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
||||||||||||||
動漫主題 | ·論·編 |
漫畫(英語:comics)是一種二維視覺靜態圖畫藝術,構圖(如顏色、線條運用)比一般美術繪畫(如油畫、水彩畫)精簡,加上文字(如對白、旁述、狀聲詞)所構成的內容。如同其他藝術形式,漫畫可以運用不同的敘事手法,例如誇飾、諷刺、寫實等。傳統漫畫一般在雜誌上連載,或者定時發行單行本。隨著數位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漫畫越來越多以電子書或者網站內容的方式出現。連環漫畫以多張靜態的圖畫構成,與動畫有別。通常沒有聲音,有聲音的例子有「配圖廣播劇」(vomic)。漫畫可以完整地敘述事情 敘述故事,能自己本身表達一個完全的故事或概念,有別於浮世繪和插圖。漫畫不止單純呈現景物,所以不同於風景畫、人物畫、速寫、寫生等。「漫」字有著連綿、長遠的意思,如漫長、漫漫等;且有簡易的、隨意之意,如漫談、漫步等。故「漫畫」可被視為不拘於例如油畫等作畫技巧上的仿真及嚴謹豐實,而以敘事及描形為主的作畫風格。非單幅的漫畫也可以稱為連環畫。
起源
漫畫作為繪畫作品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從最初作為少數人的興趣愛好,到現在已成為目前人們的普遍讀物。雖然現代才蓬勃的漫畫,卻早在800年前,日本已有了漫畫的開始。
歐洲
歐洲在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就有類似漫畫的作品,像李奧納多·達文西開始使用誇張的表現手法,本是作大壁畫時,在小紙上的速寫,但因誇張的畫作,滑稽的表現,而開始了西洋的漫畫[1]。而瑞士畫家魯道夫·托普佛在1830年代的連環漫畫是歐洲連環漫畫的起源[2]。
日本
- 起源時期:藤原時代、鎌倉時代、室町時代、德川時代
- 起源地點:日本
- 重點人物:土佐光行、土佐光信
- 最早漫畫發展於日本,目前的日本漫畫是世界的主流文化之一,日本也是世界知名的漫畫王國,800年前,日本人模仿中國畫作,卻以誇張手法表現,當時稱此種畫作為:「鳥羽絵」。鎌倉時代流行在長手卷上作畫,也發展成今日的連載漫畫。室町時代,畫作風格與漫畫更加接近。德川時代則流行簡筆畫,當時稱為「漫画」,為最早漫畫兩字的出現。
中國大陸
- 起源時間:清末、民國十三、十四年
- 重點人物:豐子愷、陳師曾
- 豐子愷的漫畫在文學周報連載,也造成了當時風行,雖然中國此時才開始流行漫畫,起源卻是從清末開始,陳師曾的簡筆發表於太平洋報,但當時不稱為漫畫[1]。
- 漫畫與黑面琵鷺的關係:漫畫一詞在中國古代是一種鳥類的別名,以其用嘴在水中捕魚與畫家在紙上隨意下筆的姿態相似而得名[3]。
臺灣
- 起源時間:二十世紀初
- 重點人物:楊國城、陳定國、王朝基、陳光熙、洪晁明、葉宏甲
- 當時台灣漫畫的本土意識和色彩強烈,畫作總是富有地方色彩,楊國城、陳繼章開始繪製政治漫畫。後來許多漫畫家受到日本漫畫所影響,開始慢慢出現附有日本漫畫的作品。
香港
- 起源時間:清末
- 重點人物:何劍士、李凡夫、黃玉郎、上官小寶
- 清末期間,何劍士因不滿朝廷腐敗,在上海及香港各大報章刊物上發表了多篇諷刺時局的漫畫。1940年代初抗日戰爭爆發,不少內地漫畫家移居香港,成立了「全國漫畫作家協會香港分會」。1950年代《財叔》漫畫出現,1959年《漫畫世界》半月刊出版,1970年代由黃玉郎及上官小寶帶起以功夫為主題的漫畫熱。
漫畫與其它媒體的比較
媒體形式 | 視覺情報的表現 | 聽覺情報的表現 | 畫面的連續性 |
---|---|---|---|
漫畫 | 繪畫來提示 | 用文字或狀聲詞表達聲音 | 時間依每格流動 |
繪本 | 用繪畫來提示加上文章說明 | 用文字、狀聲詞甚至文章表達聲音 | 靜態的・插畫的形式 |
小說 | 文章說明 (有的會有插畫) |
用文字、文章表達聲音 不採用狀聲圖形 |
無(靜態插畫) |
廣播劇 | 沒有畫面,用聲音說明 | 用聲音和配樂直接提示 | 無 |
