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Hong Kong SAR Regional Emblem.svg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內閣
CY Leung Chopped 2013.jpg
建立日期 2012年7月1日
解散日期 2017年6月30日
組織與人物
國家元首 胡錦濤(直至2013年)
習近平(2013年起)
政府首腦 梁振英
成員數量 15(直至2015年)
16(2015年起)
議會地位   親共派多數
36 / 60
(上任時)
40 / 70
(卸任時)
反對黨   泛民主派
歷史
選舉 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
議會任期 第四屆立法會
第五屆立法會
第六屆立法會
前任 第三屆政府
繼任 第五屆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是指第四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領導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又稱梁振英政府。梁振英於2012年3月25日當選行政長官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命,2012年7月1日正式就任,開始領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任期至2017年6月30日。

主要官員

職位 閣員 上任 離任 政黨 前職
政府首長
行政長官   梁振英 2012年7月1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行政會議召集人
司級官員
政務司司長   林鄭月娥 2012年7月1日 2017年1月16日 無黨籍 發展局局長
  張建宗 2017年1月16日 林鄭月娥政府 無黨籍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財政司司長   曾俊華 2012年7月1日 2017年1月16日 無黨籍 留任
  陳茂波 2017年1月16日 林鄭月娥政府 無黨籍 發展局局長
律政司司長   袁國強 2012年7月1日 林鄭月娥政府 無黨籍 Temple Chambers 資深大律師
決策局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   鄧國威 2012年7月1日 2015年7月21日 無黨籍 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
  張雲正 2015年7月21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海關關長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譚志源 2012年7月1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留任
教育局局長   吳克儉 2012年7月1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主席
環境局局長   黃錦星 2012年7月1日 林鄭月娥政府 無黨籍 建築師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   高永文 2012年7月1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醫院管理局署理行政總裁(2003-2004年)
民政事務局局長   曾德成 2012年7月1日 2015年7月21日 無黨籍 留任
  劉江華 2015年7月21日 林鄭月娥政府 民建聯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張建宗 2012年7月1日 2017年1月16日 無黨籍 留任
  蕭偉強 2017年2月13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
保安局局長   黎棟國 2012年7月1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保安局副局長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張炳良 2012年7月1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香港教育學院校長、前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蘇錦樑 2011年6月28日 2017年6月30日 民建聯 留任
發展局局長   麥齊光 2012年7月1日 2012年7月30日 無黨籍 發展局非全職顧問
  陳茂波 2012年7月30日 2017年1月16日 無黨籍 立法會會計界功能界別議員
  馬紹祥 2017年2月13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發展局副局長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陳家強 2012年7月1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留任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楊偉雄 2015年11月20日 林鄭月娥政府 無黨籍 行政長官創新及科技顧問
特定政府部門
警務處處長   曾偉雄 2012年7月1日 2015年5月4日 無黨籍 留任
  盧偉聰 2015年5月4日 林鄭月娥政府 無黨籍 警務處副處長(管理)
廉政專員   白韞六 2012年7月1日 林鄭月娥政府 無黨籍 入境事務處處長
審計署署長   孫德基 2012年7月1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會計師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遠東區主席
海關關長   張雲正 2012年7月1日 2015年7月21日 無黨籍 留任
  鄧忍光 2015年8月20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廣播處長
入境事務處處長   陳國基 2012年7月1日 2016年4月5日 無黨籍 留任
  曾國衞 2016年4月5日 林鄭月娥政府 無黨籍 入境事務處副處長
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   邱騰華 2012年7月1日 2017年6月30日 無黨籍 環境局局長


人事變動

  • 發展局局長麥齊光因為涉嫌以公帑租賃自己的住宅單位,於2012年7月12日在廉政公署發聲明宣佈拘捕前一小時宣佈辭職。同年7月30日麥齊光正式離任,由立法會會計界議員陳茂波繼任。(見麥齊光涉貪案
  • 行政會議成員張震遠於2013年5月21日申請暫停所有公職,[1]於5月24日申請辭任所有公職,獲得批准。[2]
  • 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由2012年11月3日起休假(此後無再參加行政會議),於2013年8月1日辭任。
  • 發展局政治助理何建宗於2013年8月2日辭任。
  • 勞工及福利局政治助理莫宜端申請辭任,於2013年8月24日離任。
  • 政務司司長政治助理張秀麗申請辭任,於2013年11月1日離任。
  •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申請辭任,於2014年1月1日離任。
  •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及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於2015年7月21日辭任。
  •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財政司司長政治助理羅永聰於2016年12月12日宣佈辭職。
  •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獲批辭職,於2017年1月16日離任。

