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

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
Chinese Super League Logo.png
成立年份 2004年
國家/地區 中國
所屬聯盟 AFC亞洲
首個球季 2004年
球隊數目 18 隊
聯賽等級 第 1 級
降級 中國足球甲級聯賽
國內盃賽 中國足協盃
中國超級盃
國際性盃賽 亞足聯冠軍聯賽
應屆冠軍 山東泰山(第 4 次)
2021年
最多冠軍球隊 廣州足球俱樂部(8 次)
網站 中超官網
2022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

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英語: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Super League,縮寫CSL)是由中國足球協會所主辦的最高等級職業足球聯賽。該聯賽開始於2004年,脫胎自原中國足球甲級A組聯賽

歷史

第一屆有12支球隊參加。在中超成立之初,由於硬體設施不能達到中國足協所制定的中超准入標準,遼寧隊的參賽資格曾引起過很大爭議。

首兩屆暫停降級製度以便擴充球隊數量,於2006年恢復「升二降二」的升降級製度(但由於2006年四川冠城解散、2007年上海申花上海聯城合併、2008年武漢光谷退出、2012年大連實德解散及2019年天津天海解散,故這五年都只實行「升二降一」,即從中甲中升兩隊,降一隊到中甲)。2008年起正式恢復到原先計劃的16支球隊「升二降二」製度。2020、2021、2022賽季中國足球聯賽系統因疫情採取賽會製,2020年實行「升1.5、降1.5」製度(但由於該賽季冠軍江蘇蘇寧解散,故「升一降〇」),2021年實行「升2+0.5+0.5、降0.5+0.5」製度(但由於該賽季重慶兩江競技青島解散,故「升四降〇」)。2022年起正式擴軍至18支球隊,實行「升三降三」製度。

2006年4月,為進一步完善中國足球產業的市場化進程,中國足球協會與所有中超聯賽參賽俱樂部共同出資成立了中超聯賽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運營中超聯賽。中國足球協會出資72萬元,持有中超聯賽36%的股份,是中超聯賽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大股東[1]

2007年由於上海聯城和上海申花的合併,總共有15支俱樂部隊參加2007賽季中超聯賽。2008年,第一次有16支隊伍參加中超聯賽,但是於10月初,武漢光谷因稱中國足協違反程序對其進行不公處罰而退出中超聯賽。

因為國家隊長期成績不佳,加上中國足球各級聯賽均存在管理腐敗,賭球成風問題,2009年後已經引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領導的關注,包括習近平劉延東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在不同場合提到中國足球問題以及親身參與中國足球的會議。200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展開中國足壇反賭風暴行動,大範圍打擊抑制足球發展的賭球行為。

2012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十六支球隊單賽季投入超過30億人民幣(約5億美元),為歷屆最高;一些財力雄厚的球隊亦網羅瞭如德羅巴阿內爾卡凱塔羅申巴克卡努特雅庫布巴里奧斯等球星,中超自賭球風波後再次開始被中國國內社會甚至世界球壇所關注;而2012年全年的票房亦為2004年中超成立以來最高。

2013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初期,雖然阿內爾卡,德羅巴離開分別加盟尤文圖斯加拉塔薩雷,但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依舊吸引了埃爾克森米西莫維奇瓦羅斯基亞維托蘭佐勒夫等球星的加盟。

2014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亦吸引了蒙蒂略迪亞曼蒂吉拉迪諾比亞特里漢克德揚胡斯蒂等大牌球星加盟。而且2014賽季中超各俱樂部的總收入突破20億元,創下中超歷史新高。另外中超上座率高居亞洲第一。但在同時,各俱樂部收支失衡,經營模式仍不具備可持續發展性。直至2014賽季中超聯賽結束時,各俱樂部總體仍處於虧損狀態,只有5家俱樂部實現盈利,分別是廣州恆大貴州人和上海上港上海申鑫以及廣州富力[2]。為長遠發展,16支中超球隊也會投資興建自己球會運動場及足球場。

