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Hong Kong SAR Regional Emblem.svg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內閣
港府執意推進《逃犯條例》修法民陣謹慎動員民眾抗爭1 (cropped).jpg
建立日期 2017年7月1日
解散日期 2022年6月30日
組織與人物
國家元首 習近平
政府首腦 林鄭月娥
成員數量 16
議會地位   親中派多數
40 / 70
(上任時)
90 / 90
(目前)
反對黨
歷史
選舉 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
議會任期 第六屆立法會
第七屆立法會
前任 第四屆政府
繼任 第六屆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任期結束
香港 - 2022年6月30日
距今還有28
以當地時間計算
如果發現倒數時間不準確,請清除頁面快取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林鄭月娥出任第五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後,其領導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故又稱林鄭月娥政府,簡稱林鄭政府

2017年3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任命林鄭月娥為香港第五任行政長官[1]。林鄭月娥於同年4月11日在北京中南海拜會李克強,並在其手上接過任命狀。[2]林鄭月娥於2017年7月1日就任,開始領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以正常時間為根據,該任期會至2022年6月30日為止。

主要官員

林鄭月娥與主要官員會見傳媒
職位 閣員 上任 離任 政黨 前職
政府首長
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2017年7月1日 現任 無黨籍 政務司司長
司級官員
政務司司長   張建宗 2017年7月1日 2021年6月25日 無黨籍 留任
  李家超 2021年6月25日 2022年4月7日 無黨籍 保安局局長
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 2017年7月1日 現任 無黨籍 留任
律政司司長   袁國強 2017年7月1日 2018年1月6日 無黨籍 留任
  鄭若驊 2018年1月6日 現任 無黨籍 資深大律師
決策局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   羅智光 2017年7月1日 2020年4月22日 無黨籍 保安局常任秘書長
  聶德權 2020年4月22日 現任 無黨籍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   聶德權 2017年7月1日 2020年4月22日 無黨籍 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
  曾國衛 2020年4月22日 現任 無黨籍 入境事務處處長
教育局局長   楊潤雄 2017年7月1日 現任 無黨籍 教育局副局長
環境局局長   黃錦星 2017年7月1日 現任 無黨籍 留任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   陳肇始 2017年7月1日 現任 無黨籍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
民政事務局局長   劉江華 2017年7月1日 2020年4月22日 民建聯 留任
  徐英偉 2020年4月22日 2022年2月24日 民建聯 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羅致光 2017年7月1日 現任 無黨籍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保安局局長   李家超 2017年7月1日 2021年6月25日 無黨籍 保安局副局長
  鄧炳強 2021年6月25日 現任 無黨籍 警務處處長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   陳帆 2017年7月1日 現任 無黨籍 機電工程署署長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   邱騰華 2011年6月28日 現任 無黨籍 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
發展局局長   黃偉綸 2017年7月1日 現任 無黨籍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   劉怡翔 2017年7月1日 2020年4月22日 無黨籍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
  許正宇 2020年4月22日 現任 民建聯 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楊偉雄 2017年7月1日 2020年4月22日 無黨籍 留任
  薛永恆 2020年4月22日 現任 無黨籍 機電工程署署長
特定政府部門
警務處處長   盧偉聰 2017年7月1日 2019年11月18日 無黨籍 留任
  鄧炳強 2019年11月19日 2021年6月25日 無黨籍 警務處副處長(行動)
  蕭澤頤 2021年6月25日 現任 無黨籍 警務處副處長(行動)
廉政專員   白韞六 2017年7月1日 現任 無黨籍 留任
審計署署長   孫德基 2017年7月1日 2018年12月31日 無黨籍 留任
  朱乃璋 2018年12月31日 現任 無黨籍 審計署副署長
海關關長   鄧以海 2017年7月1日 2021年10月21日 無黨籍 海關副關長
  何珮珊 2021年10月21日 現任 無黨籍 海關副關長
入境事務處處長   曾國衞 2017年7月1日 2020年4月22日 無黨籍 留任
  區嘉宏 2020年4月22日 現任 無黨籍 入境事務處副處長
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   陳國基 2017年7月1日 現任 無黨籍 入境事務處處長


