,以教授非技術性學科為主。瑞士第一所大學於1460年創立於巴塞爾,以化學及醫學研究著稱。瑞士學生數最多的蘇黎世大學有近2.5萬名學生。兩所由聯邦所資助的大學分別為蘇黎世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創建於1855年)及洛桑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於1969年自洛桑大學獨立出來,由聯邦政府直接管理),在國際上皆有良好聲譽[註 23]

在一般大學以外,瑞士設有應用科學大學,在工商管理方面以聖加侖大學(HSG)及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最為著名。瑞士外國學生比例相當高,僅次於澳大利亞[145]

瑞士作為許多國際組織所在地,國際關係研究發達,日內瓦高級國際關係及發展學院為歐洲最古老的國際關係學院[146][147]

醫療衛生

瑞士公民必須向私人保險公司購買健康保險。瑞士人的預期壽命男性與女性分別為79及84歲[148],為世界上預期壽命最長的國家之一[149][150]。不過瑞士醫療衛生支出相當高,於2003年時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1.5%,醫療衛生支出自1990年起即穩定增加,也反映出費用高昂的醫療服務[151]由於高齡人口增加及引進新的醫療技術,醫療衛生支出很可能持續增加[151]

都市

隆河河谷地區都市化 (錫永郊區)

瑞士人約有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居住於都市地區[152][153]。不僅在瑞士高原有城市蔓延現象發生,侏羅及阿爾卑斯山山麓地區也存在同樣現象[154],進而對土地使用的疑慮也有增加[155]。於21世紀初,城市的人口增長率高於鄉村地區[153]

瑞士都市網絡相當密集,大型、中型及小型城市間相互支援[153]瑞士高原人口密集,人口密度約每平方公里450人,幾乎找不到未開發的地區[156]蘇黎世日內瓦洛桑巴塞爾伯恩等主要都會帶仍持續擴張[153]

文化

瑞士使用四種官方語言,文化相當多樣,也反應在瑞士廣泛的傳統文化上[158]。瑞士各地區與相同語言的周邊國家文化具有高度關聯性。瑞士也為西歐文化圈的一部份[159]

瑞士在文學、藝術、建築、音樂及科技等領域有相當成就,瑞士於歐洲動亂及戰爭時吸引外國人才移居[160][14]:31。瑞士有九百多座博物館,數量達1950年的三倍[161]。每年最重要的文化活動為琉森音樂節[162]、蒙特勒爵士節(Montreux Jazz Festival)[163]洛迦諾電影節[164]

阿爾卑斯山在瑞士歷史上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瑞士國家認同形成過程中的重要部分[165][166]。瑞士高山地區在冬季時為滑雪場,夏季則可進行健行登山自行車活動;其他地區也相當適於旅遊,春季及秋季則屬旅遊淡季。傳統農業及放牧文化在許多地方仍被保留,城市以外地區存在小型牧場。阿爾卑斯長號為木製類似喇叭形狀的樂器,與約德爾唱法及瑞士手風琴成為瑞士傳統音樂的縮影[167][168]

文學

讓-雅克·盧梭為作家及18世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169] (日內瓦的盧梭雕像)

在瑞士邦聯成立之初,該地區幾乎僅使用德語[註 24],因此早期的文學以德語為主。至18世紀法語在伯恩及其他地區逐漸流行,也影響著法語區結盟,法語地區也更受關注。[170]

耶雷米亞斯·戈特赫爾夫(Jeremias Gotthelf,1797年-1854年)及戈特弗里德·凱勒(Gottfried Keller,1819年-1890年)為德語古典文學代表。馬克斯·弗里施弗里德里希·迪倫馬特為20世紀瑞士重要文學作家,後者的作品《物理學家》(Die Physiker)及《諾言》(Das Versprechen)於2001年由好萊塢拍成電影。[171]

讓-雅克·盧梭(1712年-1778年)及傑曼·德斯戴爾(1766-1817年)為法語著名作家[註 25][172]。義大利語及羅曼什語作家同樣有著作,但人數較少而較不顯著。

海蒂》為著名的瑞士兒童文學作品,為孤兒海蒂與居住在阿爾卑斯山的祖父間的故事,海蒂甚至是瑞士的象徵之一;約翰娜·施皮里為該作品的作者[171]

