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邨

華富(一)邨
Wah Fu (I) Estate
Wah Fu Estate overview 2021.jpg
概要
類型 租住屋邨
地區  香港南區
地址 瀑布灣華富道15、18號
瀑布灣道3、8、31號
座標 22°15′N 114°08′E / 22.25°N 114.13°E
承建商 Logo of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svg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入伙年份 1967年(55年邨齡) (重建前)
2038年-2040年 (重建後)
技術細節
座數 12(重建前)
7(重建後)
其他資訊
單位數目 4,800
單位面積 283 - 365 呎(ft²)
住戶數 4700
認可人口 12,800
地圖
華富(二)邨
Wah Fu (II) Estate
Wah Fu (II) Estate 2007.jpg
概要
類型 租住屋邨
地區  香港南區
地址 瀑布灣華昌街2-11號
座標 22°15′N 114°08′E / 22.25°N 114.13°E
承建商 Logo of 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svg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入伙年份 1970年(52年邨齡)(重建前)
2040年-2042年 (重建後)
技術細節
座數 6(重建前)
8(重建後)
其他資訊
單位數目 4,300
單位面積 331 - 399 呎(ft²)
住戶數 4300
認可人口 13,400
地圖
1970年剛落成不久的華富邨
華富邨全貌
華富商場

華富邨(英語:Wah Fu Estate),位於香港島南區瀑布灣,鄰近貝沙灣置富花園華貴邨等。是香港最著名的公共屋邨之一,因為部份樓宇可以看到海景及鄰近的貝沙灣,所以普遍有「平民豪宅」之稱。華富邨項目編號為UR06/RD14,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建築師廖本懷先生負責設計,而華富邨重建計劃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

華富邨分5期落成,華富(一)邨於1967年11月至1969年2月分階段落成[2],而華富(二)邨則於1970-71年分階段落成,而1978年加建的華翠樓及華景樓亦正式落成[3]。華富邨的人口在高峰時共有約50,000人。2011年華富邨的總人口為27,953人[4]

2026年,華富邨計劃即將拆卸重建。

歷史

屋邨概要

華富邨的是房委會前身為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愛民邨蘇屋邨北角邨西環邨後策劃建設的第三個屋邨,當時獲譽為遠東規模最大的地區性住宅計劃[5]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將於1963年宣佈興建華富邨,是當時計劃興建的10座廉租屋邨之第8條屋邨,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建築師廖本懷設計。1968年9月27日,時任香港總督戴麟趾主持華富邨的開幕典禮,同時亦慶祝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第25,000個單位落成(位於華美樓9樓)。

華富邨在落成之初,並未吸引太多市民申請,原因是該邨在當時位處偏遠,交通非常不便,對外交通如前往中上環,僅能夠依靠一條狹窄的薄扶林道,即使來往最近的社區香港仔也要乘車,加上屋邨原址為雞籠灣墳場香港日治時期亂葬崗,使不少迷信的市民不願意申請入住。至落成該年,香港政府為了吸引市民入住,而播放了一齣名為「華富新邨」的宣傳影片[6]

當華富邨興建後,已於1974-1975年落成、在九龍何文田忠孝街和孝民街的愛民邨設計也依照華富邨的藍本並稍作改良,依山而建,讓更多居民能看到開揚的山景及維多利亞港,故愛民邨有九龍「華富邨」之稱。

公屋醜聞

於1980年代揭發的26座問題公屋醜聞,使香港房屋委員會發現全港共577座公共屋邨出現問題,當中包括華富邨華樂樓、華光樓、華珍樓、華康樓、華基樓、華昌樓及華興樓。當中狀況最差的華昌樓、華康樓及華樂樓混凝土強度分別只有6.45MPa、6.5MPa及6.8MPa、遠低於標準。由於混凝土強度遠低於標準令樓宇結構有問題,承力牆結構不足以承受樓宇負荷,所以這三座大廈需要加設大鋼架將力轉落鋼架之上再分散到地面,以減輕承力牆的負擔,這些大廈均需要封閉部份樓層作為安放巨型鋼架。而其餘同樣牽涉醜聞的大廈混凝土強度亦分別只有7MPa-10MPa左右,這些大廈亦需要作大型維修工程更換鋼筋及混凝土[7]

