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

世界植被分區圖
  冰原
  苔原
  亞熱帶雨林
  季風林
  荒漠
  耐旱灌木地
  半荒漠
  草地莽原
  稀樹莽原
  亞熱帶旱林
  高山苔原
  山地森林

ㄅㄟˋ,亦可稱為 植群,是地球表面某一地區所覆蓋全體植物的總稱。它是一個植物學生態學農學地球科學的名詞。

植被可以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而被分類,譬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島植被等。

環境因素如光照溫度雨量等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分布,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

熱帶雨林

巴拿馬的熱帶雨林

多位於低緯度熱帶地區,南北緯約10度之間,如南美洲非洲東南亞附近的熱帶雨林。雨量充足,年雨量在2,000公厘以上,無明顯乾溼季之分;溫差小,平均溫約攝氏25 ~ 27度。以常綠闊葉樹為主。森林層次複雜,可以分成地被層、草本層、灌木層、亞喬木層、喬木層和樹冠層等。為爭取陽光,有些樹種可以長到80公尺以上。

熱帶旱林

千里達及托巴哥的熱帶旱林

位於緯度約10 ~ 25度之間,主要分布於熱帶雨林南北兩側,如非洲、南美洲雨林的南北兩側及印度的森林。和熱帶雨林比較,熱帶旱林有明顯的乾、溼季之分;隨著季節變化,林相會做出不同的改變。乾季時,樹木的大部份樹葉會掉光,以減少水份散失;當雨季來臨時,充沛的雨量會迅速將森林重新綠化起來。

熱帶草原

坦尚尼亞北部的熱帶草原

位於緯度約10 ~ 20度之間,但較熱帶旱林更為乾燥,如非洲的疏林草原。由於雨季短、乾季長,使得森林不易生長,而形成草原的自然景觀。雨季多在夏季,其餘時間通常久旱無雨。時常發生的火災使得該區沒有茂密的森林,草地在火災過後很快生成,留存下來的樹木通常有著相當程度的防火能力。

荒漠

非洲南部的喀拉哈里沙漠

荒漠主要分為兩個區域,一個為北緯30度,另一個為南緯30度。其主要分布於大陸內陸區或背風的山區,雨量在300公厘以下,蒸發量大於降水量,日夜溫差大,如撒哈拉沙漠戈壁沙漠等。隨著地點的不同,降雨量和氣溫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位於熱帶,且幾乎全年無雨,北美的索諾蘭沙漠卻有每年近300公釐的雨量,而蒙古的戈壁沙漠冬季均溫則可降至攝氏零下20度。主要植物為仙人掌、矮灌木及草本植物等耐旱植物。

地中海灌木林

科西嘉的硬葉灌木地

分布於南北緯30 ~ 40度左右的地區,夏乾熱,秋冬春涼且潮溼,全年氣候溫和,如地中海地區、美國加州、南非開普敦地區等。主要植物以硬葉灌木植物為主。夏季的旱季時常發生火災,因此此區的樹木都有相當的防火能力;灌木則生長週期短暫,在濕季迅速生長,旱季死亡,以避開旱災和火災。

溫帶草原

美國堪薩斯州的溫帶草原

分布緯度與溫帶森林相似,但年雨量較少,約300 ~ 1,000公厘,如美國中西部、阿根廷東歐中亞蒙古的大草原。降雨量不足以使樹林生長,但也不致於形成沙漠,主要植物以禾本科菊科草本植物為主。

溫帶森林

美國康乃狄克州的溫帶森林

位於緯度約30 ~ 55度之間,然而,生物群系主要分布緯度40 ~ 50度之間,年雨量約650 ~ 3,000公厘以上,如東亞西歐美國東部的溫帶闊葉林。以闊葉樹為主,如等。樹葉在秋、冬季時會凋落,以減少水份及能量喪失,因此被稱為落葉樹。

這個地區是受到人類影響最大的地方。數千年來,人類砍伐樹木,發展農業。今天,世界大部份的溫帶原始森林均已消失;在北美西部,只有1 ~ 2%的溫帶原始森林仍然留存。

北方針葉林

挪威的針葉林

分布於高緯度地區,如歐亞大陸北部及加拿大阿拉斯加的針葉林。冬季長而嚴寒、生長季短。年雨量約200 ~ 600公厘。以裸子植物為主,如等。終年常綠。樹葉呈針狀,可以減少水份散失。

苔原

弗蘭格爾島的苔原

又稱為寒原或凍原。分布於極地高緯度地區。降水量低、生長季短。主要植物為苔蘚地衣及矮小灌木等。夏季短,植物在短暫的生長季節迅速開花結果。

山地

日本涸沢岳附近的高山植物

山地的環境和植被隨著海拔的變化而有所不同。海拔越高,氣溫也越低。一些低緯度地區的高山上,常可以見到類似高緯度地區的植被。

在年平均溫度低於10℃的高山地帶,樹木不易生長,在森林所能到達的最高海拔,稱為林線。高山地區由於常年低溫、地形陡峭、表面土壤稀少、強風吹襲、烈日照射等自然環境因素,不適合樹木生長,因此高山植物大多為矮小的灌木草本植物。由於生長季節短、動物媒介少,高山寒原的植物大多具有鮮豔的花朵或果實,以吸引動物媒介傳播花粉、種子。

延伸閱讀

  • Breckle, S.-W. 2002. Walter's Vegetation of the Earth. 4th ed.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另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