藝術

一位正在演奏阿爾卑斯長號的瑞士人

瑞士的傳統音樂形式包括約德爾小調阿爾卑斯長號[167]。約德爾小調是一種源於阿爾卑斯山地區的歌唱方式,起初是呼喊羊群或不同山頭上的人相互聯絡時使用,十九世紀初開始被引入音樂創作中[173][174]。其特點是反覆地在胸部發音的低音曲調和頭部發音的高音曲調之間進行的大跨度的音階轉換。阿爾卑斯長號也是源自管理牧群的手段,為木製樂器,其長度介於2米到4米之間,底部彎曲,如同菸斗[175]

當地亦有不少博物館擺放當地藝術家的作品,例如以怪奇、超現實、黑暗為作品主題的Giger Museum等[176]

媒體

新蘇黎世報》第一期的頭版,1780年

瑞士聯邦憲法明文保障新聞及言論自由[177]。 瑞士通訊社以德語、法語及義大利語全天候發布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各方面新聞,瑞士通訊社向大多數瑞士媒體及數家外國媒體發布新聞[177]

就瑞士人口規模而言,瑞士報社數量相當多[178]。瑞士全國共有報紙79種,影響最大的德語報紙為《新蘇黎世報》《每日導報》(Tages-Anzeiger)和《一瞥報》,法語為《時報》,幾乎每個城市都有發行當地報紙,而多元文化也是瑞士擁有許多報社的原因之一[178]。瑞士榮格集團(Ringier AG)創立於1883年,是瑞士最大的綜合性傳媒集團,總部設在蘇黎世。[179]

瑞士各語區都有自己的廣播電視,瑞士公共廣播電視公司總部設在瑞士首都伯恩,1997年開播。瑞士還有國際廣播電台,1934年開始短波廣播,在2004年10月30日之前,瑞士國際廣播電台使用瑞士的官方語言和英、西班牙、阿拉伯語等語言,除短波外,還用衛星進行廣播,2004年10月30日,瑞士國際廣播電台在進行了最後一次短波和衛星廣播後停止其70年歷史的廣播,轉到網絡和多媒體播出。[180]

體育

羅傑·費德勒目前拿下20座大滿貫,為史上最成功的網球選手之一。[181][182][183][184][185][186]

滑雪單板滑雪登山為瑞士的熱門運動,而瑞士的自然環境也適於從事這類運動[187]有舵雪橇於19世紀後半在聖莫里茨發明後,瑞士當地人及觀光客開始從事冬季運動[188]足球運動在瑞士也有不少球迷,瑞士國家足球隊受到廣泛支持,國內有球會巴塞爾蘇黎世年青人草蜢等,著名球員有沙奇里亞歷山大·弗雷等,瑞士與鄰國奧地利共同主辦2008年歐洲足球錦標賽網球運動逐漸普及,瑞士網球運動員辛吉斯費德勒瓦林卡曾獲得網球大滿貫,後兩者協助瑞士奪得2014年台維斯盃冠軍;前兩者則為國贏得2001年賀文盃冠軍;費達拿與師妹貝琳達·本契奇也贏得2018和2019年賀文盃冠軍。

飲食

瑞士起司火鍋

瑞士飲食相當多元,如起司火鍋拉可雷特起司瑞士薯餅在瑞士各地皆相當普遍,並在不同氣候及語言區下發展出不同的烹調方式[189]。瑞士傳統飲食與其他歐洲國家所採用的食材差異不大,不過會搭配獨特的奶製品及起司,如格呂耶爾及埃溫達的格呂耶爾起司埃溫達起司。瑞士境內有不少優秀餐館,主要位於瑞士西部[190][191]

瑞士人自18世紀起製作巧克力,至19世紀發明磨製(conching)及溫製(tempering)技術後,瑞士所生產的高品質巧克力知名度也大為提高。丹尼爾·彼得於1875年發明了牛奶巧克力。瑞士也是世界最主要的巧克力消費國之一,譯為瑞士蓮的Lindt、造型象徵瑞士馬特洪峰的Toblerone等皆為知名巧克力品牌。[192][193]

節慶、假日

瑞士各州能夠決定該州節日,元旦耶穌升天節瑞士國慶日聖誕節為各州皆存在的節日。[194]

日期 中文名 英文名 備註
1月1日 元旦 New Year's Day
3月或4月 基督受難日 Good Friday 復活節前的周五
3月或4月 復活節 Easter 基督受難日後3天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 International Labor Day(May Day)
6月 逾越節 Passover 與復活節同期舉行
8月1日 瑞士國慶節 National Day
10月14日 栗子節 Chestnut Festival
12月25日 聖誕節 Christmas
12月26日 聖誕節翌日,聖史蒂芬日 Stephan's Day

