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中國南北朝時設置的州。
東魏武定七年(549年)改青、冀二州置。治所在龍沮城(今江蘇省灌雲縣西北龍苴鎮)。北齊移治朐縣(北周改朐山,今江蘇省連雲港市西南海州鎮)。隋朝大業初改為東海郡。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復為海州。轄境相當今江蘇省連雲港、東海、沭陽、贛榆、灌雲、灌南等市縣及新沂、濱海部分地區。元朝初升為海州路,後改為海寧府和海寧州。明朝初年,復為海州,並省朐山縣入州,轄境漸小。清朝雍正初升為海州直隸州,轄境復唐宋之舊。1912年改本州為東海縣。
刺史
- 唐朝海州刺史
- 臧君相(621年)
- 蕭顗(625年)
- 崔大方(670年之前)
- 韋玄儼(唐高宗時)
- 康希銑(武周時)
- 韋岳(武周末年)
- 武太沖(唐中宗時)
- 劉知柔(唐睿宗時)
- 慕容珣(開元初年)
- 李邕(720年—724年)
- 姜晦(724年)
- 杜令昭(726年)
- 李浦(開元年間)
- 姚彝(開元年間)
- 李裕(開元年間)
- 東海郡太守
| - 張抱麟(唐肅宗時)
- 齊某(唐肅宗時)
- 李昌岠(大曆年間)
- 董元爽(大曆年間)
- 王涉(781年)
- 張升璘(793年)
- 獨孤密(812年)
- 王元輔(820年)
- 裴克諒(827年)
- 李晏(829年)
- 呂讓(830年—834年)
- 顏揩(838年—839年)
- 裴某(844年—845年)
- 李行言(854年)
- 盧紹(858年)
- 康璙(861年—865年)
- 李銳(873年)
| - 閻佐(唐僖宗時)
- 朱用芝(897年)
- 劉知俊(乾寧末年—光化初年)
- 牛從義(899年)
- 台濛(899年)
- 王綰(900年—903年)
- 王綰(天祐年間)
|
注釋
參考文獻
| | | | |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後梁 龍德三年( 923年)、後唐 清泰三年(936年)、後晉 天福十一年( 946年)、後漢 乾祐三年(950年)、後周 顯德六年(95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