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州,中國唐朝時設置的州。
武德元年(618年),以資州析置榮州,治所在公井縣(今四川省自貢市西十里貢井)。榮州取榮德山為名。武德六年(623年)移治大牢縣(今四川省榮縣西),永徽二年徙治旭川縣。土貢:、班布、葛、利鐵、柑。戶五千六百三十九,口萬八千二十四。管六縣:旭川縣,咨官縣,和義縣,威遠縣,公井縣,應靈縣。屬於劍南道。北宋時,屬於梓州路,南宋屬於潼川府路,紹熙年間升格為紹熙府。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降榮州而名榮縣。
- 唐朝榮州刺史
- 柳奭(655年—657年)
- 于志寧(659年)
- 李無或(669年—671年)
- 房先忠(680年)
- 召弘安(696年之後)
- 樊偘(開元初年)
- 皇甫恂(716年)
- 高智靜(開元年間)
- 李璿(開元年間)
- 薛高丘(732年)
- 元無汦(開元年間)
- 韋玠(大曆年間)
- 段諤(建中年間)
- 李晁采(788年)
- 陳當(810年之前)
- 王源茂(元和年間)
- 鄭操(846年—847年)
- 鄭珤(大中初年)
- 李弘度(大中、咸通年間)
- 於盾(咸通年間)
- 郭渙
注釋
參考資料
| | | | |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後梁 龍德三年( 923年)、後唐 清泰三年(936年)、後晉 天福十一年( 946年)、後漢 乾祐三年(950年)、後周 顯德六年(95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