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衝突

緬甸內戰
Conflict areas in Myanmar.png
緬甸內戰區域圖。自1995年起受內戰波及的邦和省以黃色標記。
日期 1948年4月2日[14]至今
(74年1個月4周又2天)
地點
狀態

進行中

領土變更 2010年為少數民族而成立了自治區
參戰方

 緬甸


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1968年,1988年至今)[1][2][3]
 印度[4][5]
 俄羅斯[6][7][8]

緬甸少數民族地方武裝

緬北聯合陣線

合眾聯邦軍

全緬學生民主陣線
若開羅興亞救世軍
克倫民主佛教軍5旅
克倫民族解放軍
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
南撣邦軍
那加蘭民族社會主義委員會

指揮官與領導者

緬甸緬甸 敏昂萊大將
(國防軍總司令)
緬甸緬甸 梭溫副大將
(國防軍副總司令)
緬甸 敏瑞
(臨時總統)
緬甸 盛溫
(國防部長)
鮑有祥
魏學剛

通米亞良
蘇莫謝
瑙澤波拉盛
穆圖西頗
彭家聲
楊茂良
達艾鵬
達崩覺

參戰單位

緬甸 緬甸國防軍

少數民族武裝集團[17]
外國僱傭兵[18][19]
兵力

緬甸 492,000[c]


佤邦 20,000[21]–25,000[22]

600[23]–1,000[24]
1,500[17]–2,000+[25]
1,500[26]
8,000[27]
6,000[24]–7,000[28]
500[24]–1,500[28]
800+[29]
3,000–4,000[30]
3,000[31]–4,000[17]
8,000[17]
6,000[28]–8,000[17]
1,500[32]–3,500[33]
未知人數的其他陣營
總計:
70,000–75,000[17]

傷亡與損失

130,000[37]–250,000[38] 身亡

600,000–1,000,000 平民被轉移[39]

a 僅列出兵力多和/或最近活動的集團,完整列表請參見緬甸反政府武裝列表
b 僅對滇緬孤軍提供援助[9]

c 顯示的人數包括沒有直接參與衝突的人員[40]
緬甸歷史
WikiProject Myanmar peacock.svg

緬甸內戰緬甸語ပြည်တွင်းသောင်းကျန်းမှုသမိုင်း)是指在1948年從英國獨立後,緬甸國內發生的一系列持續武裝反抗活動。緬甸內戰被視作當今世界持續時間最長的內戰。

背景

在自英國獨立之前,緬甸國內的數個反殖民團體在全國範圍內抗議英國的殖民統治太平洋戰爭期間,當大日本帝國佔領英屬緬甸後、承諾給予緬甸獨立國家的地位並任命巴莫國家元首後,這些團體更加顯現其影響力。[42] 1943年8月1日日本控制下的緬甸國正式成立。在此期間,諸如緬甸共產黨在內的左派團體與諸如克倫民族聯盟在內的少數民族武裝組織被組建起來以反抗英國與日本的殖民統治。[43]1947年,昂山與少數民族領導人達成《彬龍協議》企圖平息敵對行動;然而,在昂山遇刺之後,獨立後的政府並沒有遵守協議,導致民族之間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44]

1945年4月,盟軍已經大致解放緬甸,使日軍後撤撤入泰國,巴莫本人逃亡日本,至此緬甸國政權滅亡。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8年1月4日,緬甸從英國獲得獨立。國內的共產黨人和少數民族對緬甸政府頗為不滿,認為被不公平的排除在國家事務以外。[10][42]緬甸獨立三個月後,共產黨人開始武裝抵抗緬甸政府。同樣,克倫族開始為民族獨立而戰。[45]

20世紀60年代初,緬甸政府拒絕接受聯邦制,並譴責在和平談判中提出該採用該制度的緬共等組織。八十年代初,出於政治動機的武裝衝突基本消失,而基於民族性質的衝突繼續進行著。 [46] 數個組織與歷屆政府簽訂了停火協議,但在始於2011年止於2015年的緬甸民主改革後,這些協議很大程度上已經作廢。[41][47]

歷程

內戰通常分為以下幾個時期:獨立後議會統治時期(1948年–1962年)、 冷戰時代(1962年–1988年),自1962年奈溫將軍政變上台後的緬甸式社會主義時期、後冷戰時代的軍政府(1988年–2011年)時期、全國民主聯盟主導的緬甸政府時期與現今的軍政府(2021年-)時期。

獨立後時期(1948年–1962年)

獨立於英國之後,緬甸最大的兩個反政府組織為緬甸共產黨(CPB)與克倫民族聯盟(KNU)。兩者在獨立前曾與英國殖民政府作過鬥爭; 然而,在日本占領緬甸的最後時日,這兩個組織幫助英國軍隊與日軍作戰。[42]起初,在獨立後的過渡時期並未有衝突發生,但於1948年4月2日,緬共在勃固省的Paukkongyi打響了內戰的第一槍。[14]

