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歷史

1595年的歐洲地圖

歐洲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萬5千年(甚至是一百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經有人類居住遺蹟。在前7000年新石器時代早期出現了定居點、農耕技術和馴養家畜。從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截至公元前1200年文明暫時倒退消失的時期稱為青銅時代,銅是當時製作工具和武器的主要金屬材料。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稱為歐洲的史前時期。西元前3000年左右,希臘及愛琴海列島進入青銅時代,其中的代表是米諾斯文明邁錫尼文明

歐洲古典時期從前9世紀古希臘語再次出現開始。羅馬共和國於前509年建立。羅馬人將疆域拓展至整個義大利,隨後是整個地中海周邊和西歐。羅馬帝國的領土於公元117年到達最大。313年,基督教君士坦丁大帝治下合法化。只是幾個世代後,基督教就成為帝國的國教羅馬帝國的衰落,標誌著古典時代的終結和歐洲中世紀的開始。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隨即蠻族部落開始入侵西羅馬帝國西哥特人是首先向南與向西越過羅馬國境線進入前羅馬帝國領土的部落之一,並於5世紀初,三度圍攻羅馬。418年,在原羅馬帝國境內建立西哥特王國。476年,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歐洲進入中世紀時期。

東南歐和地中海地區仍由東羅馬帝國控制,首都為君士坦丁堡。6世紀晚期開始被日耳曼人侵蝕。7世紀開始,中東北非地區被阿拉伯帝國占領,並伊斯蘭化。在西歐,很多新國家仍保留了羅馬的習俗,使用拉丁語作為書面語言,並普遍信仰基督教。800年查理曼教宗加冕為「羅馬皇帝」。歐洲受到斯堪地那維亞維京人、北非的穆斯林匈牙利馬扎爾人的入侵。到10世紀中期,穆斯林馬扎爾人對西歐的威脅消除了,但是維京人仍然是侵犯和威脅不列顛群島最久的。1054年東西教會分裂加劇,隨後十字軍東征開始削弱拜占庭帝國,教宗的權力此時也在西班牙法國南部立陶宛與其他的異教地區穩固下來。複雜的封建等級制度發展起來,新國家的大多數貴族由於通婚互相是近親。封建社會蒙古入侵後開始解體。中世紀後期歐洲爆發了大饑荒黑死病[1]

15世紀,歐洲進入文藝復興時期。1492年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哥倫布發現美洲,同時終結了十字軍東征知識獲得尊重,開始挑戰傳統的科學和神學教條。新教改革開始,德國神父馬丁·路德挑戰教宗的權威。同時亨利八世使英國教會脫離教宗管制,也讓英格蘭在隨之而來的德意志和西班牙之間的宗教戰爭中得以採取更靈活的結盟政策。但是,宗教戰爭一直持續到三十年戰爭[2],這場戰爭結束於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光榮革命確認這個協議。

18世紀後期,英國工業革命開啟了機器時代[3]大英帝國美洲的殖民地獨立,而歐洲大陸也爆發了法國大革命,直到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一系列武裝革命。最後的農奴制殘餘在1848年的奧匈帝國被廢除。俄國農奴制在1861年被廢除[4]巴爾幹國家開始從鄂圖曼帝國重獲獨立。1870年普法戰爭後,義大利德國完成統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7年俄國革命,1918年同盟國戰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統治崩潰。1933年納粹上台,之後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軸心國戰敗。戰後美國蘇聯為首的兩大戰勝國集團在歐洲與全世界範圍內展開冷戰。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歐洲簽訂馬斯垂克條約。至2016年為止,歐盟包括28個歐洲國家,超過5億人口。北約也擴大到包括俄羅斯的鄰國——這是歐洲自從一世紀羅馬帝國以來一體化最顯著與最具軍事優勢的時期。

史前時代

維倫多夫的維納斯

直立人尼安德塔人在現代人類——智人出現前便從非洲移居至歐洲。最早的歐洲人骨骼發現於喬治亞達馬尼斯,距今180萬年。生物學概念上最早的現代歐洲人出現於公元前35000年。公元前7千年在巴爾幹半島已有定居點的痕跡。中歐在公元前6千年,北歐部分地區在公元前5千至4千年到達新石器時代。公元前5508-2750年的庫庫特尼-特里波里文化是歐洲最早的大規模文明,也是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義大利卡莫尼卡河谷就開始有卡慕尼文明,留下歐洲最多的超過35萬幅的壁畫。


歐洲的銅器時代,也叫青銅時代,是一段變化和混亂交錯的時期。最重要的事件是中亞民族大舉遷徙和入侵歐洲。主流學者認為他們是原始印歐人,但是也有幾種有爭議的其他看法。其他現象包括巨石崇拜的轉播發展,經濟上首次出現明顯的階級差別,以及與此相關的在巴爾幹地區的第一個已知的君主制政權。歐洲第一個著名的有文字記載的文明是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文明,以及隨後的希臘鄰近地區的邁錫尼文明