就任

競選政綱

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於2012年3月25日早上11時結束,當中包括有1,132張有效選票,梁振英最終以689票、即60.9%的得票率,當選成為第4任香港行政長官;其餘候選人唐英年何俊仁則分別獲得285票和76票[5]。同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召開第7次全體會議,任命梁振英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於同年7月1日舉行就職典禮;他簽署了《任命梁振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的第616號國務院令

當選

梁振英在當選後出席記者會,被問及會否吸納投票予競選對手唐英年的人士時,梁振英重提「大和解」的觀念,指出「現在開始,已經再沒有梁營、唐營、何營之分,只有一個香港營,所有的香港人都是我陣營內的人。」[6]

梁振英接受《文匯報》專題訪問時表示,認為領導人需要「知所行止」,必須作好尺度拿捏及判斷。別人形容他為,梁振英則認為是解釋自己做事果斷,別人感覺他能夠在短時間內作出決定,其實他已經經過長時間的思考。例如雙非問題,他就曾經以長時間研究及收集民意,才決定推行「零配額」政策。梁振英認為自己公私分明,不風花雪月,在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期間,在會議後就繼續工作,非刻意不合群,而是擔心「無心的話」會製造不必要的風波。政治環保微妙緊張,若果一句說話講得不好,影響很大,所以必須謹言。[7]

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第569章第31(2)條規定,當選人須要公開作出法定聲明,表明他不是任何政黨的成員;及書面承諾他如果獲得任命為行政長官,則在任期內不會成為任何政黨的成員;或他不會作出具有使他受到任何政黨的黨紀約束的效果的任何作為。梁振英當選後於2012年3月30日按照上述選舉條例,當眾簽署聲明:「本人不是什麼黨員,也從來沒有要求加入或被邀請加入什麼黨,故從來不是任何政黨的『地上』或『地下』黨員」。

任內施政

上任前五司十四局的架構重組被立法會否決

2012年,梁振英競選政綱中提出「重組政府架構」的建議,由原來的三司十二局改為「五司十四局」(又稱「三司二副司十四局」),政府為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各設立一名副司長,以分擔司長的工作,另外重組各局,包括新設文化局科技及通訊局[8]等。梁振英認為重組可以使到政府更為有效落實施政理念。

由於重組政府架構涉大幅增加公帑開支(每年7,200萬港元),而二副司的職業權力和三司相同,變相其實是五司。反對者認為「五司十四局」是加大了政治分贓,架床疊屋,只會令到政府結構更為複雜,運作時也只會更為緩慢,有必要仔細審議是否違反了《香港基本法》原定的三司架構。而且候任行政長官並不建議諮詢和公開討論,被認為接近獨裁,結果引起爭議。

2012年5月23日,梁振英在多份報章撰寫題為拉布的文章,質疑立法會多個事務委員會討論其改組建議,實際是拉布以圖阻止改組架構,強調通過改組是「急市民所急」。[9]

文章刊登後,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及學者批評,梁違背三權分立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批評,梁振英此舉是向立法會施壓,並指是梁振英有責任在實施前釋除公眾疑慮;民主黨議員李永達指此舉是行政權干預立法權,違背三權分立的核心價值;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助理教授黃偉國亦指出,梁振英未上任便干預立法會工作。

自由黨主席劉健儀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亦強調,在委員會討論改組架構建議於正常程序,並非拖延。[10]

梁振英為了趕及在他在7月1日上任前令其重組政府架構理念落實,在同年6月中要求第三屆政府繞過眾多民生法案提出動議泛民主派認為梁振英的做法不尊重立法會既有的議事程序及時間過於倉卒。在6月21日舉行的立法會會議上審議了重組政府動議,泛民主派議員抨擊梁振英未上台已經粗暴地干預立法會的運作。原本以為在建制派佔多數下,必定能夠通過,但是表決結果出人意表:27票贊成、25票反對、1票棄權。在數名建制派議員缺席、反對及棄權下,梁振英的動議遭到否決。新班子於2012年7月1日以「舊架構宣誓就任。[11]

