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芭拉·史翠珊
芭芭拉·瓊·史翠珊 | |||||||||||||||||||||||||||
---|---|---|---|---|---|---|---|---|---|---|---|---|---|---|---|---|---|---|---|---|---|---|---|---|---|---|---|
![]() 1966年的芭芭拉·史翠珊 | |||||||||||||||||||||||||||
女歌手 | |||||||||||||||||||||||||||
民族 | 猶太人 | ||||||||||||||||||||||||||
出生 | Barbara Joan Streisand 1942年4月24日 ![]() | ||||||||||||||||||||||||||
職業 | 歌手、演員、導演、監製 | ||||||||||||||||||||||||||
配偶 | 艾略特·高德(1963—1971) 詹姆士·布洛林(1998— ) | ||||||||||||||||||||||||||
音樂類型 | 傳統流行、成人時代、人聲、舞台劇 | ||||||||||||||||||||||||||
活躍年代 | 1960年至今 | ||||||||||||||||||||||||||
唱片公司 | 哥倫比亞唱片 | ||||||||||||||||||||||||||
網站 | http://www.barbrastreisand.com BarbraStreisand.com | ||||||||||||||||||||||||||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 |||||||||||||||||||||||||||
|
芭芭拉·瓊·史翠珊(英語:Barbra Joan Streisand,1942年4月24日-),猶太裔美國歌手,電影演員,導演和製片人。在她出道至今將近60年之間,獲得了兩座奧斯卡金像獎(第一位得原創歌曲獎的女性)、十座葛萊美獎(包括終身成就獎和傳奇獎)、五座艾美獎、一座特別托尼獎、和九座金球獎(包括終身成就獎,亦是2021年以前唯一獲得最佳導演的女性)。她因猶太裔女性前驅的身份和多年的慈善工作在2015年獲歐巴馬總統頒發美國最高的平民榮譽總統自由勳章。
史翠珊生於紐約布魯克林,16歲起開始在餐廳駐唱和在百老匯演出。她1962年獲得第一個托尼獎提名,63年發行首張專輯,贏得3座格萊美獎。64年她在百老匯演出《妙女郎》,得到空前的成功,68年《妙女郎》拍成電影,史翠珊首此參演電影便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70年代,史翠珊再憑73年的《往日情懷》問鼎奧斯卡影后,76年演出《星夢淚痕》/《愛情萬年青》,並憑主題曲《Evergreen》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女性。80年代起,史翠珊投身監製和導演,《Yentl》 (1983) 成為第一位由女性監製、導演、編劇、和演出的片廠電影,同時令史翠珊成為至今唯一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的女性,而同樣自製自導自演的《潮浪王子》 (1991) 則提名7項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
擁有成功電影事業的同時,史翠珊的音樂事業也不受冷落。她至63年起發行了36張專輯,在過去的60年每個年代均有一張美國冠軍專輯,差距由1964到2016年,記錄無人能及。她先後有5首單曲登上美國榜單榜首,亦是第一位同時霸佔專輯榜和單曲榜榜首的女性歌手。以美國唱片業協會承認的專輯銷量計算,史翠珊是史上銷量最高的女歌手[1]。
史翠珊在演藝生涯使用猶太裔本名,是該年代的先驅之一。她坐擁大量同性戀粉絲,被視為同志偶像。史翠珊是熱衷的女性主義者,她左派的政治立場鮮明,近年先後隔空批評小布希總統和川普總統,曾在民主黨柯林頓總統的就職典禮演唱,亦與歐巴馬總統關係密切。2003年,史翠珊就住所被拍攝到法院狀告攝影師,令原本沒人知曉的照片得到超過40萬人瀏覽,至此同類的事件被形容為史翠珊效應。
早年時期
芭芭拉·史翠珊出生在美國布魯克林的猶太人家庭[2][3]。她15個月大時,父親就已經去世[4][5]。她的父親Emanuel Streisand是猶太人,是一位老師[6][7]。母親是俄羅斯猶太人後裔[8]。芭芭拉·史翠珊曾經就讀紐約市布魯克林的猶太學校(Beis Yakov Jewish School)[9]。
1960年開始成為一位俱樂部歌手。1962年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並發表了她的第一張唱片,在1963年贏得兩個葛萊美獎,成為最年輕的「年度最佳專輯」大獎得主,隨後她也在百老匯上出演音樂劇《妙女郎》,以其改編的影片獲得奧斯卡影后桂冠,並在CBS的電視節目中獲得巨大成功。
電影事業
她的第一部電影是1968年百老匯的一個劇目《妙女郎》,這部電影讓她獲得第41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特別的是,該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共有兩位得主,另外一位是凱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這也是奧斯卡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同時產生兩位影后。
從影以來,她贏得二座奧斯卡獎、五座艾美獎、八座金球獎和許多的其他獎項。她的第二座奧斯卡金像獎是歌曲〈Evergreen〉,來自電影《星夢淚痕》(1976年)。在 1995年年她獲得了葛萊美終生成就獎。
她還製作了許多她自己的電影,例如《楊朵》(1983年),《潮浪王子》(1991年)等,並獲得了多項奧斯卡提名。
其出演的影片累計全球票房至少超過15億美元。按2012年美元價值折算,她主演的18部電影(至"Little Fockers"止)平均北美票房高達1.6億美元,雄踞女星之首,列電影史第7位。這些影片共獲得44項奧斯卡提名,平均提名次數列史上第一,小勝克拉克.蓋博。
個人生活
名字
史翠珊名字本來英文拼法是Barbara,她18歲時改成Barbra,沿用至今。她表示雖然她討厭這個名字,卻也不想作太大改變,而且只有兩個a的芭芭拉已經夠獨特。一篇1967年的訪問說她當時被建議改掉猶太裔的姓(Streisand),而她則是選擇把名字裡拿掉一個a。
婚姻和感情生活
史翠珊1963年與第一任丈夫美國猶太裔演員Elliott Gould結婚,他們的獨生兒子Jason Gould在1966年出生。兩人69年分居,71年離婚。
1969至1970年間,史翠珊曾與時任加拿大總理皮埃爾·特魯多約會,杜魯多的兒子賈斯汀·杜魯多則是現任加拿大總理。1990年代,她亦曾與美國網球手安德烈·阿加西約會。
1998年,史翠珊與現任丈夫、金球獎和艾美獎得獎演員James Brolin結婚。
寵物
史翠珊是愛狗之人,她最愛的棉花面紗犬Samantha(小名Sammie)在2017年離世。她在2018透露她用Sammie的基因克隆了兩隻狗(Miss Violet 和 Miss Scarlett),此舉引起包括善待動物組織等動物權益組織的不滿。
