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公園 (上海)

魯迅公園
Shanghai - Lu Xun statue.jpg
基本資料
位置  中國上海市虹口區東江灣路146號
座標 31°16′22.21″N 121°28′42.33″E / 31.2728361°N 121.4784250°E
公共運輸 虹口足球場站
地圖

魯迅公園是上海主要歷史文化紀念性公園和中國第一個體育公園。位於上海市虹口區東江灣路146號,占地22.37公頃。

歷史

清朝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界外的北四川路底購得農田237.288畝,在此圈地籌建萬國商團打靶場,由英國園藝設計師,根據英國格拉斯哥體育公園模式,建成「虹口娛樂場」。1905年改建為虹口體育遊戲場和打靶場。1922年改名為「虹口公園」。

虹口公園開了上海乃至中國現代體育運動的風氣之先。作為大型綜合性體育公園,園內共有1個九孔高爾夫球場,75片草地網球場,8片硬地網球場,3片足球場,5片草地滾球場,還有曲棍球籃球、棒球、田徑等場地。根據工部局統計,民國24年(1935年),租界外僑總共才3.8萬人,而僅在虹口公園一處直接參加體育活動的就達86103人次,在虹口公園打高爾夫球還要排隊。

1932年4月29日,在這裡發生了虹口公園爆炸案。日軍在虹口公園舉行慶祝天皇誕生日的天長節大會。會間,韓國臨時政府派獨立黨黨員尹奉吉在主席台旁引爆炸彈,當場炸死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白川義則、居留團團長河端貞次等,日本公使重光葵、總領事村井倉松等均被炸成重傷,極大地震動了日本侵略軍。至今園中還有尹奉吉義士的紀念亭。

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事變,公園部分建築遭破壞,工部局面對日本勢力的擴張,步步退縮,公園及靶場的建築物被日軍蠶食,到民國31年(1942年)9月,萬國商團解散,靶場及公園全部被日軍占領作為軍用場地。1945年後改名為「中正公園」。1950年改回「虹口公園」。

1927年,魯迅廣州搬來上海,居住在虹口公園附近的大陸新村,直至去世。魯迅生前一直來公園散步。1956年,魯迅的靈樞由萬國公墓遷此,並建魯迅紀念亭、魯迅紀念館等。1988年改名為「魯迅公園」。

建築物

公園經百年的歷史積累和不斷改造建設,不僅保留了英國公園的公布形式,保留了南大門、飲水器等歷史景觀和紫薇等百年大樹,而且揉和了中國造園藝術。

梅軒尹奉吉紀念館於2003年開館,位於該公園內,紀念1932年尹奉吉虹口公園義舉。2013年9月,中國政府對魯迅公園進行整修,韓國國家報勛處從2014年末開始全面更換紀念館內展品,並在紀念館廣場陳列展品。2015年4月29日,魯迅公園內的「梅軒尹奉吉紀念館」重新開放。當天,尹奉吉義士義舉83周年紀念儀式也在韓國首爾梅軒紀念館舉行。[1]

朱屺瞻藝術館位於公園東北角,是紀念畫家朱屺瞻的美術館。

畫廊

交通

參考文獻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