7月12日,因為涉嫌不誠實申請領取房屋津貼麥齊光提出辭任[12],後被廉政公署拘捕,上任只有12天便下台。其後政府表示,麥齊光只是「提出辭任」,其離任尚有待中央批准。任免主要官員須待中央同意。同月29日被免職,由原立法會議員陳茂波接任。

2015年2月,梁振英政府再申請成立創新及科技局,但在泛民議員拉布下失敗。 梁振英表示會再次提交立法會審議。

2015年11月,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成立創新及科技局撥款,創新及科技局在立法會長達三年半的討論,終在11月20日正式成立。

杜絕雙非

2012年4月,香港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不能保證在2013年於香港出生的「雙非嬰兒」可以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權,而香港社會的共識是雙非嬰兒「不是香港解決人口老化的正途」。[13]同年4月26日,醫院管理局決定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在該年及次年的預約分娩,確保本地孕婦在公立醫院可優先使用產科服務。[14]隨「零雙非」政策的實施,香港所有公立醫院無限期停止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分娩,所有私立醫院也停止接受雙非孕婦在2013年1月1日或以後的預約分娩,[15]雙非嬰兒數目之後大幅下降,由2011年高鋒時的35736人,大減到2013年的730人。[16]不過2013年以後仍有一些雙非孕婦進入香港產子,有人因為入境時虛報懷孕狀況被定罪及判處入獄。

社區重點項目計劃

梁振英於2013年1月16日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時,向全香港十八區區議會各撥款1億港元以進行社區重點項目計劃[17][18],建設一至兩項大型工程,又或者作為資助區內活動的用途,以落實他於競選政綱中提到提升區議會職能的承諾,體現「地區問題,地區解決;地區機遇,地區把握。」區議會可以自行決定如何使用該筆撥款,而不用再向民政事務總署輪候申請撥款興建地區項目;惟工程若然投資逾2,100百萬港元,則需要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工程也需要按照既定程序招標,預料可以比較原先程序加速一至兩年。該筆撥款亦不限制用以興建工程,亦可以用於資助活動,由區議會自行決定[19][20]。計劃規定,區議會需要於同年3月31日或者以前訂出項目清單,並且盡量於現屆區議會任期屆滿前、即2015年年底前完成[21]。基於議員普遍不滿意此計劃太倉卒[22],有關部門於2月6日宣佈將3月月底的訂出項目清單期限更改為開始接受建議日期[23][24]

2013年3月13日,社區重點項目計劃於立法會獲得通過首關撥款程序,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以大比數通過支持撥款2,900萬港元,作為支付社區重點項目計劃的前期籌備事務,稍後將會再提交予財務委員會正式通過[25]

人人暢道通行

2012年8月21日,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為了要達成「上落無障礙,出入更自在」的目標、方便老人及傷殘人士出任,政府除了在10處興建中的天橋升降機外,亦決定額外於222條行人天橋、隧道或者高架人行道段興建升降機及斜道等。於首年度,政府將會投入1億港元作為勘察及設計的費用,估計往後3年每年則需要10億港元以進行後續的工作。政府在是次的政策上有所改變,包括改變了撥款模式,以專款專用的形式去實行,而且不單只以達到《香港法例》最低要求,而是以民生的最大需求出發[26][27][28][29][30][31]。與此同時,會繼續改善政府場地及房屋委員會轄下物業無障礙設施,預計工程於2014年6月月底前會全部竣工[32][33][34][35][36][37]

2012年11月27日,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轄下的工務小組同意撥款約1億8,700港元進行工程,將會於12月再徵求財務委員會批准通過撥款[38]

樓市和房屋政策

梁振英任內推動多項樓市和房屋政策。

由於房屋供應短缺及其它因素,梁振英任內住宅樓價和租金升勢持續,反映二手住宅樓宇價格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在其任內上升超過5成。[40]在住宅以面積計價格大升而買家購買力有限的環境下,發展商興建實用面積少於200平方英尺的特小住宅單位(「奈米樓」)開始成為趨勢。[41]劏房」問題在梁任內也繼續惡化。[42]

公營房屋

梁振英任內亦大舉在全港各區尋找合適土地用以發展公共房屋

梁振英於2012年提出在5年內興建75,000個公屋單位的目標,但在其5年任期內實際興建數目僅有64,900個。[43]

港人港地

啟德1號為第四屆政府唯一「港人港地」

2012年「港人港地」政策出台。2013年推出首批「港人港地」土地招標出售,由批地日期起計的30年內,建成的住宅單位不論是一手或二手交易,只能售予香港永久性居民,業主出租也受到若干限制[44]

