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

礦物是指在地質作用下天然形成的結晶狀純淨物(單質或化合物)。絕對的純淨物是不存在的,所以這裡的純淨物是指物質化學成份相對單一的物質。礦物是組成岩石的基礎(像石英、長石、方解石都是常見的造岩礦物),但礦物和岩石不同,礦物可以用其化學式表示,而岩石是由許多礦物及非礦物所合成,沒有一定的化學式。
礦物多半是非生物產生的無機化合物,一般為固體,有有序的原子結構,但也有液態的礦物,如汞(水銀)。有關礦物的精確定義尚有爭議,有爭議的是非生物產生,以及有序原子結構這二個條件。像褐鐵礦、黑曜岩等類似礦物,但沒有結晶性的物筫,會稱為準礦物。
研究礦物的自然科學稱為礦物學。世界上已知的礦物超過5300種,其中5,070種已由國際礦物學學會(IMA)批准過。地殼中有超過75%由是矽和氧組成,因此許多的礦物是矽酸鹽礦物。礦物可以依其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區分,可以依其化學成份及晶體結構分為幾類,而在礦物形成時的溫度壓力等因素會影響其中一些性質。岩石所在的溫度、壓力及其主成份的變化,都會影響其中的礦物。也有可能礦物的主成份不變,但其中的礦物因溫度壓力改變而變化。
礦物可以用許多的物理性質來描述,而這些性質也和其化學結構及組成有關。常見的礦物物理性質有晶體結構及晶體慣態、硬度、光澤、透明度、顏色、條痕、韌性、解理、斷口、裂理(parting)及比重。進一步的特性包括對酸的反應、磁性、氣味或味道,以及放射性。
礦物可以依其主要化學成份分類,最主要的兩種分類系統分別是Strunz礦物分類及Dana礦物分類。矽酸鹽可以依其化學結構的同質多晶形性再細分為六小類。所有的矽酸鹽都有[SiO4]4−的矽酸根四面體,是一個矽原子和四個氧原子以四面體的方式鍵結。矽酸鹽又可以分為原矽酸鹽(orthosilicates,矽酸根沒有聚合)、二矽酸鹽(disilicates,二個矽酸根互相聚合)、環狀矽酸鹽(cyclosilicates,環狀的矽酸根)、鏈狀矽酸鹽(inosilicates,鏈狀的矽酸根)、層狀矽酸鹽(phyllosilicates,層狀的矽酸根)及網矽酸鹽(tectosilicates,三維的矽酸根結構)。其他重要的礦物分類有自然元素、硫化物、氧化物、鹵化物、碳酸鹽、硫酸鹽、磷酸鹽。
礦物和岩石的區別
礦物是自然形成的純物質或化合物,化學成份組成變化不大,有結晶結構。岩石是一或多種礦物的聚合體,化學成份不定,通常無結晶結構。
礦物分類
- Strunz礦物分類(9大分類)
- 元素(Elements)
- 硫化物(Sulphides)
- 鹵化物(Halides)
- 氧化物及氫氧化物(Oxides & Hydroxides)
- 硝酸鹽、碳酸鹽、硼酸鹽(Nitrates, Carbonates & Borates)
- 硫酸鹽、鉻酸鹽、鉬酸鹽(Sulphates, Chromates, Molybdates)
- 磷酸鹽、砷酸鹽、釩酸鹽(Phosphates, Arsenates, Vanadates)
- 矽酸鹽(Silicates)
- 有機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s)
- Dana礦物分類第8版(78大分類)
舊Dana分類 | 新Dana分類 |
---|---|
I.自然元素礦物(Native Elements) | 第1類 |
II.硫化物(Sulfides) | 第2 & 3類 |
III.氧化物和氫氧化物(Oxides and Hydroxides) | 第4, 5, 6, 7 & 8類 |
IV.鹵化物(Halides) | 第9, 10, 11 & 12類 |
V.碳酸鹽、硝酸鹽、硼酸鹽(Carbonates, Nitrates, Borates) | 第13, 14, 15, 16 & 17類(碳酸鹽) 第18, 19 & 20類(硝酸鹽) 第21, 22 & 23類(碘酸鹽) 第24, 25, 26 & 27類(硼酸鹽) |
