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州
北周武成二年(560年)改東雍州置,治所在龍頭城(今山西省聞喜縣東北)。後徙治柏壁城(今山西省新絳縣西南),建德六年(577年)又徙治玉壁城(今山西省稷山縣西南)。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徙治臨汾縣(後改為正平縣,即今新絳縣)。大業三年(607年),改為絳郡。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復為絳州。天寶元年(742年)改為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為絳州。屬河東道。戶八萬二千二百四,口五十一萬七千三百三十一[1]。下領七縣:正平縣、太平縣、曲沃縣、翼城縣、絳縣、聞喜縣、垣縣。轄境相當今山西省曲沃、稷山、絳縣、新絳、翼城、萬榮、河津、襄汾、夏縣、垣曲、聞喜等縣市地。
金朝興定二年(1218年)升為晉安府。元朝初年,為絳州行元帥府,河、解二州諸縣皆隸焉。後罷元帥府,仍為絳州,隸平陽路(後改晉寧路)。下領七縣:正平縣、太平縣、曲沃縣、翼城縣、稷山縣、絳縣、垣曲縣[2]。
明朝初年,省正平縣入州。屬平陽府。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絳州直隸州。1912年廢州,改本州為新絳縣。
隋代行政區劃變遷 | ||||||||
---|---|---|---|---|---|---|---|---|
區劃 | 開皇元年 | 區劃 | 大業3年 | |||||
州 | 絳州 | 邵州 | 晉州 | 郡 | 絳郡 | |||
郡 | 正平郡 | 絳郡 | 高涼郡 | 邵郡 | 平河郡 | 北絳郡 | 縣 | 正平縣 聞喜縣 曲沃縣 絳縣 稷山縣 垣縣 太平縣 翼城縣 |
縣 | 臨汾縣 聞喜縣 曲沃縣 | 絳縣 小鄉縣 | 高涼縣 | 亳城縣 清廉縣 蒲原縣 | 太平縣 | 北絳縣 |
唐朝絳州轄縣 | |
---|---|
618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4] |
621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5]、小鄉縣來屬) |
626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廢除小鄉縣) |
627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垣縣來屬) |
633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6]、翼城縣、絳縣、垣縣 |
643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垣縣(夏縣、龍門縣、萬泉縣[7]來屬) |
662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夏縣、龍門縣、萬泉縣(垣縣改屬洛州) |
666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夏縣、龍門縣、萬泉縣(垣縣來屬) |
692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夏縣、龍門縣、萬泉縣(垣縣改屬洛州) |
701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龍門縣、萬泉縣(夏縣改屬陝州) |
701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龍門縣、萬泉縣(夏縣來屬) |
702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夏縣、龍門縣、萬泉縣(垣縣來屬) |
760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龍門縣、萬泉縣、垣縣(夏縣改屬陝州) |
787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龍門縣、萬泉縣(垣縣改屬陝州) |
808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8]、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龍門縣、萬泉縣(垣縣來屬) |