在獨立後時期,克倫民族聯盟尋求建立一個由克倫族治理的獨立國家。這個擬議的國家包括了現今下緬甸 (外緬甸)的克倫邦克耶邦領土。現時克倫民族聯盟已經將注意力從完全獨立轉為區域自治,以期在聯邦制度下,能夠在政府中擁有克倫族的代表權。[48]

政變後時期(1962年–1988年)

「他們回來了」:緬甸共產黨員在和平對話失敗後重返根據地。(1963年)

在連續三屆議會政府後,奈溫領導的緬甸國防軍發動了政變,取締議會政府,實行軍事獨裁。軍政府隨後被指控存在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為,內閣、政府、議會和少數民族政治領導人未經審判被逮捕拘留。[34]在此期間,其他的少數民族組織開始形成諸如克欽獨立軍的更大的民族軍事組織,以回應奈溫政府對聯邦制度的否定。

1967年, 伴隨著中國文化大革命拉開序幕,緬甸當地緬族與華人發生激烈衝突,導致1967年仰光等城市發生反華騷亂。許多華人在暴動中身亡,作為回應,中國據稱於1968年開始向緬甸共產黨提供後勤援助。[49]

奈溫主導的與反政府武裝的兩次和平對話(第一次於政變後,第二次於1972年)均已失敗告終,部分原因是奈溫拒絕接受多黨制。談判破裂後,政府軍與少數民族武裝重返戰場,緬甸媒體以「他們回來了」(သူတို့ပြန်ကြလေပြီ)為頭條廣泛報導。政府大肆沒收私有財產,並於1974年成立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一黨制統治國家。在奈溫將軍26年的獨裁政體下,緬甸變成孤立的隱士王國,成為世界上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 1988年爆發8888民主運動,全國範圍的學生抗議活動致使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被軍政府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所取代。[35]

8888民主運動(1988年)

1988年8月8日,學生們聚集在仰光街頭抗議奈溫的統治以及災難性的緬甸式社會主義制度。抗議活動席捲全國,[50]抗議於1988年9月18日結束,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SLORC)取代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執政。

緬甸軍政府聲稱約有350人遇害,[51][52]而反政府組織宣稱有數千人在抗議活動中死亡,很大一部分人的死亡歸因於軍方的行動。 [53][54][55]根據《經濟學人》的統計,超過3,000人在公開場合被殺害。[56]這次事件後,軍政府同意與某些反政府組織簽署單獨的和平條約。由於8888民主運動主要出於政治動機,少數民族組織沒能從政治運動中的獲得較多支持。20世紀90年代,緬甸國防軍大力削弱了反政府組織,摧毀了大部分的基地和據點。

後冷戰時期(1988-2021年)

2006年,緬甸國防軍對克倫邦的克倫民族聯盟(KNU)進行了大規模的攻勢,造成數十萬平民流離失所。據估計,由於戰事,政府強迫村莊移址,大約有五十萬人被遷移。[57][58]

2011年,緬甸國防軍對撣邦的少數民族組織發動了一場名為「毅力行動」(緬甸語ဇွဲမန်ဟိန်း)的軍事進攻。[59] 在進攻期間,政府軍從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NDAA)與北撣邦軍(SSA-N)管區奪取了領地,SSA-N參與了大部分的戰鬥。 這次攻勢是為回應少數民族組織拒絕軍政府的「一國一軍」政策。[60][61][62][63][64][65]

2014年11月19日,據政府統計,政府軍襲擊了拉咱附近的克欽獨立軍總部,造成至少22人死亡。[66]

2015年2月至5月,政府軍在撣邦北部的果敢開展了多次軍事行動[67]以回應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重新奪回2009年失地的企圖。[68]

2016年10月9日,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襲擊緬甸——孟加拉國邊界的邊防人員,造成9名邊防軍人喪生。[69] 2016年10月11日,4名緬甸國防軍士兵被最近搶奪過武器的武裝分子殺死。[70]

內戰再度爆發(2021年至今)

2021年緬甸國防軍發動軍事政變推翻由全國民主聯盟主導的緬甸政府而觸發大規模示威反對軍事政變,緬甸國防軍為此派出軍警鎮壓示威民眾。其後部份地方武裝組織宣佈反對緬甸國防軍鎮壓,而這些武裝組織亦得到部份反政變人士支持,包括由被推翻的全國民主聯盟成員組成的流亡政府緬甸聯邦議會代表委員會宣佈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將不再被視為「恐怖組織」或「非法組織」。其中克欽獨立軍警告軍政府切勿傷害於克欽邦的和平示威者,為針對緬甸國防軍於2021年3月於克欽邦首府密支那鎮壓示威群眾,克欽獨立軍多次攻擊緬甸國防軍,包括在3月18日炮轟於帕甘鎮由軍政府控制的警察局及哨站。

主要戰線

克欽邦

克欽族是緬甸的主要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克欽邦枯門嶺北部地區。自從緬甸獲得獨立以來,他們為民族自決而奮鬥,儘管不如緬甸的其他少數民族,如克倫族。以前克欽族的士兵占緬甸國防軍的很大一部分;然而,在1962年奈溫將軍奪權之後,許多克欽族士兵從軍隊中逃脫,並與克欽族武裝分子一同組建了克欽獨立組織(KIO)下屬的克欽獨立軍(KIA)。宗教緊張局勢也是衝突的根源,因為克欽族歷來主要是基督徒,而大多數緬族人主要是佛教徒。[71]

