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
青海省 青 | |
---|---|
省 | |
![]() | |
![]() 圖中高亮顯示的是青海省 | |
坐標: 35°N 96°E / 35°N 96°E | |
國家 |
![]() |
語源 | 取自蒙古語「Köke Nayur」,意即「青海」 |
省會 及最大城市 |
西寧市 |
行政區劃 | 地級行政區8個、縣級行政區44個、鄉級行政區429個 |
政府 | |
• 省委書記 | 信長星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王建軍 |
• 省長 | 吳曉軍 |
• 政協主席 | 公保扎西 |
面積 | |
• 總計 | 720,000平方公里 |
面積排名 | 第4名(土地面積) |
人口(2015) | |
• 總計 | 588.7萬人 |
• 排名 | 第32名 |
• 密度 | 7.80人/平方公里 |
• 密度排名 | 第30名 |
• 占全國 | 0.42% |
• 生育率(2010) | 1.37(第9名) |
族群 | |
• 民族 |
漢族-53.02% 藏族-24.44% 回族-14.83% 土族-3.63% 撒拉族-1.9% 蒙古族-1.77% |
• 方言 | 中原官話/藏語/蒙古語/土族語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ISO 3166碼 | CN-QH |
GDP(2014) |
¥2301.12億元 $ 374.6億美元(第30名) |
• 人均 | ¥39,633元 $ 6,452美元(第19名) |
• 占全國 | 0.36% |
HDI(2014) | 0.694( 中 ) 中 · 第27名 |
行政區劃代碼 | 63 |
網站 | www.qh.gov.cn |
青海省 | |||||||||||||||
漢語名稱 | |||||||||||||||
---|---|---|---|---|---|---|---|---|---|---|---|---|---|---|---|
漢語 | 青海 | ||||||||||||||
| |||||||||||||||
藏語名稱 | |||||||||||||||
藏語 | མཚོ་སྔོན་ | ||||||||||||||
| |||||||||||||||
蒙古語名稱 | |||||||||||||||
傳統蒙文 | ᠬᠥᠬᠡ ᠨᠠᠭᠤᠷ | ||||||||||||||
西里爾蒙文 | Хөх нуур |
青海省,簡稱青,為中國一級行政區,位於中國西部、青藏高原東北部。因境內有全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省會是西寧市。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三江源」。
歷史
早在2萬年前青海就有人居住。早在西周時期,就與中原地區發生政治、經濟聯繫。並且與秦朝來往密切。到了漢初,又分裂成分為先零、燒當、發羌、党項等部。
古代青海東部屬於中原王朝統治,漢時曾設西海郡、河源郡、湟源郡、金城郡,控制了今天的青海貴南、貴德以及西寧和湟源等地,還設立護羌校尉。 兩晉時期,鮮卑慕容部的一支率所部1700戶從遼東前燕西遷,建立吐谷渾汗國,除了青海以外,還控制了甘肅一些地區,統治了青海足足300年。在吐谷渾帝國的南部還有佔據白蘭道數百年的丁零人和古羌族的國家白蘭國。
隋朝時,公元607年(隋煬帝大業三年)改鄯州為西平郡,轄湟水、化隆二縣,今西寧為西平郡湟水縣的轄地。大業初又改廓州為澆河郡,治所在河津縣(今貴德縣境)。在大業五年(609年)隋煬帝擊潰吐谷渾,生擒吐谷渾首領,設置河源郡、西海郡、且末郡、鄯善郡四郡,從此隋朝控制了青海全境。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後,在青海東部設鄯、廓二州。鄯州轄龍支、湟水二縣,今西寧為湟水縣轄地。後吐蕃滅吐谷渾,安史之亂後,吐蕃從唐軍手中奪取了鄯州(今西寧),改稱青唐城。11世紀初,青海東部擁立吐蕃普約後裔為王,稱唃廝囉,號為宗喀王,建都青唐(今西寧)。史稱青唐王國。
12世紀初,北宋力量到達河湟地區,並將鄯州改為西寧州,於是西寧名稱開始使用。13世紀初,成吉思汗率大軍經臨洮進占西寧州,並在河州(今臨夏縣)設置元帥府,當時牧區推行土司制度。這時,在蒙古帝國的支持下,藏傳佛教在青海逐漸盛行起來,並建立了許多寺院。元朝時期,青海大部歸吐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管轄,隸屬於宣政院。
青海蒙古族在明代由新疆遷來,其首領顧實汗,牧於青海湖周圍、柴達木盆地及黃河河曲一帶,勢頗強盛。17世紀,顧實汗控制青海,對西藏也有強大的影響。清朝政府派員冊封顧實汗為遵行文義敏慧顧實汗,使顧實汗在青、藏的統治地位強化。清雍正帝平息顧實之孫和碩親王羅布藏丹津後,改西寧衛為府,設西寧縣、碾伯縣和大通衛,屬甘肅省。青海地區由西寧辦事大臣直轄管理。這項措施為後來青海建省鋪平了道路。
清末時,回族商人馬海晏起兵反清,創立了馬家軍,後歸順清朝,馬海晏在庚子拳亂,八國聯軍襲來時為了保護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憂勞而卒,朝廷蔭襲馬海晏之子馬麒為總兵。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馬麒升任青海蒙番宣慰使,成為軍閥,逐漸統治青海,馬麒死後,其子馬步芳勢力更是深入青海,期間青海省於1928年成立。青馬軍閥在青海統治了四十年,1949年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接管。

