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 | |
---|---|
Lenovo Group Ltd. | |
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的聯想總部,2015年落成
| |
公司類型 | 上市公司 |
股票代號 |
港交所:992 OTC Pink: LNVGY |
ISIN | HK0992009065 |
成立 | 1984年10月17日 |
創辦人 |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
代表人物 | 執行長: 楊元慶 |
總部 | 中國北京市[1][2][3] |
標語口號 | 聯想 智慧型中國 |
業務範圍 | 全球 |
產業 | 消費電子、電腦硬體 |
產品 | 手機、電腦 |
營業額 | ▲ US$453.5億 (2018)[4] |
稅前盈餘 | ▼ US$3,860億(2018)[4] |
稅後盈餘 | ▼ US$-1,260億(2018)[4] |
總資產 | ▲ US$284.9億(2018)[4] |
資產淨值 | ▲ US$45.4億(2018)[4] |
員工人數 | 71,500(2021) |
市值 | 57,703,130 美元 (2021年) |
主要股東 | 聯想控股 |
網站 |
www www |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英語:Lenovo Group Ltd.;港交所:0992;OTCBB:LNVGY)是中國的一家跨國科技公司,成立於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200萬元人民幣、11名科技人員創辦,當時稱為「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1989年,更名為「北京聯想電腦集團公司」。
聯想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和銷售筆記型電腦、一體機、桌上型電腦、伺服器、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其他移動互聯、數位、電腦周邊等類產品。1996年開始,聯想電腦銷量位居中國大陸市場首位。2005年聯想收購了IBM的個人電腦業務,2011年起成為全球第二大個人電腦生產商,2013年起成為全球第一大個人電腦生產商。[5](2017年度開始衰退,出貨量不及惠普)根據2012年第四季度的統計,聯想是世界第八大手機生產商,第五大智慧型手機生產商。[6][7][8][9]
聯想集團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公司總部設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全球行政及運營中心設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羅里市三角研究園。[10]
概覽
- 全球總部:中國北京。
- 註冊辦事處:香港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太古坊林肯大廈23 樓
- 主要的運營中心:北京、巴黎、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羅里和新加坡。
- 主要的研發中心:中國大陸北京、上海、深圳及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羅里。
- 生產基地和組裝設施:中國大陸的北京、上海、合肥及深圳;印度的龐帝其利;墨西哥的蒙特瑞;美國的格林斯博羅。
名稱
在1984年至2004年間,聯想的英文名稱為「Legend」。2002年,楊元慶認為由於「Legend」在國外已經使用,因此決定將公司英文名改為「Lenovo」。[11]
2003年4月1日,聯想集團的英文名稱由「Legend」改為現在的「Lenovo」。「Lenovo」是個混成詞,「Le」來自「Legend」,「-novo」是一個假的拉丁語詞,從「新的(nova)」而來,聯想為更名宣傳花了2億人民幣。[12]
聯想集團在台灣的分支機構名為「荷蘭商聯想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2月成立,成立時公司名為「荷蘭商思惟個人電腦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此之前聯想集團已在2003年10月於台灣成立「英屬維京群島商精華資訊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做為國際採購辦公室。[13]
歷史沿革
|
|
|
1984年-2003年使用 | 2003年-2015年使用 | 2015年至今使用 |
---|
1980至1990年代