參看

注釋

  1. ^ 瑞士憲法尚未定義國家格言[1],因而聯邦宮圓頂上的這一傳統格言並無法律基礎,但仍被各派政黨政治人物視為具有國格地位。
  2. ^ 於1803年至1848年間,瑞士政府及議會所在地在蘇黎世伯恩琉森之間輪替。由於瑞士採行聯邦制,因而在是否設首都發生問題,經妥協後將聯邦政府所在地稱為「聯邦城市」(德語:Bundesstadt),伯恩於1848年被選為法律上的聯邦城市[2],所以伯恩並非法律上的首都,僅為事實上的首都。
  3. ^ 按三種官方語言及拉丁語的國家全名意為「瑞士邦聯」[9],是沿用1815年時的政治體制而來,當時屬較鬆散的政治聯合且沒有代表瑞士的中央政府[10]:4-5,但自1848年通過採行聯邦制的憲法,增強中央政府(聯邦政府)權力,故亦稱「瑞士聯邦」。[11][12]
  4. ^ 瑞士的ISO國家代碼(3位字母)CHE」取自其拉丁語國名的首字母縮略字
  5. ^ 瑞士德語有時亦使用「Schwyz」或「Schwiiz」。瑞士舒維茲州的標準德語名稱也是Schwyz
  6. ^ 根據其他學者歐洲地理區劃的不同定義,瑞士亦可被認為是一個西歐國家。
  7. ^ Kanton(德語)、Canton(法語),亦有譯作邦郡[13][10]:10。若將6個半州視為3個州,則共計23個州
  8. ^ 瑞士在1948年至2002年間為聯合國常任觀察員[23]
  9. ^ 包括金融資產及非金融資產
  10. ^ 亦有譯作海爾維蒂人、赫爾維西亞人、赫爾維西人
  11. ^ Bibracte,又譯作畢布拉克特
  12. ^ 德語:Reduit,法語:Réduit,指城堡內的內堡,引申為供最後防禦的內堡。
  13. ^ 原文為It is a good name, Jungfrau – virgin. Nothing could be whiter; nothing could be purer; nothing could be saintlier of aspect.[65]
  14. ^ 圖中為2012年1月時的委員會成員,由左而右分別為約翰·施耐德-阿曼迪迪埃·布爾克哈爾特於利·毛雷爾(副總統)、埃夫利娜·威德默-施倫普夫(總統)、多麗絲·洛伊特哈德西莫內塔·索馬魯加阿蘭·貝爾塞科麗娜·卡薩諾瓦
  15. ^ 由於設有議會制的代議機構作為輔助,又稱半直接民主或代議直接民主
  16. ^ 自1999年起,議會得於總提案中形式提出修憲案,但由於某些原因被認為吸引力較不足,故此方式仍未使用過。
  17. ^ 在全國選民贊成數量過半外,尚需有50%以上支持率的州在數量上也必須過半,瑞士共有20個州及6個半州,贊成過半的州須超過23個州的一半。以2002年加入聯合國公投為例,全國共有54.61%的選民贊成,贊成過半的州共有11個州及2個半州,總計為11加0.5乘2等於12,大於23除以2等於11.5而通過[77][78][10]:162
  18. ^ 瑞士在1948年至2002年間為聯合國常任觀察員[86]
  19. ^ 特殊情形下可延伸至50歲
  20. ^ 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數據,中央情報局世界該況資料顯示為第15位[99]
  21. ^ 約合10萬美元,2010年12月匯率
  22. ^ 利樂包裝為瑞典企業,但其總部設於皮利
  23. ^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於2012年公布資料顯示,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及在的「數學與自然科學」領域為第8名;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在「技術與計算機科學」領域為第18名。[144]
  24. ^ 在老三州時瑞士邦聯尚未擴張至法語、義大利語及羅曼什區
  25. ^ 日內瓦至1815年才加入瑞士邦聯,盧梭出生時日內瓦並不屬於瑞士邦聯;傑曼·德斯戴爾出生於瑞士,父親為日內瓦人,出生於巴黎,被拿破崙驅逐後移居瑞士[172]

