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 行政區劃單位類型 |
---|
歷史:清朝 → 民國 → 共和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 自治組織 |
---|
民族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地的一種基層民族區域自治政權,屬鄉級行政區劃單位,即行政地位與「鄉」相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因少數民族聚居地域較小、人口較少並且分散,不宜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設立「民族鄉」的辦法。《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具體保障民族鄉制度的實施。截至2007年,中國大陸共有民族鄉1,093個,除山西省、陝西省、海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上海市未設立民族鄉以外,其餘26個省級行政區均設有民族鄉。民族鄉最多省級行政區的為貴州省、雲南省,分別達到252和150個;其次為四川省和湖南省,分別達到98和97個。
政治
民族鄉政府配備工作人員,應當儘量配備建鄉的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員。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應當採取調派、聘任、輪換等辦法,組織教師、醫生、科技人員等到民族鄉工作。民族鄉政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使用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
經濟
財政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按照優待民族鄉的原則確定,其上一級政府在編制財政預算時,應當給民族鄉安排一定的機動財力。鄉財政收入的超收部分和財政支出的節餘部分,全部留給民族鄉周轉使用。信貸部門應當根據法律、法規和其他有關規定,對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民族鄉用於生產建設、資源開發和少數民族用品生產方面的貸款給予照顧。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依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及稅收管理權限,可以採取減稅、免稅措施,扶持民族鄉經濟的發展。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在分配支援經濟不發達地區專項資金及其他固定或者臨時專項資金時,對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民族鄉給予照顧。民族鄉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管理和保護本鄉的自然資源,並對可以由本鄉開發的自然資源優先合理開發利用。在依法開發資源、興辦企業時,應當照顧民族鄉的利益和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在配套加工產品的生產和招收當地少數民族人員方面做出合理安排。
文化
民族鄉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興辦小學、中學和初級職業學校;牧區、山區以及經濟困難的民族鄉,在上級政府的幫助和指導下,可以設立以寄宿制和助學金為主的學校。民族鄉的中小學可以使用當地少數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教學,同時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使用民族語言文字教學的中小學,其教育行政經費、教職工編制可以高於普通學校。在上級政府的幫助和指導下,積極開展掃盲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在有關大中專院校和中學中設立民族班,儘可能使民族鄉有一定數量的學生入學。在縣級以上地方各級政府的幫助下,民族鄉應當加強開展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工作,組織和促進科學技術的交流和協作;創辦廣播站、文化館(站)等文化設施豐富文化生活,保護和繼承具有民族特點的優秀文化遺產;發展醫藥衛生事業,扶持民族鄉辦好衛生院(所),培養和使用少數民族醫療保健人員,加強對地方病、多發病、常見病的防治,積極開展婦幼保健工作。
歷年總數
年份 | 當年全國民族鄉+民族蘇木總數 | 民族蘇木 |
---|---|---|
1986年 | 2936 | |
1988年 | 1571 | |
1990年 | 1980 | |
1997年 | 1545 | |
2000年 | 1356 | |
2001年 | 1165 | |
2002年 | 1160 | |
2003年 | 1147 | |
2004年 | 1126 | |
2007年 | 1093 | |
2013年 | 1035 | 鄂溫克民族蘇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 |
各省級行政區民族鄉分布(括注現有數)
省級行政區 (點擊政區名查閱其境內民族鄉) |
2007年 [2] |
2017年12月31日 |
---|---|---|
全國 | 1093 | 984 |
北京市 | 5 | 5 |
天津市 | 2 | 1 |
河北省 | 53 | 47 |
山西省 | 0 | 0 |
內蒙古自治區 | 17 | 17 |
遼寧省 | 76 | 54 |
吉林省 | 28 | 28 |
黑龍江省 | 58 | 52 |
上海市 | 0 | 0 |
江蘇省 | 1 | 1 |
浙江省 | 14 | 14 |
安徽省 | 9 | 9 |
福建省 | 18 | 19 |
江西省 | 8 | 8 |
山東省 | 1 | ? |
河南省 | 12 | 12 |
湖北省 | 10 | 10 |
湖南省 | 97 | 83 |
廣東省 | 7 | 7 |
廣西壯族自治區 | 58 | 59 |
海南省 | 0 | 0 |
重慶市 | 8 | 14 |
四川省 | 98 | 98 |
貴州省 | 252 | 193 |
雲南省 | 150 | 140 |
西藏自治區 | 8 | 9 |
陝西省 | 0 | 0 |
甘肅省 | 32 | 34 |
青海省 | 28 | 28 |
寧夏回族自治區 | 0 | 0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43 |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