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數據

維基數據
Wikidata
Wikidata-logo-en.svg
Wikidata main page screenshot.png
維基數據首頁截圖
語言 多語種
持有者 維基媒體基金會
創始人 維基媒體社群
網址 www.wikidata.org 編輯維基數據鏈結
商業性質 非商業
推出時間 2012年10月30日,​9年前

維基數據(英語:Wikidata)是一個可協同編輯知識庫,是繼2006年的維基學院之後,第一個新的維基媒體基金會項目。這一項目與維基共享資源的工作方式類似,將為其他維基計劃及各語種維基百科中的資訊框、列表及跨語言連結等提供統一存放的數據,該項目在2012年10月30日投入使用。維基數據藉由軟體Wikibase運行。

背景

這一專案最初由德國維基媒體協會啟動,其目的在於為維基百科中的條目提供可呼叫的出生日期或是其他經驗證後的資料。[6]

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戈登與貝蒂·摩爾基金會和Google公司向該計劃提供了130萬歐元的資助。[7][8]

概念

維基數據的「火星」,也包括連結至其他計畫和維基共享資源的連結

維基數據的開發工作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1. 集中儲存跨語言連結
  2. 為所有語言維基百科中的資訊框提供資料
  3. 利用維基數據中的資料建立及更新條目

維基數據是一個文件導向的資料庫,重點圍繞項目。每個項目都代表一個主題(或用於維持維基百科的管理頁面),是由一個唯一的號碼,前面加上字母Q;例如,政治話題的唯一項目編號是Q7163。這使得識別項目涵蓋不會偏袒任何語言翻譯的話題所需的基本資訊。

資訊是透過建立報表新增至項目。聲明採取的形式鍵-值對,每個語句有一個屬性(關鍵),並連結至該屬性的值。

標誌

標誌上的條形圖案為用摩爾斯電碼編碼的「WIKI」一詞。該標誌由Arun Ganesh設計,並根據社群的決策選定[9]

參考資料

維基數據宣傳片
  1. ^ Wikidata.org Site Info. Alexa Internet. [2018-07-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3). 
  2. ^ Roth, Matthew. The Wikipedia data revolution. Wikimedia Foundation. 2012-03-30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4). 
  3. ^ wikidata.org is live (with some caveats)
  4. ^ Wikidata ( WebCite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0-30)
  5. ^ Wikibase — Home. 
  6. ^ Data Revolution for Wikipedia. MarketWatch. 2012-03-30 [2012-04-10]. [永久失效連結]
  7. ^ Dickinson, Boonsri. Paul Allen Invests In A Massive Project To Make Wikipedia Better. Business Insider. 2012-03-30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年9月11日). 
  8. ^ Perez, Sarah. Wikipedia’s Next Big Thing: Wikidata, A Machine-Readable, User-Editable Database Funded By Google, Paul Allen And Others. TechCrunch. 2012-03-30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1). 
  9. ^ Pintscher, Lydia. Und der Gewinner ist.... wikimedia.de. 德國維基媒體協會. 2012 [2020-09-09]. 

外部連結

  • 官方網站 在維基數據上編輯此內容行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