- 1984年10月17日:倪光南和柳傳志帶領10餘名技術人員,以20萬元人民幣(當時價值折合2.5萬美元)的啟動資金,在北京海淀區科學院南路二號創辦了聯想公司的前身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新技術發展公司。
- 1987年:聯想成功推出聯想式漢卡。
- 1988年:聯想式漢卡榮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香港聯想成立。
- 1989年:北京聯想集團公司成立。
- 1990年:首台聯想微機投放市場。聯想由一個虹志電腦[14]產品代理商轉變成為擁有自己品牌的電腦產品生產商和銷售商。聯想系列電腦相繼通過產品技術鑑定和國家「火炬計劃」驗收。[15]
- 1992年:聯想推出家用電腦概念,「聯想1+1」家用電腦投放中國市場。
- 1993年:聯想進入「奔騰」時代,推出中國大陸第一台「586」個人電腦。
- 1994年:聯想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聯想微機部正式成立。
- 1995年:聯想推出第一台聯想伺服器。
- 1996年:聯想首次位居中國大陸市場占有率首位。聯想筆記型電腦問世。
- 1997年:聯想與微軟簽訂智慧財產權協定。聯想 MFC 雷射一體機問世。
- 1998年:第一百萬台聯想電腦誕生。英特爾總裁安迪·格羅夫出席典禮,並將這台電腦收為英特爾博物館的館藏。第一間聯想專賣店在北京落成,自此聯想開始建立起其龐大的專賣店體系。聯想推出「幸福之家」軟體,並偏好設定於每台聯想家用電腦上,使得聯想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到14.4%。
- 1999年:聯想成為亞太市場頂級電腦商,在中國電子百強中名列第一。聯想發布具有「一鍵上網」功能的網際網路電腦。
2000年代
- 2000年:聯想股價急劇增長,聯想集團有限公司進入香港恒生指數成份股,成為香港旗艦型的高科技股。聯想躋身全球十強最佳管理電腦廠商。聯想被世界多個投資者關係雜誌評為「中國最佳公司」。
- 2001年:楊元慶出任聯想總裁兼執行長。聯想首次推出具有豐富數位應用的個人電腦產品。
- 2002年:聯想舉辦首次聯想技術創新大會(Legend World 2002),聯想推出「關聯應用」技術戰略。聯想「深騰1800」(DeepComp 1800)高效能電腦問世。這是中國首款具有1,000 GFLOP/s(每秒浮點操作次數)的電腦,也是中國運算速度最快的民用電腦,在全球前500名運算最快的電腦中名列第43位。聯想成立手機業務合資企業,宣布進軍手機業務領域。
- 2003年:聯想宣布使用新標識「Lenovo」為進軍海外市場做準備。
- 基於「關聯應用」技術理念,在資訊工業部的領導下,聯想攜手眾多中國著名公司成立IGRS工作群組,以推動制定產業相關標準。
- 聯想啟動「2003聯想科技巡展」,推廣聯想的創新技術及理念。
- 聯想成功研發出深騰6800高效能電腦,在全球超級電腦500強中位居第14位元。
- 2004年:聯想成為國際奧委會第六期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贊助金額為6,500萬美元[16]。聯想作為第一家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的中國企業,為2006年杜林冬季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獨家提供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伺服器、印表機等計算技術裝置以及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援。12月,聯想收購IBM全球個人電腦業務(不包含桌上型電腦硬碟業務)[17]。
- 聯想推出為鄉鎮家庭使用者設計的圓夢系列電腦以發展中國鄉鎮市場。
- 2005年2月:因應聯想購併IBM的PC事業部,IBM在台灣的分公司台灣國際商業機器成立「荷蘭商思惟個人電腦公司」,並將PC事業部在台灣的人員和資產移轉至此新公司,再由聯想集團掌控此新設公司,避開陸資直接在台灣設立公司的政治問題。[18]
- 2007年第三季,聯想電腦出貨量僅次於美國惠普與戴爾電腦,是全球第三大,但在宏碁(Acer)電腦完成收購美商桀威(Gateway)後,第三名落入宏碁手中,聯想成為老四。聯想原想藉由收購荷蘭佰德(Packard Bell)來擴大歐洲市場,但在宏碁買下對佰德有優先收購權的桀威後希望破滅,但聯想集團執行長威廉·阿梅里奧表示不排除併購其他電腦公司。
- 2008年:微軟發現聯想在給XP客戶的軟體包中含有惡意代碼,並提出警告。
- 2008年:聯想「深騰7000」百萬億次高效能電腦系統研製成功,運算能力達到每秒106.5萬億次,位居最新公布的全球高效能電腦排名(TOP500)第19位。
- 2009年9月8日,盧志強下屬的中國泛海控股集團以27.55億元收購中科院所持的聯想控股29%股權,成為聯想控股的第三大股東。轉讓前,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占65%,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占35%。轉讓後,國科控股占36%,仍為聯想控股第一大股東,聯想控股職工持股會占35%,中國泛海占29%。
