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半導體
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 |
---|---|
![]() | |
公司類型 | 子公司 |
成立 | 2004年 |
代表人物 | 何庭波(總裁) |
總部 |
![]() |
產業 | 積體電路設計、半導體 |
產品 | 系統晶片 |
母公司 | 華為 |
網站 | www |
海思半導體(英語:Hisilicon),中國大陸晶片設計公司,屬於華為集團,於2004年4月建立,總部位於中國大陸廣東省深圳,現為中國大陸最大的無晶圓廠晶片設計公司。主要產品為無線通訊晶片,包括擁有WCDMA、LTE等功能的手機系統單晶片。海思半導體的前身為建立於1991年的華為積體電路設計中心。2020年第一季度,華為海思的智慧型手機處理器出貨量首次在中國大陸市場超過高通,位居第一。
工商資訊
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於2018年06月19日成立。法定代表人趙明路,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電子產品和通信資訊產品的半導體設計、開發、銷售及售後服務;電子產品和通信資訊產品的軟體和硬體設計、開發、銷售及售後服務;電子產品和通信資訊產品的器件、晶片、軟體、硬體和配套件的進出口業務;相關半導體產品的代理;相關技術轉讓、技術諮詢等。[2]
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是一家半導體公司,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0月,前身是建立於1991年的華為積體電路設計中心。海思公司總部位於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國矽谷和瑞典設有設計分部。 海思的產品覆蓋無線網路、固定網路、數位媒體等領域的晶片及解決方案,成功應用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數位媒體領域,已推出SoC網路監視晶片及解決方案、可視電話晶片及解決方案、DVB晶片及解決方案和IPTV晶片及解決方案。2019年海思Q1營收達到了17.55億美元,同比大漲了41%,增速遠遠高於其他半導體公司,排名也上升到了第14位元。[3]
蘇州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09-14,法定代表人為何庭波。 經營範圍:半導體裝置、電子產品、通信產品、光電產品的設計、開發、銷售;從事上述產品的進出口業務。(依法須經批准的專案,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4]
麒麟系列產品
麒麟系列是面向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裝置設計的SoC。
K3V1
型號 | 製程工藝 | CPU指令系統 | CPU | GPU | 記憶體技術 | 發布日期 | 利用裝置 |
---|---|---|---|---|---|---|---|
K3V1(Hi3611) | TSMC 0.18μm(180nm) | ARMv5 | 360/460Mhz ARM926EJ-S | - | 單連結LPDDR1 | 2009年 | Huawei C8300 |
K3V2
型號 | 製程工藝 | CPU指令系統 | CPU | CPU快取 | GPU | 記憶體技術 | 發布日期 | 利用裝置 |
---|---|---|---|---|---|---|---|---|
K3V2 | 40 nm | ARMv7 | 高達 1.5GHz 四核 ARM Cortex-A9 | L1:32KB 指令 + 32KB 數據;L2:1MB | Vivante GC4000 480 兆赫;30.7 GFLOPS | 64-bit 雙通道 LPDDR2 @ 500MHz(1000MHz 數據速率) | 2012年 | Huawei MediaPad 10 FHD、Huawei Ascend D2、Huawei Honor 2、Huawei Ascend P6、Huawei Ascend P2、Huawei Mate 1 |
620
型號 | 製程工藝 | CPU指令系統 | CPU | GPU | 記憶體技術 | 無線支援 | 發布日期 | 利用裝置 |
---|---|---|---|---|---|---|---|---|