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

政府在2022年2月14日晚上8時起把香港仔華富邨華裕樓(不包括華信樓)設為「受限區域」,居民需在當晚午夜12時前起接受檢測,目標在翌日中午12時完成行動。

政府在2022年3月31日晚上5時起把香港仔華富邨華景樓(不包括華生樓)設為「受限區域」,居民需在當日晚上10時前起接受檢測,目標在翌日中午1時完成行動。

未來發展

清拆及重建計劃

由於繼深水埗區蘇屋邨、華富邨在樓宇結構目前仍然安全上的詬病,房委會曾經計劃將華富邨全邨清拆及重建。至2008年年初,房屋委員會證實華富邨的整體結構仍然安全,加上同區一帶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少,難以安置受到重建影響的居民,故此於15年內都不會清拆華富邨[8]。不過對於個別情況比較差的大廈(大部份為海旁低層大廈),基於復修費用高昂,考慮到成本問題,則需要於短期內清拆才能夠解決問題[9]

到了2012年11月,香港報章引述消息透露,房屋署正在研究重建華富邨,同時期望增加單位供應,從而舒緩公屋輪候冊上的申請情況[10][11]

至2014年1月15日,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透過後《201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宣佈重建華富邨,包括將連同該邨在內的6幅地皮(包括華景街和華富邨北兩幅休憩用地、華樂徑一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置富花園東面一幅住宅用地以及雞籠灣一幅綠化地帶)納入重建計劃中,在放寬發展限制及將地積比率從當前的5倍提升至6倍後,整個重建區域將會至少增加約12,000個單位,合共可以興建逾20,900個公共屋邨及居屋單位[12],同時考慮興建港鐵南港島綫(西段)以配合該區域的人口增長[13]。同年9月17日[14]運輸及房屋局公佈《鐵路發展策略2014》,宣佈落實興建包括華富站在內的南港島綫西段[14],預計於2021年動工[14]、2026年通車[14]

直到2020年11月,有近54年歷史的華富邨,房屋委員會宣佈重建華富邨、分五期進行清拆,現時尚未有公佈重建計劃;至2042年便完成重建香港仔華富邨的新公屋興建項目共有15幢住宅大廈,再增設南港島綫(西段)華富站連接(華安樓及華樂樓之間)[15][16]

舊的華富邨樓宇將於1966至1970年間入伙;意味著2020年的11月起、開始分為第五期局部清拆計劃重建因工程開始而封閉,重建後的新樓宇分別已於2021-2040年期間搬遷展開清拆重建,至2042年分三期入伙後,完成整個華富邨重建計劃歷時開展將長達逾21年[17]

屋邨資料

華富(一) 邨籃球場
華明樓對出的羽毛球場
華光樓平台兒童遊樂場
華富(一) 邨海景健體區及卵石路步行徑
華富(一) 邨C停車場

規劃

華富邨是香港首個以市鎮形式出現的屋邨,令屋邨居民的基本生活所需可自給自足,邨內設有獨立的商場,在當時來說可說是一個創舉。除了街市停車場學校等等設施外,還有一所小型圖書館:薄扶林公共圖書館,連自修室,是當時繼大會堂公共圖書館後第二個在港島區的公共圖書館。

設計

華興樓及華昌樓是香港首批落成的雙塔式大廈,有別了從前的中央走廊式及露台相連式大廈。在華富邨,近海邊的大廈主要是較矮的大廈,而較遠離海邊的大廈是高於20層的雙塔式大廈,此種設計佈局令更多住戶擁有景,同時各住戶更享有露台等設備,所以有「平民豪宅」之稱[18][19]

另外,華富邨設計的公屋有著與自然環境的配合,園林與建築並重。而所有單位皆設有獨立廚房、浴室和露台,實用性和居住環境較政府廉租屋邨徙置大廈理想,成為將來公屋設計典型藍本[20]。因此香港房屋委員會在1973年4月1日成立後,大部份在1970-1980年代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規劃及落成的公共屋邨依照華富邨設計改良而成(例如麗瑤邨長青邨禾輋邨等)。

現時樓宇

華富(一)邨
樓宇名稱(座號) 門牌號碼 樓宇類型 落成日期 預計拆卸年份 建築師 承建商 提供升降機服務的廠商(更換前) 提供升降機服務的廠商(更換後) 期數
華安樓(第1及2座) 華富道15號 舊長型大廈

(露台相連式)

1967年11月 2026-27年 廖本懷

(屋宇建設委員會建築師)

德榮建築[21] 三菱電機ACR AC/2型號 東芝公司CV60 VVVF型號 1
華樂樓(第3及4座)+[註 1][註 2] 華富道18號 1968年2月 三菱電機Elemotion VVVF型號
華光樓(第9及10座)+[註 3][註 4] 瀑布灣道3號 1968年3月 2031-32年 東芝公司CV60 VVVF型號
華美樓(第11座)+[註 4] 舊長型大廈

(中央走廊式)

華珍樓(第12及13座)+[註 5][註 6] 瀑布灣道8號 舊長型大廈

(露台相連式)