參考文獻

  1. ^ (法文)La fraternité (PDF). Federal Supreme Court of Switzerland: 第二頁. 2003-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03-27). 
  2. ^ (德文)Verhandlungen der Bundesversammlung, des National- und Ständerathes(Scweizerisches Bundesblatt Nr. 5, 14. März 1849). [201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3. ^ A solemn declaration of the Tagsatzung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7-14. declared the Federal Constitution adopted on 12 September 1848. A resolution of the Tagsatzung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7-14. of 14 September 1848 specified that the powers of the institutions provided for by the 1815 Federal Treaty would expire at the time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Swiss Federal Council, which took place on 16 November 1848.
  4. ^ Recent monthly and quarterly figures: provisional data. Population and Households Statistics (STATPOP) (official website). Neuchâtel, Switzerland: Swiss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Swiss Confederation. [2015-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3). 
  5. ^ Jacqueline Kucera; Athena Krummenacher (編). Switzerland's population 2015 (PDF) (official report). Swiss Statistics. Neuchâtel, Switzerland: Swiss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FSO), Swiss Confederation. 2016-11-22 [2016-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issue=被忽略 (幫助)
  6. ^ 6.0 6.1 6.2 6.3 Switzerla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5-15] (英語). 
  7. ^ Gini coefficient of equivalised disposable income (source: SILC). Eurostat Data Explorer. [2015-1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8.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1-18). 
  9. ^ 瑞士簡介. 瑞士商務辦事處(TOSI). [2012-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0).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張維邦 2006
  11. ^ 11.0 11.1 11.2 嚴重敏,《中國大百科全書》-瑞士
  12. ^ 《劍橋百科全書》-瑞士,ISBN 978-957-9684-02-6
  13. ^ 張維邦. 瑞士的聯邦體制與族群關係. 台灣教授協會. [2012-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14. ^ 14.0 14.1 14.2 14.3 14.4 王偉、陸明珠 1980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林麗容 2008
  16. ^ 16.0 16.1 端木美 1999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外交政策-中立與封閉. 瑞士世界. [201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1). 
  18. ^ 18.0 18.1 Switzerland – Country histor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ionsencyclopedia.com. [2009-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6). 
  19. ^ 李勝君. 瑞士宣布制裁俄羅斯 凍結普京資產 不再中立. 香港經濟日報. 2022-03-01 [2022-03-01]. 
  20. ^ 蔡姍伶. 罕見放棄中立!瑞士宣布制裁俄羅斯、凍結蒲亭等人資產. NOWnews今日新聞. 2022-03-01 [2022-03-01]. 
  21. ^ 許懿安. 瑞士放棄中立 加入制裁俄羅斯. 香港01. 2022-03-01 [2022-03-02]. 
  22. ^ 林瑞恩. 瑞士「放棄中立」!加入制裁俄羅斯 凍結普丁資產. 三立新聞. 2022-03-01 [2022-03-02]. 
  23. ^ Security Council Recommends Admission of Switzerland as Member of 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2002-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1). 
  24. ^ Thomas Fleiner, Alexander Misic, Nicole Töpperwien, Swiss Constitutional Law, p. 28,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5. ^ US is still by far the richest country, China fastest growing. Digitaljournal.com. [2010-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2). 
  26. ^ Franc's rise puts Swiss top of rich list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1-24. Simon Bowers, guardian.co.uk, Wednesday 19 October 2011
  27. ^ Why Switzerland is Mono- not Multi-national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 attitudinal and behavioural aspects (PD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for Democracy. [2012-12-0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2-24). 
  28. ^ Room, Adrian. Placenames of the World. London: MacFarland and Co., Inc., 1997.
  29. ^ Switzerland,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1-22. newadvent.org. Retrieved on 2010-01-26
  30. ^ On Schwyzers, Swiss and Helvetians, Federal 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 bar.admin.c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10-16.. Retrieved on 2010-01-26
  31. ^ Züritütsch, Schweizerdeutsch (p.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10-15. schweizerdeutsch.ch. Retrieved on 2010-01-26
  32. ^ Kanton Schwyz: Kurzer historischer Überblic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6-08-15. sz.ch. Retrieved on 2010-01-26
  33. ^ Marco Marcacci, Confederatio helvetica (2002)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5-09-27., Historical Lexicon of Switzerland.
  34. ^ Helvetia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義大利文版詞條。
  35. ^ Switzerland's Roman heritage comes to life swissinfo.ch
  36. ^ 36.0 36.1 36.2 瑞士歷史-史前時期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04-02.swissworld.org. Retrieved on 2009-06-27
  37. ^ Geschichte-Schweiz.ch. História da Suíça: Antiguidade - Os Helvécios. [200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1). 
  38. ^ Interfaze.ch. Os povos celtas na Suíça. [2008-09-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39. ^ 39.0 39.1 39.2 39.3 Switzerland histor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3-01. Nationsencyclopedia.com. Retrieved on 2009-11-27
  40. ^ 40.0 40.1 40.2 40.3 40.4 History of Switzerland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5-08. Nationsonline.org. Retrieved on 2009-11-27
  41. ^ Schwabe & Co.: Geschichte der Schweiz und der Schweizer, Schwabe & Co 1986/2004. ISBN 978-3-7965-2067-9 (德文)
  42. ^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A Brief Survey of Swiss Histor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6-26. admin.ch, Retrieved on 2009-06-22
  43. ^ 瑞士歷史編年史. 瑞士資訊. [201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4). 
  44. ^ Swiss border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義大利文版詞條。
  45. ^ Bundesstadt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義大利文版詞條。
  46. ^ 馬克思、恩格斯. 新的代表機構-瑞士運動的成績.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7). 
  47. ^ Sonderbund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義大利文版詞條。
  48. ^ Histoire de la Suisse, Éditions Fragnière, Fribourg, Switzerland
  49. ^ 49.0 49.1 周靜苓. 公民投票之實踐經驗-以全國性公民投票為例 (PDF).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11-30). ,頁70
  50. ^ Lenin and the Swiss non-revolution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5-11. swissinfo.ch. Retrieved on 2010-01-25
