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大學
維也納大學 | |||
---|---|---|---|
Universität Wien(德文) | |||
![]() 維也納大學校徽 | |||
創辦時間 | 1365年 | ||
學校類型 | 綜合大學 | ||
校長 | GEORG WINCKLER | ||
教師人數 | 約7,100 | ||
學生人數 | 35,375 (2017年) | ||
校址 | ![]() | ||
隸屬 | 歐洲首都大學聯盟 歐洲大學協會 | ||
網站 | http://www.univie.ac.at/ | ||
|

維也納大學(德語:Universität Wien)位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始建於1365年,是現存最古老的德語大學,是奧地利乃至整個中歐地區最大的教學和研究機構。大學共設有178個學位,擁有近9,800名員工,90,000名學生。截止2017年,共有20位校友及教職工曾獲得諾貝爾獎。
歷史
大學的雛形最初在1365年3月12日由公爵魯道夫四世和他的兄弟阿爾伯萊希特三世及利奧波德三世創建。它是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第二所大學,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二所德語大學(第一所是布拉格大學,第三所是德國境內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學),最初開辦時是仿照巴黎大學的模式。
1383年維也納大學經營不佳,由魯道夫四世的弟弟和阿爾伯萊希特三世捐款,改革校內行政,成為東部德語地區一流的大學。
現在的學校本部是在公元1877年至1884年間建造的。原來的校本部位於施度本門附近的伊格納茨·塞佩爾博士廣場,老大學教堂和奧地利科學院目前仍在該處。
1878年文學院開始有條件式地招收女學生。1897年女性第一次被准許以正式生身份入校,但一開始只能被哲學院錄取。其餘的學院後來也一一開始招收女生:醫學院1900年,法學院1919年,新教神學院1923年,到了1946年最保守的天主教神學院也終於開始正式招收女學生。
研究與教學
目前學校共有在校生90,000人,178個學位。大學共擁有約6,100名專職研究人員和約2,000名教師,往往同時也參與科研工作。
機構設置
目前的校長是Georg Winckler教授。維也納大學實行民主制度,各個學院往往擁有很大的權利。而在學院內部,所有學生、系和教授都擁有對學院一切重大事務的參與及投票權。時任奧地利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實行將大學權力集中化的計劃,將權力主要集中到正教授(系主任)手中。
2004年底著名的醫學院自維也納大學劃出,成立維也納醫科大學。學校的一些其他院系也因之作了一些調整。
目前大學共擁有15個二級學院以及5個研究中心。他們是:
二級學院
研究中心
維也納大學沒有醫學部和工學院,分別屬於2004年獨立的維也納醫科大學(原維也納大學醫學部)和維也納工業大學。
國際聲譽
排名 | |
---|---|
全球排名 | |
《泰晤士》世界排名[1] | 137 |
《QS》世界排名[2] | 151 |
《US NEWS》世界排名[3] | 195 |
《ARWU》世界排名[4] | 151–200 |
維也納大學的人文學科排名最高,分別被泰晤士高等教育和QS世界大學排名為世界35和54位。[5][6][7]
#
- ABO血型系统
- 一橋大學
- 东方研究
- 中世纪大学列表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地质大学
- 中央警察大學
- 中奧關係
- 丹尼斯·穆勒
- 乔伟 (1926年)
- 于尔根·科卡
- 亚历克修斯·迈农
- 亚历山大·冯·米登多夫
- 亚历山大·格申克龙
- 亚历山大·沙伦贝格
- 伊凡·参卡尔
- 伊尔莎·艾兴格尔
- 伊沃·安德里奇
- 伊萬·雷根
- 保罗·埃伦费斯特
- 傅利德
- 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
- 先进高能天体物理学望远镜
- 克勞斯·埃布訥
- 克里斯蒂安·科安
- 克里斯蒂安·诺德
- 冬眠
- 切萨雷·龙勃罗梭
- 列斯·庫爾巴斯
- 刘思慕
- 利奥波德·费卿格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卡尔·伦纳
- 卡尔·卢格
- 卡尔·波普尔
- 卡尔·米尔福德
- 卡尔·魏格尔
- 卡爾·考茨基