VI.硫酸鹽、鉻酸鹽、鉬酸鹽(Sulfates, Chromates, Molybdates) | 第28, 29, 30, 31 & 32類(硫酸鹽) 第33類(硒酸鹽及碲酸鹽) 第34類(亞硒酸鹽、亞碲酸鹽及亞硫酸鹽) 第35 & 36類(鉻酸鹽) |
VII.磷酸鹽、砷酸鹽、釩酸鹽(Phosphates, Arsenates, Vanadates) | 第37, 38, 39, 40, 41, 42 & 43類(磷酸鹽) 第44, 45 & 46類(銻酸鹽) 第47類(釩酸鹽) 第48 & 49類(鉬酸鹽及鎢酸鹽) |
IX.有機化合物(Organic Minerals) | 第50類 |
VIII.矽酸鹽礦物(Silicates) | 第51 - 78類 |
-- 孤立島狀矽酸鹽礦物(Nesosilicates) | 第51, 52, 53 & 54類 |
-- 多島狀矽酸鹽礦物(Sorosilicates) | 第55, 56, 57 & 58類 |
-- 環狀矽酸鹽礦物(Cyclosilicates) | 第59, 60, 61, 62, 63 & 64類 |
-- 鏈狀矽酸鹽礦物(Inosilicates) | 第65, 66, 67, 68, 69 & 70類 |
-- 層狀矽酸鹽礦物(Phyllosilicates) | 第71, 72, 73 & 74類 |
-- 架狀矽酸鹽礦物(Tektosilicates) | 第75, 76 & 77類 |
-- 未分類矽酸鹽礦物(Not Classified Silicates) | 第78類 |
物理性質
晶體結構及晶體慣態
晶體結構是礦物中原子依其內在結構,所進行的有序幾何排列。晶體結構是依內部原子或離子的規則排列方式而定,而且常以晶體的幾何形狀命名。即使礦物晶粒太小,或看似不規則的排列,但透過X光繞射仍可以看出其內部的週期性排列[1]。晶體結構常會以其對稱性來描述,依晶體局限定理,晶體結構只存在32種對稱性不同的點群,可以再做進一步的分類,其中以六方晶系的空間群最多[2]。
晶族可以用其三個晶軸的長度、各軸之間的夾角來定義,這些關係會對應其對稱性,而點群就是以對稱性來定義。以下是晶族的列表,a, b和c為晶軸長度,α, β, γ是不和各軸相鄰的夾角角度,例如α是b和c二晶軸的夾角:[2]:
晶族 | 晶軸長度 | 夾角 | 常見例子 |
---|---|---|---|
立方晶系 | a=b=c | α=β=γ=90° | 石榴石、石鹽、黃鐵礦 |
四方晶系 | a=b≠c | α=β=γ=90° | 金紅石、鋯石、橄欖石 |
正交晶系 | a≠b≠c | α=β=γ=90° | 橄欖石、霰石、斜方輝石 |
六方晶系 | a=b≠c | α=β=90°, γ=120° | 石英、方解石、電氣石 |
單斜晶系 | a≠b≠c | α=γ=90°, β≠90° | 單斜輝石、正長石、石膏 |
三斜晶系 | a≠b≠c | α≠β≠γ≠90° | 鈣長石, 鈉長石、藍晶石 |
晶體慣態是指整個晶體的外形。常見的晶體慣態如有刺而呈放射狀的針狀(如鈉沸石),刀刃狀、樹枝狀(像天然銅)、等軸晶(像橄欖石)、往一方向延伸的角柱狀及平板狀。和結晶形狀有關,晶面的品質也是確認礦物的方式,一般會用岩相顯微鏡來觀測。自形(Euhedral)的晶體有明確的外形,而他形晶(anhedral)的就沒有,介於自形晶及他形晶之間的稱為半自形[3][4]。
硬度

礦物的硬度是其抵抗刮損的能力。礦物的硬度和礦物的化學成份及晶體結構有關。礦物的硬度是其結構的函數,各方向的硬度不一定是定值,可能一些晶格弱點會使一方向的硬度比另一方向要低[5]。像藍晶石在平行[001]的方向,其摩氏硬度為5½,但在平行[100]的方向,其摩氏硬度為7[6]。
最常用的礦物硬度標準是摩氏硬度,有十種參考用的礦物,從摩氏硬度為1的滑石到摩氏硬度為10的鑽石,摩氏硬度較高的礦物會在硬度較低的礦物表面留下刮痕。摩氏硬度計就是指這十種礦物,表列如下[5]:
硬度 | 礦物 | 絕對硬度 |
---|---|---|
1 | 滑石(Mg3Si4O10(OH)2) | 1 |
2 | 石膏(CaSO4·2H2O) | 2 |
3 | 方解石(CaCO3) | 9 |
4 | 螢石(CaF2) | 21 |
5 | 磷灰石(Ca5(PO4)3(OH-,Cl-,F-)) | 48 |
6 | 正長石(KAlSi3O8) | 72 |