- 2009年:聯想成為邁凱倫車隊的贊助商之一。年初聯想公布了上一年第三季度業績,淨虧損達到了9700萬美元,聯想集團宣布其創始人柳傳志重新出山擔任集團的董事局主席,而楊元慶則接替阿梅里奧擔任執行長,羅里·里德(Rory Read)被任命為新設立的總裁兼COO。
- 2009年11月5日,聯想集團公布截至2009年9月30日止第二季度業績。集團不但在第二季度扭虧為盈,且全球市場份額創新高,費用率亦達到併購以來的最佳水平。季內,聯想的全球個人電腦銷量年比年上升17%,而同期全球整體市場銷量年比年上升2.3%。第二季度聯想集團的綜合銷售額年比年減少5%至41億美元,與上季度相比上升19%。集團的季度毛利年比年減少24%,與上一季度相比上升14%,毛利率為10.6%。集團在第二季度實現轉虧為盈。截止2009年9月30日,集團的淨現金儲備為18億美元。
- 2009年11月29日,聯想集團宣布以2億美金收購其於2008年3月以1億美元出售的聯想移動,再度進軍高速增長的中國行動網際網路市場。
2010年代
- 2010年:聯想集團發布全新移動互聯產品線,樂Phone於2010年5月在中國全新上市。
- 2011年1月27日聯想和NEC成立NEC聯想日本集團(NEC Lenovo Japan Group),並構建名為聯想NEC控股B.V.的新公司,在荷蘭註冊。據協定,聯想將持有新公司51%股份,而NEC將持有49%,合資交易將在2011年6月30日完成。
- 2011年6月1日聯想以二點三一億歐元(近二十六億港元),向Medion大股東Gerd Brachmann(GB)收購德國消費電子品牌Medion36.66股權。
- 另聯想擬按每股十三歐元,在市場上公開收購餘下Medion股份,GB已承諾不會出售所持逾一成八股權(交易完成後),惟整項交易須待聯想購入Medion不少於五成一股權方告完成。
- 2011年6月17日聯想大股東聯想控股,在聲明中指出,楊元慶已從聯想控股購得7.97億股聯想股份,但未有披露作價。交易後,聯想控股佔聯想股權,由42.82%降至34.82%,但仍為單一最大股東,楊元慶個人持有的聯想股權則增加了8個百分點至8.7%。斥資約31.5億元,以平均每股3.95元的代價購入。
- 2011年9月27日聯想和仁寶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共斥資3億美元成立合營公司,專為聯想生產筆記型電腦及相關部件產品,創下個人電腦品牌與代工廠合資的先例。雙方將按股權比例出資,聯想佔合營51%股權即承擔1.53億美元。
- 2012年8月1日聯想和全球資訊儲存及管理品、服務和解決方案領導廠商美國EMC公司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方組建合資公司,挺進企業級市場主推伺服器、儲存與NAS儲存。據悉,該合資公司將由聯想出資占股51%,EMC貢獻出其全資子公司艾美加公司的部分資和資源。
- 2012年9月5日聯想以3億巴西雷亞爾(合1.47億美元)收購巴西最大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Digibras Participacoes SA。2011年該公司實現收入16億雷亞爾(合7.83億美元)。
- 2012年9月18日聯想收購美國軟體技術公司Stoneware。
- 2012年第四季度中,聯想曾短暫成為此季度全球出貨量最大的PC廠商,後又被惠普超越,在2012年第四季度中全球出貨量排名位居第二[19][20]。
- 2014年1月23日,聯想集團宣布以23億美元收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21]。這次交易收購價約為23億美元。約20億的美元現金支付,剩餘則以聯想股票支付。
- 2014年1月29日,聯想集團宣布,聯想將以29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Motorola Mobility)。[22]。這次交易收購價約為29億美元。收購完成支付14.1億美元(包含6.6億美元現金和7.5億美元的聯想普通股票)。剩餘的15億美元將以三年期本票支付。交易完成後,Google將持有5.06億至8.18億股、相當4.64%至5.61%聯想股份。
- 2014年9月29日聯想宣佈,已獲得所有監管機構批准,完成收購國際商業機器(IBM)X86伺服器硬體及相關維護服務業務,料10月1日起生效。《彭博》報道指總交易金額為21億美元,向今年1月時公佈的23億美元有所下調。聯想公告指公司將支付約18億美元現金,及發行1.82億股代價股份予IBM;
- 2014年聯想集團於12月11日在北京市註冊成立的網際網路業務子公司,「北京神奇工廠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陳旭東,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萬元,新公司將於2015年4月1日正式開始營運,屆時將擁有獨立的公司名稱及全新的子品牌,陳旭東出任新公司CEO。