影片、動畫 | 映射直接提示 | 有聲音與配樂 | 動態・realtime |
VOMIC | 用繪畫來提示 | 有聲音與配樂 | 時依每格流動 |
浮世繪 | 用繪畫來提示 | 無 | 靜態的・插畫的 |
繪畫 | 用繪畫來提示 | 無 | 靜態 |
漫畫的畫面可以簡單也可以複雜,可以抽象也可以寫實,但注重能表達一個觀念或故事的內涵。雖然在古代很多是以諷刺幽默為主,但也有歷史故事(如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彩繪人物故事漆屏),恐怖鬼怪(如唐代吳道子的地獄變相圖),社會問題等不同題材。
發展史
人們熟悉的羅馬圖拉真柱,外表纏繞190米浮雕,刻畫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的功績,於西元113年落成。11世紀的貝葉掛毯長70公尺,寬半公尺,現存62公尺。描述了整個黑斯廷斯戰役的前後過程。可視為早期漫畫的一種模式。
而古代中國也有漫畫這種藝術形式。諸如漢代山東西元147年落成的武梁祠石刻《夏桀》、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彩繪人物故事漆屏,明憲宗朱見深所作的《一團和氣》、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孔雀圖》、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黃慎的《有錢能使鬼推磨》等,經美術界專家考證,均屬中國古代漫畫。只是在中國古代,與漫畫這種繪畫形式逐漸相適應的畫種名稱並非「漫畫」,而是叫做「諷刺畫」、「寓意畫」、「諷喻畫」、「時畫」、「諧畫」、「笑畫」或「滑稽畫」。
西方在十五世紀印刷術發明之後,就可能出現漫畫,但通常以藝術家威廉·賀加斯在十八世紀的連環圖作品A Rake's Progress定為現存西方歷史上最早漫畫。這個作品已帶有分鏡的感覺,甚至像一個畫出來的分鏡劇本。
東方則是日本浮世繪畫家山東京傳在1798年繪本『四時交加』的序文第一次用《漫畫》這個詞。而葛飾北齋所繪製,在1814年開始出版的北齋漫畫可能是漫畫這類型在東方最早的展現。
現代漫畫在中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初,清朝光緒年間陳師曾在上海發行的《太平洋報》上曾發表過一些即興隨意的作品[4],小形、著墨儉省而意趣頗濃。但因當時戰亂不斷,大部分刊物在戰亂期間燒毀遺失,已經很難再看到全部的作品了。幸好魯迅、鄭振鐸所編輯的《北京箋譜》內搜集了一些與陳師曾類似漫畫作品,才能一睹初期漫畫的餘韻。
1925年5月,被後人尊稱為漫畫大師的豐子愷開始在鄭振鐸主編的《文學周報》上刊載了一些繪畫作品,並從5月的第172期為豐先生作品標上了「漫畫」的字樣,這是漫畫的名稱第一次出現在中國大眾面前。從此,豐子愷的畫就以「子愷漫畫」的名字風行於各種報刊上。
可惜漫畫後來在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占有的地位並不重要。中國各種學校課程、學者研究、藝術獎、社會評價、政府管制、市場銷售等等各方面,在20世紀內,漫畫在中國長期都處於弱勢地位,少被看重。直到1990年代,中國才有第一本專業漫畫雜誌,晚了美日等國近一世紀。1998年才有第一屆中國漫畫獎[5],比日本1971年創的手塚賞晚了二十多年。直到2002年,中國美術學院才成立動畫系[6]。
漫畫研究
就像在定義文學及電影的問題一様[7],有關漫畫媒體的定義還沒有達成共識[8],許多試圖為漫畫下的定義或說明都出現了許多的例外[9]。像Töpffer[10]、R. C. 哈維、威爾·埃斯納[11]、大衛·卡瑞爾[12]、Alain Rey[8]及 Lawrence Grove都強調文字和圖畫的的結合[13],但是在漫畫史上也出現過著名的無文字漫畫[9]。像Thierry Groensteen[13]及Scott McCloud強調圖畫序列的重要性。到了20世紀末,不同的文化發現彼此的漫畫傳統,也重現找出一些早已被遺忘的漫畫類型,以及新漫畫類型的產生,因此要定義漫畫就更加困難了[14]。