Kirin 620(Hi6220) | 28 nm | ARMv8 | 使用 1.2GHz 八核 ARM Cortex-A53(Kirin620升級版主頻提升到1.5GHz) | ARM Mali-450 MP4 | 雙連結 LPDDR3 | LTE Cat.4, WLAN 802.11 b/g/n, Bluetooth 4.0 | 2014年12月 | 華為P8青春版行動版和雙4G版、榮耀 4X行動版和聯通版, 榮耀 4C行動版和雙4G版, Huawei G Play Mini, 榮耀5A行動版和雙4G版 |
650/655/658/659系列
型號 | 製程工藝 | CPU指令系統 | CPU | GPU | 記憶體技術 | 無線支援 | 發布日期 | 利用裝置 |
---|---|---|---|---|---|---|---|---|
Kirin 650 | TSMC 16 nm FinFET+ | ARMv8 | 2.0GHz 四核 ARM Cortex-A53 + 1.7GHz 四核 ARM Cortex-A53 | ARM Mali-T830 MP2 | 雙連結 LPDDR3 | LTE Cat.6, WLAN 802.11 b/g/n, Bluetooth 4.1 | 2016年5月 | Huawei P9 Lite(Huawei G9)、榮耀5C |
Kirin 655 | TSMC 16 nm FinFET+ | ARMv8-A | 2.1GHz 四核 ARM Cortex-A53 + 1.7GHz 四核 ARM Cortex-A53 | ARM Mali-T830 MP2 | 雙連結 LPDDR3 | LTE Cat.7, WLAN 802.11 b/g/n, Bluetooth 4.1 | 2016年Q3 | 榮耀8青春版 |
Kirin 659 | TSMC 16 nm FinFET+ | ARMv8-A | 2.36GHz 四核 ARM Cortex-A53 + 1.7GHz 四核 ARM Cortex-A53 | ARM Mali-T830 MP2 | 雙連結 LPDDR3 | LTE Cat.7, WLAN 802.11 b/g/n, Bluetooth 4.1 | 2017年Q1 | 榮耀9青春版 |
710系列
型號 | 工藝 | CPU | GPU | 記憶體支援 | 衛星定位 | 通訊技術支援 | 樣品發布時間 | 採用產品 | ||||||||
---|---|---|---|---|---|---|---|---|---|---|---|---|---|---|---|---|
指令集(ARM) | 微架構 | 核心數 | 頻率(GHz) | 微架構 | 頻率(MHz) | 樣式 | 總線帶寬(bit) | 頻寬 | 類型 | 匯流排寬度 (bit) | 頻寬(GB/s) | |||||
Kirin 710 | 12 nm FinFET | ARMv8-A |
Cortex-A73 Cortex-A53 |
4+4 | 2.2 (4xA73) 1.7 (4xA53) | Mali-G51 MP4 | 1000 MHz | LPDDR3 LPDDR4 |
32-bit | A-GPS, GLONASS | Dual SIM LTE Cat.12 (600Mbit/s) | 802.11 b/g/n | Bluetooth v4.1 | 2018年Q3 |
列表
|
|
Kirin 710F | 12nm FCCSP |
列表
|
||||||||||||||
Kirin 710A | 14nm | 2.0 (4xA73) 1.7 (4xA53) | 2020年Q2 |
列表
|
810/820系列
型號 | 工藝 | CPU | GPU | 記憶體支援 | 衛星定位 | 通訊技術支援 | 樣品發布時間 | 採用產品 | ||||||||
---|---|---|---|---|---|---|---|---|---|---|---|---|---|---|---|---|
指令集(ARM) | 微架構 | 核心數 | 頻率(GHz) | 微架構 | 頻率(MHz) | 樣式 | 總線帶寬(bit) | 頻寬 | 類型 | 匯流排寬度 (bit) | 頻寬(GB/s) | |||||
Kirin 810 | TSMC 7 nm | ARMv8-A |
Cortex-A76 Cortex-A55 |
2+6 | 2.27 (A76) 1.88 (A55) |
Mali-G52 MP6 | 820MHz | LPDDR4X | 64-bit (16-bit quad-channel) |
31.78 |
A-GPS、 格洛納斯、 北斗 |
Dual SIM LTE Cat.21 LTE 5x CA, No 4x4 MIMO | 不適用 | 不適用 | 2019年Q2 |
