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伊爾·託姆斯基
米哈伊爾·帕夫洛維奇·托姆斯基(俄語:Михаил Павлович Томский;1880年10月31日-1936年8月22日)是一位俄國工人、工會領導者、布爾什維克領導人。曾任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全蘇工會中央理事會主席、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團委員等職務。
生涯
1880年,托姆斯基生於聖彼得堡科爾皮諾的俄羅斯裔中下層家庭。[2] 1905年,托姆斯基在時為俄羅斯帝國一部分的愛沙尼亞,參加第一次俄羅斯革命,組織列威利的蘇維埃。革命失敗後被捕,遭流放到西伯利亞。
其後,托姆斯基逃回聖彼得堡,成為聖彼得堡委員會成員。1908年,托姆斯基再度被捕,隨後逃往法國。1909年,再返回俄國時,托姆斯基遭到逮補,處以五年勞動。1917年,二月革命中,托姆斯基獲俄國臨時政府釋放,返回莫斯科參與十月革命。1918年,參加第四次全俄工會大會。
處決
1920年,托姆斯基擔任赤色職工國際秘書長,同年3月進入蘇共中央;1921年,進入組織局;1922年,進入政治局。1920年代,托姆斯基是布哈林與李可夫的盟友。1924年,列寧去世後的政治鬥爭中,托姆斯基及布哈林等人協助史達林肅清聯合反對派。
1928年,史達林開始對付其前盟友。1929年,史達林陸續擊敗布哈林、李可夫,5月迫使托洛斯基自工會運動領導職去職。此時期,托姆斯基負責蘇聯的化學工業,直到1930年。1930年7月,第16次黨大會,托姆斯基被擠出政治局。1934年第17次黨大會,雖保留中央委員會委員身分,但已喪失投票權。
1932年5月至1936年8月年間,托姆斯基兼任國家聯合出版社社長。
1936年,托姆斯基被捲入莫斯科審判[3]。比起遭到內部人民委員部(NSVD)逮補,托姆斯基在自己鄰近莫斯科的小屋自殺。[3]
1988年改革重組期間,蘇聯恢復托姆斯基的名譽與黨籍。[3]
腳註
- ^ Wynn, Charters. From the Factory to the Kremlin: Mikhail Tomsky and the Russian Worker,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2 May 1996.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 10 September 2002, Accessed 29 May 2021. Archive at the Wayback Machine (archived 29 April 2019)
- ^ "Tomsky, Mikhail Pavlovich". CHRONOS (in Russian). Vyacheslav Rumyantsev (editor of "CHRONO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0 August 2020. Retrieved 29 May 2021.
- ^ 3.0 3.1 3.2 "Tomsky, Mikhail Pavlovich". CHRONOS (in Russian). Vyacheslav Rumyantsev (editor of "CHRONOS").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0 August 2020. Retrieved 29 May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