漫畫類型
篇幅分類
以表現形式分類有單幅漫畫,多格漫畫,劇情漫畫(連環漫畫)等不同的形式。
- 單幅漫畫/單圖漫畫/單格漫畫:只由單獨一幅圖畫而成。
- 多格漫畫:由多格圖畫組成。最常見的有三格、四格、六格漫畫,其餘二格、八格、十二格等也很常見。
- 短篇漫畫:篇幅較短的漫畫作品。在雜誌上登載的話,一般當期就會結束。
- 短期集中連載:篇幅較長的漫畫作品,無法一次刊行完畢,需要連載幾期,但一般沒辦法到達能出單行本的頁數。
- 長篇連載:長期推出的漫畫作品,可以連載數年甚至數十年。
地區分類
- 美國漫畫:簡稱「美漫」。美國是世界首個將漫畫普及為流行文化的國家(1930年代),美國創作了世界上最多的漫畫書,在數量方面,只有日本漫畫是與美國漫畫實力相差較少的競爭者。出版漫畫基本為彩色,占市場絕大多數的是超級英雄漫畫這類的硬派寫實的畫風。
- 歐洲漫畫:指在歐洲地區出版的漫畫作品。多數歐洲漫畫畫面和裝幀十分精美,有一種精英藝術氣質。其繪畫週期較長,以彩色為主。
- 日本漫畫:簡稱「日漫」。當代日本漫畫業非常興盛,與美國一樣對世界漫畫文化有著深刻影響。
- 香港漫畫:簡稱「港漫」,指在香港出版的漫畫作品。經常以武俠小說、流氓生涯和打鬥為題材,例如:龍虎門、神兵玄奇等。亦有不少喜劇作品,如:老夫子、牛仔、麥兜等,近年以彩色為主。近年備受注視的獨立漫畫家風格較個人化,題材反映時代面貌,被視為較具文化水準的作品。
- 台灣漫畫:指在台灣出版的漫畫作品。受日式漫畫影響很深,此外,部分漫畫家在漫畫中加入工筆劃的繪畫技法,看起來非常的精緻,以黑白為主。
- 中國漫畫:指在中國出版的漫畫作品。有受其他地區影響,但由於融入水墨畫與發展獨特技法,所以風格獨特,且精緻唯美,有古典韻味。
- 韓國漫畫:指在韓國出版的漫畫作品。由於網路發達,許多韓國漫畫家在網絡平台創作,作品開始受到關注,許多韓劇改編韓漫作品。
讀者群分類
年齡限制方面,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分級標準。
- 兒童漫畫:以兒童為主要讀者對象。(美國DC的E-Everyone級)
- 少年漫畫:以少年為主要讀者對象。(美國DC的T級為12歲以上)
- 少女漫畫:以少女為主要讀者對象。(美國DC的T級為12歲以上)
- 青年漫畫:以年齡層在少年以上為主要讀者對象。(美國DC的T+級為16歲以上)
- 女性漫畫:以家庭主婦和白領女性為主要讀者對象。(美國DC的T+級為16歲以上)
- 成人漫畫:有暴力或色情內容,成人才能閱覽。(日本分為18X與20X,台灣限制級為十八禁,美國DC的M級為18禁)
題材分類
- 冒險漫畫:講述驚險刺激的傳奇故事的漫畫。
- 科幻漫畫:又稱SF漫畫,以科幻故事為題材的漫畫。
- 奇幻漫畫:以與現實完全不同的世界為舞臺的漫畫。
- 恐怖漫畫:以恐怖題材為漫畫
- 歷史漫畫:以歷史為背景進行發揮創作的漫畫,其中大部份是以架空歷史為主。
- 武俠漫畫:以武俠為題材的漫畫。香港漫畫常見。
- 推理漫畫:以推理為故事主題,通常此類漫畫多為通力合作,有推理故事的原作者及漫畫人物的繪畫者合力完成。
- 災難漫畫:以災難事件為題材的漫畫。
- 校園漫畫:以校園為舞臺,學生為中心人物的漫畫。
- 運動漫畫:以運動為題材的漫畫。例如:棒球漫畫、籃球漫畫、足球漫畫……等。
- 博弈漫畫:以棋類、牌戲、魔術為主題的漫畫,其內容可能以競賽或賭博的方式為主。
- 烹飪漫畫:在日本稱為「料理漫畫」。以烹飪為主題。
- 戀愛漫畫:以戀愛為主題的漫畫。
- 色情漫畫:以性愛為主題的漫畫,多數以引起讀者性興奮為目的。在華語地區的次文化中又稱「A漫」、「H漫」,美國次文化稱為XXX級,日本次文化稱為「工口漫」。
- BL漫畫:又稱耽美,以女性群體為主的(也有一部分男生)以創作其幻想中的男同性戀的漫畫作品。最初出現在日本,後來席捲華人地區(包含台灣與中國大陸)。
- GL漫畫:又稱百合,以創作其幻想中的女同性戀的漫畫作品。
- 蘿莉漫畫:主角多半是未達青春期女性孩童的漫畫作品。
- 正太漫畫:主角多半是未達青春期男性孩童的漫畫作品。