列表
|
Kirin 820 5G | 1+3+4 | 2.36 (A76) 2.22(A76) 1.84 (A55) |
Mali-G57 MP6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未知 | 2020年
Q1 |
榮耀30S |
910/910T系列
型號 | 製程工藝 | CPU指令系統 | CPU | GPU | 記憶體技術 | 發布日期 | 利用裝置 |
---|---|---|---|---|---|---|---|
Kirin910 | 28 nm HPM | ARMv7 | 使用 1.6GHz 四核 ARM Cortex-A9 | ARM Mali-450 MP4 | 單連結 LPDDR3 @ 800MHz | 2014年初 | Huawei Ascend Mate 2、Huawei Ascend P6S、榮耀3C 4G版、Huawei MediaPad M1、榮耀X1平板 |
Kirin910T | 28 nm HPM | ARMv7 | 使用 1.8GHz 四核 ARM Cortex-A9 | ARM Mali-450 MP4 | 單連結 LPDDR3 @ 800MHz | 2014年5月 | Huawei Ascend P7 |
920/925/928系列
型號 | 製程工藝 | CPU指令系統 | CPU | CPU快取 | GPU | 記憶體技術 | 發布日期 | 利用裝置 |
---|---|---|---|---|---|---|---|---|
Kirin920/925/928 | 28 nm HPM | ARMv7 | 使用 big.LITTLE 架構 1.8GHz 四核 ARM Cortex-A15 + 1.7GHz 四核 ARM Cortex-A7 1.5GHz | ARM Mali-T628MP4 | 雙連結 LPDDR3 @ 800MHz | 2014年6月 | 華為榮耀6 | |
Kirin925 | 28 nm HPM | ARMv7 | 使用 big.LITTLE 架構 1.8GHz 四核 ARM Cortex-A15 + 1.8GHz 四核 ARM Cortex-A7 1.5GHz, 整合了i3協處理器 | ARM Mali-T628MP4 | 雙連結 LPDDR3 @ 800MHz | 2014年9月 | 華為榮耀6 Plus、Huawei Ascend Mate 7 | |
Kirin928 | 28 nm HPM | ARMv7 | 使用 big.LITTLE 架構 1.8GHz 四核 ARM Cortex-A15 + 2.0GHz 四核 ARM Cortex-A7 1.5GHz, 整合了i3協處理器 | ARM Mali-T628MP4 | 雙連結 LPDDR3 @ 800MHz | 2014年10月 | 華為榮耀6至尊版 |
930/935系列
型號 | 製程工藝 | CPU指令系統 | CPU | CPU快取 | GPU | 記憶體技術 | 發布日期 | 利用裝置 |
---|---|---|---|---|---|---|---|---|
Kirin930 | 28 nm HPC | ARMv8 | 使用 big.LITTLE 架構 2.0GHz 四核 ARM Cortex-A53e + 1.5GHz 四核 ARM Cortex-A53 | ARM Mali-T628MP4 | 雙連結 LPDDR3 @ 800MHz | 2015年3月 | Huawei Ascend P8標準版、華為榮耀X2、M2 8.0平板、M2 10.0平板 | |
Kirin935 | 使用 big.LITTLE 架構 2.2GHz 四核 ARM Cortex-A53e + 1.5GHz 四核 ARM Cortex-A53 | ARM Mali-T628MP4 | 雙連結 LPDDR3 @ 800MHz | 2015年3月 | 華為榮耀7、Huawei Ascend Mate S、Huawei Ascend P8 Max |
950/955系列
型號 | 製程工藝 | CPU指令系統 | CPU | GPU | 記憶體技術 | 發布日期 | 利用裝置 |
---|---|---|---|---|---|---|---|
Kirin950 | TSMC 16 nm FinFET+ | ARMv8 | 使用 big.LITTLE 架構 2.3GHz 四核 ARM Cortex-A72 + 1.8GHz 四核 ARM Cortex-A53 | ARM Mali-T880MP4 @ 900MHz | 雙連結 LPDDR4 @ 933MHz | 2015年11月 | Huawei Ascend Mate 8、Huawei Honor 8、Huawei Honor V8客製化版和標配版 |