歷年電影
年份 | 片名 | 角色 | 註明 |
---|---|---|---|
1968 | 《妙女郎》 | Fanny Brice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Actress Tied with Katharine Hepburn for The Lion in Winter David di Donatello for Best Foreign Actress Tied with Mia Farrow for Rosemary's Baby 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Musical or Comedy 提名—BAFTA Award for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also for Hello, Dolly! |
1969 | 《我愛紅娘》 | Dolly Levi | 提名—BAFTA Award for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also for Funny Girl 提名—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Musical or Comedy |
1970 | 《姻緣訂三生》 | Daisy Gamble / Melinda Tentres | |
《俏冤家》 | Doris Wilgus/Wadsworth/Wellington/Waverly | 提名—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Musical or Comedy | |
1972 | 《愛的大追蹤》 | Judy Maxwell | |
《主婦狂想曲》 | Margaret Reynolds | ||
1973 | 《往日情懷》 | Katie Morosky | David di Donatello for Best Foreign Actress Tied with Tatum O'Neal for Paper Moon 提名—Academy Award for Best Actress 提名—BAFTA Award for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提名—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Drama |
1974 | 《嬌妻擺烏龍》 | Henrietta 'Henry' Robbins | |
1975 | 《俏佳人》 | Fanny Brice | 提名—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Musical or Comedy |
1976 | 《星夢淚痕》 | Esther Hoffman Howard | Academy Award for Best Original Song Shared with Paul Williams (lyrics) for the song "Evergreen (Love Theme from A Star Is Born)" 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Musical or Comedy 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Original Song Shared with Paul Williams (lyrics) for the song "Evergreen (Love Theme from A Star Is Born)" 提名—BAFTA Award for Best Film Music Shared with Paul Williams, Kenny Ascher, Rupert Holmes, Leon Russell, Kenny Loggins, Alan Bergman, Marilyn Bergman, Donna Weiss |
1979 | 《奪標妙女郎》 | Hillary Kramer | |
1981 | 《風騷俏佳人》 | Cheryl Gibbons | |
1983 | 《楊朵》 | Yentl/Anshel | (also director and producer) 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Director Nastro d'Argento for Best New Foreign Director 提名—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Musical or Comedy |
1987 | 《我要求審判》 | Claudia Faith Draper | 提名—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Drama |
1991 | 《潮浪王子》 | Dr. Susan Lowenstein | (also director and producer) 提名—Academy Award for Best Picture Shared with Andrew S. Karsch 提名—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Award 提名—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Director |
1996 | 《越愛越美麗》 | Rose Morgan | (also director and producer) 提名—Academy Award for Best Original Song Shared with Marvin Hamlisch, Robert John Lange and Bryan Adams for the song "I Finally Found Someone" 提名—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Actress – Motion Picture Musical or Comedy 提名—Golden Globe Award for Best Original Song Shared with Marvin Hamlisch, Robert John Lange and Bryan Adams for the song "I Finally Found Someone" |
2004 | 《門當父不對2:親家路窄》 | Roz Focker | |
2010 | 《門當父不對之我才是老大》 | Roz Focker |
歌唱事業
她一共出品了61張唱片,許多都是她電影的原聲帶。其中著名的歌曲有"People","The Way We Were","Evergreen","(No More Tears) Enough Is Enough" 和"Woman In Love"。她是美國唱片銷量最高的女歌星,僅次於貓王和披頭四[10]。以下數據來自RIAA官網和芭芭拉·史翠珊官網。