人事變動

就任

競選

當選

2017年3月26日,林鄭在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中當選後即發表勝選宣言,指自己上任後首要工作將會是修補社會撕裂和解開鬱結,團結香港市民。她聲稱要為香港特區政府的管治「注入新風格」,並建立與立法會議員的恆常溝通機制,為改善與立法會的關係打好基礎。她又提出透過尊重不同聲音,讓政府、公民社會和民間力量合力解決香港的各種問題,逐漸修補香港社會撕裂。[8]

同年5月4日,林鄭在記者會上被問及其在競選期間的支持率較其他候選人為低下當選,她可如何回應市民對其修補社會撕裂能力的質疑時,表示自己在嚴格遵照《基本法》和法例下當選,足以反映自己作為下任行政長官的認受性,是「不容置疑」,重申自己會盡力團結社會各界,將香港重導至「正常的發展方向」。[9]

任內事件

2017年(上任首年)

2018年(上任第2年)

2019年(上任第3年)

  • 三隧分流中環灣仔繞道通車
  • 提高長者綜援門檻
  • 計劃修訂《逃犯條例》
  • 粵港澳大灣區綱要公佈
  • 西九龍公路城巴與貨車相撞事件
  • 聖保祿中學拍照事件
  • 理工大學學生被處分事件
  • 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教師自殺事件
  • 港鐵中環站列車相撞事故
  • 2019年麻疹事件
  • 空置稅
  • 黃台仰及李東昇獲得德國政府難民庇護
  • 西九文化區M1地庫水浸
  • 2019年粉嶺公路九巴車禍

2020年(上任第4年)

  • 2019-nCoV急性呼吸道疾病
  • 中聯辦港澳辦批評郭榮鏗及民主派議員阻擾立法會內會運作及支持香港警察拘捕民主派人士,並觸發《基本法》22條爭議
  • 撤換5名問責官員
  • 2020年香港文憑試歷史科試題取消爭議
  • 蔡玉玲事件

2021年(上任第5年)

重要事件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任內主要選舉

參考文獻

  1. ^ 李克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78号.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17-04-01 [2017-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1). 
  2. ^ 【林鄭當選】國務院任命林鄭月娥為港特首 李克強:團結帶領各界人士. 蘋果日報 (香港). 2017-03-31 [2017-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0). 
  3. ^ 【臨別贈言】林鄭月娥的八大願景. 立場新聞. 2016-11-28 [2017-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5) (中文). 
  4. ^ 林鄭月娥競選網頁-願景. 林鄭月娥. 2017-01-16 [2017-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0). 
  5. ^ 5.0 5.1 5.2 林鄭月娥競選政綱 (PDF). [2017-04-1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3-10). 
  6. ^ 6.0 6.1 6.2 林鄭承諾新風格管治班子注新血. now新聞. 2017-03-26 [2017-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6) (中文). 
  7. ^ 7.0 7.1 7.2 【林鄭當選】林鄭月娥政綱懶人包 助上樓、改稅制、檢視教育制度. 香港01. 2017-03-26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5) (中文). 
  8. ^ 林鄭月娥勝選宣言全文:選舉過後,團結向前. 立場新聞. 2017-03-26 [2017-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8) (中文). 
  9. ^ 反駁低民望 林鄭:嚴格遵照法例下當選,認受性不應受質疑. 謎米香港. 2017-05-04 [2017-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1) (中文). 
  10. ^ 羅哲斯被拒入境 英外交部表關注 傳召中國大使. 明報. 2017-10-18 [2017-1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8). 
  11. ^ 據報政府研究在內地港人可以在中國內地投票 -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zh.wikinews.org. [2021-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中文(繁體)). 
  12. ^ 立場報道 | 立場新聞.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21-04-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英語). 

外部連結

前任:
梁振英政府
林鄭月娥政府
2017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
繼任:
李家超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