克欽獨立軍多次與政府簽訂了停火協議;最突出的是1994年簽署的協議,持續了17年,直到2011年6月政府軍襲擊了克欽邦八莫東部大盈江沿岸的克欽獨立軍陣地。[72]

僅在2012年,克欽獨立軍與政府軍之間的戰鬥就造成約2,500人(平民和軍人)傷亡;其中211名為政府軍士兵。暴力活動導致近十萬平民流離失所,全部或部分放棄了364個村寨。[73][74][75][76]

克耶邦

克耶邦最大的民族武裝為克倫尼軍,其目標為為克耶族謀求獨立與民族自決。[77]

該組織稱,他們對政府的不滿包括:(政府)對該地區自然資源的剝削與快速消耗,對農產品的低價販賣,地方當局的勒索和腐敗,強迫勞動,強迫整個村莊和農場搬遷,對房屋的毀壞,在平民區埋下地雷,酷刑,強姦,法外殺戮,焚燒村莊,徵用糧食和牲畜,無故逮捕,以及對窮人的剝削。克倫尼軍現今由必圖(Bee Htoo)將軍領導,[77]兵力約為500[24]至1,500。[28]

克倫邦

緬甸東部克倫邦克倫族是緬甸的第三大少數民族,約涵蓋全國人口的7%。自1949年開始,克倫族反政府組織開始謀求民族自決與獨立。1949年,克倫族出身的緬甸國防軍總司令史密斯·敦因克倫族反政府組織的興起而被罷免。他的接替者為後來成為緬甸獨裁者緬族民族主義者奈溫。[78]

克倫民族聯盟(KNU)與其武裝克倫民族解放軍(KNLA)的最初目標是謀取獨立。自1976年以來,他們轉而要求建立一個公平的具有克倫族代表權和克倫族自決權的聯邦政府。[48] 幾乎所有的要求都被歷屆政府忽視或拒絕,這成為了緬甸民主改革前和平對話失敗的一個因素。

1995年,克倫民族聯盟的總部和基地大部分被政府搗毀或奪走,迫使克倫民族解放軍(KNU的武裝部隊)在克倫邦的叢林中運作。泰國政府曾對其邊界的反抗武裝予以支援,但由於後來與緬甸政府簽署了新的經濟協議,很快就停止了援助。[10]

緬甸政府以前被指控對克倫族平民採取「焦土政策」包括(但不限於)焚燒整個村莊、埋下地雷、奴役勞工、強迫平民掃雷和姦殺克倫族婦女。[79]根據法律公司歐華律師事務所提交給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報告,這些針對克倫族人的手段可以被確定為種族清洗。但緬甸政府否認了這些說法[80]

若開邦

自20世紀50年代初以來,若開邦欽人若開人羅興亞人組織均為各自的民族自決而對抗緬甸政府。[81][82][83]

諸如若開軍若開解放軍之類的民族武裝繼續向緬甸政府發起反抗行動,雖然自從政治改革與和平談判以來,重大暴力事件一直很少見。組建於2009年的若開軍以1,500–2,500名的兵力成為若開邦最大的少數民族地方武裝。[84]

羅興亞人武裝分子自1948年以來一直在與若開邦北部的緬甸政府地方部隊和其他民族組織進行戰鬥,占主導地位的穆斯林羅興亞人和佛教徒若開人之間持續宗教暴力也加劇了衝突。羅興亞人的法律和政治權利一直是衝突的根本問題,引發了諸如2012年若開邦騷動2013年緬甸反穆斯林暴動等自發性暴力事件。儘管在若開邦三個北部鎮區(貌奪,布帝洞,拉岱當)中占有大部分人口,[83]羅興亞人經常成為出於宗教動機的攻擊目標。由於緬甸政府不承認羅興亞人是緬甸官方認定的少數民族,所以羅興亞人不能申請公民身份,而且很少有法律保護他們的權利。[85]

2016年10月9日,據估計,有300名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襲擊了緬甸與孟加拉國邊界的三個緬甸邊防哨所。 據邊境小鎮貌奪官員的說法,襲擊者從邊防哨所奪得了數十槍枝彈藥,並揮舞著刀和能夠發射金屬螺栓的自製彈弓。襲擊造成9名邊防軍人與「數名」武裝分子身亡。[69] 2016年10月11日,四名政府軍士兵在戰鬥的第三天陣亡。[70]新成立的反政府組織若開羅興亞救世軍(ARSA)一個星期後聲稱對此事件負責。[86]

撣邦

撣族撣邦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緬甸第二大民族。1947年昂山與撣族領導人簽署的彬龍協議賦予了撣邦自緬甸獨立十年後根據意願選擇去留的權力。[44]自昂山被暗殺後,政府並未履行承諾。[13]緬甸國防軍在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對國家進行了嚴重的軍事化,當地人指責政府軍虐待、折磨、搶劫、強姦、非法逮捕和屠殺村民。1958年5月21日,由Sao Noi和Saw Yanna領導的武裝抵抗運動在撣邦興起。