7 | 石英(SiO2) | 100 |
8 | 黃玉(Al2SiO4(OH-,F-)2) | 200 |
9 | 剛玉(Al2O3) | 400 |
10 | 鑽石(C) | 1500 |
當鑑定硬度時,如果沒有以上的摩氏硬度計,可用其他東西代替,如小刀(或鋼針)其硬度約為5.5、銅幣約為3.5至4、指甲約為2至3、玻璃硬度為6。
光澤和透明度

光澤是指礦物表面對光反射的能力,和其礦物品質及光的強度有關。有許多描述礦物光澤的詞,主要可分為金屬光澤及非金屬光澤。金屬光澤及次金屬光澤的反射率高,類似金屬,像是方鉛礦及黃鐵礦都有金屬光澤。非金屬光澤有金剛光澤(adamantine,例如鑽石)、玻璃光澤(vitreous,例如矽酸鹽礦物)、珍珠光澤(pearly,例如滑石及魚眼石)、 樹脂光澤(resinous,例如石榴石)、絹絲光澤(silky,像石棉等纖維狀礦物)[7]。
礦物的透明度是指其透光的程度。當光通過透明礦物時,其強度不會減少,例如白雲母,有些礦物甚至透明到可以用在窗戶上。半透明的礦物允許部份光線通過,但強度比通過透明礦物要低。像翡翠及軟玉就是半透明的礦物。若礦物完全不允許光線通過,稱為不透明[8][9][10]。
比重
比重是礦物的重量與相同體積的水的比率,也就是礦物與1atm4℃純水之密度比值,沒有單位。對於大部份的礦物而言,不太適合用比重來識別礦物。造岩礦物主要是以矽酸鹽及碳酸鹽為主,其密度介於2.5–3.5之間[11]。
一些特殊的礦物有較高的比重,若氧化物及硫化物中含有原子質量較大的原子,比重就會較重,一般有金屬光澤或是金剛光澤的岩石其比重會比非金屬光澤甚至無光澤的要重,例如赤鐵礦的Fe2O3比重就有5.26[12],而方鉛礦PbS的比重為7.2–7.6,[13]都是因為其中含有高原子質量的鐵及鉛。天然金屬的比重也相當的高,例如錐紋石是一種常出現在鐵隕石中的鐵鎳合金,比重7.9,[14],而金的比重甚至到15和19.3之間[11][15]。
條痕
顏色是礦物最明顯的特性之一,不過不容易用顏色來識別礦物[16]。
條痕是礦物在條痕板留下的顏色,也就是礦物粉末的顏色。條痕的顏色不一定會和礦物的顏色相同[9]。測試條痕的方式是在礦物在條痕板上摩擦,條痕板一般是瓷的,顏色是黑色或白色,條痕的顏色不受礦物中的痕量元素[8]或礦物的表面風化影響[9]。像赤鐵礦的顏色可能是黑色、銀色或紅色,但條痕顏色為櫻桃紅[8]到紅棕色[9]。不過條痕測試對礦物的硬度有一定的限制,若硬度大於7,礦物和條痕板摩擦後反而會在礦物上留下條痕板的粉末[9]。
其他特性
- 解理:礦物分離的方式。
- 斷口:礦物折斷時,邊緣的形狀。
相關類別
參見
腳註
- ^ Dyar and Gunter, pp. 2–4
- ^ 2.0 2.1 Dyar and Gunter, pp. 69–80
- ^ Dyar and Gunter, pp. 32–39
- ^ Chesterman and Lowe, p. 38
- ^ 5.0 5.1 Dyar and Gunter, pp. 28–29
- ^ Kyanite. Mindat.org. [2012-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3).
- ^ Dyar and Darby, pp. 26–28
- ^ 8.0 8.1 8.2 Busbey et al., p. 72
- ^ 9.0 9.1 9.2 9.3 9.4 Dyar and Gunter, p. 24
- ^ Dyar and Gunter, p. 25
- ^ 11.0 11.1 Dyar and Gunter, pp. 43–44
- ^ Hematite. Mindat.org. [201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6).
- ^ Galena. Mindat.org. [201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9).
- ^ Kamacite. Webmineral.com. [201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3).