2015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又有卡希爾塔爾德利阿蘭高拉特帕帕多普洛斯羅比尼奧保利尼奧吉安登巴·巴薩利霍維奇古德約翰森穆罕默德·西索科等大牌球員加盟。據權威機構統計,2015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在冬季和夏季的引援投入均歷史性的排行世界第二,僅次於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

2016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拉米雷斯傑克遜·馬丁內斯伊爾馬茲奧古斯托瓜林馬丁斯特謝拉拉維奇卡庫塔姆比亞熱爾維尼奧耶拉維奇等大牌球員在賽季初加盟,夏季轉會更是引進了胡爾克佩萊帕皮斯·西塞紮哈維安東尼烏查等大牌球員。

2017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雖然受到U23及外援新政的影響,但並不妨礙各家俱樂部繼續引進大牌球員,奧斯卡特維斯帕托米克爾維特賽爾埃爾納內斯伊哈洛羅比·克魯澤卡瓦略索裡亞諾卡斯特羅蘇亞雷斯穆坎喬瓦茲特莫德斯特等陸續加盟中超聯賽,其中奧斯卡的轉會費高達6000萬歐元,成為中超聯賽歷史標王。

2018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馬斯切拉諾帕萊塔巴坎布比埃拉費爾南德多卡拉斯科蓋坦豐特奧蘭多·薩保克耶巴斯迪安斯卡拉等球員在賽季初加盟,夏季轉會更是引進了埃德爾塔利斯卡格德斯托希奇佩伊西諾維奇等大牌球員。

2019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哈姆西克費萊尼瓦格納穆薩·登貝萊巴普蒂斯唐阿魯科保定塞尔纳斯姆本格等球員在賽季初加盟,夏季轉會更是引進了沙拉維阿瑙托維奇龍東米蘭達山迪尼費蘭度等大牌球員。

2020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開始,新簽外援工資不得超過稅後300萬歐元,外籍球員2020年1月1日後簽訂的合同為新合同。中超公司將由各家俱樂部組建的中國足球職業聯盟負責運營,中國足球職業聯盟主席將由16家俱樂部提名和選舉產生,中國足協不再持有中超公司股份並退出中超公司管理[3]

2021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2023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俱樂部外籍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俱樂部外籍球員單賽季薪酬總額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歐元。

賽制

聯賽採取主客雙循環賽制比賽,每支隊伍與各球隊對賽兩次,主客各一次。

  • 中超聯賽決定名次辦法

(一)每隊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負一場得0分;

(二)中超聯賽結束,積分多的隊名次列前;

(三)如果兩隊或兩隊以上積分相等,依下列順序排列名次:

  1. 積分相等隊之間相互比賽積分多者,名次列前
  2. 積分相等隊之間相互比賽淨勝球多者,名次列前
  3. 積分相等隊之間相互比賽進球數多者,名次列前
  4. 積分相等隊之間,將按權重比例計算U21聯賽成績、U19聯賽成績、U17聯賽成績、U15聯賽成績、U14聯賽成績和U13聯賽成績, 排名靠前者, 聯賽名次列前。
  5. 積分相等隊在當年中超聯賽全部比賽中淨勝球多者,名次列前
  6. 積分相等隊在當年中超聯賽全部比賽中進球數多者,名次列前
  7. 全年比賽紅黃牌扣分少者(不包括紀律處罰),名次列前;
  8. 以抽籤的辦法決定名次

俱樂部經費

2017年各中超球隊經費平均約三億元人民幣。而參加了亞冠聯賽廣州恆大上海上港兩支隊伍的經費超過十億元人民幣。

俱樂部支出限制

從2017年6月14日開始,為防止一些資金已達世界級球會實力的中超球會再以天價購買球員,球會需再付多一倍價錢的金額給中國足協中國足協下發了《2017年夏季註冊轉會期收取引援調節費用相關規定》的通知,中國球員限定二千萬人民幣轉會費,外援限定四千五百萬人民幣轉會費。