邁錫尼的獅子門


雖然早在公元前1100年愛琴海地區的人就懂得使用鐵器,但是直到公元前800年該技術還沒有傳播到中歐,除了石器時代的陶器群文化進化而來的哈爾施塔特文化之外。很可能是這項技術的優越性使得印歐人不久之後明顯在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站穩腳跟,足跡深入這兩個半島(羅馬建立於公元前753年)。

古典時代

希臘人羅馬人的影響十分明顯地表現在當代歐洲的語言、思想、法律和思維方式中。古希臘是一群城邦的集合,從中發展出早期的民主制度。雅典是最強大的和最發達的城市,從伯里克利時代開始就是知識的搖籃。公民論壇進行國家政策的辯論和立法,最著名的古典哲學家們從中產生,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後者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作為希臘馬其頓王國的國王,亞歷山大的軍事成就把希臘文化和知識一直傳播到印度河邊。但是在布匿戰爭中戰勝迦太基強大起來的羅馬共和國在這一地區崛起。希臘文明傳承到羅馬文化中,雅典本身也被歸入元老院和羅馬人民(SPQR)的旗下。羅馬從阿拉伯一直擴張到不列顛尼亞。公元前44年當羅馬到達全盛時,領導人尤利烏斯·凱撒被懷疑破壞共和,意欲獨裁而遇刺身亡。在隨後的混戰中,屋大維篡奪權力,收買羅馬元老院。宣布共和國重生的同時,他實際上開始羅馬國家從一個共和國到一個帝國——羅馬帝國的轉變。


古希臘

希臘文明是一群城市國家——城邦(最重要的有雅典斯巴達底比斯科林斯錫拉庫扎)的集合,擁有千差萬別的政體和文化,包括沒有先例的各種各樣的政府形態、哲學科學數學政治體育戲劇音樂。最強大的城邦——雅典,通過雅典貴族克里斯提尼發明的一種早期的直接民主方式進行管理。在雅典民主制度之下,雅典公民獨立自行投票表決立法和行政議案。這裡誕生蘇格拉底,公認的西方哲學奠基人之一[5]。蘇格拉底還發明蘇格拉底法,或稱反詰法——一種一直使用至今的教育方法,提出一系列問題要求學生個人回答,鼓勵對問題進行更基礎深入的思考。因為這種哲學,蘇格拉底被宣判死刑,罪名是「蠱惑雅典的青年人」,以及他的討論與當時的宗教信仰不相容。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是柏拉圖學院的建立者。他在作品中記錄這一幕,並且繼續下去發展出它自己的獨特哲學——柏拉圖主義

希臘各城邦在黑海地中海小亞細亞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的大希臘沿岸建立大量的殖民地,但是在公元前5世紀向東部的擴張受到來自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反擊。在希波戰爭中,希臘城邦結成聯盟,並在普拉提亞戰役中戰勝波斯帝國,擊退波斯人的入侵。希臘各城邦結成提洛同盟繼續與波斯戰鬥,但是雅典在聯盟中的領導地位促使斯巴達組織針鋒相對的伯羅奔尼撒聯盟。兩個聯盟之間為希臘的領導權爆發伯羅奔尼撒戰爭,伯羅奔尼撒聯盟獲勝。對於隨後的斯巴達霸權的不滿導致科林斯戰爭爆發,底比斯領導的聯盟在留克特拉戰役中擊敗斯巴達。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戰將希臘文化傳播到波斯埃及印度,也得到這些國家的更古老的知識,開創一個被稱為希臘化時代的新的發展時期。亞歷山大逝世於公元前323年,他的帝國分裂成許多希臘化文明國家。


古羅馬

古羅馬擴張(公元前264年至公元180年)
西塞羅在羅馬元老院譴責喀提林推翻羅馬共和國的陰謀

許多希臘的知識被羅馬吸收,它利用敵人的不團結從義大利向外擴張,唯一真正對羅馬的崛起的挑戰來自腓尼基人的殖民地迦太基,它被擊敗在公元前3世紀,這一事件標誌羅馬統治的開始。羅馬首先被國王統治,後來是元老院共和(羅馬共和國),最後在公元前1世紀成為帝國,受奧古斯都和繼任的獨裁者們的統治。羅馬帝國勢力在地中海,控制著沿岸所有國家。它的北部邊界是萊茵河多瑙河。在皇帝圖拉真(公元2世紀)統治時,帝國領土達到最大,控制著近似5,900,000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包括不列顛羅馬尼亞和部分美索不達米亞。帝國帶來和平,文明和中央政府對治下領土有效的管理,但是在3世紀一連串的內戰消弱它的經濟和社會力量。在4世紀,皇帝戴克里先君士坦丁把國家分成東西兩部分。雖然戴克里先殘酷迫害基督徒,但是君士坦丁還是於313年在米蘭敕令中宣布停止國家支持的對基督教的迫害,從而為帝國之後於380年將基督教作為國教埋下伏筆,使天主教會成為一個重要的組織。