1968年9月 嘉民建築 三菱電機Elemotion VVVF型號 2
華康樓(第14座)+[註 7][註 2][註 6] 舊長型大廈

(中央走廊式)

華基樓(第15及16座)+[註 8][註 9] 舊長型大廈

(露台相連式)

1968年10月 德榮建築[21] 東芝公司CV60 VVVF型號 3
華信樓(第17座)+[註 9] 舊長型大廈

(中央走廊式)

華裕樓(第18及19座)+[註 9]
華清樓(第20及21座)+[註 10] 舊長型大廈

(露台相連式)

華明樓(第22座)+[註 10] 舊長型大廈

(中央走廊式)

華建樓(第23座)+ 瀑布灣道31號 1969年2月 2027-28年
華富(二)邨
樓宇名稱(座號) 門牌號碼 樓宇類型 落成日期 預計拆卸年份 建築師 承建商 提供升降機服務的廠商(更換前) 提供升降機服務的廠商(更換後) 期數
華昌樓(第5座)+[註 11][註 2] 華昌街2號 雙塔式大廈 1970年7月 2027-28年 廖本懷

(屋宇建設委員會建築師)

德榮建築[21] 三菱電機ACR AC/2型號 三菱電機Elemotion VVVF型號 4
華興樓(第6座)+[註 12] 華昌街6號 2031-32年 東芝公司CV60 VVVF型號
華泰樓(第7座)+ 華昌街5號 1971年6月 2027-28年
華生樓(第8座)+ 華昌街7號 2031-32年
華翠樓(A座)+ 華昌街11號 1978年 2037-38年 新昌營造 英國奇異-快而安

AC/2

三菱電機NexWay Modernization VVVF型號 5
華景樓(B座)+ 華昌街10號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而強度大約只有6-10MPa),但遲至1990年代初才被揭發,其中華樂樓、華康樓及華昌樓需要於1996年加裝鋼架作鞏固工程以延長壽命。承建商德榮建築及嘉民建築亦因而被房署追討賠償,是各宗前屋宇建設委員會屋邨偷工減料案件中,最嚴重的一宗。

當於樓宇名稱後表示(+):代表樓宇名稱將會在重建後的華富邨重用

重建後樓宇

由於尚未公佈重建計劃詳情,故此有待整理。

華富(二)邨設施

商場

華富(一)商場

華富(一)商場外貌
華光樓商舖

屬於第二期工程,和華珍樓於1967至1968年期間落成。商場佔地9930平方米,在1990年代曾經進行擴建工程,增設扶手電梯和升降機連接山下的華貴邨。現時的商場樓高4層,LG1層設759阿信屋和髮廊,LG層設街市、華富米行雜貨、華富米行、榮記文具、榮記五金建材、惠康超級市場、佳寶食品和廣泰百貨。地面設多間商店,主要包括金發行 茶葉、華美眼鏡、OK便利店、惠美皮鞋公司、卓越視力、美心西餅、鴨記電子家居雜貨店和中銀櫃員機等。餐廳包括華富冰室、意樂 Itamomo、大快樂餐廳和大快活。而1樓設嘉豪酒家,麥當勞日本城

華富(二)邨商場

華富(二)邨商場頂層設有平台
商場天井
街市外的特色涼亭

屬於第五期工程,和華景樓等在1978年落成。商場樓高3層,設有街市、茶餐廳、7-11便利店、醫務所、文具店、便利店、惠康超級市場和老人院。商場採用英國奇異-快而安製升降機。

另外,華珍樓和華光樓地面亦設多類型商店,包括藥行、西醫診所、中醫專科診所、理髮店、電器店、補習中心、中西藥行、醫務所、萬寧和銀都冰室。

教育及福利設施

長者中心

長者綜合家居照顧服務

兒童及青少年中心

幼稚園

已結束
  • 華康幼稚園(位於華康樓地下)
  • 展雲幼稚園(1972年創辦)(位於華泰樓地下)
  • 辛尼幼稚園(已停辦)
  • 華富邨幼稚園(位於華光樓地下)

小學

已結束

中學

已結束
  • 香港利瑪竇書院 (現址為培英中學)

大專

特殊學校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華富(南)巴士總站
華富(北)巴士總站
華富(中)巴士總站
華貴邨巴士總站
華富道
石排灣道

外景場地

在華富邨長大的名人

法律界

學術界

商界

  • 沈嘉偉:時裝零售商I.T主席兼行政總裁,息影女星邱淑貞的丈夫。
  • 梁芷珊:香港企業家、市場推廣專家、填詞人、作家、人物專訪記者、電影及廣播劇編劇、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