2019年開始,設置俱樂部總支出的最高限額。其中,中超聯賽2019、2020、2021年的限額分別為12億、11億和9億,俱樂部全年獎金總額(全年贏球獎金和平球獎金的總額),納入俱樂部總支出限額內,其中中超贏球獎金不得超過300萬元一場,但此支出限額不包括青訓等支出[4]

2019年11月20日起,俱樂部與中國大陸球員簽訂的合同中內援稅前年薪不得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不含獎金),入選國家隊的球員薪水可上浮20%。U21球員的年薪不得超過30萬元人民幣,如果有球員達到出場標準則不受此規定限制,具體辦法由職業聯賽政策聯合工作組研究並發布[5]。2020年1月1日起,俱樂部與外援簽訂的合同中外援稅後年薪不得超過300萬歐元[6]

足協對2021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各俱樂部的支出限制較2020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更為嚴厲[7]2021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2023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俱樂部外籍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俱樂部外籍球員單賽季薪酬總額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歐元,中超聯賽俱樂部一線隊國內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俱樂部國內U21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30萬元人民幣,俱樂部一線隊國內球員的單賽季平均薪酬不得超過每人稅前300萬元人民幣。

中超歷年冠名贊助

中超經濟效益

隨著中國足球的系統化、制度化以及球迷人數與日俱增,平均每場比賽的入場人數人數已高達3萬五千人次,一些國內德比戰,如上海德比戰、廣州德比戰更高達六萬人,帶動球場內外飲食店生意興旺。中超在亞洲的排名已進佔前十名,世界排名前一百,廣州恆大上海上港更入圍世界百強球會。目前中超在中國全國的整季轉播費用每年高達50億人民幣,每間球會所販賣的周邊商品、球衣多不勝數,也造就不少娛樂公司發展機會,由於每場比賽都需要啦啦隊、歌唱藝人、模特兒擔任球會寶貝,每場賽事光是在表演環節,開銷就高達百萬人民幣,加上近年不少當打球星加盟中超聯賽,令中超吸引力與日俱增。 與此同時,因為每場比賽也有過萬人次入場,當地政府每場也需要出動超過五百名中國公安、五百名中國武警.每場比場球會會自行聘請專業警衛維持秩序,視乎戲碼而定,少則數百人,大戰可能高達五千人以上.因為每場比賽也超過五萬人次人流,亦帶動附近商場及食肆生意.中超足球已成為一盤不斷賺錢的大生意,長遠目標成為亞洲第一聯賽,每場入場人次超過十萬人次.

外援政策

2004-2006年,每個俱樂部可以同時註冊3名外援,比賽中可以同時上場2人[8]

2007-2008年,每個俱樂部可以同時註冊4名外援,比賽中可以同時上場3人。

2009-2016年,每個俱樂部可以同時註冊5名外援(至少1名需為亞足聯會員國的球員),比賽中可以同時上場4人(至少1名需為亞足聯會員國的球員)[9]

2017年,每個俱樂部可以同時註冊5名外援(至少1名需為亞足聯會員國的球員),累計上場人次不能超過3人。

每個賽季每個中超俱樂部總共可以註冊7名外援,如果在賽季前註冊了5名外援,則在賽季中可以更換2名外援。2010賽季參加亞冠聯賽的球隊不受這個規定限制,之後的賽季則取消了這一特權。

最初香港球員被認定為亞洲外援[10],在2009年5月底曾修改為香港、澳門、台灣球員在中超、中甲聯賽中被視為國內球員,不再占用亞洲外援名額[11]。2016年起,新簽約的港澳臺球員重新在中超、中甲聯賽中占用亞洲外援名額。

