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州,中國古代設置的一個州,治所在今山東省臨沂市。
北周改北徐州為沂州,因沂河而得名。治所在即丘縣(今山東省臨沂市東南)。唐朝將州治遷到臨沂縣。曾改名為琅邪郡。土貢:紫石、鍾乳。戶三萬三千五百一十。口十九萬五千七百三十七。下領五縣:臨沂縣、費縣、丞縣、沂水縣、新泰縣。轄境相當今山東省沂河流域、棗莊市、新泰市等地。
北宋王倫在沂州起義。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改為沂州直隸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為沂州府,1913年廢除沂州府。
刺史
- 唐朝沂州刺史
- 李道遷(640年)
- 徐德(651年—657年)
- 馬延卿(660年)
- 楊令本(674年)
- 李煒(680年)
- 楊守愚(唐高宗末年)
- 李琮(垂拱初年)
- 劉仁景(689年)
- 韋承慶(長壽年間)
- 李志(聖歷年間—700年)
- 馮冏(武周時)
- 高玄景(武周時)
- 翁義恪(705年之前)
- 劉軫(唐中宗時)
- 郭山惲(712年)
- 顏元孫(716年)
- 陸餘慶(716年)
- 李福(開元年間)
- 琅琊郡太守
| - 陸廣(唐肅宗時)
- 鄭昈(廣德、永泰年間)
- 馬萬通(781年)
- 翟濟(782年)
- 李某(貞元年間)
- 王遂(819年)
- 曹華(819年—820年)
- 王智興(820年—822年)
- 傅良弼(822年)
- 李萬瑀(827年)
- 韋諲(856年)
- 王某(866年)
- 尹處賓(897年)
- 徐懷玉(899年—904年)
- 曾可徒(唐末)
- 李元皛
|
注釋
參考資料
| | | | |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後梁 龍德三年( 923年)、後唐 清泰三年(936年)、後晉 天福十一年( 946年)、後漢 乾祐三年(950年)、後周 顯德六年(95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