- 2017年11月1日,聯想集團以178.5億日圓(約12.3億港元)購入富士通(Fujitsu)旗下的個人電腦業務Fujitsu Client Computing Limited(FCCL)的51%股權;及與Lenovo International及富士通訂立合營協定以作為FCCL的股東規管FCCL的管理及彼此關係。
- 2018年9月26日,聯想集團與美國數據儲存網路器械公司在中國籌建一家合資公司聯想凌拓,合資公司將由聯想控股佔股51%,NetApp佔股49%。董事會中,聯想和NetApp將分別佔據四個和三個席位。合資企業將採取獨立經營、獨立核算、獨立管理的方式。
- 2019年12月18日晚,聯想控股正式宣布,柳傳志卸任聯想控股董事長及執行董事,將擔任聯想控股名譽董事長、資深顧問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成員。繼任者將是現任聯想控股進階副總裁、財務長、執行董事寧旻,公司進階副總裁李蓬出任執行長(CEO),並擔任執行董事。兩人將作為聯想控股新的領導核心。
2020年代
- 2021年1月12日,聯想集團發佈公告擬在A股科創板上市,但是在獲得上交所受理後,於2021年10月8日撤回A股上市申請[23]
產品與服務
- 個人和商業電腦 - 收購IBM相關部門後繼續使用ThinkPad品牌推出個人電腦。
- 智慧型手機 - 聯想智慧型手機生產使用Android操作系統的手機。
- 智慧型電視 - S系列電視
- 可穿戴裝置 - VR眼鏡、智慧型手錶[24]
- 物聯網/智慧型家居 - 智慧型門鎖、音箱、電動平衡車、機器人等 [25]
- DOit應用程式
- Lenovo Connect - 在美國推出的4G訊號上網服務,但只供上網並不提供電話號碼。
收購記錄
IBM個人電腦及伺服器
收購IBM個人電腦事業以前的聯想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相對不太知名,卻在2004年12月因此收購案件而登上媒體頭條。聯想集團希望藉此拓展西方市場,躍升為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廠商。併購前,聯想集團已佔有亞洲市場的25%,主要原因是聯想集團在價格以及品質方面的優勢。聯想集團因爲此次收購而須向IBM支付12.5億美元,包括6.5億美元現金及6億美元聯想集團股份(不包含桌上型電腦硬碟業務,該項業務已出售給日立)。
2005年3月9日,聯想集團宣佈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完成交易審查。 2005年5月1日,IBM與聯想集團完成交易。併購後,聯想集團的生產線包括ThinkPad、ThinkCentre、ThinkVision(電腦顯示器)、ThinkVantage、IBM Aptiva、NetVista。訊息雖然令中國媒體感到鼓舞,但市場對這場收購並未雀躍。聯想集團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每股平均月價曾高達17.5港元,但科網潮爆破後,其股價大幅滑落2004年的2.5元。
2014年1月23日,聯想集團宣布斥資23億美元收購IBM x86伺服器硬體及相關業務。
2014年10月1日,聯想集團正式完成收購,並進行業務交接,該交易將使聯想成為全球x86伺服器市場的第三大供應商,僅次於惠普(HP)及戴爾(Dell)。
摩托羅拉移動
2014年1月29日,聯想集團宣布斥資29.1億美元購買Google旗下摩托羅拉移動,並將全面接管摩托羅拉移動的産品規劃。聯想期望以此進入競爭激烈的歐美市場。
根據港交所公佈的一項公告檔案,Google已於2014年1月30日斥資7.5億美元買下聯想集團5.94%股權。楊元慶表示,並購將幫助聯想在移動領域把握快速增長的機會,加速成長爲全球性的行動裝置廠商。
2014年10月30日,聯想集團宣佈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已通過各國政府的審批,正式成為旗下資產,收購完成後,聯想集團將成為全球第三的智慧型手機廠商。
財政狀況
在2003年的銷售額為25.9億,少於美國的電腦生產商,如IBM(928.4億美元)、惠普(783.7億美元)、戴爾電腦(453.8億美元)及蘋果電腦(62億美元)。 十年後,於2013年起,銷售額超越所有生產商,成為世界最大個人電腦生產商。[26]。
會計年度 | 銷售收入 |
---|---|
2005年至2006年 | 132.8億美元 |
2006年至2007年 | 139.8億美元 |
2007年至2008年 | 163.5億美元 |
2008年至2009年 | 149億美元 |
2009年至2010年 | 166億美元 |
2010年至2011年 | 216億美元 |
2011年至2012年 | 295.7億美元 |
2012年至2013年 | 338.7億美元 |
2013年至2014年 | 387億美元 |
2014年至2015年 | 462.9億美元 |
2015年至2016年 | 449億美元 |
2016年至2017年 | 430億美元 |
2017年至2018年 | 453億美元 |
爭議事件
五眼聯盟限用