  51. ^ Grimm-Hoffmann, affaire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義大利文版詞條。
  52. ^ Let's Swallow Switzerland by Klaus Urner (Lexington Books, 2002).
  53. ^ 53.0 53.1 53.2 Book review: Target Switzerland: Swiss Armed Neutrality in World War II, Halbrook, Stephen P.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12-01. stonebooks.com. Retrieved on 2009-12-02
  54. ^ The Bergier Commission Final Report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5-30., page 498.
  55. ^ The Bergier Commission Final Report (PDF). Independent Commission of Experts Switzerland.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5-30). , page 521.
  56. ^ 56.0 56.1 56.2 Country profile: Switzerland UK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Retrieved on 2009-11-25
  57. ^ Jura canton (Switzerland). Flags of the World. [2009-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17). 
  58. ^ 58.0 58.1 Nicola Williams, Damien Simonis, Kerry Walker. Switzerland. Lonely Planet,第6版,插圖版. 2009年. ISBN 9781741047851. 
  59. ^ 59.0 59.1 59.2 Geography. Presence Switzerland PRS. [2021-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5). 
  60. ^ Population.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2021-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5). 
  61. ^ Graubünden.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2021-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5). 
  62. ^ Physical Geography of Switzerlan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10-13. bfs.admin.ch. Retrieved on 2010-05-06
  63. ^ Ice volume of Switzerland's glaciers calculat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sciencecentric.com. Retrieved on 2010-05-06
  64. ^ Herbermann, Charles George. The Catholic Encyclopedia. Encyclopedia Press. 1913: 358. 
  65. ^ Drinking in the views of Switzerland's Jungfrau region. Wanderlust.co.uk. [2012-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15). 
  66. ^ John Ball, A Guide to the Western Alps, p. 254
  67. ^ Climate in Switzerland. about.ch. [200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5). 
  68. ^ Country guide, Switzerland. bbc.co.uk. [2009-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1). 
  69. ^ International Palm Society
  70.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Political System. admin.ch. [2009-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09). 
  71. ^ Political System. Federal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9). 
  72. ^ Zauberformel在線上《瑞士歷史辭典》中的德文法文義大利文版詞條。
  73. ^ 吳漢鈞. 大小事都公投瑞士民主过多?. 聯合早報網. 2010-07-04 [2010年7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7月7日). 
  74. ^ 74.0 74.1 Cantons. ch.ch. [200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20). 
  75. ^ 政治-直接民主. 瑞士世界(swissworld.or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7). 
  76. ^ How direct democracy makes Switzerland a better plac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12-07. telegraph.co.uk. Retrieved on 2009-12-04
  77. ^ 吳巨盟. 瑞士透過公投申請加入聯合國之研究. 財團法人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2012-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3). 
  78. ^ 張台麟. 瑞士的公民投票:理論與實踐 (PDF).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2012-09-0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1-30). ,頁40-41
  79. ^ Tremblay; Lecours; et al. (2004) Mapping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Toronto: Nelson.
  80. ^ Turner; Barry (2001). The Statement's Yearbook. New York: MacMillan Press ltd.
  81. ^ Banks, Arthur (2006). Political Handbook of The World 2005–2006. Washington: Cq Press.
  82. ^ Répertoire officiel des communes de Suisse. Statistique Suiss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2). 
  83. ^ Enclaves of the world. enclaves.webs.com. [2009-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8). 
  84. ^ (英文)The Treaty of St. Germain: A Documentary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04703376. 第333至335頁.
  85. ^ (英文)Post-War German-Austrian Relations: The Anschluss Movement, 1918-1936.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804702911. 第27至28頁.
  86. ^ Security Council Recommends Admission of Switzerland as Member of 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2002-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01). 
  87. ^ 政治-國際組織. 瑞士世界. [201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5). 
  88. ^ Sports directory. if-sportsguide.ch. [2010-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3). 
  89. ^ 俄烏開戰|瑞士歷史性放棄中立 制裁俄國凍結普京資產. hk.news.yahoo.com. [2022-03-01] (zh-Hant-HK). 
  90. ^ An initiative to abandon this practic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11-29. has been launched on 4 September 2007, and supported by GSoA, the Green Party of Switzerland and the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of Switzerland as well as other organisations which are listed at schutz-vor-waffengewalt.ch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4-30.
  91. ^ Zwei Drittel der Rekruten diensttauglich (Schweiz, NZZ Online). [2009-0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4). 
  92. ^ Volksabstimmung vom 26. November 1989. admin.ch. [2010-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30). 
  93. ^ L'évolution de la politique de sécurité de la Suisse ("Evolution of Swiss Security Policies") by Manfred Rôsch, NATO.int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10-05.
  94. ^ Volksinitiative 'für eine glaubwürdige Sicherheitspolitik und eine Schweiz ohne Armee. admin.ch. [2009-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5) (德語). 
  95. ^ Watches. Swissworld.org. [2012-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05). 
  96. ^ Credit Suisse: Global wealth has soared 14% since 2010 to USD 231 trillion with the strongest growth in emerging markets. CREDIT SUISSE GROUP.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4). 
  97. ^ Table 2: Top 10 countries with the highest average wealth per adult in 2011 (PDF). CREDIT SUISSE AG. [2012-09-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1-14). 
  98. ^ 2010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Switzerland. heritage.org. [2011-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1). 
  99. ^ 99.0 99.1 GDP - PER CAPITA (PPP). CIA. [2012-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100. ^ World Economic Forum –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Weforum.org. [201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9). 