819年 | 正平縣、曲沃縣、聞喜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龍門縣、萬泉縣、垣縣(襄陵縣來屬) |
827年 | 正平縣、曲沃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龍門縣、萬泉縣、垣縣、襄陵縣(聞喜縣改屬河中府) |
891年 | 正平縣、曲沃縣、稷山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垣縣、襄陵縣(龍門縣、萬泉縣改屬河中府) |
898年 | 正平縣、曲沃縣、太平縣、翼城縣、絳縣、垣縣、襄陵縣(稷山縣改屬河中府) |
905年 | 正平縣、曲沃縣、太平縣、翼城縣(改為澮川縣)、絳縣、垣縣、襄陵縣 |
刺史
|
|
參考資料
|
|
|
#
- 2012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 三總管之亂
-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相關爭議
- 义和团运动
- 刘伯林
- 刘元鼎
- 刘知俊
- 刘通 (北宋)
- 劉二典
- 勋州
- 勳州 (山西)
- 卫无忌
- 周心易
- 周罗睺
- 唐朝宰相
- 唐朝行政区划
- 唐玄宗
- 四川巡撫
- 在华耶稣会士列表
- 太平县 (北周)
- 孟宗政
- 孟珙
- 孫光祜
- 宇文贞 (丰利郡公)
- 宋應昌
- 宋朝行政區劃
- 完顏彀英
- 富绍庭
- 少林五祖
- 尹洙
- 尹皓
- 尹知章
- 山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岑羲
- 崔儒秀
- 崔弘禮
- 带孙
- 平水韻
- 应天府 (明朝)
- 建雄軍節度使
- 弟子规
- 张仁祎
- 张昪
- 張允濟
- 張全義
- 張存敬
- 張從訓
- 張徽
- 張翰芳
- 張觀 (宋朝)
- 張開 (明朝)
- 後周代漢
- 怡峰
- 战国时期
- 敬君弘
- 敬暉
- 文彥博
- 文明 (唐朝)
- 明朝王府
- 明朝藩王列表 (代王系)
- 明朝行政區劃
- 明朝解元列表
- 晋州 (北周)
- 晋州 (北魏)
- 朱遜烇
- 朱鼎𡝫
- 李孝節
- 李安远
- 李漢 (唐朝)
- 李潜夫
- 李琛 (唐朝)
- 李璽 (岳池縣知縣)
- 李神通
- 李罕之
- 東徐州
- 楊慎交
- 楊深秀
- 樊守义
- 武俊維
- 武樹善
- 殷洪盛
- 汤和
- 河东之战 (902年)
- 河中之战
- 河中节度使
- 河北諸郡帥
- 河南巡撫
- 河東南路
- 河東路
- 河桥之战
- 泰州 (唐朝)
- 浙江巡抚
- 清朝解元列表
- 潘师旦
- 澄泥砚
- 牛方裕
- 王之涣
- 王之翰 (知縣)
- 王俌 (唐朝)
- 王凝 (唐朝)
- 王勃
- 王方庆
- 王晏 (五代)
- 王珂 (唐朝)
- 王珙 (唐朝)
- 王绩
- 王達 (洪武進士)
- 王重盈
- 窦偁
- 绛州大堂
- 绛郡 (西魏)
- 绛郡 (隋朝)
- 翼州 (金朝)
- 耶稣圣心主教座堂 (三原)
- 耿南仲
- 聂昌
- 胡规
- 芮州
- 苗晉卿
- 药山惟俨
- 蕭岑
- 蕭鈞 (唐朝)
- 薛仁貴
- 薛儆
- 薛季昶
- 薛嵩
- 薛平贵与王宝钏 (2012年电视剧)
- 薛楚玉
- 薛訥
- 薛锈
- 裴仿
- 裴倩
- 裴光庭
- 裴均
- 裴垍
- 裴守真
- 裴宽 (唐朝)
- 裴居道
- 裴徽 (唐朝)
- 裴思谦
- 裴损
- 裴文举
- 裴果
- 裴格
- 裴樞
- 裴氏 (河东县君)
- 裴漼
- 裴炎
- 裴玪
- 裴耀卿
- 裴胄
- 裴虚己
- 裴行俭
- 裴諝
- 裴遵庆
- 费穆 (北魏)
- 赵全营镇
- 赵振 (北宋)
- 路泌
- 路随
- 達素
- 遼東巡撫
- 郑从谠
- 郑注
- 郭子仪
- 鄭茂諶
- 釋玄約
- 金朝行政区划
- 铁连
- 长孙兕
- 閻學敏
- 阎红彦
- 陈规 (金朝)
- 陳廷謨
- 陳綬 (正德進士)
- 陶滋
- 陶琰
- 陶登
- 韓重
- 韦思谦
- 韦瑱
- 韩建
- 馬鳴騄
- 馮勝
- 马全节
- 高一志
- 高凉郡 (北魏)
- 高延德
- 高铎 (明朝)
- 魯廷芝
- 黃洽 (乾隆進士)
- 龍巖知縣、知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