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共和國
|
高棉共和國
République Khmère
សាធារណរដ្ឋខ្មែរ | |||||||||
|---|---|---|---|---|---|---|---|---|---|
| 1970年-1975年 | |||||||||
國旗
國徽
| |||||||||
國歌:《高棉共和國國歌》 | |||||||||
| 首都 | 金邊 | ||||||||
| 政府 | 軍事專制共和國 | ||||||||
| 總統 | |||||||||
• 1972年-1975年 |
龍諾 | ||||||||
• 1975年 |
蘇金奎 | ||||||||
| 總理 | |||||||||
• 1970年-1972年 |
龍諾(首) | ||||||||
• 1973年-1975年 |
隆波烈(末) | ||||||||
| 歷史時期 | 冷戰 | ||||||||
| 1970年3月18日 | |||||||||
• 高棉共和國建立 |
1970年10月9日 | ||||||||
| 1975年4月17日 | |||||||||
| 1975年5月22日 | |||||||||
| |||||||||
| 今屬於 |
|
||||||||
|
柬埔寨歷史系列條目 |
||||||||||||
|---|---|---|---|---|---|---|---|---|---|---|---|---|
|
扶南 約1世紀–550 |
||||||||||||
|
真臘 約6世紀–802 (水真臘、陸真臘) |
||||||||||||
|
高棉帝國 (吳哥時期) 802–1431 |
||||||||||||
| 金邊時期 1431–1525 | ||||||||||||
| 洛韋時期 1525–1593 | ||||||||||||
| 斯雷桑托時期 1594–1620 | ||||||||||||
| 烏棟時期 1620–1863 | ||||||||||||
| 越南統治時期 1835–1847 | ||||||||||||
|
法國統治時期 1867-1953 |
||||||||||||
| 日本占領時期 1941-1945 | ||||||||||||
|
柬埔寨王國 1953-1970 |
||||||||||||
|
高棉共和國 1970-1975 柬王國民族團結政府 |
||||||||||||
|
民主柬埔寨 1976-1979 |
||||||||||||
|
民柬聯合政府 1979-1992 |
柬埔寨 人民共和國 1979-1992 |
|||||||||||
|
聯柬權力機構 1992-1993 |
||||||||||||
|
柬埔寨王國 1993至今 |
||||||||||||
高棉共和國(高棉語:សាធារណរដ្ឋខ្មែរ,羅馬化:Sathéaranakrâth Khmer)是柬埔寨歷史上的一個政權。1970年建立於美軍默許下的軍事政變;1975年紅色高棉攻克金邊市後,被施亞努領導的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取代。
建立
1970年3月18日,王國首相龍諾將軍與副首相施里瑪達親王(施亞努的表兄弟)等人發動政變推翻施亞努。由鄭興(英語:Cheng Heng,或譯鄭恆)代任成為新政府的國家元首,不過該職位主要是禮儀性質。1970年10月9日,新政府宣佈廢止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被推翻的施亞努與紅色高棉合作,於1970年5月5日另建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對抗龍諾政權。
1972年6月,高棉共和國舉行首次總統選舉,結果龍諾當選為總統。
軍事
龍諾把原有3萬多人的皇家軍隊改組及擴充為國家軍隊(FANK,政府軍),到1970年底政府軍號稱有大約15萬人,可是政府軍內部的腐敗問題嚴重,尤其是軍官們利用不存在的「影子部隊」侵吞軍餉。
在1970年-1975年的柬埔寨內戰中,紅色高棉逐漸壯大,龍諾政府主要依賴美國的援助才勉強維持下去。
滅亡
1975年初,首都金邊的對外陸上交通已被紅色高棉切斷。4月1日,龍諾離開金邊赴印尼尋求援助。龍諾的職務由參議院議長蘇金奎作為「臨時」國家元首來接替。龍諾的離去引起高棉共和國政治和軍事力量的全面崩潰。2日,紅色高棉攻占湄公河重鎮乃良(奈龍),乃良地區的司令林西薩被俘虜。美國駐金邊的大使館開始撤離金邊,5日,施亞努拒絕了高棉共和國代總統蘇金奎提出的「停火」建議,10日美國停止對高棉共和國的援助,龍諾從峇里島飛往夏威夷,流亡美國。12日代理總統蘇金奎搭乘美國的一架撤運直升機逃離了柬埔寨,總理隆波烈和部隊參謀長沙索沙康等七人成立「共和國臨時最高委員會」,主席沙索沙康將軍,委員隆波烈、韓通哈(社會共和黨)、屋金安(共和黨)、董旺·方蒙少將(副總參謀長)、馮沙林迪(海軍司令)、葉瓊准將(空軍司令)。4月17日,紅色高棉攻占金邊,美軍則搶在4月12日從金邊完成直升機疏散任務「鷹遷行動」,把所有美國人和部分高棉人士接到暹羅灣裡待命的美國海軍艦艇上,之後高棉共和國政府宣佈投降,[1]紅色高棉建立「民主柬埔寨」政權,但高棉西部的政府軍仍持續抵抗,直到5月22日紅色高棉佔領了全境。
流亡
1975年高棉共和國滅亡後,流亡美國反當局的人士於2009年以高棉共和國國旗為標幟成立了「高棉人民力量運動」(KPPM),是以推翻目前的柬埔寨王國洪森政權為目標;在其國內,前高棉共和國總統龍諾的兒子朗列所成立的高棉共和黨亦是以此旗為黨旗。
外交
與大英國協成員的外交關係
英屬香港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Phnom Penh Surrenders. www.nytimes.com. [2013-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3).
- ^ 各國駐港領事及商務專員公署(二). 華僑日報香港年鑑. 1975年: 第二十八回商旅指導第九篇一一頁.(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