緬甸最大的起義團體之一的南撣邦軍(SSA-S)擁有6,000至8,000不等的兵力,2014年2月2日以前一直由昭耀世所領導。南撣邦軍一直在緬泰邊界活動,於2011年12月2日與政府簽署了停火協議。[87]

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是一支活躍在撣邦北部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族武裝。該武裝於1989年與政府簽署了一項停火協議,協議於同年正式生並持續了二十年,直到2009年和政府部隊之間的暴力事件發生。[88] 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與政府軍之間的衝突於2015年[89]和2017年再次爆發。[90][91]

政治因素

在獨立之前,緬甸國父昂山說服了當地撣族頭人組建一個統一的國家,並與他們在1947年談判達成了「彬龍協議」。 這項協議保障了在獨立後政權中的民族自決權、政治代表權以及各民族之間的經濟平等。其賦予了欽族克欽族撣族人民在緬甸獨立十年後是否繼續留在緬甸政體內的選擇權。然而,緬甸政府並未遵守協議,這也成為各邦反對緬甸政府的原因之一。[13]

雖然一些團體繼續為爭取全面獨立和民族自決權而鬥爭,但諸如欽民族陣線 (CNF)和克倫民族聯盟 (KNU)等團體的目標已轉向區域自治聯邦制[92]

8888民主運動時期,翁山蘇姬成為國家的民主象徵,領導著最大的反對黨——全國民主聯盟。軍政府在1990年安排了大選,翁山蘇姬的全國民主聯盟(NAC)贏得了大部分的選票。不過軍政府拒絕承認選舉結果,並將翁山蘇姬軟禁了15年。

2007年,成千上萬的僧侶抗議軍政府的統治,並呼籲進行自由選舉,爭取少數民族權利和釋放政治犯,該事件在後來被稱為番紅花革命[93]抗議最初是為回應政府取消壓縮天然氣的價格補貼。[94]

2011年,軍政府在緬甸民主改革後出台新憲法,釋放了數千名政治犯,其中包括翁山蘇姬。2014年11月,全國民主聯盟對憲法提出修正案,以回應一項條款,該條款使得如果其政黨贏得選舉,翁山蘇姬也無權成為緬甸總統。但這些修正案被駁回。[95]

對人權的侵犯

緬甸政府被指控對平民採取「焦土政策」,尤其是在克耶邦。這些指控包括燒毀整個村莊,埋下地雷,奴役平民,強迫平民掃雷,以及強姦和殺害克倫族婦女。[79]根據法律公司歐華律師事務所提交給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報告,這些針對克倫族的手段可以被確定為種族清洗。但緬甸政府否認了這些說法[80]

雙方都被指控使用地雷,造成數百人意外受傷和死亡。克倫民族聯盟(KNU)被指控在農村埋下地雷,其中大部分尚未被清除。 克倫民族聯盟聲稱,地雷對於驅逐政府部隊至關重要,因為它「阻礙了他們攻擊平民」。但是,大多數受到傷害的人都是當地的村民,而不是緬甸政府軍士兵。[96]地雷受害者必須前往泰緬邊境尋求治療,因為當地醫院缺乏適當的設備和經費。[97]

儘管緬甸政府和七個組織在2012年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簽署了協議,承諾不再出於軍事和政治目的剝奪兒童的權利,但是雙方還是被指控使用數千名童兵國際勞工組織指責雙方儘管達成協議但仍然繼續使用童兵。據國際勞工組織報導,自2012年以來,緬甸國防軍已經出動過數百名童兵;估計2013年至2014年間,緬甸國防軍招募了至少340名童兵。[98]在緬甸使用童兵最著名的例子是已解散的武裝上帝軍的領導人約翰尼·圖和路德·圖。在他們組建上帝軍時,只有10歲。[99]

難民危機

泰國來興府邁拉難民營聯合國難民署在泰國設立的9個難民營之一,其中居住著有70多萬難民、尋求庇護者和無國籍人士。[100]

衝突造成大量平民死亡,許多難民逃到了泰國。聯合國估計,在1996年至2006年期間,緬甸約有100萬人流離失所,緬甸東南部有23萬人流離失所,128000名難民住在泰緬邊境的臨時避難所。[101][102]2007年8月,約有16萬難民逃往泰緬邊界以及泰國清邁府叻丕府邊界的九個難民營。難民人口中約有62%為克倫族。諸如無國界醫生等人道主義組織向難民提供了援助和支持。[103]

據說平民是被迫搬出自己的家,土地被緬甸政府沒收用於工業項目和資源開採。[101][104][104][105]