美國唱片工會RIAA金/白金唱片認證總數:
51張金唱片(專輯)
30張白金唱片(專輯)
13張超白金唱片(專輯)
8張金唱片(單曲)
5張白金唱片(單曲)
2張超白金唱片(單曲)
5張金唱片(音樂錄影帶)
2張白金唱片(音樂錄影帶)
1張超白金唱片(音樂錄影帶)
音樂紀錄: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最暢銷女藝人之首(全美累積專輯銷售達7250萬張<依據金唱片數量統計>,實際超過8500萬張)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擁有最多超白金唱片專輯作品(13張)的女藝人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擁有最多白金唱片專輯作品(30張)的女藝人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十大最暢銷藝人樂團排名第8位,唯一女性(第一位為披頭四)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擁有最多金唱片、白金唱片、超白金唱片總數的女藝人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累積金唱片總數排名第2名(總計51張金唱片),超越披頭四合唱團,超越滾石合唱團,僅次與貓王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唯一在60、70、80、90、2000、2010年代全部締創排行榜總冠軍專輯的藝人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排行 TOP 40 進榜總排名亞軍(榜首為貓王)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排行 TOP 10 進榜總排名季軍(榜首仍為貓王,第二名為披頭四)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累積冠軍專輯總數總排名第三(榜首披頭四,亞軍Jay-Z,季軍貓王,並列)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擁有最多進榜單曲(93首)藝人總冠軍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擁有最多 TOP 40 單曲(58首)藝人總冠軍
美國唱片工會統計:音樂史上單場演唱會票房收入榜首,創了紀錄:一千四百六十九萬美元:1999年12月31日米高梅豪華花園劇場(MGM Grand Garden Arena)「記載世紀」演唱會
自無聲電影開創以來,第一位身兼主演、導演、編劇、製片的女藝人(作品《楊朵》)
有史以來,唯一同時擁有奧斯卡獎、金球獎、艾美獎、百老匯東尼獎獎、葛萊美獎、Cable ACE獎、Peabody獎,數項大獎集一身的藝人.
歷年唱片
- 1963年 The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1963年 The Second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1964年 The Third Album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1964年 Funny Girl (musical)
- 1964年 People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1965年 My Name Is Barbra (album)
- 1965年 My Name Is Barbra, Two...
- 1966年 Color Me Barbra
- 1966年 Je m'appelle Barbra
- 1967年 Simply Streisand
- 1967年 A Christmas Album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1969年 What About Today?
- 1971年 Stoney End
- 1971年 Barbra Joan Streisand (album)
- 1973年 Barbra Streisand...And Other Musical Instruments
- 1974年 The Way We Were (album)
- 1974年 ButterFly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1975年 Lazy Afternoon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1976年 Classical Barbra
- 1977年 Streisand Superman
- 1978年 Songbird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1979年 Wet (album)
- 1980年 Guilty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1984年 Emotion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1985年 The Broadway Album
- 1988年 Till I Loved You (album)
- 1993年 Back to Broadway
- 1997年 Higher Ground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1999年 A Love Like Ours
- 2001年 Christmas Memories
- 2003年 The Movie Album
- 2005年 Guilty Pleasures (Barbra Streisand album)
- 2009年 Love Is the Answer (album)
- 2010年 《The Ultimate Collection》
- 2011年 What Matters Most
- 2014年 Partners
- 2016年 Encore:Movie Partners Sing Broadway
- 2018年 Walls
政治立場
參看
參考
- ^ 存档副本. [2019-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3).
- ^ Walden, Celia. Barbra Streisand interview. The Telegraph. 2011-08-26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9).
- ^ Chabin, Michele. Streisand wows Israelis, makes headlines for segregation stand. USA Today. 2013-06-21 [2018-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2).