1949年9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西寧。9月26日,青海省人民軍政委員會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組成,以西寧為省會。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年—1976年),青海曾發生大規模血案[1][2][3][4][5][6]。1967年2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青海省軍區與地方造反派經過九天的對峙後,以13個連的兵力攻入造反派占據的《青海日報》社,一天內解放軍打死造反派169人,打傷178人[1][3][5][6];而解放軍中有4人被己方誤傷致死,另有46人受傷[5]。此外,據不完全統計,該事件後共有13,414名群眾被逮捕,17,293人被捆綁吊打,5,968人被搜身抄家,4,279人參與集中勞動[1][2][5]。
2010年4月14日上午,玉樹州發生7.1級地震,地震造成2698人死亡,失蹤270人,12135人受傷。自治州政府所在地結古鎮全部停電,由於大部分建築都是土木結構,重災區結古鎮附近西杭村的民屋幾乎全部(99%)倒塌[7]。此外整個玉樹州的70%學校房屋垮塌[8]。
2021年5月22日凌晨2時04分,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發生芮氏7.4級地震。當地應急部門稱,最少兩條高速公路大橋塌陷,多條幹道嚴重受損變形隆起,需臨時封閉。暫未有地震傷亡報告。震央位於瑪多縣城外38公里,震源深度17公里,全省均有震感,省會西寧市震感強烈。青海啟動特別重大地震二級應急響應,派出多支救援隊及人員赴震區救援。[9]
地理



青海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全省均屬高原範圍之內。地形複雜,地貌多樣。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點崑崙山的布喀達板峰為6860米,最低點在民和下川口村,海拔為1650米。境內山脈高聳,地形多樣,河流縱橫,湖泊棋布。巍巍崑崙山橫貫中部,唐古拉山峙立於南,祁連山矗立於北,茫茫草原起伏綿延,柴達木盆地浩瀚無限。長江、黃河及瀾滄江(湄公河)(因此被稱作「三江源」)之源頭在青海。巴顏喀拉山為長江和黃河的分水嶺。
青海屬於高原大陸性氣候,有太陽輻射強、光照充足;平均氣溫低,在-5.7℃~8.5℃之間;降水量少,絕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地域差異大;雨熱同期等特點。
礦產資源
石油, 主要在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石油勘探開採在1954年就進行,1955年第一口油井開鑽。至今,青海石油的油氣年產量已達459萬噸。 金屬礦產,包括鋰礦等
野生動物
四至
方位 | 地點 | 坐標 |
---|---|---|
北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蘇里鄉 | 39°12′51″N 97°00′51″E / 39.21420°N 97.01420°E |
東 | 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隆治鄉 | 36°12′24″N 103°04′10″E / 36.20680°N 103.06940°E |
南 | 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吉曲鄉 | 31°36′07″N 96°12′22″E / 31.60181°N 96.20615°E |
西 | 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索加鄉 | 36°01′10″N 89°24′08″E / 36.01940°N 89.40220°E |
行政區劃
青海省現轄2個地級市、6個自治州,下設7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25個縣、7個自治縣。
青海省行政區劃圖 | |||||||||
---|---|---|---|---|---|---|---|---|---|
區劃代碼[10] | 區劃名稱 | 漢語拼音 | 面積[註 1]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11] (2020年普查) |
政府駐地 | 縣級行政區劃[12] | |||
市轄區 | 縣級市 | 縣 | 自治縣 | ||||||
630000 | 青海省 | Qīnghǎi Shěng | 696,646.77 | 5,923,957 | 西寧市 | 7 | 5 | 25 | 7 |
— 地級市 — | |||||||||
630100 | 西寧市 | Xīníng Shì | 7,606.78 | 2,467,965 | 城中區 | 5 | 1 | 1 | |
630200 | 海東市 | Hǎidōng Shì | 12,982.42 | 1,358,471 | 樂都區 | 2 | 4 | ||