2018年-2019年上半賽季,中超的外援註冊方案為全年累計報名最多6人,同時報名人數是4人,累計上場人次不能超過3人。[12]另外,2018賽季中超每個俱樂部可以引進一名首次註冊地為港澳台足協的球員作為內援,且2016年1月1日前簽訂合同的港澳撞球員仍視作內援。[13]

2019年下半賽季,每個俱樂部可以同時註冊4名外援,比賽中可以同時上場3人[14]

2020年賽季開始,每家俱樂部外籍球員同時註冊人數最多為6名,報名最多5名,每場比賽同時上場最多4名,全年累計7名。

中超球隊不能使用外籍守門員(包括在香港、澳門、臺灣足球協會註冊的球員)。

裁判

除部分亞洲賽事外,本土裁判基本無緣執法FIFA世界盃和奧運會足球比賽。然而,隨著中超水平提升,足協開始聘請外籍裁判。特別是重要賽事,基本都由外籍裁判主罰。其中,有克拉滕伯格、內伊特-恰克爾等享譽歐洲的裁判,其執法水平有目共睹,相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

參賽球隊

2022年參賽球隊

山東泰山 上海海港 廣州 長春亞泰
上屆成績:冠軍 上屆成績:亞軍 上屆成績:季軍 上屆成績:殿軍
北京國安 深圳 廣州城 河北
上屆成績:第5名 上屆成績:第6名 上屆成績:第7名 上屆成績:第8名
上海申花 河南嵩山龍門 滄州雄獅 天津津門虎
上屆成績:第9名 上屆成績:第10名 上屆成績:第11名 上屆成績:第12名
武漢長江 武漢三鎮 梅州客家 浙江
上屆成績:第14名 上屆成績:中甲冠軍 上屆成績:中甲亞軍 上屆成績:中甲季軍,附加賽勝者
成都蓉城 大連人
上屆成績:中甲殿軍,附加賽勝者 上屆成績:第15名,附加賽負者

過去曾經參賽球隊

  • 以下是曾經過去參與過中超的球隊
俱樂部 參與賽季 備註
四川冠城 2004-2005年 2005賽季後解散
上海聯城 2005-2006年 2007賽季前併入上海申花後解散
廈門藍獅 2006-2007年 2007賽季降級後解散
武漢光谷 2005-2008年 2008賽季中途退出後解散
大連實德 2004-2012年 2012賽季後解散
成都謝菲聯 2008-2009年、2011年 2009賽季、2011賽季降級,2014賽季降級中乙後解散
延邊富德 2016-2017年 2017賽季降級,2018賽季後因欠稅解散
上海申鑫 2010-2015年 2015賽季降級,2019賽季降級中乙後解散
遼寧宏運 2004-2008年、2010-2017年 2008賽季、2017賽季降級,2019賽季後解散
天津天海 2017-2019年 2019賽季後解散
北京橙豐 2004-2015年、2018-2019年 2015賽季、2019賽季降級,2020賽季降級中乙後解散
江蘇 2009-2020年 2020賽季後解散
紹興柯橋越甲 2014年 2014賽季降級,2021賽季後解散
貴州 2017-2018年 2018賽季降級,2021賽季後解散
青島 2020-2021年 2021賽季降級後解散
重慶兩江競技 2004-2006年、2009-2010年、2015-2021年 2006賽季、2010賽季降級,2021賽季後解散
青島海牛 2004-2013年 2013賽季降級