澳洲金融時報2013年7月報導,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拿大、紐西蘭等五眼聯盟情報機構禁用聯想電腦,因有大量實驗室測試顯示,聯想電腦硬碟設有「後門」、晶片有硬體漏洞。英、澳兩國情報機構指出,聯想電路的惡意修改超越一般典型漏洞,可被他人在無使用者個人授權情況下遠端操作。聯想則發表聲明,指對禁令一事不知情。此外基於安全擔憂,美國國務院2006年決定不在機密網路使用1.6萬台聯想電腦[27][28]
預載廣告軟體
美聯社2015年2月報導指出「安全大漏洞」,聯想產品的預載軟體為以色列開發的快魚軟體(Superfish)不僅持續彈出廣告、還有助駭客竊取使用者隱私資訊;該軟體還可自行簽發安全憑證,讓使用者「把有問題的網站誤認為安全」。聯想集團2月底宣告禁用該軟體,但在此前一度否認、強調快魚軟體「不會儲存/跟蹤使用者行為,也不記錄使用者資訊。」基於安全考量,資安專家建議購買產品者「重新安裝Windows系統」。[29]
918日本軍旗事件
2017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紀念日),網友發現聯想台灣網站以日本旭日旗為素材進行廣告促銷,引發中國大陸巨大輿論反應,19日晚,聯想台灣官方發布致歉公告,稱「我們在產品宣傳中使用了違反公司商業行為的設計物,對此我們深表歉意。此事件發生後,我們已經立即要求相關單位撤除所有的宣傳,經過緊急內部調查,按照公司紀律嚴處聯想台灣相關業務負責人。」[30]
5G投票傳言
2017年下半,網路上出現聯想在5G投票中叛國的傳言。聯想官方宣稱此「謠言」對公司造成較大長期困擾,並於2019年5月份聯想發佈5千字公開信開始全面於網路「反擊」。
「不是中國企業」
2018年9月13日,聯想集團在美國紐約舉辦年度Lenovo Transform大會。期間楊元慶曾接受了The Inquirer的採訪,The Inquirer援引了楊元慶此次採訪的講話內容做標題。標題為《聯想CEO:「我們不是一家中國公司」(Lenovo CEO: 'We're not a Chinese company)》,並連續三天都掛在頭條位置推薦。該報導一出,立即在中國國內招致批評。9月16日,聯想集團就此事發布聲明稱:該報導存在參照錯誤,曲解了楊元慶當時完整的表述,並在標題中斷章取義,進一步衍生出錯誤解讀。聯想表示楊元慶當時接受採訪時的原話是:「聯想不僅僅是中國公司,更是一家全球公司........我們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公司。」楊元慶本人更進一步表示:「北京是我的家,中國是我們70%的員工的家園,我們立志要做植根中國的全球化企業的楷模[31]。」
召回傳聞
從2006年開始,有傳言指出聯想產品歷次召回均為「海外召回,中國不召回,聯想宣稱中國人應該支援民族企業」。對此,聯想集團在2019年5月5日發表聲明,稱「海外召回,中國不召回,還振振有詞的拿民族主義做藉口」的資訊都是假的[32]。
「將生產能力搬出中國」相關言論
2019年5月23日,在聯想集團舉行業績發布會後,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財務長黃偉明接受美國CNBC採訪,指出「可將生產線轉移到不受關稅影響的國家,將生產能力搬出中國」,由此引發輿論關注。對此,黃偉明發表聲明,指出「相關表述不準確,造成媒體和公眾的誤讀」,表示歉意。他還指出「即便個別地區政策可能會對我們造成影響,我們仍然能夠以中國智造作為根基,通過布局全球的產業鏈,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33]。」
2019年5月31日下午12時,聯想的官方新浪微博帳號由聯想正式更名為聯想中國。有網友指出「聯想中國」聽起來就像一個跨國公司在中國區的分公司,如「微軟中國」、「可口可樂中國」等[34]。
2021年11月,司馬南連續製作了7個影片,指控聯想賤賣中科院國有資產、負債率畸高、有資訊安全風險,以及試圖染指金融領域[35]。
暫停出貨俄羅斯
配合美國因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宣布的新出口管制規定2022年2月27日起暫停提供半導體晶片等商品給俄羅斯上游供應商。
外部連結
- 中國聯想集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美國聯想集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香港聯想集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台灣聯想集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見
參考文獻
- ^ 联想集团全球总部——北京. 聯想. [2019-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联想第四财季利润大幅增长. FT中文網. 2019-05-23 [2019-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9).
