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
border=none
世界遺產
秦始皇帝陵·秦始皇陵·西安臨潼·(封土正北側).jpg
始皇帝陵封土北側正面
官方名稱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英文)
Mausolée du premier empereur Qin(法文)
位置  中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標準 (i) (iii) (iv) (vi)
編號 441
登錄年份 1987年(第11屆大會
面積 244公頃
緩衝區 4325公頃
網站 UNESCO的記錄(英文)
坐標 34°22′55″N 109°15′13″E / 34.38194°N 109.25361°E
秦始皇陵在中國的位置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 在中國的位置
秦始皇陵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所在  中國陝西省西安市
分類 古墓葬
時代
編號 1-164
登錄 1961年

秦始皇帝陵是秦朝始皇帝陵墓,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市中心以東31公里臨潼區驪山,原名驪山園。現存陵冢高76米,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陪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

據目前的考證,已發現的秦始皇兵馬俑被普遍認為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的組成部分。

陵墓簡介

營造

史記·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從即位初就開始修建陵墓,約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但曾擔任始皇陵考古隊長十多年的教授段清波表明[3],目前的學界主論為此一記述僅是司馬遷為了勸諫漢武帝大修陵墓而暗喻虛構,實際開挖的周邊物品包含工匠奴隸居住區物件表明建造者來自全部戰國七國,也只有天下統一後才能做到,眾多文獻也記錄主持建造者為丞相李斯,而其就任丞相也是在天下統一前後幾年,之前為管司法的廷尉,不太可能由一廷尉主持皇陵。所以反推建造時間為始皇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9年前213年),約七年建成。

布局

考古發掘周邊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

現主封土底部南北長350公尺,東西寬345公尺,高76公尺。皇陵考古隊的科技物探技術表明,地下地宮約在地表下十層樓深度,長80米、寬50米,高度約五層樓,面積約十個籃球場大小,[4]東西兩側有墓道,整個地宮建築天花板和牆為巨石板包覆。墓外為人驚訝的是有一巨大防水工程,一個ㄇ字型的地下防水大壩,包覆陵墓南東西三側來自驪山的地下水灌入方向,與《漢書》和《漢舊儀》紀載的相符為「穿三泉」和「下錮三泉」,實為開挖至突破三層地下水層深度的無比巨大ㄇ字型深坑,使其比陵墓深度更深,待地下水湧入後將巨量的細緻青膏黏土填埋整個坑道,等於變成一個防水的地下水泥大壩,探測發現至今此一工程還在防水,使其後方土地包含地宮保持乾燥。 [4]

歷史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怪徙藏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指出當時修築秦始皇陵的有七十餘萬人。鑿穿了三層地下水,灌注銅水來填補縫隙,又修造宮殿,設置百官位置,放置奇珍異寶。用水銀做成百川江河大海,用機械來模擬江河的流動,頂壁裝有天文圖象,下面置有地理圖形,用娃娃魚的油脂做成長明燈。陵墓中還有許多機關。為了防止洩密,在秦始皇入葬後,秦二世又下令將工匠封閉在地宮內城和外城之間。從科學探測和局部發掘來看,地宮裡存在許多金屬物質,也有很好的排水系統。至於地宮究竟有多深,學界爭議很大,從20米到50米說法不一。有學者認為所謂「穿三泉」只是虛指。

秦陵周邊建築和封土尚未完工,未堆土達預計的122米高度,便出現秦末農民暴動,章邯將修陵的七十萬人全部調去抵抗暴動,至此,秦陵的修建中斷。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盜墓

古人一般認可秦陵被盜,盜墓者包括項羽、赤眉軍、石虎黃巢等:

  • 《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
  • 《漢書·卷三十六 楚元王傳》:「項籍燔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掘。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年之間,外被項籍之災,內離牧豎之禍,豈不哀哉!」
  • 《水經注·卷十九 渭水》:「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指赤眉軍),銷槨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
  • 《晉書·卷一百七 石季龍載記下》:「又使掘秦始皇塚,取銅柱鑄以為器。」
  • 明朝人都穆《驪山記》有關於黃巢盜秦陵的文字:「始皇陵內城周五里,舊有四門,外城周二十里,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邱並峙,人日:此南門也。右門石樞猶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項羽、黃巢皆嘗發之。老人云:始皇葬山中,此特其虛冢耳。」
  • 此外,還有清朝道光年間土匪挖掘秦陵、民國時期軍閥劉鎮華挖掘秦陵的市井街頭說法。

到了二十世紀陸續有人提出秦陵可能未被盜掘。理由包括隨葬兵馬俑等皆完好、大量水銀存留、未找到大規模盜洞等。有人認為漫長歷史中從未聽聞有始皇陵寶物流傳,內部景象流傳也證明秦陵未被盜,。人類歷史上有大量被盜被毀的古蹟,都沒有聽說過有寶物流傳於世,例如胡夫金字塔前後被盜多次,但也沒聽聞有寶物流傳於世

根據勘查,確實在秦始皇陵周圍發現含量異常,學者認為如果地宮打開過,汞會很快揮發。因此初步證實了秦始皇陵內含大量水銀的說法[註 1]。但是有人認為盜墓的洞穴太小,揮發需要時間,如果洞穴後來因坍塌或人工重新封閉,水銀也不會完全揮發。還有人認為秦陵已經被盜,但後來經過修復[5]