資訊科技界

體育界

軍事界

  • 蔡彼得:在英軍服役的華人炮兵,在香港保衛戰期間,他與隊友在雞籠灣炮台(Waterfall Bay AA Battery)操作高射炮擊落一架日軍飛機,而當年的雞籠灣炮台便是在華富邨所處的位置[32],他之後亦成為華富邨的居民,並一直居住至2020年8月逝世。

演藝界

相關

參考文獻與註釋

  1. ^ Estate Property. Housing Authoity.
  2. ^ 房委會物業位置及資料 華富(一)邨, 港島南, 香港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房屋委員會,2014年11月6日
  3. ^ 房委會物業位置及資料 華富(二)邨, 港島南, 香港島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房屋委員會。2014年11月6日
  4. ^ 2011年按區議會選區劃分的人口(南區-華富一/華富二). 政府統計處. 2012年6月29日 [2014年4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4月18日). (繁體中文)
  5. ^ 《建聞築蹟》, 吳啟聰、朱卓雄 著,經濟日報出版社,ISBN 978-962-678-453-2
  6. ^ 華富邨之一. 新聞檔案. 2014年1月20日. (粵語)
  7. ^ 黃華輝,《公屋醜聞 ─ 一名記者的追查實錄》,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1999(ISBN 962-8326-22-8)
  8. ^ 華富邨無須重建 - 香港電台[永久失效連結]
  9. ^ 華富邨臨海低座料被清拆 - 大公報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3-04.
  10. ^ 華富邨研重建 可增5000單位 - 新浪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1-30.
  11. ^ 華富邨或重建舒緩輪候情況 置安心傳放寬申請資格 - AM730[永久失效連結]
  12. ^ 薄扶林鬆綁 華富邨落實重建. 《東方日報》. 2014年1月16日. 
  13. ^ 重建華富邨可提供逾2萬個單位. 香港電台. 2014-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20). 
  14. ^ 14.0 14.1 14.2 14.3 鐵路發展策略2014 (PDF). 運輸及房屋局. 2014年9月17日.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03). (繁體中文)
  15. ^ 南港島線西段華富站料設於邨口 華富邨重建安置再延1年. 《東方日報》. 2020-11-24. 
  16. ^ 陳家怡. 華富邨重建分三批清拆搬遷 首批居民2027/28年搬入新樓. 香港01. 2020-1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1). (繁體中文)
  17. ^ 華富邨重建分三期搬遷 搬到2041年.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2021-05-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3). (繁體中文)
  18. ^ http://programme.tvb.com/variety/thatwasthen/episode/2/#page-1
  19. ^ 《廖本懷專訪》:設計兩大公屋被稱「公屋居屋之父」,香港電台,2015-02-20
  20. ^ 華富邨與廖本懷,晴報,2017-06-16
  21. ^ 21.0 21.1 21.2 Wan Hin & Co (德榮建築) a.k.a. Tak Wing Construction –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industrialhistoryhk.org. [2022-01-11]. 
  22. ^ 明德年學費八萬貴絕香港,大公報,2012-04-24
  23. ^ 華富邨-黃竹坑站
  24. ^ 香港仔東勝道-中環交易廣場
  25. ^ 香港仔漁暉道-石塘咀創業商場. [2016-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2). 
  26. ^ 香港仔東勝道-旺角金雞廣場
  27. ^ 香港仔湖北街-觀塘宜安街
  28. ^ 香港-汕頭(澄海花園酒店). [2016-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9). 
  29. ^ 華富邨盛產富豪 沈嘉偉住到發達, [1]]
  30. ^ 《東方日報》,《南華早報》,1987年8月7日。
  31. ^ 《東方日報》,《南華早報》,1994年4月25日
  32. ^ Bernice Chan. Peter Choi, 93, on wartime spying, raising seven kids alone, and Typhoon Wendy. SCMP. 2015-05-16 [2020-04-29]. 
  1. ^ 混凝土強度僅有6.8MPa
  2. ^ 2.0 2.1 2.2 已經加設大鋼架的樓宇
  3. ^ 混凝土強度僅有約10MPa
  4. ^ 4.0 4.1 實際上是同一幢建築
  5. ^ 混凝土強度僅有約7MPa
  6. ^ 6.0 6.1 實際上是同一幢建築
  7. ^ 混凝土強度僅有6.5MPa
  8. ^ 混凝土強度僅有約10MPa
  9. ^ 9.0 9.1 9.2 實際上是同一幢建築
  10. ^ 10.0 10.1 實際上是同一幢建築
  11. ^ 混凝土強度僅有6.45MPa
  12. ^ 混凝土強度僅有約8MPa
  • Post Magazine, May 11, 2014, pp.16–19 (Cover Story)
  • Far East Builder, March 1970, pp.14–19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