- ^ 联想回应“美帝良心想”、“纽约总部”等问题. 鳳凰網. 2019-05-05 [2019-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5).
- ^ 4.0 4.1 4.2 4.3 4.4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Lenovo Group Limited (PDF). Lenovo. [21 Ma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7-07).
- ^ Gartner Says Worldwide PC Shipments Declined 6.9 Percent in Fourth Quarter of 2013. Gartner.com. 2014-01-09 [2014-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9).
- ^ Gartner:HTC跌出全球手机销量10强排行榜. [2013-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Huawei Becomes Third Largest Smartphone Maker. [2013-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5).
- ^ 联想成智能手机全球第五:难憾三星苹果地位. [2013-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3).
- ^ Android powered a third of all mobile phones shipped in Q4 2012. [2013-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From guard shack to global giant; Chinese industry. The Economist. 12 January 2013 [5 Febr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4).
- ^ Ling, Zhijun. The Lenovo Affair. Singapore: John Wiley & Sons. 2006. ISBN 978-0-470-82193-0.
- ^ Todd Crowell. Ever heard of Lenovo, Haier, CNOOC? You will.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2008, (30–JUN–2005) [2014-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10).
- ^ 新聯想併台灣IBM個人電腦 今生效.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8-03).
- ^ http://www.ityuedu.com/article/2695975197/
- ^ Dickie, Mure. China's High-Tech Hero. Chief Executive. January 1, 2005.
- ^ 联想进军奥运TOP代价:6500万美元. 北京晨報. 2004-03-30 [2008-0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联想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聯想集團官網新聞稿. 2011-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3).
- ^ 新聯想Lenovo正式登台.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Gartner:联想首超惠普成全球最大PC厂商. 新浪科技(來源:中國騰訊科技). [2013-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IDC:2012四季度惠普PC销量超越联想 重回第一. 鳳凰網. 和訊網. [2013-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3).
- ^ 联想集团收购IBMx86服务器业务.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3).
- ^ 联想集团从谷歌(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聯想集團官網新聞稿. 2014-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 ^ 联想集团撤回上海科创板上市申请--上交所文件. 路透社. 2021-10-09 [2021-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19) (中文(簡體)).
- ^ b2b.lenovo.com. [2019-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item.lenovo.com. [2019-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http://www.nytimes.com/cnet/CNET_2100-1044_3-5628552.html?
- ^ CHRISTOPHER JOYE, PAUL SMITH, JOHN KERIN. Spy agencies ban Lenovo PCs on security concerns. 澳洲金融時報. 2013-07-27 [2015-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2).
- ^ Robertson, Adi. Lenovo reportedly banned by MI6, CIA, and other spy agencies over fear of Chinese hacking (update). The Verge. 2013-07-30 [2021-06-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英語).
- ^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聯想預載軟體助駭客竊個資. 蘋果日報 (臺灣). 201-02-21 [2022-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5).
- ^ 联想台湾分公司官网918惊现日本军旗. [2019-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7).
- ^ “祸从口出”的杨元庆及“不爱国”的民族企业联想. cnBeta. [2018-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联想回应“海外召回 中国不召回”传闻:信息都是假的. [2019-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联想集团CFO回应“将生产能力搬出中国”:以中国智造为根基应对问题. [2019-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联想更名联想中国 网友:听起来像分部. [2019-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 ^ 司馬南. 司马南的个人空间. bilibili. [2021-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