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式社會主義

緬甸聯邦 (1962年-1974年)
ပြည်ထောင်စု မြန်မာနိုင်ငံတော်
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74年-1988年)
ပြည်ထောင်စု ဆိုရှယ်လစ်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

1962年-1988年
國歌:世界不滅
Location Burma (Myanmar) ASEAN.svg
首都 仰光
常用語言 緬甸語
宗教 佛教
政府 一黨制
總統  
• 1962–1981
尼溫
• 1981–1988
聖羽
• 1988
盛倫
• 1988
貌埃 (代理)
• 1988
蘇貌
總理  
• 1974–1977
盛溫
• 1977–1988
蘇貌
• 1988
欽紐
歷史時期 冷戰時期
• 軍事政變
1962年3月2日
• 更名
1974年
1988年
• 軍方接管政權
1988年9月18日
面積
1974 676,578平方公里
貨幣 緬元
ISO 3166碼 MM
前身
繼承
緬甸聯邦 (1948年-1962年)
緬甸聯邦 (1988年-2011年)
今屬於  緬甸
緬甸歷史
WikiProject Myanmar peacock.svg

緬甸式社會主義緬甸語မြန်မာ့နည်းမြန်မာ့ဟန် ဆိုရှယ်လစ်စနစ်),直譯為緬甸通往社會主義的道路,是指1962到1988年,自1962年奈溫及其軍隊發動政變推翻吳努統治後,緬甸政府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更確切地說,緬甸式社會主義是在政變後不久,聯邦革命委員會於1962年4月寫的一份經濟論述,作為經濟發展的藍圖,減少外國在緬甸的影響,並增加軍隊的作用。這與過去吳努政府的社會主義政策有不同。

多數學者認為緬甸式社會主義是一個封閉、貧窮、排外的失敗政策,令緬甸從亞洲最繁榮的國家之一成為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在奈溫統治下,緬甸大大增加了其貧窮和孤立程度,被用以「災難性」來形容。奈溫試圖使用在他看來是吉祥的被9整除的面額的貨幣,民眾損失了數百萬​​緬甸的儲蓄。這引發了8888民主運動。運動被軍隊暴力鎮壓,軍方成立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接管政權,但奈溫逐漸失去權力。

摘要

1962年奈溫發動政變後,成立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對緬甸本部實行農業集體化、資產國有化,排擠中國、印度商人的影響。

對外多次對撣邦進攻,剝奪詔法統治權(用養老金買斷自治權)。

1988年7月,緬甸全國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奈溫被迫下台。軍方接管政權後,緬甸式社會主義實施結束。

思想特點

緬甸式社會主義被描述為反西方的中立主義和社會主義,但在本質上與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有很大不同。緬甸式社會主義主張在經濟上依賴農民,內政上重視軍隊,思想上以人為本及上座部佛教的調和作用(區別於科學社會主義階級鬥爭)。

影響

緬甸式社會主義對緬甸影嚮是多方面,影響經濟,教育和緬甸人民的生活水平。政府還實施了廣泛的緬甸公民簽證限制,外國援助組織不再允許在該國經營,外國人簽證僅限24小時。學校也禁止英語教授,政府資助學生到蘇聯和東歐接受培訓。

此外,言論自由被廣泛限制。外語出版物被禁止,新聞審查委員會(現在的新聞審查和登記處),檢查員所有出版物,包括報紙,雜誌,廣告和動畫片。1962年8月,通過印刷和出版商登記法,政府設立的緬甸新聞社作為服務於全國的新聞發布機構,從而有效地取代外國新聞機構工作。1963年9月,先鋒和「衛報」,兩個緬甸的報紙,被收歸國有。1965年12月,政府禁止私人擁有的報紙出版。

1963年通過國有化法後,共約15000個私人公司被國有化,私人資本被禁止,工業與私人資本建立新的工廠被禁止,直接影響在緬甸的外國人,尤其是印裔緬甸人緬甸華人,經濟大倒退,黑市盛行(佔國民經濟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