根據國際難民組織的說法,在若開邦,目前有約75,000名羅興亞難民。[106]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說,若開邦羅興亞難民營的生活條件「完全不足」,缺乏基本服務。[107]歷史上,1962年政變以後對印裔緬甸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迫害導致近30萬人被驅逐出境。[108]過去20年來,有超過20萬羅興亞穆斯林逃往孟加拉國,以逃脫迫害。[109]羅興亞人被聯合國描述為「世界上最不受待見」和「世界上受迫害最嚴重的少數民族之一」。[110]蓋達組織將其「恐襲網絡」擴大到印度、孟加拉國和緬甸之後,其領導人艾曼·扎瓦希里向緬甸發出了恐怖襲擊的威脅。[111]

國際反應

 聯合國 – 自1991年以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關於緬甸政府的25項決議,譴責軍政府有計劃地侵犯人權以及缺乏政治自由。[112]2009年,大會要求當時的軍政府採取緊急措施,制止發生在該國的違反國際人權和人道主義法的行為。[113]

外國援助

 中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據稱在緬甸共產主義叛亂期間向緬甸共產黨提供後勤援助,以支持該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9][114]緬共於1988年同意解除武裝後,緬甸指責中國繼續支持邊境反抗組織,例如佤邦聯合軍[115]

2016年,中國承諾支持緬甸和平進程,鼓勵反政府組織與緬甸政府進行和平談判,並派出了更多的軍隊維護與緬甸接壤地區的穩定。[1][2][3]

 泰國 – 泰國一直是緬甸各派武裝組織的積極支持者,譴責軍政府執政時所採取的行動,並放任武器彈藥走私過境。[11] 然而,1995年,泰國政府與緬甸政府簽訂了一項重大經濟貿易協議,中止了對這些組織的援助。[10]

 美國中央情報局從1951年開始,通過「白紙方案」(Operation Paper),幫助中華民國國軍中國撤離緬甸,並通過泰國向他們提供非武器性的援助,直到1953年他們協助中華民國將最後7000名士兵運送回台灣後才正式停止了在當地的行動。[9]

其他: 戴夫·埃弗雷特曾是澳大利亞特種空勤團成員,1986年作為僱傭軍加入克倫民族解放軍。戴夫化名「史蒂夫」在軍中訓練士兵、幫助他們改進打法,並教他們如何使用M18A1闊刀地雷。為籌集他與克倫民族解放軍合作期間的經費,埃弗雷特在同謀的幫助下,在澳大利亞犯下多起劫案,還學習了輪船駕駛技術,以便他可以向緬甸走私武器。埃弗雷特於一年後的1987年返回澳大利亞。[18][Videos 1]

停火談判

在2011年的新憲法改革下,緬甸政府與數支武裝組織簽署了邦級與國級的停火協議。17個最大的武裝組織中有14個與緬甸政府簽署了停火協議。根據緬甸和平中心的說法,克欽獨立組織(KIO)與其盟友同政府之間的衝突使成千上萬的人流離失所,在克欽邦和撣邦北部造成了又一次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116]所有14個簽署組織都希望按照1947年的「彬龍協議」進行協商以獲取自決、聯邦制(即區域自治)、宗教自由和少數民族權利。但是,新憲法只有少數幾項專門針對少數民族權利的條款,因此緬甸政府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討論依照新憲法,而不是「彬龍協議」。由於緬甸政府沒有給出包含所有少數民族地方武裝在內的廣泛計劃或框架,克倫民族聯盟憤而退出了會議,並抱怨缺乏誠意。[117]然而,國家和平發展委員會同少數民族地方武裝之間的大部分談判是正式且和平的。[118]

2015年4月,15個不同的武裝組織(均為全國停火協調組成員)和緬甸政府敲定了全國停火協議草案。[119]