自2013年特區政府招標出售啟德1號兩幅土地以後,「港人港地」措施實質上已經停止,2018年發展局局長更稱政府無打算再推出類似土地[45],啟德1號遂成為迄今僅有的「港人港地」發展項目。[46]

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運輸票價優惠計劃

此項計劃是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乘坐公交交通工具的車/船費劃一為HK$2。

2012年6月28日,政府實施優惠計劃的第一階段,在港鐵的本地車程(機場快線、往來羅湖及落馬洲站車程、以及東鐵線頭等額外費除外)、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推行。

2012年8月5日,政府實施優惠計劃的第二階段,擴展至九巴、新巴、城巴和龍運巴士的專營路線(機場A及NA線、以及馬場路線除外)。

2013年3月3日,政府實施優惠計劃的第三階段,擴展至嶼巴的專營路線(A35線及以預約及團體租用形式提供的特別服務除外)及13家渡輪公司的21條指定航線(普通渡輪(豪華位)除外)。[47]

2014年5月18日,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兒童可享用優惠計劃。

2015年3月29日, 政府把優惠計劃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第一階段合共407條路線。

2015年6月28日,政府把優惠計劃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第二階段合共55條路線。

2015年9月20日,政府把優惠計劃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第三階段合共16條路線。

2016年2月28日,政府把優惠計劃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第四階段合共5條路線。

2016年3月20日,政府把優惠計劃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第五階段合共4條路線。

2016年4月24日,政府把優惠計劃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第六階段合共5條路線。

2017年2月26日,政府把優惠計劃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第七階段合共2條路線。

2017年4月1日,政府把優惠計劃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第八階段合共6條路線。

2018年8月12日,政府把優惠計劃全面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第九階段(最後階段)合共6條路線。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香港政府建議將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於2012年9月新學年起列為必修科,及設置3年開展期,及後引發遊行、示威及絕食等社會運動,因此最終擱置課程指引和修改方案,學校可以申請課程開辦費用,內容由學校及教學團體自由設計。

打擊跨境水貨客活動

入境事務處警察機動部隊出動,拘捕了大量從事水貨活動的非法勞工內地人香港人,並且充公水貨

提高法定最低工資

2013年5月1日起,法定最低工資由每小時28元提升至每小時30元。

2015年5月1日起,法定最低工資由每小時30元提升至每小時32元5角。

2017年5月1日起,法定最低工資由每小時32元5角提升至每小時34元5角。

設立奶粉限購令

長者生活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作為《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前設立的一項老年福利,支援有生活經濟需要的長者。此項津貼計劃於2013年4月開始發放,津貼金額將會追溯至2012年12月。政府預料將會有40萬長者獲得資助,涉及每年額外62億港元公帑開支,但意味著全民退休保障在任內不會推行。

制訂貧窮線

2013年9月28日,扶貧委員會公布貧窮線,以家庭入息中位數一半劃線。[48]

發出免費電視牌照

2013年10月15日,政府宣佈原則上發出兩個免費電視牌照,包括電訊盈科旗下的香港電視娛樂有線電視旗下的奇妙電視[49]

2015年4月1日,政府宣佈電訊盈科旗下的香港電視娛樂獲得12年免費電視牌照。同時政府宣布亞洲電視不獲延續免費電視牌照,最後一天的廣播日是2016年4月1日。由於亞洲電視不獲延續免費電視牌照, 而模擬廣播2020年才終止,在這段真空期,政府邀請香港電台提供模擬廣播服務。

政治制度改革

2014年9月28日下午5時58分,防暴警察向示威者發射首枚催淚彈,其後的抗爭運動是香港歷史上最大型的公民抗命運動

2013年10月17日,行政長官梁振英宣布成立政改諮詢專責小組(俗稱政改三人組),由林鄭月娥袁國強譚志源3人組成。

2013年12月4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大會上宣布正式啟動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產生辦法及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產生辦法的諮詢,為期5個月。林鄭月娥為政改諮詢專責小組主席,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為成員。諮詢文件口號是為「有商有量 實現普選」。[50]三人均公開否定公民提名和政黨提名,並稱提名委員會為唯一可以提名行政長官的選舉機構。