- ^ Gold. Mindat.org. [2012-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4).
- ^ Dyar and Gunter, p. 23
參考資料
- Busbey, A.B.; Coenraads, R.E.; Roots, D.; Willis, P. Rocks and Fossils. San Francisco: Fog City Press. 2007. ISBN 978-1-74089-632-0.
- Chesterman, C.W.; Lowe, K.E. Field guide to North American rocks and minerals. Toronto: Random House of Canada. 2008. ISBN 0-394-50269-8.
- Dyar, M.D.; Gunter, M.E. Mineralogy and Optical Mineralogy. Chantilly, Virginia: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8. ISBN 978-0-939950-81-2.
外部連結
- (繁體中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礦物
- (簡體中文)中國科普-礦物博物館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繁體中文)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工程地質研究室-地科教室──台灣主要礦物與岩石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簡體中文)南京大學地球科學數字博物館──礦物
- (簡體中文)全球礦物資料庫[永久失效連結]
- (簡體中文)北京大學地質數字博物館──礦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簡體中文)中國礦物資料庫
- (繁體中文)數位典藏聯合目錄:礦物的分類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繁體中文)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成果入口網:地質科學典藏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一些礦石標本圖片集
|
|
#
- B-型小行星
- BIG MOM海賊團
- Lucium
- L球粒隕石
- Xenophyllite
- Α衰变
- 三氧化二铋
- 中国五矿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中国-伊朗关系
- 中國-莫桑比克關係
- 中文圖書分類法
- 中華民國與冰島關係
- 中華民國與剛果民主共和國關係
- 中華民國與塞爾維亞關係
- 中華民國與多哥關係
- 中華民國與安哥拉關係
- 中華民國與尚比亞關係
- 中華民國與斯洛伐克關係
- 中華民國與澳大利亞關係
- 中華民國與牙買加關係
- 中華民國與獅子山關係
- 中華民國與蘇丹關係
- 中華民國與蘇利南關係
- 中華民國與辛巴威關係
- 乔安·马萨格
- 二碘甲烷
- 五水錳礬
- 五角化二十四面體
- 亞歷山大·帕夫諾維奇·斯維斯圖諾夫
- 亞洲之珠
- 假蓝宝石
- 偏方面體
- 光性礦物學
- 克萊夫·帕爾默
- 克萊門斯·溫克勒
- 八面體隕鐵
- 副雄黄
-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
- 北投石
- 北𣴓省
- 博物學者
- 变嵌晶
- 变质岩
- 古菌
- 各向异性
- 合紋石
- 哈得斯
- 哺乳动物
- 固体
- 固相線
-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國立臺灣博物館
- 圖鑑
- 土壤
- 土壤侵蝕
- 圭亚那银行
- 地名
- 地球上水的来源
- 堇青石
- 墨尔本大学
- 多型 (结晶学)
- 大宗物資
- 大花绿大理石
- 天體光譜學
- 太阳系
- 嫦娥石
- 孔賽石