  101. ^ INNOVATION UNION SCOREBOARD 2010-The Innovation Union's performance scoreboard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DF). PRO INNO EUROPE. [2012-09-1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8-31). 
  102. ^ 102.0 102.1 Western Europe. Routledge. 2002: 645–646. ISBN 1-85743-152-9. 
  103. ^ The most powerful cities in the world. citymayors.com. [2012-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10). 
  104. ^ Six Swiss companies make European Top 100. swissinfo.ch. 2008-10-18 [2008-07-22]. 
  105. ^ 105.0 105.1 105.2 Swiss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8 by Swiss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106. ^ Swiss jobless reach 12-year high – a mere 4.4 pct. The Seattle Times. [201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9). 
  107. ^ Policy Brief: Economic Survey of Switzerland, 2007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6-24. (326 KiB), OECD
  108. ^ Economic Policy Reforms: Going for Growth 2008 – Switzerland Country Note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6-24. (45 KiB)
  109. ^ Swiss property remains healthy, but strong franc threatens economic growth. Global Property Guide. [2012-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110. ^ 一个时代的终结!瑞士银行不再为客户保密. 2018年10月8日 [2018-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111. ^ John Snygg, A New Approach to Differential Geometry Using Clifford's Geometric Algebr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 p. 38
  112. ^ Dr. phil. Roland Mueller. Muellerscience.com. Muellerscience.com. [2011-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4). 
  113. ^ Nobel prizes in non-science categories included.
  114. ^ Mueller Science – Spezialitaeten: Schweizer Nobelpreisträger. [2008-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24). 
  115. ^ CERN - the largest laboratory in the world www.swissworld.org. Swissworld.org. [201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29). 
  116. ^ How to get to CER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1). 
  117. ^ 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PSI. 中國科學院.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9). 
  118. ^ Company overview. www.oerlikon.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27). 
  119. ^ maxon motor ag. Media releases. Maxonmotor.ch. 2004-01-04 [201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30). 
  120. ^ Vote No. 502 – Summary. 2003-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8) (德語). 
  121. ^ Vote No. 501 – Summary. 2003-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8) (德語). 
  122. ^ Federal government energy research. 200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2月24日). 
  123. ^ Switzerland to Phase Out Nuclear Energy; E.U. Strikes Deal on 'Stress Tests'. 2011-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8). 
  124. ^ Verkehrsleistungen – Daten, Indikatoren admin.ch (German). Bfs.admin.ch. 2010-03-25 [2010-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6). 
  125. ^ Schienenverkehr. admin.ch (German).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5). 
  126. ^ 126.0 126.1 CIA World Factbook section on Switzerland. Cia.gov. [2011-05-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9). 
  127. ^ Zurich Airport - Traffic Figures December 2011 (PDF). [2012-09-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05-16).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3-05-16.
  128. ^ Swiss Federal Statistics Office. Struktur der ständigen Wohnbevölkerung. 2009 [2010-08-25]. (原始內容 (Microsoft Excel)存檔於2010年11月15日). 
  129. ^ Foreign population in Switzerland detailed by nationality, 1980–2006 (German). Swiss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2012-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6). 
  130. ^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Report 2004 – Switzerland. U.S. Department of Stat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20). 
  131. ^ Social valu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PDF (1.64 MiB), Eurobarometer, June 2005.
  132. ^ Greeley, Andrew. 2003. Religion in Europe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Millennium.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33. ^ Reclus, Élisée. The Earth and Its Inhabitants.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881: 478. 
  134. ^ Volksabstimmung vom 2. März 1980. admin.ch.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0). 
  135. ^ Ständige Wohnbevölkerung ab 15 Jahren nach Religions-/Konfessionszugehörigkeit, 2012. www.bfs.admin.ch (Statistics). 瑞士紐沙特: Swiss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2014 [2016-09-30]. (原始內容 (XLS)存檔於2015-09-23) (德語). 
  136. ^ Ständige Wohnbevölkerung ab 15 Jahren nach Nationalität und Religionszugehörigkeit, Schweiz (调查期: 2013-2017) (XLSX). www.bfs.admin.ch. Neuchâtel; Switzerland: Swiss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2019 [2020-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2) (德語). 
  137. ^ Religionen (HTML). www.bfs.admin.ch (Statistics). Neuchâtel; Switzerland: Swiss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2019 [2020-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10) (德語). 
  138. ^ 138.0 138.1 Swiss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Languages and religions - Data, indicators. [2007-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30).  The first number refers to the share of languages within total population. The second refers to the Swiss citizens only.
  139. ^ The Parliamentary Servic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4-07-22. parlament.ch. Retrieved on 2010-01-25
  140. ^ 少數與雙語. 瑞士世界. [2012-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2). 
  141. ^ 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pouniversities.com. [2010-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4). 
  142. ^ Top.Universities. [2010-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7). 
  143. ^ 143.0 143.1 143.2 143.3 The Swiss education syste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5-31. swissworld.org, Retrieved on 2009-06-23
  144. ^ Shanghai Ranking 2008 Top 100 world universities in Natural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 Ed.sjtu.edu.cn. [2010-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12). 