Kirin955[8][9] | 使用 big.LITTLE 架構 2.5GHz 四核 ARM Cortex-A72 + 1.8GHz 四核 ARM Cortex-A53 | ARM Mali-T880MP4 @ 900MHz | 雙連結 LPDDR4 @ 1333MHz | 2016年4月 | Huawei P9、Huawei P9 Plus、Huawei Honor V8頂配版、Huawei Honor NOTE 8 |
960系列
型號 | 製程工藝 | CPU指令系統 | CPU | GPU | 記憶體技術 | 無線支援 | 發布日期 | 利用裝置 | 特點 |
---|---|---|---|---|---|---|---|---|---|
Kirin 960[10](Hi3660) | TSMC 16 nm FinFET+ | ARMv8 | 使用 big.LITTLE 架構 2.4GHz 四核 ARM Cortex-A73 + 1.8Hz 四核 ARM Cortex-A53 | ARM Mali-G71 MP8@ 850MHz | 雙連結 LPDDR4 @ 1800MHz | LTE Cat.12/13 , WLAN 802.11 a/b/g/n/ac, Bluetooth 4.2 | 2016年Q4 | Huawei Mate 9、Mate 9 Pro、Huawei P10、Huawei P10 Plus 、Huawei Honor V9、Huawei Honor 9 、Mediapad M5/M5 PRO | 引入了對UFS 2.1快閃記憶體晶片的支援 |
970系列
型號 | 工藝 | CPU | GPU | 記憶體支援 | 衛星定位 | 通訊技術支援 | 樣品發布時間 | 採用產品 | ||||||||
---|---|---|---|---|---|---|---|---|---|---|---|---|---|---|---|---|
指令集(ARM) | 微架構 | 核心數 | 頻率(GHz) | 微架構 | 頻率(MHz) | 樣式 | 總線帶寬(bit) | 頻寬 | 類型 | 匯流排寬度 (bit) | 頻寬(GB/s) | |||||
Kirin 970 (Hi3670) | TSMC 10 nm FinFET+ | ARMv8-A |
Cortex-A73 Cortex-A53 big.LITTLE |
4+4 | 2.36 (A73) 1.84 (A53) |
Mali-G72 MP12 | 850 MHz
(346.8 GFlops) |
LPDDR4X-1833 | 64-bit(2x32-bit) Dual-channel | 29.8 | 不適用 | Dual SIM LTE Cat.18 LTE 5x CA, No 4x4 MIMO | 不適用 | 不適用 | 2017年Q4 |
列表
|
980/985系列
- Interconnect:ARM Mali G76-MP10、Storage:UFS 2.1、Sensor Hub: i8、Dual NPU
型號 | 工藝 | CPU | GPU | 記憶體支援 | 衛星定位 | 通訊技術支援 | 樣品發布時間 | 採用產品 | ||||||||
---|---|---|---|---|---|---|---|---|---|---|---|---|---|---|---|---|
指令集(ARM) | 微架構 | 核心數 | 頻率(GHz) | 微架構 | 頻率(MHz) | 樣式 | 總線帶寬(bit) | 頻寬 | 類型 | 匯流排寬度 (bit) | 頻寬(GB/s) | |||||
Kirin 980 | TSMC 7 nm FinFET | ARMv8-A |
Cortex-A76 Cortex-A55 DynamIQ |
(2+2)+4 | 2.6 (A76 H) 1.92 (A76 L) 1.8 (A55) |
Mali-G76 MP10 | 720 MHz
(489.6 GFlops) |
LPDDR4X-4266 | 64-bit(2x32-bit) Dual-channel | 34.1 | 不適用 | Dual SIM LTE Cat.21 LTE 5x CA, No 4x4 MIMO | 不適用 | 不適用 | 2018年Q4 | |
Kirin 985 5G |
TSMC 7 nm FinFET | ARMv8.2-A | (1+3)+4 | 2.58 (A76 H) 2.40 (A76 L) 1.84 (A55) |
Mali-G77 MP8 | ? | LPDDR4X-2133 | 64-Bit(4x16-Bit) Quad-Channel | 34.1 | Galileo | Balong 5000 (Sub-6GHz only; NSA/SA) | 不適用 | 不適用 | 2020 Q2 |