- ^ McLaughlin, Katie. Barbra Streisand: I refused Marlon Brando's advances. CNN. 2012-12-14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9).
- ^ Cords, Suzanne. Barbra Streisand at 75: A girl from Brooklyn makes it big. Deutsche Welle. 2017-04-24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9).
- ^ Rayner, Jay. One-night stands don't come cheap. The Guardian. 2007-05-06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9).
- ^ 'Guilt Trip': Streisand On Songs, Films And Family. National Public Radio. 2012-12-17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9).
- ^ Barbra Streisand - Biography. IMDb. [2017-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7).
- ^ Usborne, David. Barbra Streisand: A star is reborn. The Independent. 2005-01-29 [2018-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9).
- ^ 芭芭拉-史翠珊创造公告牌专辑榜新纪录. ent.sina.com.cn. [2021-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0).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 在AllMovie上芭芭拉·史翠珊的頁面(英文)
- 芭芭拉·史翠珊在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芭芭拉·史翠珊在豆瓣電影上的簡介
(簡體中文)
- 網際網路百老匯資料庫(IBDB)上芭芭拉·史翠珊的資料(英文)
- 網際網路外百老匯資料庫(IOBDB)上芭芭拉·史翠珊的資料(英文)
- BarbraNews.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arbra-Archives.co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YouTube上的Barbra Streisand Accepts the AFI Life Achievement Award in 2001
|
#
- 1960年代
- 1968年
- 2010年電影作品列表
- 2021年美國總統就職典禮
- 4月24日
- AFI百年百大电影台词
- AFI终身成就奖
- Billboard 200
- Dancing 9
- KZ·谭定安
- RIAA认证
- 亡命大煞星
- 伊凡·林斯
- 你好,多莉!
- 俏郎君 (歌曲)
- 傑夫·巴克斯特
- 傑米·福克斯
- 克斯汀·鄧斯特
- 刘美贤
- 制作音效:电影声音的艺术
- 創作歌手
- 华纳兄弟
- 卡丝·埃利奥特
- 史蒂维·旺德
- 喬丁·斯帕克斯
- 喬許·布洛林
- 喬許·葛洛班
- 嗆音樂
- 四海一家25週年海地慈善版
- 塞思·麦克法兰
- 塞西尔·B·德米尔奖
- 夏奇拉
- 大卫·沃尔特·福斯特
- 大政治家 (電視劇)
-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 奧斯卡最佳影片頒獎嘉賓
- 奧斯卡金像獎特殊記錄
- 安妮·班克罗夫特
- 巴克萊中心
- 巴兰多夫制片厂
- 巴里·吉布
- 席琳·狄翁
- 平安夜 (歌曲)
- 张蔷
- 恆久傳說
- 愛的再告白 (歌曲)
- 成人当代音乐
- 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女主角
- 拜見岳父大人3
- 攻擊13號警局
- 星海浮沉錄
- 本·普拉特
- 杜本内酒
- 林憶蓮
- 林憶蓮音樂作品列表
- 柏林森林劇場
- 格莱美传奇奖
- 楊朵症候群
- 歌舞片
- 比吉斯
- 池田昌子
- 沈小蘭
- 洛珊·西門
- 流行音乐领域的尊称
- 演艺圈大满贯
- 爸爸別說教
- 玛丽亚·凯莉乐坛记录
- 珍妮佛·賽姆
- 瑞奇·馬丁
- 瑪麗亞·凱莉
- 真實的色彩 (辛蒂·羅波專輯)
- 真實的色彩 (辛蒂·羅波歌曲)
- 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42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53屆葛萊美獎
- 第54屆葛萊美獎
- 第57届格莱美奖
- 第58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59届格莱美奖
- 第61屆格萊美獎
- 第62届格莱美奖
- 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
- 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 第八屆香港金唱片頒獎典禮
- 米洛斯·福曼
- 红 (重制版)
- 美国犹太人
- 美國偶像 (第六季)
- 美國導演工會最佳電影導演獎
- 美容师与野兽
- 美聲男伶
- 美麗新世界 (專輯)
- 联合中心
- 肖恩·康纳利
- 肯尼迪中心荣誉奖
- 芭芭拉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
-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女主角
- 莫里斯·懷特
- 萊斯·保羅
- 薩伏依酒店
- 蝴蝶效應 (專輯)
- 詹姆斯·紐頓·霍華
- 貝隆夫人 (電影)
- 購物王路易
- 贝尔要退出
- 軟式搖滾
- 鄭瑞芬
- 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
- 金酸莓獎最差女主角
- 陸惠玲
- 鮑伯·高迪歐
- 麥當娜專輯作品
- 黃金時段艾美獎喜劇類影集最佳女主角
- 黛安·基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