2014年7月15日,行政長官梁振英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交政制改革報告,啟動政改五部曲的第一部。此外,特區政府亦把政制改革諮詢收集回來的意見整理,同日向公眾發表《二零一七年行政長官及二零一六年立法會產生辦法公眾諮詢報告》。8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啟動政改五部曲的第二部,完成審議由行政長官梁振英所提交的香港未來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和香港未來立法會選舉訂下框架。[51]香港泛民主派和不少市民對此決定強烈不滿,引發長達79日、於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期間發生以佔領街道為主導的雨傘革命,並引發一連串的政治運動和暴力衝突,警民關係受到挑戰。

2015年1月7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到立法會啟動第二階段政改諮詢,為期兩個月,諮詢文件以「2017 機不可失」作為宣傳口號。

2015年4月22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到立法會宣讀第二階段諮詢結果和公佈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的政改方案,以「2017 一定要得」作為宣傳口號。

2015年6月17日,政府正式向立法會提交行政長官產生辦法議案,並於6月18日作出表決。由於33名建制派議員離開會議廳,結果造成8票贊成28票反對的局面,議案被否決。

附加資料:根據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人權事務委員會就《公約》第二十五條關於「普及和平等」原則作出的理解,「普及和平等的選舉」至少有三點要求:「一、每一名選民享有的選票數目是要相等。二、選民所享有的每一選票的票值是要相等。三、公民參選的資格不受不合理的限制」。

因此泛民主派得出結論,香港特別行政區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的政改方案並不符合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之「普及而平等」有關原則,是次方案只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8月31日發佈之有關框架。根據明報2015年6月11日之有關數據,是次方案只得到分別都是42.8%市民支持及反對。

計劃發展大嶼山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在2016年1月10日向梁振英提交工作報告。[52]

馬尼拉人質事件跟進工作

2014年1月29日,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菲律賓政府仍然未能夠滿足遇害者遺孀和倖存傷者所提出的要求,包括向他們道歉,香港政府和家屬均認為菲律賓外交部的回應不能夠接受,宣布於2月5日起採取首階段制裁行動,即暫停菲律賓外交或者公務護照持有人14日免簽證待遇的安排。[53]

2014年4月23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菲律賓政府就馬尼拉人質事件發表聯合公告,提出4項要求解決和處理受害者及家屬就道歉、賠償、懲處負責官員和其他人士及採取措施保障旅客安全[54]。同時,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香港政府即時取消對菲律賓的制裁行動及黑色外遊警示,恢復至黃色外遊警示[55]

男士侍產假

2014年12月18日,立法會三讀通過男士侍產假草案,在職男士享受3日侍產假,期間將可以獲取4/5薪金。[56]

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

退休保障諮詢

2015年12月22日,扶貧委員會展開為期六個月退休保障公眾諮詢 ,諮詢文件包含兩個方案,分別為「不論貧富」方案和「有經濟需要」方案。[57]

其他

2012年7月16日,政府宣布於2013年將會投入60億港元實施5項利民措施,包括:提供長者生活津貼、白表人士購買二手居屋、資助於香港島興建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增加長者醫療券至1千港元及撥款5億港元創辦設立社企基金。

落區行動

2012年7月梁振英上任初期,其本人及各位香港政府高級官員均有履行上任前的承諾,落區探訪,到社區會堂與市民進行對話收集民意。但因落區屢受泛民主派示威者抗議,此後不再進行公開落區,亦不再安排及通知傳媒進行採訪。