- 卡爾·門格爾
- 卡琳·克奈斯爾
- 卡罗拉·马利·施密特
- 卡雷尔·施瓦岑贝格
- 卢多维奇·费里埃
- 原子尺度材料模拟的计算机程序包
- 古斯塔夫·馬勒
- 君特·贝克·冯·曼那哥塔-勒驰奈
- 哲學、政治學及經濟學
- 因斯布鲁克大学
- 圣方济各堂 (维也纳)
- 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
- 埃里克·沃格林
- 埃里希·萊因斯多夫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 多德勒尔
- 大日本帝國憲法
- 大特权
- 奥塞尼奥·艾贝尔
- 奧地利教育
- 奧托·埃里希·多伊奇
- 威廉·托马谢克
- 威廉·米克拉斯
- 孔子学院列表
- 孟德爾
- 安东·蔡林格
- 安德烈亚斯·冯·埃廷斯豪森
- 安格利卡·阿蒙
- 尼古劳斯·约瑟夫·冯·雅坎
- 尼古拉·布哈林
- 布魯塞爾法語化
- 布鲁诺·贝特尔海姆
- 库尔特·哥德尔
- 库尔特·瓦尔德海姆
- 康斯坦丁·冯·艾克诺默
- 弗朗兹·布伦塔诺
- 弗赖堡大学
- 弗雷德·西諾瓦茨
- 弗雷德·金尼曼
- 张席禔
- 张广天
- 德国大学列表
- 恩斯特·布吕克
- 恩斯特·贡布里希
- 恩斯特·费尔
- 愛德華·彭科夫
- 戈特利布·哈伯兰特
- 托马斯·卢克曼
- 托马斯·马萨里克
- 扬·科拉尔
- 扬·莱沃斯拉夫·贝拉
- 摩里茲·石里克
- 斯戴芬·卢佐维茨基
- 斯特凡尼娅·图尔克维奇
- 斯蒂芬·茨威格
- 极速前进18
- 格拉茨大學
- 梁树权
- 欧伊根·埃利希
- 欧洲大学基金会
- 欧洲研究型大学协会
- 歐根·博姆-巴維克
- 汉斯·凯尔森
- 汉斯·斯瓦洛夫斯基
- 汉泽尔与格蕾太尔 (歌剧)
- 沃尔特·拉其尔
- 沃德·亚伯拉罕
- 沃爾特·魯丁
- 沃蒂夫教堂
- 沼澤龍屬
- 法政大學 (日本)
- 洛伦兹·冯·施泰因
- 洪元硕
- 流行性腦炎
- 浦南吉尔
- 海因茨·菲舍尔
- 温振顺
- 漢斯·亞斯伯格
- 漢斯·哈恩
- 潘建伟
- 爱丁堡大学
- 爱德华·塔夫
- 爱德华·汉斯力克
- 爱德华猪笼草
- 特奥多尔·埃舍里希
- 犹太学
- 王序 (1912年)
- 王毅斋
- 玛丽埃塔·布劳
- 珀西·L·朱利安
- 環城大道 (維也納)
- 瓦尔特·克内德尔
- 男权运动
- 百浪多息
- 盖沙令
- 科隆大学
- 第8号交响曲 (布鲁克纳)
- 米罗斯拉夫·斯科里克
- 米连娜·鲁德尼茨卡
- 約翰·惠勒
- 維也納外交學院
- 維也納歷史
- 约瑟夫·弗朗茨·冯·雅坎
- 约瑟夫·波普尔-林扣斯
- 约瑟夫城 (维也纳)
- 约翰·拉东
- 约翰·科姆洛什
- 约翰·缪勒
- 约翰·霍勒谢克
- 绍兴文理学院
- 继受罗马法
- 维也纳大学主楼
- 维也纳大学哲学与教育学院
- 维也纳大学图书馆
- 维也纳大学档案馆
- 维也纳大学法学院
- 维也纳大学经济学系
- 维也纳大学经济学院
- 维也纳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 维克多·阿德勒
- 维利卜
- 维尔纳·德波利
- 罗伯特·阿德勒
- 罗格纳·努克塞
- 耶稣会教堂 (维也纳)
- 胡世华
-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
- 英格博格·巴赫曼
- 莉泽·迈特纳
- 莫妮莎·卡尔滕伯恩
- 菲利普·莱纳德
- 菲利浦·富特文勒
- 菲利浦·弗朗克
- 菲里科斯·厄马克拉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西莫尼尼反应
- 贝德日赫·赫罗兹尼
- 赫伯特·冯·卡拉扬
- 赫尔曼·布洛赫
- 赫苏斯·帕迪利亚·加尔韦斯
-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
- 迈克尔·盖勒
- 里夏德·库恩
-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 阿尔布雷希特·彭克
- 阿尔弗雷德·塔斯基
- 阿尔瑟格伦德
- 阿瑟·库斯勒
- 阿达尔贝特·施蒂弗特
- 陳道倫
- 雅各布·罗森菲尔德
- 雷佐利
- 顧彬
- 馬塞爾·席恩
- 马丁·A·诺瓦克
- 马丁·萨伊迪克
- 马克斯·阿德勒
- 马克斯·韦伯
-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 马蒂亚斯·伯奇
- 魏格林
- 魏璐诗
- 魯迪格·弗蘭克
- 鲁汶天主教大学
- 鲁汶天主教大学 (荷兰语)
- 鲁道夫·希法亭
- 龟井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