2019年央視的系列專題節目,曾擔任始皇陵考古隊長十多年的段清波教授統一釋疑,表示陵墓從未被盜[4],但兩千年來確實有人試圖盜墓,現代化考古地面物探科技結合空中掃描可以偵查所有翻動過的盜洞,而偵查發現兩個盜洞一個離封土堆尚有距離,另一個只在封土邊緣,離主地宮尚有幾百米遠,且深度不大便被放棄。而考古隊的洛陽鏟深探與地質雷達證明,始皇地宮與歷史上其他皇帝截然不同,全為七十公里外開採的巨石板包覆,與歷史書記載相符,並非其他陵墓所採用的木質結構;同時封土堆巨大無比,在大型工程機械發明前的時代不可能以人力在夜間偷挖小洞進入。

水銀探測則發現強烈訊號區只集中在封土正上方小平台,且分布圖形似乎有江山地形的輪廓,[6]與史書一致,而周邊其他地方皆未有同等強度的水銀異常區,所以唯一來源只可能是地宮。至於歷史記載的項羽盜墓焚燒等傳說,考古界已經有共識他闖入的是兵馬俑區和周邊建築群,也是兵馬俑坑道諸多焚燒痕跡的證明。目前沒有任何歷史證據與科學證據,證明有人盜挖成功過。

開掘之爭

從1976年開始,不斷有學者提出發掘秦陵地宮,理由主要有:

  • 秦陵處於地震帶,需要發掘來保護地下文物。
  • 開發旅遊資源。
  • 防止盜墓。秦始皇祖墳秦東陵曾禁止挖掘,結果被盜。[7][8][9]

而反方則認為,現在的技術水準還不能應對規模巨大的秦陵地宮。在兵馬俑問題上,已經犯下了不少錯誤,如不能保護帶顏色的兵馬俑,致使其彩繪快速脫落。而地宮有怎樣的情況也不清楚,冒然發掘會帶來巨大的損失。

至於中國官方的立場,在1950年代開掘明定陵後,由於技術水準落後,出土的大批文物無法保存,發掘出土的絲織品變硬腐化。鄭振鐸夏鼐為此上書中國國務院,請求立即停止再批准發掘帝王陵墓的申請。當時的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同意了他們的意見。自此,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墓自此成為中國考古界的定規。[10][11]

相關作品

陪葬馬車

以秦始皇陵為主要內容進行創作的作品主要有:

  • 神話》(電影):將秦陵描述為一個藏在瀑布洞穴里的懸空建築。同時聲稱驪山秦陵是掩人耳目而造。
  • 秦俑》(電影):表現了建陵者將工匠關閉在墓室中的場景。但在機關的表現上比較誇張,屬於文學創作。
  • 神鬼傳奇3》(電影):由李連杰飾演的龍皇帝是參考了秦始皇所設計出來的人物,電影描述兵馬俑是龍皇帝麾下受詛咒的陶俑軍團。
  • 秦殤》(電腦遊戲):表現了秦陵各種機關,但為呈現遊戲性,未能真實反映秦陵內部構成。
  • 《盜墓》(科幻小說,王亞男著,2001年銀河獎):記敘了盜墓高手司馬亮化身煤礦業主企圖將秦陵中的九鼎偷運出國,最終挫敗被捕的故事。
  • 活俑》(科幻小說,倪匡著):描述被迫吃下秦始皇長生不老藥卻意外不死的試藥者,並困在始皇陵中的故事。

其他提及始皇帝陵的作品包括:

  • 《古風·秦王掃六合》:唐代詩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提及「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


註釋

  1. ^ 1983年第7期的《考古》雜誌發表的《秦始皇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一文稱土壤汞量測定過程中,有1點的含量達到1440ppb,其餘53點的平均含量約205ppb。1ppb相當於10的-9次方,即十億分之一。

參考文獻

  1. ^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 中央政府入口網站. 2006年3月28日 [2014年12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年12月23日). 
  2. ^ 秦始皇帝陵. 人民日報. [2014-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15). 
  3. ^ [1]
  4. ^ 4.0 4.1 4.2 央視官方頻道-秦陵之塵封的帝國4
  5. ^ 李寶柱. 学者考证:秦始皇陵宋代已被盗 随葬品系重做. 鳳凰網. 2010-02-03 [2018-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5). 
  6. ^ 央視官方頻道-秦陵之塵封的帝國5
  7. ^ 冽瑋. 秦东陵被盗案共追回文物11件 可确认墓主身份. 中國新聞網. 2011-01-11 [2018-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6). 
  8. ^ 忘記歷史就意味背叛. 秦始皇祖坟现21个盗洞,“出土”手机电池,考古家:跟你没完. 2018-04-24 [2018-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6). 
  9. ^ 盗墓贼打30米长盗洞直通秦东陵主墓. 網易新聞. 武漢晚報. 2011-01-26 [2018-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06). 
  10. ^ 地下宫殿——北京定陵博物馆. 人民網. 2000-07-18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8). 
  11. ^ 考古之痛:明定陵发掘的凄惨教训. 騰訊網. 2010-08-30 [2018-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2).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