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總督
| 澳大利亞聯邦總督 | |
|---|---|
|
澳洲總督徽章
| |
|
澳洲總督旗
| |
| 尊稱 | 閣下 |
| 官邸 |
總督府(坎培拉) 水師提督府(雪梨) |
| 提名者 | 澳洲總理 |
| 任命者 | 澳洲君主 |
| 任期 |
由女王陛下決定 (依據憲政慣例,一般約5年)[1] |
| 設立 | 1901年1月1日 |
| 首任 | 霍普侯爵 |
| 薪資 | $425,000 |
| 網站 | gg |
|
澳洲政府與政治 系列條目 |
|
|
司法
|
澳洲主題 |
澳大利亞聯邦總督(Governor-General of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是澳洲君主在當地的代表。按照現行澳洲憲法,澳洲是大英國協王國,君主為英國君主兼任並常駐英國。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總督在君主授權下代表其執行國家元首的職務。
作為君主的全權代表,總督在法理上擁有很大的權力。憲法賦予他國家的最高行政權。他可以制定和取消法令,並且有權召集和解散議會、頒布選舉令狀,任免各部長,全權大使和聯邦總理。同時在司法上擁有任命澳洲聯邦高等法院法官和頒布特赦令的權力。但是,按照承襲自英國的西敏制傳統慣例,總督作為君主代表,不干涉行政,並按照總理和內閣的建議行使權力。
實際操作上,總督由總理提名,而由君主任命。早期的聯邦總督任命時,澳洲政府、君主和英國政府會進行三方面的溝通,最終人選更多地反映君主的個人選擇和英國政府的意見。初期的歷任總督大多是英國貴族,而且最初的總督都自認為不但是澳洲的代理元首,也是帝國政府和作為帝國領土自治政府的澳洲政府之間的聯絡官,對澳洲政府傳達帝國政府的意見。隨著澳洲國內政治的逐漸成熟,英國政府對澳洲政府的影響力迅速減少,總督作為聯絡官的角色也很快淡化。此後,自從英國在1930年代西敏法令後確認了各自治領的獨立地位以後,君主就沒有拒絕過澳洲總理的提名。同樣的,在總督任命的問題上,君主只能遵循澳洲總理的意見,而不考慮英國首相和英國國會的建議。實際上,當代總督的任命和罷免都掌握在澳洲總理手中。
這些法理上的和慣例上的矛盾有時會造成爭議。在1975年的憲政危機中,總督約翰·柯爾以總理無法使參議院通過預算案為由,解散了高夫·惠特拉姆任總理的政府。當時,澳洲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決定不予干涉,理由是澳洲自1930年代英國確認其獨立地位並在1942年接受此獨立地位後已成為獨立國家,除去《澳洲憲法》規定須由君主親裁或影響君主憲政職權本身的事項外,其他權力都已交由總督代行,因此女王認為她按慣例,不應用權干預總督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力,而憲政危機必須由澳洲自行解決。但是約翰·柯爾的舉動此後一直備受爭議。反對者認為法律上,按照西敏制的慣例,總督不應解散在眾議院擁有多數支持的政府。政治上,反對者認為一個非民選的總督不應有權解散由人民選出的政府。故近年總理一般會提名缺乏政治背景的人士(特別是退休軍官和法律界人士)擔任總督。
當總督外訪、從缺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任職時間最長的州總督便會代理總督職責。
官邸
總督的首要官邸是位於首都坎培拉的總督府。此莊園被聯邦政府收購之前名為亞拉倫拉(Yarralumla),至今俗稱一般仍稱此名。
總督的另一正式官邸是位於雪梨的水師提督府,位於北雪梨港的岸上。總督駐雪梨的時候使用這座官邸。
在其他州府,總督沒有特置的官邸。在訪問時,總督按慣例會住在當地的州督府。
歷任澳洲總督
| # | 圖片 | 姓名/頭銜 | 任期開始 | 任期結束 | 時間 | 君主 | 提名總理 |
|---|---|---|---|---|---|---|---|
| 1 |
|
約翰·阿德里安·路易斯·霍普,第七代霍普敦伯爵 KT GCMG GCVO PC (於1902年10月27日晉封為第一代林利思戈侯爵) |
1901年1月1日 | 1903年1月9日 | 2年8天 | 維多利亞 | 英國政府直接提名 |
| 愛德華七世 | |||||||
| 2 |
|
哈勒姆·丁尼生,第二代丁尼生男爵, GCMG PC | 1903年1月9日 | 1904年1月21日 | 1年12天 | ||
| 3 |
|
亨利·斯塔福德·諾斯科特,第一代諾斯科特男爵, GCMG GCIE CB PC | 1904年1月21日 | 1908年9月9日 | 4年232天 | ||
| 4 |
|
威廉·瓦德,第二代達德利伯爵, GCB GCMG GCVO TD PC | 1908年9月9日 | 1911年7月31日 | 2年325天 | ||
| 喬治五世 | |||||||
| 5 |
|
托馬斯·登曼,第三代登曼男爵, GCMG KCVO PC JP | 1911年7月31日 | 1914年5月18日 | 2年291天 | ||
| 6 |
|
羅納德·克勞福德·蒙羅·弗格森爵士, GCMG DL (後被授予諾瓦爾子爵爵位,KT GCMG DL) |
1914年5月18日 | 1920年10月6日 | 6年141天 | ||
| 7 |
|