2015年10月,經過兩年的談判,緬甸政府宣布將與包括克倫民族聯盟在內的8個武裝組織確定和簽署停火協議。 然而,15個原始簽署組織中只有8個簽署了2015年10月15日的停火協議,其中有7名全國停火協調組成員於2015年9月退出談判。聯合國、英國、挪威、日本和美國的觀察員和代表團見證了簽署儀式。[57][58]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China's Xi Jinping Pledges Support for Myanmar’s Peace Process. Radio Free Asia. [2017-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31) (英語). 
  2. ^ 2.0 2.1 China offers Myanmar support to end ethnic unrest near border.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7-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31) (英語). 
  3. ^ 3.0 3.1 Chang, Jennifer; Spencer, Kay; Staats, Jennifer. China’s Role in Myanmar’s Peace Process.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2016-09-02 [2017-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31) (英語). 
  4. ^ Armies of India, Myanmar target NE militants in coordinated operation. The Economic Times. 16 June 2019 [10 June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5. ^ India and Myanmar forces coordinate to destroy NE insurgent camps across border. The Indian Express. 16 June 2019 [10 June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0) (英語). 
  6. ^ Burma and Russia to Increase Military Cooperation. The Irrawaddy. 21 November 2013 [29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英語). 
  7. ^ Kovalev, Alexey. Putin’s Surprise Myanmar Challenge from Chechnya. EurasiaNet. 15 September 2017 [29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英語). 
  8. ^ Russia, Myanmar Sign Military Cooperation Agreement. www.defenseworld.net. [29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1) (英語).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Richard Michael Gibson. The Secret Army: Chiang Kai-shek and the Drug Warlords of the Golden Triangle. John Wiley and Sons. 2011: 85–90. ISBN 978-0-470-83018-5. 
  10. ^ 10.0 10.1 10.2 10.3 Lintner, Bertil. Recent Developments on Thai-Myanmar Border. IBRU Boundary and Security Bulletin: 72. 
  11. ^ 11.0 11.1 Alfred W. McCoy, with Cathleen B. Read and Leonard P. Adams II. "The Shan Rebellion: The Road to Chaos", from The Politics of Heroin in Southeast Asia: CIA Complicity in the Global Drug Trade 2003. Lawrence Hill Books. [2011-12-08]. ISBN 1-55652-48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3). 
  12. ^ Steinberg, p. 44
  13. ^ 13.0 13.1 13.2 13.3 U Thant Myint. The River of Lost Footsteps - Histories of Burma.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6: 274–289. ISBN 978-0-374-16342-6. 
  14. ^ 14.0 14.1 Lintner, Bertil; Wyatt (maps prepared by), David K.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Burma (CPB). Ithaca, N.Y.: Southeast Asia Program, Cornell University. 1990: 14 [2016-12-15]. ISBN 087727123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15. ^ CNN, Katie Hunt. Myanmar Air Force helicopters fire on armed villagers in Rakhine state. CNN. [2016-1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5). 
  16. ^ Border Guard Force Scheme. www.mmpeacemonitor.org.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5-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15). 
  17. ^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Armed ethnic groups.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8). 
  18. ^ 18.0 18.1 Cookies must be enabled. | The Australian. theaustralian.com.au. [2015-10-21]. 
  19. ^ Bleming, Thomas James. War in Karen Country: Armed Struggle for a Free and Independent Karen State in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Bloomington, Ind.: iUniverse. 2007. ISBN 0-595-69327-X. OCLC 609978846. 
  20. ^ Heppner & Becker, 2002: 18–19
  21. ^ Johnson, Tim (29 August 2009). China Urges Burma to Bridle Ethnic Militia Uprising at Bord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華盛頓郵報.
  22. ^ Davis, Anthony. Wa army fielding new Chinese artillery, ATGMs. IHS Jane's Defence Weekly. [2015-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23). 
  23. ^ ABSDF.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0). 
  24. ^ 24.0 24.1 24.2 24.3 I. Rotberg, Robert. Burma: Prospects for a Democratic Futur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8 [2017-06-21]. ISBN 08157916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25. ^ ‘I Want to Stress That We Are Not the Enemy’. [2015-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26. ^ DKBA-5.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7). 
  27. ^ AP, 4 May 2012, Myanmar state media report battles between government troops, Kachin rebels killed 31
  28. ^ 28.0 28.1 28.2 28.3 Burma center for Ethnic Studies, Jan. 2012, "Briefing Paper No. 1" http://www.burmalibrary.org/docs13/BCES-BP-01-ceasefires(en).pdf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9. ^ NMSP.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2). 
  30. ^ 47 Govt Troops Killed, Tens of Thousands Flee Heavy Fighting in Shan State. irrawaddy.org.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2). 
  31. ^ NDAA.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3). 
  32. ^ TNLA. Myanmar Peace Monitor. [2016-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0). 
  33. ^ Larsen, Niels. On Patrol With Myanmar Rebels Fighting Both the Army and Drug Addiction - VICE News. VICE News (Crime and Drugs). 2015-04-23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4) (美國英語). 
  34. ^ 34.0 34.1 Pavković, 2011: 476
  35. ^ 35.0 35.1 Lintner, Bertil. Burma in revolt: opium and insurgency since 1948 2nd. Chiang Mai: Silkworm Books. 1999. ISBN 978-974-7100-78-5. 
  36. ^ Armed forces - Myanmar. www.nationsencyclopedia.com.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s.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3). 
  37. ^ Modern Conflicts - Death Tolls PDF (PDF). [2017-06-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7-20). 
  38. ^ De re militari: muertos en Guerras, Dictaduras y Genocidios. [2014-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2). 
  39. ^ Janie Hampton (2012). Internally Displaced People: A Global Survey. London: Routledge. ISBN 978-1-136-54705-8.