- 孔雀石
- 安山岩
- 密陀僧
- 寶石
- 寶石之國
- 專業人士
- 小麥帶區 (西澳)
- 尚比亞國旗
- 岩棉
- 岩浆分异作用
- 岩相
- 巴西殖民地
- 巴西-伊朗關係
- 帕拉塞尔苏斯
- 干涉彩色图表
- 张衡
- 後生質
- 循環經濟
- 微斜長石
- 德国海港
- 我的世界事物列表
- 擇捉島
- 收藏
- 文石
- 无机化学
- 日本圖例
- 明日貿易
- 明礬石
- 晶体
- 晶体化学
- 有機礦物
- 有生性
- 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
- 板岩
- 板齒犀
- 查理斯·哈契特
- 橄欖岩
- 橙汞矿
- 次烟煤
- 殘積層
- 比特币
- 氧化鋅
- 氪星石
- 氮化鋁
- 氯化银
- 水淨化
- 水绿矾
- 水草酸鈣石
- 水锌矿
- 沃森石
- 沙弗來石
- 沙漠玫瑰 (礦物)
- 沙螺灣鎢礦
- 沸石相
- 治療之書
- 波恩纳
- 泰伯倫礦
- 浓红银矿
- 浪漫追星社
- 海神石
- 海绿石
- 消光 (光學礦物)
- 淡红银矿
- 淤泥
- 深澳發電廠禮樂分廠
- 演化的證據
- 演化語言學
- 火星
- 火星96
- 火星地理
- 灰
- 炉甘石
- 烟煤
- 無盡礦工
- 片岩
- 牛津學堂
- 牛津通识读本
- 物种起源
- 獵獸神兵
- 玻基輝橄岩
- 珀斯
- 生物礦化
- 生药
- 生药学
- 白云石
- 白钨矿
- 白铁矿
- 石化木
- 石墨
- 石灰華
- 矽線石
- 矽鈣鈾礦
- 矽鎂石
- 矿泉
- 砷化物矿物
- 砷华
- 砷酸鹽
- 砷黃鐵礦
- 硅钙铀钍矿
- 硅铈石
- 硒铅矿
- 硝酸盐矿物
- 硫砷铊铅矿
- 硫酸鍶
- 硫铜银矿
- 硫锑铅矿
- 硫镁矿
- 硬柱石
- 硬石膏
- 硼酸
- 硼酸钙
- 硼酸鹽礦物
- 硼鋁石
- 碧綠色
- 碲铅矿
- 碲银矿
- 碳酸鈣
- 磨料
- 礦井
- 礦工
- 礦物化妝品
- 科創李林
- 科學實驗王
- 科罗拉多州行政区划
- 稀土礦物
- 米歇尔-加布里埃尔·帕卡尔
- 粉塵燃燒
- 紅石電路
- 紅砷鎳礦
- 紫水晶色
- 紫铁矾
- 經濟產業省
- 綠簾石
- 红锌矿
- 纤锌矿
- 结晶
- 结构
- 结核 (地质学)
- 绿玻陨石
- 绿铜锌矿
- 罗瓦涅米
- 美國國家紀念碑
- 美食獵人TORIKO
- 羥磷灰石
- 脆硫锑铅矿
- 自然环境
- 自然環境保全地域
- 自然系統
- 自生
- 臺灣三字經
- 艾女星
- 芬達石
- 苏必利尔湖
- 茶外茶
- 草藥醫學
- 草酸鈣石
- 荒吐神
- 莫氏硬度
- 菱鎂礦
- 葛蕾絲安娜·露易斯
- 葡萄石
- 葡萄石-绿纤石相
- 蒙古国
- 蓝铁矿
- 蓝闪石
- 蓮花山鎢礦
- 藏醫學
- 藩市杂岩
- 蘇打石
- 蛇紋石
- 行動救星
- 表岩屑
- 裏海
- 西伯利亚
- 西奥多·罗斯福
- 西藏独立运动
- 角銀礦
- 角閃岩
- 赣南矿
- 赤銅礦
- 超基性岩
- 車輪礦
- 軟性飲料
- 輝銀礦
- 輝銅礦
- 輻射變晶
- 轻金属
- 辉锑矿
- 辉锑铅矿
- 透长石
- 透闪石
- 造幣局 (日本)
- 道教
- 酸性火成岩
- 鈣礦
- 鈦輝無粒隕石
- 鈾
- 鈾鈦磁鐵礦
- 鉭鐵礦
- 鉻鉀礦
- 銀星石
- 銠金礦
- 鋇鈾雲母
- 錫安國家公園
- 鎳紋石
- 鎳華
- 鎳黃鐵礦
- 鑽石淨度
- 钇易解石
- 针碲金银矿
- 钒
- 钛
- 钠
- 钠长石
- 钢
- 钴
- 钾石盐
- 铁矾
- 铁镍矿
- 铅丹
- 铈易解石
- 铊
- 铌
- 铥
- 铬红矿
- 银汞矿
- 铷
- 铸铁
- 铼
- 锌
- 锌孔雀石
- 锐钛矿
- 锡石
- 镉
- 镍磁铁矿
- 镝
- 镱
- 閃鋅礦
- 阿倫混沌
- 阿拉伯帝国
- 阿美族泛靈信仰
- 陨铁
- 隕石分類
- 雅浦島石幣
- 離子交換
- 青銅礦
- 靛铜矿
- 非金屬礦產
- 韓國經濟
- 額定容量
- 页岩
- 風化作用
- 食品化學
- 食用色素
- 香港地理
- 香港大學許士芬地質博物館
- 香港日佔時期
- 香菸
- 馬亨蓋尖晶
- 马氏体
- 魔彈之王與戰姬
- 鮑氏反應系列
- 鹽盤
- 黃銻礦
- 黃銻華
- 黄地蜡
- 黑多拉
- 黑沙
- 黑辰砂
- 黑钨矿
- 黝銅礦
- 黝锡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