  145. ^ Education at Glance 2005 (PDF). OECD.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3). Percentage of foreign students in tertiary education
  146. ^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geneva. studyihub. [2012-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2). 
  147. ^ Kendra Magraw ('10) Accepted at Geneva's Prestigious IHEID.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5). 
  148. ^ Switzerland. who.int. [2009-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5). 
  149. ^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2006. who.int. [2009-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3). 
  150. ^ OECD Health Data 2006 (PDF). oecd.org. [2009-06-2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6-19). 
  151. ^ 151.0 151.1 OECD and WHO survey of Switzerland’s health system. oecd.org. [2009-06-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4). 
  152. ^ Where people l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6-27. swissworld.org. Retrieved on 2009-06-26
  153. ^ 153.0 153.1 153.2 153.3 Städte und Agglomerationen unter der Lup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8-15. admin.ch. Retrieved on 2009-06-26
  154. ^ Swiss countryside succumbs to urban sprawl swissinfo.ch. Retrieved on 2009-06-30
  155. ^ Enquête représentative sur l』urbanisation de la Suisse (Pronatur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04-30. gfs-zh.ch. Retrieved on 2009-06-30
  156. ^ 中部高原. swissworld.org. [2012-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2). 
  157. ^ SWITZERLAND: Cities Population. citypopulation.de. [2015-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8). 
  158. ^ 瑞士文化. 瑞士世界swissworld.org. [2012-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1). 
  159. ^ European Year of Intercultural Dialogue (PDF). Dr Michael Reiterer. [2009-12-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5-30). 
  160. ^ Switzerland: culture. traveldocs.com. [2009-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5). 
  161. ^ 瑞士博物館. 瑞士世界swissworld.org. [2012-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3). 
  162. ^ Lucerne Festival. nytimes.com. [2010-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63. ^ Switzerland’s Prestigious Music Festival-Montreux Jazz Festival. nowpublic.com. [2009-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06). 
  164. ^ 文化-電影節. 瑞士世界swissworld.org. [2009-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2-07). 
  165. ^ Mountains and hedgehogs. swissworld.org. [2009-1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1-06). 
  166. ^ In Search of Natural Identity: Alpine Landscap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Swiss Nation (PDF). Oliver Zimmer,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10-22). 
  167. ^ 167.0 167.1 Folk music. 瑞士世界swissworld.org. [2009-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03). 
  168. ^ Culture of Switzerland. europe-cities.com. [2009-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30). 
  169. ^ Art in literature. cp-pc.ca. [2009-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5). 
  170. ^ 大英百科全書第十一版, Swiss literature
  171. ^ 171.0 171.1 Literature. swissworld.org. [2009-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1). 
  172. ^ 172.0 172.1 法語作家. swissworld.org.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5). 
  173. ^ Ling, Jan, A history of European folk music, University Rochester Press: 32, 1997, ISBN 978-1-878822-77-2 
  174. ^ WILL THERE BE YODELING IN HEAVEN?. bart plantenga. [2012-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8). 
  175. ^ Alphorn. Virginia Tech Multimedia Music Dictionary. [2012-09-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0). 
  176. ^ SILVIO CHAN:山明水秀藏著毛骨悚然 Giger Museum. [2018-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177. ^ 177.0 177.1 Press and the media. ch.ch. [200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04). 
  178. ^ 178.0 178.1 Press in Switzerland. pressreference.com. [2009-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29). 
  179. ^ 瑞士概况.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士聯邦大使館. 2004-05-26 [2011-04-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6). 
  180. ^ 瑞士国际广播电台停止短波广播. www.bbcchinese.com/. 2004last update] [2004-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5). 
  181. ^ Richard Evans. Jack the Lad. London: The Observer. 2007-06-24 [2009-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3) (英語). Jack Kramer "is ready to anoint Roger Federer as the best he has seen. 
  182. ^ Federer the greatest ever —Lloyd. BBC Sport. 2009-06-07 [2009-06-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8) (英語). 
  183. ^ Jago, Richard. 'Roger Federer is the greatest' says Pete Sampras after record broken. The Guardian. 2009-06-05 [2010-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2-12) (英語). 
  184. ^ Barnes, Simon. Roger Federer, greatest of all time, ensures statistics back up unrivalled artistry. Times Online (London). 2009-06-08 [2009-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5) (英語). 
  185. ^ Is Roger Federer the greatest?. BBC Sport. 2009-07-04 [2009-07-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13) (英語). 
  186. ^ Top 10 Men's Tennis Players of All Time. Sports Illustrated. [2010-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18) (英語). 
  187. ^ Sport in Switzerland. europe-cities.com. [2009-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16). 
  188. ^ A brief history of bobsleigh. fibt.com. [2009-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3). 
  189. ^ Flavors of Switzerland. theworldwidegourmet.com. [2009-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0). 
  190. ^ Michelin Guide Switzerland 2010 attests to the high quality of gourmet cooking with one new 2 star restaurant and 8 new one star. Press information, Michelin. [2009-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7). 
  191. ^ Swiss region serves up food with star power. usatoday.com. [2009-1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4). 
  192. ^ Chocolate. swissworld.org. [2009-06-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03). 
  193. ^ Swiss Chocolate. germanworldonline.com. [2010-06-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4). 
  194. ^ Liste der Feiertage in der Schweiz (PDF). www.datumsrechner.de. [2012-12-0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7-21). 