— 自治州 — | |||||||||
632200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Hǎiběi Zàngzú Zìzhìzhōu |
34,389.89 | 265,322 | 海晏縣 | 3 | 1 | ||
632300 | 黃南藏族自治州 | Huángnán Zàngzú Zìzhìzhōu |
18,226.46 | 276,215 | 同仁市 | 1 | 2 | 1 | |
632500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Hǎinán Zàngzú Zìzhìzhōu |
43,453.23 | 446,996 | 共和縣 | 5 | |||
632600 | 果洛藏族自治州 | Guǒluò Zàngzú Zìzhìzhōu |
74,246.36 | 215,573 | 瑪沁縣 | 6 | |||
632700 | 玉樹藏族自治州 | Yùshù Zàngzú Zìzhìzhōu |
204,887.14 | 425,199 | 玉樹市 | 1 | 5 | ||
632800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Hǎixī Měnggǔzú Zàngzú Zìzhìzhōu |
300,854.49 | 468,216 | 德令哈市 | 3 | 3 |
人口
2010年末全省總人口共5,626,722人。漢族人口共2,983,516人,占53.02%;少數民族共2,643,206人,占46.98%,這一比重僅低於西藏和新疆,居全國第三位。截止到2017年末,青海省的總人口為598萬人[13]。少數民族:
- 藏族,共1,375,062人,占全省總人口的24.44%,主要分布在玉樹、果洛、海南、黃南、海北五個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寧市的大通縣,平安縣和海東市也有部分藏族居住。青海藏族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由吐蕃吸收青藏高原各民族逐漸發展形成的。藏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青海藏族除玉樹部分人講康巴方言外,均操安多方言,通用藏語文,信奉藏傳佛教。
- 回族,共834,298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4.83%。主要分布在青海東部地區。
- 土族,共204,413人,佔全省總人口的3.63%。
- 撒拉族,共107,089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9%。
- 蒙古族,共99,815人,佔全省總人口的1.77%。
- 其他少數民族,共22,529人,佔全省總人口的0.4%。
宗教
青海的漢族主要信仰中國民間宗教(包括道教和儒教)和佛教。藏族信仰藏傳佛教或苯教,回族信仰伊斯蘭教。根據2004年的中國綜合社會調查,基督徒占青海人口的0.76%。[15]2010年的一項調查,青海有17.51%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14]
|
經濟



- 青海經濟總量低,主要依託當地礦產、生態及生物資源,化肥、畜牧業、有色金屬等產業具有比較優勢。2016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2572.49億元,比上年增長8%,近年來,青海省的GDP年均增速普遍高於全國平均。
- 2006年青藏鐵路正式通車,青海旅遊業、特色工藝品和農產品加工業將逐步得到較快發展。
- 青海銷售收入最大的公司是西部礦業集團,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為鹽湖集團(SHE:000578),該公司將併入本省另一家上市公司鹽湖鉀肥(SHE:000792)。
- 2018年,全省生產總值(GDP)為2865.23億元,比2017年增長7.2%。[16]
文化
人物
吳滿新
語言
旅遊
青海旅遊資源豐富,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民族文化旅遊節、三江源國際攝影節、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是當地政府為吸引旅遊業主要舉辦的官方活動。
教育
政治
地方首長
機構 |
![]() 中國共產黨 青海省委員會 |
![]()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青海省委員會 |
---|---|---|---|---|
職務 | 書記 | 主任 | 省長 | 主席 |
姓名 | 信長星[17] | 王建軍[18] | 吳曉軍[19] | 公保扎西[20] |
民族 | 漢族 | 漢族 | 漢族 | 藏族 |
籍貫 | 山東省惠民縣 | 湖北省鄖縣 | 江西省泰和縣 | 青海省化隆縣 |
出生日期 | 1963年12月(58歲) | 1958年6月(63歲) | 1966年1月(56歲) | 1962年10月(59歲) |
就任日期 | 2022年3月 | 2018年9月 | 2022年3月 | 2022年1月 |
注釋
參考文獻
引用