列表
|
990系列
型號 | 工藝 | CPU | GPU | 記憶體支援 | 衛星定位 | 通訊技術支援 | 樣品發布時間 | 採用產品 | ||||||||
---|---|---|---|---|---|---|---|---|---|---|---|---|---|---|---|---|
指令集(ARM) | 微架構 | 核心數 | 頻率(GHz) | 微架構 | 頻率(MHz) | 樣式 | 總線帶寬(bit) | 頻寬 | 類型 | 匯流排寬度 (bit) | 頻寬(GB/s) | |||||
Kirin 990 5G | TSMC 7nm+ FinFET (EUV) |
ARMv8.2-A |
Cortex-A76 Cortex-A55 DynamIQ |
(2+2)+4 | 2.86 (A76 H) 2.36 (A76 L) 1.95 (A55) |
Mali-G76 MP16 | 700 MHz |
LPDDR4 -4266 +LLC |
64-bit(4x16-bit) Quad-channel | 34.1 | Galileo | Balong 5G | 不適用 | 不適用 | 2019年Q4 | |
Kirin 990 4G | TSMC 7nm FinFET (DUV) |
2.86 (A76 H) 2.09 (A76 L) 1.95 (A55) |
4G | 不適用 | 不適用 |
9000系列
型號 | 工藝 | CPU | GPU | 記憶體支援 | 衛星定位 | 通訊技術支援 | 樣品發布時間 | 採用產品 | ||||||||
---|---|---|---|---|---|---|---|---|---|---|---|---|---|---|---|---|
指令集(ARM) | 微架構 | 核心數 | 頻率(GHz) | 微架構 | 頻率(MHz) | 樣式 | 總線帶寬(bit) | 頻寬 | 類型 | 匯流排寬度 (bit) | 頻寬(GB/s) | |||||
Kirin 9000E | TSMC 5 nm FinFET (EUV) | ARMv8.2-A |
Cortex-A77 Cortex-A55 DynamIQ |
(1+3)+4 | 3.13 (A77 H) 2.54 (A77 L) 2.05 (A55) |
Mali-G78 MP22 | ? |
LPDDR4X-2133 LPDDR5-2750 |
64-bit(4x16-bit) Quad-channel | 34.1 (LPDDR4X) 44 (LPDDR5) |
Galileo | Balong 5000 (Sub-6-GHz only; NSA & SA) | 不適用 | 不適用 | Q4 2020 |
列表
|
Kirin 9000 | Mali-G78 MP24 | ? | 不適用 | 不適用 |
列表
|
巴龍系列產品(Modem)
海思半導體開發了一系列用於終端裝置的基頻處理器,搭載在華爲手機、隨身WiFi和CPE等裝置上。
巴龍 700
巴龍 700 系列支援 LTE TDD/FDD 網路。[12] 其技術特點如下:
- 3GPP R8 協定
- LTE TDD/FDD
- 4x2/2x2 SU-MIMO
巴龍 710
在 2012 年 世界行動通訊大會 上海思發佈了巴龍 Balong 710。[13] 該多模晶片組支援 3GPP Release 9 和 GTI 的 LTE Category 4。巴龍 710 的設計目標是搭配 K3V2 SoC 使用,其技術特點如下:
- LTE FDD 模式:150 Mbit/s 下行和 50 Mbit/s 上行
- TD-LTE 模式:高達 112 Mbit/s 下行和 30 Mbit/s 上行
- 支援 MIMO 的 WCDMA 雙載波:84Mbit/s 下行和 23Mbit/s 上行
巴龍 720
巴龍 720 支援 LTE Cat.6 標準,峯值下載速率達 300 Mbit/s。[12] 其技術特點如下:
- TSMC 28 nm HPM 工藝
- TD-LTE Cat.6 標準
- 雙載波聚合,40 MHz 頻寬
- 5 模 LTE Cat.6 數據機
巴龍 750
巴龍 750 支援 LTE Cat 12/13, 並且是第一個支援 4CC CA 和 3.5 GHz 的產品。[12] 其技術特點如下:
- LTE Cat.12 與 Cat.13 UL 網路標準
- 2CC 雙載波聚合
- 4x4 MIMO
- TSMC 16 nm FinFET+ 工藝
巴龍 765
