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州
天授二年(691年)改巫州置,治所在龍標縣(今湖南省懷化市東南洪江市原黔陽縣)。下轄龍標縣、夜郎縣(今湖南省新晃縣)、朗溪縣(今湖南省洪江市托口鎮)、渭溪縣(今湖南省玉屏縣新店鄉)。長安三年(703年),割夜郎、渭溪二縣置舞州。先天二年(713年),又置潭陽縣(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新店坪鎮里街村)。轄境相當今湖南省懷化、洪江、芷江、會同、靖州、通道、新晃及貴州省天柱等市縣地。長安三年(703年)分西部置舞州(後改鶴州、業州),略有縮小。唐朝開元十三年(725年)改為巫州,大曆五年(770年)改為敘州。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復為沅州,移治盧陽縣(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屬荊湖北路。紹聖以後轄境相當今懷化、芷江、洪江、麻陽、新晃等市縣地。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沅州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改為沅州府。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復降為州,以州治盧陽縣併入,屬長沙府。南明永曆八年(1654年)升為黔興府,下轄:興沅縣、黔陽縣、麻陽縣、通道縣、會同縣、綏寧縣、天柱縣、清浪縣、平溪縣、靖州。
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又升為沅州府。下轄:龍標縣、夜郎縣(長安三年改隸舞州)、渭溪縣(長安三年改隸舞州)、郎溪縣、譚陽縣(先天二年析龍標縣置)。
- 唐朝沅州刺史
- 獨孤思行(景龍年間)
- 鄭愔(710年)
參考文獻
#
- 万俟卨
- 下沚江之战
- 业州 (唐朝)
- 中華民國湘省軍政府
- 傅友德
- 凌夫惇
- 劉有年
- 南北朝行政區劃
- 危嶽
- 吴三桂
- 吴传声
- 周芷若
- 奖州
- 安坤
- 宋朝行政區劃
- 察尼
- 张岳 (正德进士)
- 张灵均
- 張憲 (宋朝)
- 播州之役
- 方瑛
- 明朝苗族叛乱
- 明朝行政區劃
- 明末清初屠殺事件
- 曲靖之战
- 曹成 (团练使)
- 曾氏南宗
- 朱之蕃
- 朱国宝
- 朱熠
- 李兆
- 李化龍 (明朝)
- 李完 (天啓進士)
- 李有棻
- 李熙 (豐城侯)
- 李處全
- 李重福
- 梁珤
- 楊正苾
- 汪澈
- 湖南历史
- 湖南巡抚
- 湖南政府
- 湖南省 (中華民國)
- 湖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燕只不花 (延真)
- 牛景先
- 王景雲 (明朝)
- 王有為 (嘉靖進士)
- 王無黨
- 盐泉县
- 立本责会
- 蔣奎
- 薛瑄
- 許自新
- 誠州
- 谢麟
- 辰州 (隋朝)
- 辰州大捷
- 辰沅永靖道
- 银总起义
- 靖州大捷
- 鹽泉縣 (沅州)
- 黃鏌
- 黄彻
- 黔州都督府
- 黔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