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
歷史
隋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置,治所在滏陽縣(即今河北省磁縣)。因州西北有慈石山,出磁石,又為磁石集散地,故名。大業二年(606年)省。
唐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分相州的滏陽縣、臨水縣、成安縣復置。四年(621年),割洺州的臨洺縣、武安縣、邯鄲縣、肥鄉縣來屬。六年(623年),置磁州總管府,領六州:磁州、邢州、洺州、黎州、相州、衛州。其年,廢總管府。臨洺縣、武安縣、肥鄉縣仍屬洺州,磁州領滏陽縣、成安縣、邯鄲縣。貞觀元年(627年)又省,滏陽縣、成安縣還隸相州,邯鄲縣隸洺州。
永泰元年(765年)六月,昭義節度使薛嵩請於淦陽復置磁州,領四縣:滏陽縣、邯鄲縣、武安縣、昭義縣(臨水縣)。轄境相當今河北省邯鄲市、磁縣、武安市等市縣。因為新置州,未計戶口帳籍。天祐三年(906年),因與慈州同音,改名惠州。
- 刺史
- 鄭世斌(武德年間)
- 薛平(765年—773年)
- 霍榮國(775年)
- 盧玄卿(782年)
- 竹俊臣(783年—784年)
- 馬正卿(794年)
- 張汶(822年)
- 楊延宗(開成年間)
- 王晏實(844年)
- 安玉(844年)
- 劉真(845年)
- 畢諴(會昌末年—大中初年)
- 郭鏐(咸通年間)
- 袁奉韜(898年)
五代
宋
金元
元朝時,屬廣平路。
明
明朝洪武初年,磁州、滏陽縣俱廢。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復置磁州,屬廣平府,領武安縣。洪武二年(1369年),增領涉縣[1]。轄境相當今磁縣、涉縣及武安市等地。
清
注釋
參考文獻
|
|
#
- 万承勋
- 中国文化史迹
- 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
- 任圜
- 伯顏 (元代學者)
- 俎琚
- 元誼
- 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貢士進士列表
- 冯赟
- 刘彦琮
- 劉悟
- 劉玉 (明朝將領)
- 劉稹
- 吕諲
- 呂文質
- 唐平劉稹之戰
- 唐朝行政区划
- 嚴實
- 夏鲁奇
- 天井关
- 孙成
- 孟方立
- 孟遷
- 安正同
- 安阳市
- 宋大中
- 宋朝行政區劃
- 宋邯郸故城
- 宋高宗
- 宗澤
- 尹元凱
- 岳飞
- 崔弘昇
- 崔玄亮
- 常守信
- 张瓘
- 張埰
- 張敘賓
- 張溍 (順治進士)
- 張鏡心
- 彰德府
- 德克精額
- 惠州 (唐朝)
- 慈州
- 成閔
- 明攻取河北之战
- 明朝行政區劃
- 明朝解元列表
- 昭義
- 朱汉宾
- 李世藩 (嘉靖進士)
- 李兆珍
- 李士高
- 李已
- 李承昭
- 李穀 (宋朝)
- 李鴻勳
- 東平路 (元朝)
- 松藩巡撫
- 梦溪笔谈
- 楊延宗
- 武安县 (西汉)
- 段凝
- 河北省 (中華民國)
- 河北西路
- 河北路
- 河南历史
- 河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满江红
- 玄武门之变
- 王宰 (节度使)
- 王德用
- 王恂 (元朝)
- 王时 (元朝)
- 王玉 (元朝)
- 王繼勳
- 王虔休
- 田承嗣
- 直隶省
- 相州 (中國)
- 磁州窑
- 程輝
- 符彥卿
- 紀純
- 羅綺
- 胡祇遹
- 臺灣府糧捕海防通判
- 葛覃 (明朝)
- 董摶霄
- 蓟辽总督
- 蔣擢
- 薛㟧
- 賈直言
- 贺兰山
- 邯郸历史
- 郭崇仁
- 金朝行政区划
- 韓休
- 韩令坤
- 韩崇业
- 韩崇训
- 韩重赟
- 顧頤
- 高長恭
- 齊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