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

2016年4月,日本熊本縣發生地震,於震央不遠處引發土石流,沖毀黑川第一發電廠與鄰近的房舍,造成兩人喪生。

土石流德語:Murgang),亦稱泥石流(Mud-and-stone flow、mud and rock flow或mud-rock flow)或泥流(Mud flow),是指在區或者其他溝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雪暴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為泥土、石頭等與大量的水混合後,受重力作用,沿著斜坡或山溝滑動的現象。

成因

在某些地區,地勢險峻而且土質疏鬆,由於長時間的大雨或者暴風雨而不斷沖刷泥面,造成山體滑坡

土石流的形成需要三個基本條件[1]

  • 有陡峭便於集水集物的適當地形
  • 上游堆積有豐富的鬆散固體物質
  • 短期內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來源

分布範圍

1965年 中國科學院到西藏考察土石流

土石流經常發生在峽谷地區和地震火山多發區,而且一般認為它的分布極為廣泛。東亞季風區最為嚴重。

台灣

中國大陸

防治

保持水土,做好預警。在工程上選擇跨越土石流的路線,加強排灌,修築滯留攔截擋壩,防止水流成災。

參見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 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_中国气象局. www.cma.gov.cn. [2019-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