  40.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Hackett, James (ed.) (2010). The Military Balance 2010. London: Routledge, pp. 420-421. ISBN 1-85743-557-5.
  41. ^ 41.0 41.1 Patrick Winn. Myanmar: ending the world's longest-running civil war. Pittsburgh Post-Gazette. 2012-05-13 [201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25). 
  42. ^ 42.0 42.1 42.2 Hensengerth, Oliver. The Burm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State-to-Stat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Burma (PDF). Leeds East Asia Papers. 2005: 10–12, 15–16, 17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8-05-28). 
  43. ^ Allen, Louis. Burma: the Longest War 1941-45. Great Britain: J.M. Dent and Sons. 1986. ISBN 0-460-02474-4. 
  44. ^ 44.0 44.1 MAUNG ZARNI. Remembering the martyrs and their hopes for Burma. DVB NEWS. 2013-07-19 [2013-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9). 
  45. ^ Callahan, M., Making Enemies. War and State Building in Burm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118 - 123
  46. ^ Callahan, M., Making Enemies. War and State Building in Burm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34 - 36
  47. ^ Licklider, R. (1995). The Consequences of Negotiated Settlements in Civil Wars, 1945–1993.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9(3), 681.
  48. ^ 48.0 48.1 Official Karen National Union Webpage.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1). 
  49. ^ Fan, Hong Wei. The 1967 Anti-Chinese Riots in Burma and Sino-Burmese Relations.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12-06-01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9) (英語). 
  50. ^ Maureen Aung-Thwin. Burmese Days. Foreign Affairs.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Inc. 1989 [201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5). 
  51. ^ Ottawa Citizen. 24 September 1988. pg. A.16
  52. ^ 美聯社. 芝加哥論壇報. 26 September 1988
  53. ^ Ferrara (2003), pp. 313
  54. ^ Philippa Fogarty. Was Burma's 1988 uprising worth it?. BBC News. 2008-08-06 [201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07). 
  55. ^ Wintle (2007)
  56. ^ The saffron revolution | The Economist. [2015-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08). 
  57. ^ 57.0 57.1 Asia Unbound » Myanmar’s Cease-Fire Deal Comes up Short. [2015-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9). 
  58. ^ 58.0 58.1 Ray Pagnucco and Jennifer Peters. Myanmar's National Ceasefire Agreement isn't all that national. Vice News. 2015-10-15 [2015-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59. ^ Htwe, Ko. Conflict in Shan State Spreading. The Irrawaddy. 2011-04-08 [201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15). 
  60. ^ Shan Herald Agency for News (S.H.A.N.). Shanland.org. [2012-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1). 
  61. ^ Hseng, Khio Fah. Mongla base shelled by Burma Army artillery. Shan Herald Agency. 2011-01-10 [201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7). 
  62. ^ Hseng, Khio Fah. Mongla base shelled by Burma Army artillery. Shan Herald Agency. 2011-01-26 [2011-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8). 
  63. ^ All roads to Shan rebel base closed. Shanland.org. 2011-02-24 [2012-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30). 
  64. ^ Burma Army occupies SSA core base. Shanland.org. 2011-03-16 [2012-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30). 
  65. ^ SSA 'North' given ultimatum to surrender. Shanland.org. 2011-03-17 [2012-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30). 
  66. ^ Myanmar's Kachin Rebels Say 22 Dead in Fighting. 2014-11-19 [2014-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2). 
  67. ^ Myanmar Kokang Rebels Deny Receiving Chinese Weapons. Radio Free Asia.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1). 
  68. ^ NANG MYA NADI. Kokang enlist allies’ help in fight against Burma army. dvb.no. 2015-02-10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3). 
  69. ^ 69.0 69.1 Myanmar policemen killed in Rakhine border attack. BBC News. 2016-10-09 [2016-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70. ^ 70.0 70.1 Rakhine unrest leaves four Myanmar soldiers dead. BBC News. 2016-10-12 [2016-1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30). 
  71. ^ Fuller, T. (4 April 2013). "Ethnic Rifts Strain Myanmar as It Moves Toward Democracy". The New York Times.
  72. ^ Untold Miseries (PDF). Hrw.org. [2015-02-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5-09-24). 
  73. ^ KIA claims 211 Tatmadaw soldiers have died in two months of fighting in Hpakant, 10 October 2012, http://www.kachinnews.com/news/2418-kia-says-211-army-soldiers-die-in-two-month-fighting-in-hpakant.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4. ^ 31 dead in new clashes with Kachin: Myanmar News, 5 May 2012, http://dailytimes.com.pk/default.asp?page=2012\story_5-5-2012_pg14_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5. ^ Lanjouw, S., Mortimer, G., & Bamforth, V. (2000). Internal Displacement in Burma. Disasters, 24(3), 228-239.
  76. ^ Kachin Women's Association Thailand - State terror in the Kachin hills. Kachinwomen.com. [2015-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11). 
  77. ^ 77.0 77.1 Karenni Army (KA) (Myanmar), GROUPS - ASIA - ACTIVE, Jane's World Insurgency and Terrorism, 13 March 2012
  78. ^ Smith, Martin. Burma: Insurgency and the politics of ethnicity 2. impr. London: Zed Books. 1991 [2017-06-21]. ISBN 08623286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79. ^ 79.0 79.1 Phan, Zoya and Damien Lewis. Undaunted: My Struggle for Freedom and Survival in Burma. New York: Free Press, 2010.
  80. ^ 80.0 80.1 Gray Cary, Rudnick. Threat to the Peace: A Call for the UN Security Council to Act in Burma (PDF). DLA Piper. 2005 [2016-04-10]. 
  81. ^ Myanmar Peace Monitor - Chin National Front.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7). 