- 戰爭漫畫:以戰爭、革命和武裝衝突為主題的漫畫作品。
出版分類
參看
參考來源
- ^ 1.0 1.1 豐子愷. 智者的童話:豐子愷的漫畫人生. 團結出版社. [2015-10-27]. ISBN 978780214376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Grove, Laurence. Text/Image Mosaics in French Culture: Emblems and Comic Strips. Ashgate Publishing. 2005: p.43. ISBN 978-0-7546-3488-1.
- ^ 朱善傑 2004
- ^ 第七期 現代中國畫的傳統和延革 陳池瑜:34
- ^ 组图:第一届中国漫画奖. News.qq.com. 2012-01-17 [2013-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2).
- ^ 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 Cicaf.com. 2013-01-29 [2013-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4).
- ^ Groensteen 2012,第128—129頁.
- ^ 8.0 8.1 Groensteen 2012,第124頁.
- ^ 9.0 9.1 Groensteen 2012,第126頁.
- ^ Thomas 2010,第158頁.
- ^ Beaty 2012,第65頁.
- ^ Groensteen 2012,第126, 131頁.
- ^ 13.0 13.1 Grove 2010,第17–19頁.
- ^ Groensteen 2012,第112–113頁.
參考書目
- Groensteen, Thierry. The Impossible Definition. Heer, Jeet; Worcester, Kent (編). A Comics Studies Reader. translated by Bart Beaty.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12: 124–131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French in 1999] [2013-12-30]. ISBN 978-1-60473-109-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 Thomas, Evan. 10: Invisible Art, Invisible Planes, Invisible People. Aldama, Frederick Luis (編). Multicultural Comics: From Zap to Blue Beetl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2010. ISBN 978-0-292-73743-3.
- Beaty, Bart. Comics Versus Art.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12 [2013-12-30]. ISBN 978-1-4426-962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3).
- Grove, Laurence. Comics in French: The European Bande Dessinée in Context. Berghahn Books. 2010 [2013-12-30]. ISBN 978-1-84545-588-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