歷年中超總積分榜

  • 截至2021賽季結束
位次
俱樂部 賽季數
場數



進球
失球
淨勝球
罰分
積分[註 1]
冠軍次數
亞軍次數
場均積分
1 山東泰山[註 2] 18 506 255 135 116 892 575 317 892 4 2 1.78
2 北京國安[註 2] 18 506 247 139 120 783 516 267 -3[註 3] 868 1 4 1.74
3 廣州 13 372 230 79 63 793 361 432 758 8 2 2.07
4 上海申花[註 2] 18 506 195 157 152 707 645 62 -6[註 4] 726 3 1.45
5 天津津門虎[註 2] 18 506 174 151 181 640 670 -30 -6[註 5] 659 1 1.32
6 廣州城[註 2] 17 476 151 130 196 614 725 -111 575 1.22
7 長春亞泰 14 408 153 113 142 543 527 16 572 1 1 1.40
8 北京橙豐[註 2] 14 404 124 127 153 475 528 -53 499 1.23
9 江蘇 12 350 132 109 109 488 417 71 493 1 2 1.43
10 上海海港 9 252 136 67 49 487 270 217 473 1 3 1.92
11 河南嵩山龍門 14 400 118 121 171 413 515 -102 461 1.17
12 遼寧宏運[註 2] 13 374 106 110 158 440 566 -126 428 1.14
13 大連實德[註 2] 9 254 96 78 90 332 304 28 -6[註 6] 360 1 1.42
14 浙江 10 298 87 92 119 325 392 -67 353 1.18
15 青島海牛[註 2] 10 284 82 87 115 303 361 -58 333 1.17
16 重慶兩江競技[註 2] 12 328 81 93 154 359 522 -163 329 1.02
17 深圳[註 2] 11 296 80 88 128 319 419 -100 -3[註 7] 314 1 1.08
18 大連人 7 192 59 49 84 251 309 -58 217 1.17
19 河北 6 162 58 40 64 219 253 -34 213 1.37
20 上海申鑫 6 180 46 43 91 176 265 -89 181 1.01
21 天津天海 3 90 28 31 31 127 134 -7 115 1.28
22 武漢光谷[註 8] 4 112 30 23 59 91 189 -98 113 1.01
23 滄州雄獅 4 102 26 37 49 110 145 -35 110 1.15
24 成都謝菲聯 3 90 23 29 38 89 123 -34 98 1.09
25 武漢長江 4 102 25 30 47 110 151 -41 97 1.01
26 貴州 2 60 19 9 32 73 111 -38 66 1.10
27 上海聯城 2 54 14 19 21 50 60 -10 61 1.13
28 延邊富德 2 60 15 14 31 71 105 -34 59 0.98
29 廈門藍獅 2 56 13 19 24 50 73 -23 58 1.04
30 四川冠城[註 2] 2 48 12 16 20 57 82 -25 52 1.08
31 紹興柯橋越甲 1 30 5 6 19 35 56 -21 21 0.70
32 青島 2 42 6 7 29 33 88 -55 21 0.58
33 武漢三鎮 1
34 梅州客家 1
35 成都蓉城 1
圖例 參加2022年中超聯賽 參加2022年中甲聯賽 參加2022年中乙聯賽 參加2022年中冠聯賽 球隊已解散