巴龍 765 支援 8×8 MIMO 技術,LTE Cat.19,在FDD網路中提供高達 1.6 Gbit/s 的下行速率,在TD-LTE網路中提供高達 1.16 Gbit/s 的下行速率。[14] 其技術特點如下:
- 3GPP Rel.14
- LTE Cat.19 峯值數據速率達 1.6 Gbit/s
- 4CC CA + 4×4 MIMO/2CC CA + 8×8 MIMO
- DL 256QAM
- C-V2X
巴龍 5G01
巴龍 5G01 支援 3GPP 5G 標準,下行速率可達 2.3 Gbit/s。它支援所有 5G 頻段,包括 sub-6 GHz 和毫米波 (mmWave).[12] 其技術特點如下:
- 3GPP Release 15
- 峯值數據速率達 2.3 Gbit/s
- Sub-6 GHz 與毫米波段
- NSA/SA
- DL 256QAM
巴龍 5000
巴龍 5000 支援 2G、3G、4G 和 5G 網路。[15] 其技術特點如下:
- 2G/3G/4G/5G 多模
- 完全符合 3GPP Release 15
- Sub-6 GHz: 100 MHz x 2CC CA
- Sub-6 GHz: 下行可達 4.6 Gbit/s, 上行可達 2.5 Gbit/s
- mmWave: 下行可達 6.5 Gbit/s, 上行可達 3.5 Gbit/s
- NR+LTE: 下行可達 7.5 Gbit/s
- FDD & TDD 頻譜存取
- SA 與 NSA 融合網路架構
- 支援 3GPP R14 V2X
- 搭配 3GB LPDDR4X 記憶體[16]
可穿戴裝置 SoC
海思半導體開發了用於真無線耳機、智慧型眼鏡和智慧型手錶等可穿戴裝置的SoC。[17]
麒麟 A1
麒麟 A1(型號 Hi1132)發佈於 2019 年 9 月 6 日[17] ,其技術特點如下:
- BT/BLE 雙模藍牙 5.1 版本[18]
- 同步雙聲道傳輸技術
- 356 MHz 音訊處理器
- Cortex-M7 微處理器
伺服器處理器
海思半導體開發了一系列基於ARM架構的伺服器處理器 SoC。
Hi1610
Hi1610 是海思第一代伺服器處理器,發佈於 2015 年。其技術特點如下:
- 16 核 ARM Cortex-A57,頻率可達 2.1 GHz[19]
- 48 KB L1-I, 32 KB L1-D, 1MB L2(每 4 核共享),以及 16MB CCN L3 快取
- TSMC 16 nm 工藝
- 兩通道 DDR4-1866 記憶體
- 16 PCIe 3.0
Hi1612
Hi1612 是海思第二代伺服器處理器,發售於 2016 年。其技術特點如下:
- 32 核 ARM Cortex-A57,頻率可達 2.1 GHz[19]
- 48 KB L1-I, 32 KB L1-D, 1MB L2(每 4 核共享),以及 32MB CCN L3 快取
- TSMC 16 nm 工藝
- 四通道 DDR4-2133
- 16 PCIe 3.0
鯤鵬 916
鯤鵬 916 (正式型號 Hi1616) 是海思第三代伺服器處理器,發售於 2017 年。鯤鵬 916 應用於華爲泰山 2280 平衡型伺服器,泰山 5280 儲存伺服器,泰山 XR320 高密度伺服器節點,和泰山 X6000 高密度伺服器。其技術特點如下:
- 32 核 ARM Cortex-A72,頻率可達 2.4 GHz[19]
- 48 KB L1-I, 32 KB L1-D, 1MB L2(每 4 核共享),以及 32MB CCN L3 快取
- TSMC 16 nm 工藝
- 四通道 DDR4-2400
- 兩路 SMP,每個插槽有兩個互連介面,每個介面 96 Gbit/s
- 46 PCIe 3.0 和 8 個 10 GbE
- 85 W
鯤鵬 920
鯤鵬 920 (正式型號 Hi1620) 是海思第四代伺服器處理器,發佈於 2018 年,量產於 2019 年。鯤鵬 920 應用於華爲泰山 2280 V2 平衡型伺服器,泰山 5280 V2 儲存伺服器,泰山 XA320 V2 高密度伺服器節點。其技術特點如下:
- 32 到 64 個自研 TaiShan v110 核心,頻率高達 2.6 GHz。
- TaiShan v110 核心是四發射亂序執行超標量處理器,實現了 ARMv8.2-A 指令集。華爲表示該核心支援幾乎所有 ARMv8.4-A 特性,只有少數例外。支援特性包括點積和 FP16 FML 擴展。
- TaiShan v110 核心很可能是重新設計的,而不是基於 ARM 的設計。 [20]
- 3 個簡單 ALU, 1 個複雜 MDU, 2 個 BRU (於 ALU2/3 共享埠), 2 個 FSU (ASIMD FPU), 2 個 LSU。[20]
- 64 KB L1-I, 64 KB L1-D, 512 KB 私有 L2,以及每核心 1MB L3 共享快取.
