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8年香港潔淨局選舉

|
|
獲提名人
|
堪富利士
|
法蘭些士[1]
|
|
民選得票
|
71
|
55
|
得票率
|
37.97%
|
29.41%
|
獲提名人
|
羅拔·李[2]
|
亞歷山大·麥康納基
|
|
民選得票
|
43
|
18
|
得票率
|
22.99%
|
9.63%
|
|
|
1888年香港潔淨局選舉(英語:1888 Hong Kong sanitary board election)於1888年6月11日舉行,選出潔淨局兩名非官守議員。
潔淨局於1883年成立,以監察香港的衛生。因為它的職務需要干涉住戶的私人事務,潔淨局在業主和華人中均不受歡迎。它可以向政府提出建議,但由政府決定是否接納建議。
潔淨局本來只有官守議員,但後來加入了兩名非官守議員,但只有在陪審員名單上和繳交差餉者有權投票。在該年陪審員名單的669人[3]中有213人投票,187張有效票,26張廢票。
此選舉是在香港首次舉行有關政府機關的間選選舉。潔淨局此後繼續舉行選舉,於1936年轉化成市政局,標誌著在二戰後香港的政制改革。《孖剌西報》指選舉會被未來的香港史學家列為值得注意的一天,因為是首次繳交差餉擁有物業的人在政府內對自己的事務有發言權[3]。
投票結果
參考資料
-
^ Greenwood, Walter. John Joseph Francis, citizen of Hong Kong, a biographical note..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86, (26).
-
^ 2.0 2.1 丁新豹. 非我族裔:戰前香港的外籍族群.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4: 17. ISBN 9789620436680.
-
^ 3.0 3.1 3.2 3.3 George B. Endacott. Government and people in Hong Kong 1841-1962 : a constitutional histo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