歷屆冠軍

賽季 冠軍 次數 冠軍隊伍聯賽成績 亞軍 季軍
場次 進球 失球 凈勝球 積分 場均分 勝率
2004年 深圳健力寶 1 22 11 9 2 30 13 +17 42 1.91 50.00% 山東魯能泰山 上海國際
2005年 大連實德 1 26 21 2 3 57 18 +39 65 2.50 80.77% 上海申花 山東魯能泰山
2006年 山東魯能泰山 1 28 22 3 3 74 26 +48 69 2.46 78.57% 上海申花 北京國安
2007年 長春亞泰 1 28 16 7 5 48 25 +23 55 1.96 57.14% 北京國安 山東魯能泰山
2008年 山東魯能泰山 2 30 18 9 3 54 25 +29 63 2.10 60.00% 上海申花 北京國安
2009年 北京國安 1 30 13 12 5 48 28 +20 51 1.70 43.33% 長春亞泰 河南建業
2010年 山東魯能泰山 3 30 18 9 3 59 34 +25 63 2.10 60.00% 天津泰達 上海申花
2011年 廣州恆大 1 30 20 8 2 67 23 +44 68 2.27 66.67% 北京國安 遼寧宏運
2012年 廣州恆大 2 30 17 7 6 51 30 +21 58 1.93 56.67% 江蘇舜天 北京國安
2013年 廣州恆大 3 30 24 5 1 78 18 +60 77 2.57 80.00% 山東魯能泰山 北京國安
2014年 廣州恆大 4 30 22 4 4 76 28 +48 70 2.33 73.33% 北京國安 廣州富力
2015年 廣州恆大淘寶 5 30 19 10 1 71 28 +43 67 2.23 63.33% 上海上港 山東魯能泰山
2016年 廣州恆大淘寶 6 30 19 7 4 62 19 +43 64 2.13 63.33% 江蘇蘇寧易購 上海上港
2017年 廣州恆大淘寶 7 30 20 4 6 69 42 +27 64 2.13 66.67% 上海上港 天津權健
2018年 上海上港 1 30 21 5 4 77 33 +44 68 2.27 70.00% 廣州恆大淘寶 山東魯能泰山
2019年 廣州恆大淘寶 8 30 23 3 4 68 24 +44 72 2.40 76.67% 北京中赫國安 上海上港
2020年 江蘇蘇寧易購 1 20 10 8 2 30 19 +11 不適用 不適用 50.00% 廣州恆大淘寶 北京中赫國安
2021年 山東泰山 4 22 15 6 1 47 16 +31 51 2.32 68.18% 上海海港 廣州

歷屆金靴獎得主

球 季 球 員 球 隊 入 球 球隊最後成績
2004年 加納 阿尤 上海國際 17球 季軍
2005年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耶利奇 北京國安 21球 第6名
2006年 中國 李金羽 山東魯能泰山 26球 冠軍
2007年 中國 李金羽 山東魯能泰山 15球 季軍
2008年 巴西 路易斯 天津泰達 14球 第4名
2009年 宏都拉斯 拉米雷斯 廣州醫藥 17球 第9名
阿根廷 巴爾克斯 上海申花(上半賽程)
深圳紅鑽(下半賽程)
第5名
第11名
2010年 哥倫比亞 里亞斯克斯 上海申花 20球 季軍
2011年 巴西 穆里奇 廣州恆大 16球 冠軍
2012年 羅馬尼亞 達納拉赫 江蘇舜天 23球 亞軍
2013年 巴西 埃爾克森 廣州恆大 24球 冠軍
2014年 巴西 埃爾克森 廣州恆大 28球 冠軍
2015年 巴西 阿洛伊西奧 山東魯能泰山 22球 季軍
2016年 巴西 高拉特 廣州恆大淘寶 19球 冠軍
2017年 以色列 扎哈維 廣州富力 27球 第5名
2018年 中國 武磊 上海上港 27球 冠軍
2019年 以色列 扎哈維 廣州富力 29球 第12名
2020年 剛果民主共和國 巴坎布 北京中赫國安 14球 季軍
2021年 巴西 内冈 長春亞泰 14球 第4名

歷屆主贊助商

年份 贊助商 行業
2004年 西門子移動 手機
2005年 空缺
2006年 愛福克斯 網絡電話
2007年-2008年 金威啤酒 啤酒
2009年-2010年 倍耐力輪胎 輪胎
2011年-2013年 萬達廣場 商業地產
2014年-2022年 中國平安[18] 保險、投資、銀行

流行文化

電子遊戲

  • FIFA 19》,由EA在2018年推出的足球電子遊戲,是FIFA系列首次加入「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的隊伍與相關內容。[19]
  • 實況足球2019》,由Konami在2018年推出的電子足球遊戲,是系列繼加入亞洲聯賽冠軍杯中參賽的中超球隊後,首次完整收錄「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的隊伍與相關內容。[20]

