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州,唐朝時設置的州。
垂拱二年(686年),析益州置,治所在晉原縣(今四川省崇州市)。下轄晉原縣、清城縣(730年改為青城縣)、唐隆縣(今崇州市江源鎮東岸,武周693年—705年改為武隆縣,712年改為唐興縣,757年改為唐興縣)、新津縣。轄境相當今四川省崇州、新津等市縣及都江堰市部分地區。天寶元年(742年)改唐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蜀州。宋朝時,屬成都府路。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升為崇慶府。
- 唐朝蜀州刺史
- 閭丘某(694年)
- 張柬之(698年)
- 武太沖(武周時)
- 樊㤾(唐中宗時)
- 鍾紹京(710年)
- 李禕(710年)
- 平嗣先(724年—725年)
- 李忠徇(729年)
- 楊勵本(730年—732年)
- 李鈞(開元年間)
- 周鵬年(開元年間)
- 史泰(開元末年)
- 唐安郡太守
- 王縉(乾元年間)
- 李峴(759年)
- 高適(760年—761年)
- 崔某(761年)
- 李忠勇(762年)
- 李嶧(大曆年間)
- 李漸(大曆年間)
- 韓洄(781年—784年)
- 裴察(貞元年間)
- 皇甫澈(798年—802年)
- 房式(802年—805年)
- 崔能(806年—811年)
- 第五申(元和年間)
- 李承休(大中年間)
- 劉璐(大中年間)
- 鄭允謨(咸通年間)
- 陽琯(872年)
- 王茲(881年)
- 任從海(890年)
- 徐公鉥(890年)
- 李行周(890年)
- 張無息(大順、景福年間)
- 王宗瑤(景福年間)
- 王宗綰(唐昭宗時)
- 李師泰(896年)
- 周德權(897年)
- 韓湑
參考資料
| | | | |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後梁 龍德三年( 923年)、後唐 清泰三年(936年)、後晉 天福十一年( 946年)、後漢 乾祐三年(950年)、後周 顯德六年(95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