參考書目

  • Church, Clive H. (2004) The Politics and Government of Switzerland. Palgrave Macmillan. ISBN 978-0-333-69277-6.
  • Dalton, O.M. (1927) The History of the Franks, by Gregory of Tours.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 Fahrni, Dieter. (2003) An Outline History of Switzerland. From the Origins to the Present Day. 8th enlarged edition. Pro Helvetia, Zürich. ISBN 978-3-908102-61-8
  • 瑞士歷史辭典(2002–). Published electronically and in print simultaneously in three national languages of Switzerland.
  • 張維邦, 瑞士史-民主與族群政治的典範, 臺北: 三民書局, 2006, ISBN 957-14-4547-9 
  • 王偉、陸明珠, 各國手冊叢書-瑞士,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0 
  • 端木美, 瑞士文化與現代化, 瀋陽: 遼海出版社, 2000, ISBN 7-80649-211-9 
  • 林麗容, 論「文化碰撞」之瑞士, 臺北: 上承文化有限公司, 2009, ISBN 978-986-85118-1-1 
  • 林麗容, 瑞士文化史研究, 臺北: 五南圖書, 2008, ISBN 978-957-11-5148-9 

外部連結

政府
參考資料
地理
旅遊
歷史
語言
新聞媒體
教育
學術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