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縣

湘潭縣
縣級行政區
概覽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隸屬行政區 湖南省湘潭市
區劃類別 縣級行政區
區劃代碼 430321
總面積 2,140.01 平方千米
總人口 792,829
其它
時區 UTC+8北京時間
郵政編碼 411200
電話區號 +86 

湘潭縣位於湖南省東部湘潭市湘江中游,北接湘潭市岳塘區、湘潭市雨湖區、長沙市寧鄉縣,西鄰韶山市、湘鄉市、雙峰縣,南鄰衡山縣、衡東縣,東接株洲縣、株洲市天元區。湘潭縣為湖南省第二大、中國第二十大肉類生產大縣,全縣總面積2513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114.1萬(2006年)。縣政府駐地位於易俗河鎮

歷史

湘潭縣境內發現大溪文化時期聚落遺址,表明距今5000年左右,境內已有先民定居。湘南縣,治所在今石潭鎮古城村,今縣地分屬湘南縣和臨湘縣,三國吳及兩晉均主要屬湘南縣,並為湘南縣及衡陽郡治所所在,其餘今縣地屬湘西縣。隋朝設衡山縣。唐朝天寶八年設湘潭縣,縣治洛口(今易俗河鎮),至此,縣境初定,名地相符。時期,湘潭文化發達,商貿活躍,經濟繁榮。尤其清光緒以後,城市發展迅猛。

湘潭縣境從唐始一直大致保持穩定至1950年,縣域面積4586平方公里。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後先後析置出今之湘潭市區、株洲市區及株洲縣和韶山市。1950年縣城關區析置湘潭市。1952年,析株洲鎮及太平橋等7鄉置株洲市。1959年,析出五星、衛星、星星、上游四個公社及紅旗公社的一部分和雷打石鎮入株洲市。1968年析出韶山區建省屬韶山特區。

地理

位於湖南省中部偏東,湘江下游。地形以丘陵和平原為主,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最高點為海拔755米的昌山。

交通

湘江可通航,湘黔鐵路通過境內,Kokudou 107(China).svg 107國道Kokudou 320(China).svg 320國道G60 滬昆高速通過。中國高速鐵路武廣客運鐵路通過境內,在中路鋪設越行站,不辦理客運業務。

行政區劃

湘潭縣下轄14個、3個[2]

易俗河鎮、​譚家山鎮、​中路鋪鎮、​茶恩寺鎮、​河口鎮、​射埠鎮、​花石鎮、​青山橋鎮、​石鼓鎮、​雲湖橋鎮、​石潭鎮、​楊嘉橋鎮、​烏石鎮、​白石鎮、​分水鄉、​排頭鄉錦石鄉

1950年至1992年湘潭縣城設於湘潭市區內,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縣城遷於易俗河鎮,目前主要的政府機關都已經遷至該鎮。2010年,全縣行政區劃為5個鄉,14個鎮,757個行政村,34個居委會(7個社區),10825個村民小組,217個居民小組。2010年湘潭市調整行政區劃,湘潭縣響塘鄉、響水鄉、姜畲鎮成建制劃入湘潭市雨湖區。

經濟

2011年,全縣生產總值(GDP)195.8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5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95.6億元,增長23.3%;第三產業增加值56.7億元,增長12.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6.7:44.3:28.9調整為24.1:47.6:28.3,人均GDP為23460.5元。 2011年,全縣完成工業增加值87.0億元,增長24.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247.8億元,實現增加值78.0億元,增長30.6%。 湘潭縣是重要的農業大縣,盛產湘蓮,1995年被命名為「中國湘蓮之鄉」。糧食產量與肉類產量2004年為湖南最大,位列2004年全國糧食產量百強縣第31位;全國肉類生產百強第16位。

人口和人民生活

2010年,全縣戶籍人口965762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上人口214302人;總戶數246604戶,總人口820357人,其中,家庭戶243744戶,家庭戶人口763816人,平均每個家庭戶人口3.13人,男性人口418145人,占50.97%,女性人口402212人,占49.03%,總人口性別比為103.96,農業戶人口710181人,非農業戶人口105193人,少數民族人口889人

2010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6元,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041元,增長4.9%。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42元,增長15.2%;農民人均純收入7566元,增長15.2%; 擁有三所湖南省示範性中學:湘潭縣一中、湘潭縣五中、湘潭縣鳳凰中學。

著名人物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