  82. ^ Myanmar Peace Monitor - Arakan Liberation Party.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7). 
  83. ^ 83.0 83.1 Myanmar, Bangladesh leaders 'to discuss Rohingya'. Agence France-Presse. 2012-06-29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31). 
  84. ^ Arakan Army Official Website. [2021-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5). 
  85. ^ MclaughLin, Tim. Origin of ‘most persecuted minority’ statement unclear. 2013-06-08 [2015-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7). 
  86. ^ Islamist fears rise in Rohingya-linked violence. Bangkok Post (Post Publishing PCL). [2016-11-05]. 
  87. ^ Myanmar Peace Monitor - Restoration Council of Shan State.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13). 
  88. ^ Johnston, Tim. China Urges Burma to Bridle Ethnic Militia Uprising at Border. The Washington Post. 2009-08-29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15). 
  89. ^ Myanmar Kokang Rebels Deny Receiving Chinese Weapons.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11). 
  90. ^ Deadly clashes hit Kokang in Myanmar's Shan state. wcww.aljazeera.com. [2017-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2). 
  91. ^ Myanmar rebel clashes in Kokang leave 30 dead. BBC News. 2017-03-06 [2017-03-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92. ^ Karen National Union Website - English.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8). 
  93. ^ Human Rights Concern. [2009-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7). 
  94. ^ BBC NEWS | World | Asia-Pacific | Burma leaders double fuel prices. news.bbc.co.uk. [2015-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30). 
  95. ^ Landler, M. (14 November 2014). Obama and Aung San Suu Kyi Meet Again, With Battle Scars. Retrieved 24 November 2014, from http://www.nytimes.com/2014/11/15/world/asia/obama-aung-san-suu-kyi-myanmar.html?_r=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96. ^ The world's longest ongoing war. 2011-08-13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1) –透過YouTube. 
  97. ^ Arthur Nazaryan, The Diplomat. The Landmine Victims of Myanmar’s Civil War | The Diplomat. thediplomat.com. [2015-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6). 
  98. ^ Burmese army releases 91 child soldiers: UNICEF. [2014-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12). 
  99. ^ Richard S. Ehrlick. Bizarre 'God's Army' Led By Young Boys Surrenders. Global Politician. 2006-07-27 [2015-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3). 
  100. ^ 2013 UNHCR country operations profile – Thailand. [2013-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101. ^ 101.0 101.1 Human Rights Council, Report of the Special Rapporteur on the situation of human rights in Burma, Paulo Sergio Pinheiro, 12 February 2007
  102. ^ Fort Wayne refugees from Myanmar worried about policy changes. 2014-02-02 [2014-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22). 
  103. ^ Cohen, Joanna; Fuller, Holly; Scott, Kelly. Governance in refugee camps on the Thai/Burma border (PDF). [2016-04-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6-10). 
  104. ^ 104.0 104.1 Ethnic Nationalities of Burma. (n.d.). Retrieved 23 November 2014, from http://www.oxfordburmaalliance.org/ethnic-groups.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05. ^ 2014 UNHCR country operations profile - Myanmar. (1 January 2014). Retrieved 8 November 2014.
  106. ^ "About 75,000 Rohingyas in Myanmar camps: Refugee International". The Hindu (Chennai, India). 29 September 2012. Retrieved 27 March 2013.
  107. ^ 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 Level of suffering in Arakan 『never seen before’: UN. (18 June 2014).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4.
  108. ^ Smith, Martin. Burma: Insurgency and the politics of ethnicity 2. impr. London and New Jersey: Zed Books. 1991: 43–44 [2017-06-21]. ISBN 08623286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109. ^ Dummett, Mark (29 September 2007). "Burmese exiles in desperate conditions". BBC News. Retrieved 20 November 2012.
  110. ^ A Handbook of Terrorism and Insurgency in South East Asia, editor=Tan, Andrew T. H., chapter=Chapter 16, State Terrorism in Arakan, author=Islam, Syed Serajul Isl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7. p. 342. ISBN 978-1-84542-543-2.
  111. ^ Paul, B. (25 September 2014). 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Security increased in Rangoon in wake of Al-Qaeda threat.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4.
  112. ^ UN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s on Burma - ALTSEAN Burma. www.altsean.org. Alternative Asean Network on Burma. [2016-09-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04). 
  113. ^ "UN General Assembly Resolution: Time for Concrete Action" (Press releas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 20 November 2009. Retrieved 4 January 2010.
  114. ^ Smith, Martin. Burma: Insurgency and the politics of ethnicity 2. impr. London and New Jersey: Zed Books. 1991 [2017-06-21]. ISBN 086232868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7). 
  115. ^ UCDP Conflict Encyclopedia, Myanmar (Burma). [2014-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2). 
  116. ^ Conflicts, communal violence and IDPs. mmpeacemonitor.org. [2015-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4). 
  117. ^ Nai, A. (3 September 2014). Democratic Voice of Burma: UNFC opens 2 top positions for KNU. Retrieved 10 November 2014.
  118. ^ World Asia. BBC News. 2012-01-12 [2013-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119. ^ Myanmar government and rebels agree on ceasefire draft. [2017-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14). 

視頻

  1. ^ Ex-SASR, Insurgency, David Everett. David Everett, Ex-SASR, Insurgency in Burma. YouTube. A Current Affair. [2014-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新聞:

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