任內事件

任內舉行的選舉

參考文獻

  1. ^ 行政長官接納張震遠暫停履行公職. Yahoo 新聞香港. 2013-05-21 [201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0). 
  2. ^ 存档副本. [2013-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7). 
  3. ^ 行政長官選舉結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政府新聞稿,2012年3月25日
  4. ^ 候任行政長官與傳媒談話全文(只有中文). 2012-04-16 [2016-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5. ^ 梁盼參加2017特首普選. 明報. 2012年3月23日 [2012年3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9) (中文(臺灣)). 
  6. ^ 梁振英:從今只有「香港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蘋果日報
  7.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文匯報》2012年6月11日
  8. ^ 分拆自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有多種說法,包括「科技局」、「科技通訊局」等
  9. ^ 梁振英﹕「拉布」 - Yahoo! 新聞香港. 2013-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5). 
  10. ^ 振英拉布妄想症 羅范發脾四.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2-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9). 
  11. ^ 打尖議案墮馬 梁振英活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蘋果日報,2012年6月22日
  12. ^ 麥齊光辭任發展局長 - 雅虎香港新聞. [2012-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4). 
  13. ^ 《梁振英:明年私院雙非零配額》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文匯報》,2012年4月17日。
  14. ^ 《醫管局大會通過建議確保本地孕婦優先使用產科服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2012年4月26日。
  15. ^ 《當局嚴格執行零雙非政策》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2-31.,香港政府新聞網,2012年12月28日。
  16. ^ 《2001至2014年內地女性在香港生產的嬰兒數目》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7-05-18.,香港保護兒童會
  17. ^ 政府擬每區撥一億做亮點工程
  18. ^ 為每區額外預留一億小型工程撥款
  19. ^ 《施政報告》交代 落實梁政綱 18區議會獲一次性20億撥款 《星島日報》 2013年1月9日
  20. ^ 18區議會獲一次性20億撥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星島日報》 2013年1月9日
  21. ^ 「社區重點項目」 須2015年前完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東方日報》 2013年1月19日
  22. ^ 政府澄清社區重點項目三月底非死線
  23. ^ 18億元區會項目准延交建議 《明報》 2013年2月7日
  24. ^ 18億社區項目延諮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東方日報》 2013年2月7日
  25. ^ 立會通過社區重點項目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東方日報》 2013年3月14日
  26. ^ 政府將加建220個升降機 《明報》 2012年8月21日
  27. ^ 政府計劃加建無障礙設施首年動用1億
  28. ^ 全港行人天橋加設升降機 《星島日報》 2012年8月21日
  29. ^ 增無障礙設施天橋加建升降機每年斥逾10億
  30. ^ 林鄭:230地點建升降機 《明報》 2012年8月22日
  31. ^ 無障礙工程已投放13億《星島日報》 2012年8月23日
  32. ^ 全港行人天橋將加設升降機
  33. ^ 振英花31億全港設升降機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星島日報》 2012年8月22日
  34. ^ 年撥10億建無障礙城市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東方日報》 2012年8月22日
  35. ^ 林鄭月娥:以專款專用方式建造無障礙通道
  36. ^ 無障礙升降機數目不限 《星島日報》 2012年8月23日
  37. ^ 當局耗資13億為政府處所提升無障礙設施
  38. ^ 立會挺「人人暢道通行」 《星島日報》 2012年11月28日
  39. ^ 住宅物業印花稅劃一增至15%. Hong Kong's Information Services Department. [2016-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7). 
  40. ^ 樓價指數反彈 升穿160點新高. 蘋果日報. 2017-07-01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3). 
  41. ^ 納米戶飆近2倍 學者驚無得返轉頭. 2017-01-08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2). 
  42. ^ 劏房年半增三成  基層:梁振英房策令港人絕望. 蘋果日報. 2014-12-17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43. ^ 明報. 消息:施政報告房策少新猷. 2017-01-17. 
  44. ^ 立法會五題:「港人港地」政策. www.info.gov.hk. [2016-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9). 
  45. ^ CY「港人港地」玩完!發展局長:政府無打算再推. 蘋果日報. 2018-04-19. 
  46. ^ 啟德兩幅「港人港地」成絕響. 東方日報. 2015-10-22 [2017-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6). 
  47. ^ 存档副本 (PDF). [2014-05-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2-03). 
  48. ^ 存档副本. [2013-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2). 
  49. ^ 政府增發兩個免費電視牌照. Yahoo 新聞香港. [2013-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8). 
  50. ^ 香港政府新聞網 - 類別 - 政府評論 - 林鄭月娥就政改諮詢發表聲明. 2013-12-03 [2013-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8). 
  51. ^ 存档副本 (PDF). [2014-09-0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1-18). 
  52. ^ 大嶼山全民新空間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 2016年1月
  53. ^ 存档副本. [2014-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54. ^ 馬尼拉人質事件聯合公告(附圖). www.info.gov.hk. [2014-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6). 
  55. ^ http://m.rthk.hk/news/20140423/1001381.htm[永久失效連結]
  56. ^ 3天侍產假落實 全薪修正案否決 - 蘋果日報 - 要聞港聞 - 20141219.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4-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19). 
  57. ^ 香港政府新聞網 - 行政與公民事務 - 退休保障公眾諮詢展開. Hong Kong's Information Services Department. 2015-12-21 [2016-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4). 

參見

外部連結

前任:
曾蔭權第二任政府
梁振英政府
2012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
繼任:
林鄭月娥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