賽事轉播權

早前中超聯賽的版權先後由上海文廣(2004-2011)、央視(2012-2015)和體奧動力(2016-2021)持有。上海文廣時期,曾分別因版權費用問題和央視封殺中國足球的原因,兩度出現國家電視台無法播出中國頂級足球聯賽的情況。2021年,由於體奧動力的母公司蘇寧經營困難,未能按期繳納版權費,中國足協收回了體奧動力的獨家版權,改以分銷形式出售版權。截至2021賽季,轉播中超賽事的中國內地媒體如下:

香港、台灣無媒體轉播中超賽事。澳門由澳廣視直播部分場次比賽。

國際版權方面,中超聯賽版權由美國IMG代理。

參見

注釋

  1. ^ 2020賽季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改為賽會制,故不統計淘汰賽的積分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中超創始俱樂部
  3. ^ 北京國安因在2004年10月2日對瀋陽金德的比賽中罷賽被扣3分
  4. ^ 上海申花因2003年踢假球被扣6分
  5. ^ 天津泰達因2003年踢假球被扣6分
  6. ^ 大連實德因在2004年10月24日對瀋陽金德的比賽中罷賽被扣6分[16]
  7. ^ 深圳紅鑽因在2009年8月31日對上海申花的比賽中錯穿球衣被扣3分[17]
  8. ^ 武漢光谷因在2008年10月退出聯賽而被判罰全年所有比賽均0-3失利

參考文獻

  1. ^ 中国足球职业联盟年底成立 中国足协将不再持有股份. [2019-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5). 
  2. ^ 中超盈利俱乐部仅有5家 高工资是亏损原因之一. 中國新聞網. [2014-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4). 
  3. ^ 中国足协:职业联盟预计年底前成立 16家俱乐部提名和选举主席. [2019-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16). 
  4. ^ 中國足協:中超俱樂部2019年總支出不得超過12億. [2018-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0). 
  5. ^ 中國足球職業聯賽限薪政策來了 外援政策不變. [2019-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9). 
  6. ^ 中超3大新政出爐 限薪將難以留住大牌外援. [2019-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6). 
  7. ^ 中超限薪方案公布:本土球员顶薪500万元 外援最高300万欧元. [2020-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3). 
  8. ^ 中超出台新规定 限制外援 工资封顶. [201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9. ^ 2009赛季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规程. 中國足協. [2011-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6). 
  10. ^ 9名试训外援抢2只饭碗 进绿城队比考公务员还难. 搜狐體育. [2009-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7). 
  11. ^ 足协宣布港脚摆脱亚洲标签 规则改变或产生重大影响. 新民網. [2009-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12. ^ 足协新政:U23出场数不少于外援数 无时间规定. 新浪體育.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09). 
  13. ^ 足协港澳台引援新规作用不大 华裔归化球员成焦点. 新浪體育. [2018-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14. ^ 中国足协调整中超联赛U23球员、外援出场相关规程. [2019-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0). 
  15. ^ 全國主要城市經緯度表. [2014-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2). 
  16. ^ 实德被扣六分要装罢赛“防火墙” 中超在震荡后重启. 青島新聞網-青島早報. 2004-10-28 [2014-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17. ^ 深足因撞衫门扣分将创一历史 重庆力帆渔翁得利. 華龍網. 2009-09-02 [2014-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1). 
  18. ^ 中国平安4年6亿冠名中超 三大层面助力中国足球. 搜狐. 2014-06-09 [2015-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6). 
  19. ^ 《FIFA 19》確定加入中超聯賽 16支球隊匯聚一堂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遊戲時光.2018-07-27.[2018-10-01].
  20. ^ 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SUPER LEAGUE, STADIUMS, FACE UPDATES AND GAMEPLAY IMPROVEMENTS, COMING TO PES 2019 VIA DATA PACK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Konami.2018-10-18.[2018-10-20].
  21. ^ 足协2011重启足协杯+中超杯 国奥有望出战两项赛事. 新浪. 2010-08-02 [2010-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2). 

外部連結

體育角色
前任者:
中國足球甲級A組聯賽
中國足球頂級聯賽
2004年至今
當前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