亨利·威廉·福斯特,第一代福斯特男爵, GCMG PC DL | 1920年10月6日 | 1925年10月8日 | 5年2天 | 休斯 | |
| 8 |
|
約翰·勞倫斯·巴爾德,第一代斯通黑文男爵, GCMG DSO PC JP DL (後為第一代斯通黑文子爵) |
1925年10月8日 | 1931年1月21日 | 5年105天 | 布魯斯 | |
| 9 |
|
艾薩克·阿爾弗雷德·艾薩克斯爵士, GCB GCMG | 1931年1月21日 | 1936年1月23日 | 5年2天 | 斯卡林 | |
|
愛德華八世 [2] |
|||||||
| 10 |
|
陸軍准將亞歷山大·戈爾·霍爾-魯思文,第一代高里男爵, VC GCMG CB DSO PC (後為第一代高里伯爵) |
1936年1月23日 | 1945年1月30日 | 9年7天 | 雷昂斯 | |
| 喬治六世 | |||||||
| 11 |
|
格洛斯特公爵亨王子殿下, KG KT GCB GCMG GCVO | 1945年1月30日 | 1947年3月11日 | 2年40天 | 柯廷 | |
| 12 |
|
威廉·約翰·麥凱爾爵士, GCMG | 1947年3月11日 | 1953年5月8日 | 6年58天 | 奇夫利 | |
| 伊莉莎白二世 | |||||||
| 13 |
|
陸軍元帥威廉·約瑟夫·斯利姆爵士, KG GCMG GCVO GBE DSO MC (後為第一代斯利姆子爵) |
1953年5月8日 | 1960年2月2日 | 6年270天 | 孟席斯 | |
| 14 |
|
威廉·謝潑德·莫里森,第一代鄧羅西爾子爵, GCMG MC QC PC | 1960年2月2日 | 1961年2月3日 | 1年1天 | 孟席斯 | |
| 15 |
|
威廉·菲利普·西德尼,第一代德利斯爾子爵, VC KG GCMG GCVO PC | 1961年8月3日 | 1965年5月7日 | 3年277天 | 孟席斯 | |
| 16 |
|
理察·加德納·卡西男爵, KG GCMG CH DSO MC PC | 1965年5月7日 | 1969年4月30日 | 3年358天 | 孟席斯 | |
| 17 |
|
保羅·哈斯勒克爵士, KG GCMG GCVO | 1969年4月30日 | 1974年7月11日 | 5年72天 | 戈頓 | |
| 18 |
|
約翰·羅伯特·柯爾爵士, AK GCMG GCVO QC | 1974年7月11日 | 1977年12月8日 | 3年150天 | 惠特拉姆 | |
| 19 |
|
澤爾曼·考恩爵士, AK GCMG GCVO QC | 1977年12月8日 | 1982年7月9日 | 4年213天 | 弗雷澤 | |
| 20 |
|
尼尼安·史蒂芬爵士, KG AK GCMG GCVO KBE QC | 1982年7月29日 | 1989年2月16日 | 6年202天 | 弗雷澤 | |
| 21 |
|
威廉·喬治·海登, AC | 1989年2月16日 | 1996年2月16日 | 7年0天 | 霍克 | |
| 22 |
|
威廉·派屈克·迪恩爵士, AC KBE | 1996年2月16日 | 2001年6月29日 | 5年133天 | 基廷 | |
| 23 |
|
彼得·約翰·霍林沃思, AC OBE | 2001年6月29日 | 2003年5月28日 | 1年333天 | 霍華德 | |
| 24 |
|
陸軍中將菲利普·麥可·傑弗里, AC CVO MC | 2003年8月11日 | 2008年9月4日 | 5年24天 | 霍華德 | |
| 25 |
|
昆廷·愛麗絲·路易絲·布賴斯女爵士, AD CVO | 2008年9月5日 | 2014年3月28日 | 5年204天 | 陸克文 | |
| 26 |
|
陸軍上將彼得·約翰·科斯格羅夫爵士, AK MC | 2014年3月28日 | 2019年7月1日 | 5年95天 | 艾保德 | |
| 26 |
|
陸軍上將大衛·約翰·赫利, AC DSC FTSE | 2019年7月1日 | 2年333天 | 莫里遜 |
參見
參考
延伸閱讀
- Christopher Cunneen. Kings' Men: Australia's Governors-General from Hopetoun to Isaacs. Allen and Unwin. 1983. ISBN 0-86861-238-3.
- Bill Hayden. Hayden: An Autobiography. Angus & Robertson. 1996. ISBN 0-207-18769-X. (pp 515, 519, 548)
- 澤爾曼·考恩爵士, A Public Life: The Memoirs of Zelman Cowen, Miegunyah Press, 2006.
- 唐納德·馬克韋爾, The Crown and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London 1987 -[1]
- 唐納德·馬克韋爾, "Griffith, Barton and the early Governor-Generals: aspects of Australia's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Public Law Review,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