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汝霖

曹汝霖
Cao Rulin.jpg
性別
出生 1877年1月23日
 大清江蘇省松江府上海縣
逝世 1966年8月4日(89歲)
 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
國籍  大清
(1877年–1911年)
 中華民國
(1912年–1928年)
 中華民國
(1928年–1966年)
別名 曹潤田
教育程度 漢洋鐵路學校
東京專門學校(今早稻田大學
日本法政大學
職業 政治人物
活躍時期 20世紀
政黨 新交通系

曹汝霖(1877年1月23日-1966年8月4日),字潤田,男,上海人,清末民初政治家,新交通系首領,20世紀初親日官員之一。

生平

1877年1月23日(清光緒二年十二月初十),曹汝霖生於上海。幼年入私塾,繼往漢陽鐵路學堂讀書。1900年留學日本,在日本東京法學院學習[1],曾參加譯書彙編社[2],亦曾協助法政大學舉辦「一年速成班」。1904年歸國,任職商部商務司,後被調入外務部。1913年被袁世凱指派為第一屆參議院議員。同年8月任外交部次長。

1915年,曹汝霖接受袁世凱的命令,代表政府跟日本簽署了二十一條,損害民國主權

1916年2月28日,袁世凱特派曹汝霖兼充外交官領事官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長[3]:730。4月任交通總長,後兼署外交總長,並任交通銀行總理。

1917年1月通過西原龜三向日本興業等銀行借款500萬日元,是「西原借款」之一。7月任段祺瑞內閣交通總長。1918年3月兼任財政總長,又向日本大宗借款,充作軍餉。1918年秋,不惜喪失山東鐵路主權,向日本再次借款。1919年初任錢能訓內閣交通總長。

1919年巴黎和會上,由於部分西方國家與日本事前簽署了密約,故此協約國未經中方同意,將屬於德國的山東之權益轉移給了日本。凡爾賽條約觸發國內不滿情緒,引起北京大學生在1919年5月4日到天安門示威之事件。結果,五四運動正式展開,對民國國運、思想與學術發展有重大影響。

當時,出任交通總長的曹汝霖由於負責把部分權益讓予日本,並與貨幣局總裁陸宗輿及駐日公使章宗祥一同被稱為「賣國賊」。當時其中一句著名口號是「外爭主權,內懲國賊」。五四事件發生時,有學生遊行到趙家樓附近,並想抓到被指賣國的曹汝霖,但曹氏躲了起來,並逃離趙家樓。他們誤以為當時在曹宅的章宗祥就是曹汝霖,於是痛打了章氏一頓,並把曹宅燒掉,稱為火燒趙家樓事件。後來,事件演變成大規模的罷課、罷工及罷市。6月10日,曹、陸、章三人被免職。北洋政府在群眾壓力之下,最後正式拒絕在凡爾賽條約簽字。山東問題交由華盛頓會議處理。

此後曹轉入實業界,仍任交通銀行總經理,中國通商銀行總經理,天河煤礦公司總經理,中國實業銀行總經理,正豐、井陘正豐煤礦股份公司董事長。曹在下野後,與段祺瑞多有聯絡,例如在段祺瑞出任臨時執政時,曾受邀到關外邀請張作霖入京。

1920年代,由曹汝霖發起,共有20多人出資,在阜成門內白塔寺溝沿建了一所醫院,取名中央醫院。曹汝霖一直擔任中央醫院的院長、名譽院長等職,經費方面都由他籌措。(1941年日軍接管了協和醫院等後,一些名醫如鍾惠瀾、周華康等紛紛被中央醫院網羅過來。醫院的婦產科,也在此時創建,由林巧稚主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醫院由中央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人民醫院,現在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1927年,曹汝霖任張作霖軍政府財政委員會委員長。1936年7月,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1942年3月,被任命為華北政務委員會諮詢委員,新民印刷公司董事長。日本佔領華北後,曾多次要求曹汝霖出任偽政府委員長等官職,曹汝霖堅拒不受。並多次為被日軍拘捕審訊的人作擔保,並且無意中保護了重慶國民政府的特工。

1949年,大陸變色,曹汝霖遷居台灣,未幾到日本居住到1957年,後又遷到美國

1966年,曹汝霖在美國底特律逝世,享壽高齡89歲。

評價與其他

  • 他在晚年時撰寫回憶錄《一生之回憶》。其中,他提過關於與日本簽署青島撤兵換文之事,稱「欣然同意」之語其實是普通措辭。他寫道:「那知後來巴黎和會竟引為攻擊之藉口,以為承認山東權益,豈非奇談,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對於因五四事件而被迫辭職,他認為「此事距今四十餘年,回想起來,於己於人,亦有好處。雖然於不明不白之中,犧牲了我們三人,卻喚起了多數人的愛國心,總算得到代價。」
  • 他在《一生之回憶》中,稱親日但並非親日本軍閥,對於日本軍閥侵略中國,深惡痛絕。
  • 蔣中正經北伐統一後,亦尊重曹汝霖,曾詢問對日政策的意見。
  • 日本戰後首相吉田茂在戰前曾出任外交領事等官職,亦曾與公開/秘密與曹汝霖見面,當政以後,對旅居日本的曹汝霖多加照料,並多次詢問其意見。
  • 顧維鈞在回憶錄中寫道︰我認識曹汝霖,並與其在外交部,特別是當簽訂「二十一條」時共過事。就我們所共之事而言,我始終感到曹先生是一位能幹的外交家,是擁護國家利益的。
  • 五四運動中北大學生梅思平參與放火焚燒曹汝霖住宅的運動(並非領導者且亦有資料顯示縱火者是匡互生)。日本人占領北平後,要曹汝霖出來任職遭拒,梅思平則出任了日偽政府組織部長、內政部長等職務。抗戰勝利後,梅思平以叛國罪被處決。
  • 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歷史科爭議中試題所提及的「法政大學一年速成班」,根據《一生之回憶》所述,是曹汝霖與范源濂邀請當時日本法政大學校長梅謙次郎出面舉辦,曹范在舉辦初期曾任講師。清末新政所成立的各省諮議局議員,多數都是法政大學一年速成班的畢業生。

參見

參考文獻

  1. ^ 桑兵. 留日浙籍学生与近代中国. 西北大學學報. 2018年, (03). 
  2. ^ 呂長順. 清末浙江籍早期留日学生之译书活动. 杭州大學學報. 1996年, 26 (2). 
  3. ^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編).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