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隋朝時設置的州。
隋朝大業二年(606年),改溱州置,治所在上蔡縣(同時改為汝陽縣,在今河南省汝南縣)。唐朝初年改豫州。寶應元年(762年),當是避唐代宗李豫諱,改為蔡州。唐朝時,戶八萬七千六十一,口四十六萬二百五。下領十縣:汝陽縣、朗山縣、遂平縣、上蔡縣、新蔡縣、褒信縣、新息縣、真陽縣、平輿縣、西平縣。轄境相當今河南省淮河以北,桐柏山以東,洪河上游以南地區。唐朝中葉李希烈、吳元濟等藩鎮先後割據於此。
金朝泰和後,轄境縮小。金朝末年,金哀宗由汴梁遷此。最終,蔡州城在蔡州之戰中為南宋與蒙古聯軍所克。元朝至元三十年(1293年)升為汝寧府。地當汴、洛、淮、沔交通孔道。
行政區劃
刺史
- 唐朝蔡州刺史
- 李忠臣(770年—776年)
- 李希烈(779年—786年)
- 陳仙奇(786年)
- 李諒(786年,遙領)
- 吳少誠(786年—809年)
- 李宥(810年,遙領)
- 吳少陽(809年—814年)
- 吳元濟(814年—817年)
- 裴度(817年)
- 馬總(817年—818年)
- 楊元卿(818年,未任)
- 劉元鼎(818年)
- 丁俛(818年)
- 高瑀(長慶年間)
- 陸亘(長慶年間)
- 王茂元(寶曆年間)
| - 柏元封(827年)
- 韓威(838年)
- 楊敬之(唐文宗時)
- 田群(會昌年間)
- 南卓(會昌末年)
- 李叢(858年)
- 劉符(咸通年間)
- 皇甫德驥
- 張巨濟
- 秦宗權(880年—889年)
- 趙犨(885年—888年)
- 申叢(889年)
- 郭璠(889年)
- 崔洪(897年—899年)
- 朱友裕(899年—901年)
- 朱延壽(902年)
- 黃文靖(905年—906年)
|
注釋
參考資料
| | | | |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後梁 龍德三年( 923年)、後唐 清泰三年(936年)、後晉 天福十一年( 946年)、後漢 乾祐三年(950年)、後周 顯德六年(95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