- TSMC 7 nm HPC 工藝
- 8 通道 DDR4-3200
- 兩路或者四路 SMP,每個插槽有 3 個互連介面,每個介面 240 Gbit/s
- 40 PCIe 4.0 (支援 CCIX),4 個 USB 3.0, 2 個 SATA 3.0, 8 個 SAS 3.0,以及 2 個 100 GbE
- 100 到 200 W 功耗
- 硬體壓縮引擎 (GZIP, LZS, LZ4) 支援高達 40 Gib/s 壓縮,和 100 Gbit/s 解壓縮
- 硬體密碼學引擎 (AES, DES, 3DES, SHA1/2 等演算法) 吞吐率高達 100 Gbit/s
人工智慧處理器
基於自研達芬奇架構設計的人工智慧處理器
昇騰310
昇騰910
參考資料
- ^ 界面新闻 · 快讯. 界面新聞. [2021-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 ^ 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 企查查. [2021-05-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 ^ Intel重夺半导体第一 华为海思增速惊人. 新浪財經. [2021-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苏州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企查查. [2021-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7).
- ^ 存档副本. [2019-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 ^ 荣耀老熊科普麒麟810达芬奇架构. [2019-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5).
- ^ 一文看懂华为麒麟810. [2019-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5).
- ^ Kirin 955, Huawei P9, P9 Plus. [2016-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09).
- ^ 华为P9跑分曝光:麒麟955跑不过骁龙820?. [2016-04-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
- ^ 华为发布麒麟 960 芯片. Engadget. 2016-10-19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0).
- ^ 揭密970. [2018-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30).
- ^ 12.0 12.1 12.2 12.3 Balong. www.hisilicon.com. [2019-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4 May 2019).
- ^ HiSilicon. www.hisilicon.com. [2019-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5 May 2019).
- ^ Huawei Launches the World’s First 8-Antenna 4.5G Modem Chipset. www.hisilicon.com. [2019-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May 2019).
- ^ Huawei Launches Industry-Leading 5G Multi-Mode Chipset Balong 5000 to Lead the 5G Era. www.hisilicon.com. [2019-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5 May 2019).
- ^ Huawei Mate 20 X 5G Teardown. iFixit. 2019-07-25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July 2019) (英語).
- ^ 17.0 17.1 S, Amy. Kirin A1: The world's first Bluetooth 5.1 and Bluetooth Low Energy 5.1 Wearable Chip. Huawei Central. 2019-09-07 [2019-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September 2019) (美國英語).
- ^ HUAWEI Global. consumer.huawei.com. [2019-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September 2019).
- ^ 19.0 19.1 19.2 Cutress, Ian. Huawei Server Efforts: Hi1620 and Arm’s Big Server Core, Ares. www.anandtech.com. [2019-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9 June 2019).
- ^ 20.0 20.1 gcc.gnu.org Git – gcc.git/blob – gcc/config/aarch64/tsv110.md. gcc.gnu.org. [2019-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30).
外部連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