- ^ 1.0 1.1 1.2 孫言誠. 青海二·二三事件. 炎黃春秋. [2019-12-29].
- ^ 2.0 2.1 第二十一章 青海军区开枪镇压革命群众惨案.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2019-12-29].
- ^ 3.0 3.1 卜偉華. 也谈青海“二·二三”事件. 華夏文摘. [2019-12-29].
- ^ 青海文革专辑2(“二二三”事件专辑) (PDF). The PRC History Group.
- ^ 5.0 5.1 5.2 5.3 丁抒. 文革首次血案──青海「二·二三事件」 . EDUBRIDGE.
- ^ 6.0 6.1 著, 喬晞華 James D. Wright. 文革群眾運動的 動員、分裂與滅亡 ——以社會運動學視角. 世界華語出版社. 2019-04-24. ISBN 978-1-940266-57-2 (中文).
- ^ 青海玉树地震一村庄夷为平地 99%民房全部倒塌. 中新社 (網易). 2010-04-14 [2010-04-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9) (簡體中文).
- ^ "玉树州红十字会称玉树70%学校房屋垮塌". 中國廣播網 (網易). 2010-04-14 [2010-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8) (簡體中文).
- ^ 青海7.4級地震致兩大橋塌陷 雲南漾濞6.4級地震至少3死-明報新聞網[2021年05月22日]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7-08-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 ^ 青海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 青海省統計局.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4》. 中國統計出版社. August 2014. ISBN 978-7-5037-7130-9.
- ^ 中国统计年鉴-2018. 國家統計局. [2019-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3).
- ^ 14.0 14.1 Min Junq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Islam in China. JISMOR, 8. 2010 Islam by province, page 2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ata from: Yang Zongde, Study on Current Muslim Population in China, Jinan Muslim, 2, 2010.
- ^ 15.0 15.1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 2009. Report by: Xiuhua Wang (2015, p. 15)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September 25, 2015,.
- ^ 快讯第3期: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2%. 青海統計局. 2019-01-28 [2019-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6).
- ^ 信长星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2-04-16].
- ^ 王建军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2-04-16].
- ^ 吴晓军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2-04-16].
- ^ 公保扎西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22-04-16].
來源
- 書籍
- 主編 陳雲峰 ; 副主編 傅青元, 郭璟, 張尚春 ; ; Yunfeng Chen; Qingyuan Fu; Jing Guo; Shangchun Zhang (編). 当代中国的青海 Contemporary China : Qinghai / Dang dai Zhongguo de Qinghai = Contemporary China : Qinghai. 當代中國叢書, [135]. 當代中國出版社、香港祖國出版社. 2009 [24 April 2014].
外部連結
![]()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甘肅省 |
甘肅省 |
![]()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 |
![]() |
甘肅省 | ||
|
||||
![]() |
||||
西藏自治區 |
西藏自治區 |
四川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