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州,中國古代的州。
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分渝州的涪陵鎮置,以「在蜀江之南,涪江之西,故為名」(《元和郡縣誌》)。天寶初年改涪陵郡,乾元初年復為涪州。治所在涪陵縣(今重慶市涪陵區)。下轄五縣:涪陵縣、賓化縣、武龍縣、樂溫縣、溫山縣。轄境相當今重慶市涪陵、南川、武隆、長壽等區、市、縣地。土貢:麩金、文刀、獠布、蠟。戶九千四百,口四萬四千七百二十二。宋朝時略小。屬夔州路。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涪陵縣入州,翌年改屬重慶路。明、清屬重慶府。清不轄縣。1913年改為涪陵縣。
- 唐朝涪州刺史
- 田世康(623年)
- 孫榮(貞觀年間)
- 權文誕(貞觀年間)
- 夏侯絢(650年—652年)
- 柳寶積(顯慶年間—661年)
- 鄭欽言(唐高宗時)
- 宋禎(天授年間)
- 杜賢意(武周時)
- 楊思(705年—706年)
- 平貞昚(神龍年間,未任)
- 朱敬則(706年,未任)
- 周利貞(712年—714年)
- 顏謀道(717年—718年)
- 李延光(719年)
- 涪陵郡太守
- 鄭令珪(763年)
- 劉逸(唐肅宗、唐代宗時)
- 鄭先進(大曆年間)
- 王縱(大曆年間)
- 王仙鶴(大曆年間)
- 吳詵(788年)
- 裴鄖(貞元年間)
- 路怤(798年)
- 南承嗣(貞元末年)
- 李紩(元和年間)
- 宋君平(820年)
- 李續(827年)
- 楊成器(大和年間)
- 韓秀升(882年)
- 張濬(光啟年間)
- 尚汝貞(唐昭宗初年)
- 王宗本(903年—907年)
- 韓君祐
注釋
參考資料
| | | | |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後梁 龍德三年( 923年)、後唐 清泰三年(936年)、後晉 天福十一年( 946年)、後漢 乾祐三年(950年)、後周 顯德六年(95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