古典時代晚期

民族大遷徙時代

312年君士坦丁大帝收復羅馬後宣布基督教羅馬帝國的合法宗教[6],並將羅馬帝國的首都從羅馬遷到希臘城市拜占庭,並將後者改名為君士坦丁堡。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同時他也是最後一個統一的羅馬帝國的皇帝。此後,帝國一分為二:西羅馬帝國拉文納為中心,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西羅馬不斷受到日耳曼部落的掠奪,並在476年最終陷落於赫魯利人首領奧多亞塞之手。西羅馬變成一群日耳曼王國的拼湊集合,但是羅馬城在羅馬天主教會的監管之下,仍然是知識的中心,在西歐很大程度保留住羅馬的經典思想。同時,在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羅馬法法典化成為《民法大全》(529-534)。在6世紀中,東羅馬帝國先與波斯薩珊帝國爆發戰爭,隨後與新興的伊斯蘭教哈里發帝國四大哈里發倭馬亞王朝)。至650年,埃及巴勒斯坦敘利亞省已經落入穆斯林軍隊之手,倭馬亞王朝隨後在7世紀和8世紀分別征服西班牙義大利南部。

在西歐,一種新的政治結構正在形成: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權力真空之下,當地建立起平民和他們耕種的土地之間的等級制度。地主收取什一稅,並向當地的領主效忠。什一稅用於支付國家財政和戰爭支出。這就是封建制度,新的領主和國王不斷出現,其中最偉大的是法蘭克人的統治者查理曼。800年,查里曼作為大片領土的征服者,被教宗良三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Imperator Romanorum),有效地加強他在西歐的權力地位。查里曼的王朝是一個新的西歐日耳曼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開始的標誌。在其國界之外,新的力量也在積聚。基輔羅斯公國在封疆擴土,大摩拉維亞在日益成長,而盎格魯人撒克遜人則忙於保家戍邊。

羅馬帝國的衰落
羅慕路斯·奧古斯都於476年向日耳曼人投降
526年哥特人統治下,以及600年全盛的拜占庭帝國共同統治下的歐洲

西羅馬帝國不斷受到來自北歐的襲擊,而羅馬帝國最終於476年陷落。西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個羅馬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向日耳曼首領奧多亞塞投降。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在《羅馬帝國衰亡史》(1776)中認為羅馬人墮落了,喪失公民的美德。吉本說相信死後可享永生的基督教使人懶惰與冷漠,至今仍然如此。格倫·布沃肖克評論說[7]:「從18世紀以後,我們對羅馬衰亡耿耿於懷:它被看作是所有已知的衰落的原型,而且因此成為我們擔憂自身的象徵。」它仍然是最大的歷史謎團之一,傳統上擁有龐大的研究學者隊伍。

另外一些值得注意的時期如378年的阿德里安堡戰役,395年狄奧多西一世(羅馬帝國最後一次政治統一)逝世,406年日耳曼人在羅馬軍團撤回義大利阻擋亞拉里克一世時跨過萊茵河,408年斯提利科去世,以及隨後的西羅馬軍團瓦解,565年最後一位嘗試收復西羅馬的查士丁尼一世去世,以及632年後穆斯林勢力入侵。很多學者堅持認為比起「衰亡」來這些變化更適合被描述成一次複雜的轉變[8]。隨著時間流逝關於羅馬帝國為何衰亡或者是否真的衰亡了提出很多理論。

中世紀

中世紀一般從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開始算起,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穆斯林鄂圖曼土耳其攻陷為止。西羅馬帝國滅亡導致西歐政治體制崩潰,但卻形成一個統一的基督教統治結構。基督教神權超越世俗政治權力。公元800年,查理曼教宗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西歐再次形成一個暫短政治統一時期。查理曼死後,他的後代將帝國瓜分,西歐重新陷入分裂。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東正教天主教。從11世紀末期開始,西歐天主教穆斯林世界進行長達200年的十字軍東征,卻以失敗告終。天主教的神性受到質疑,人文主義文藝復興首先在義大利萌發。

社會學家稱中世紀是封建主義社會,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也最先出現在義大利北方的自治城市經濟中。中世紀見證北歐和西歐第一次大規模城市化的過程。許多現代歐洲國家把自己國家的起源追溯到中世紀的重大事件。現代歐洲的政治疆界在很多方面是這一混亂時期的軍事和王朝政治的產物。

中世紀早期

中世紀早期始於410年羅馬哥特人攻陷,476年最後一位羅馬皇帝被廢黜,496年托爾比亞克戰役以及535–552年間的哥特戰爭;結束於962年奧托一世大帝建立神聖羅馬帝國、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和1066年諾曼征服英格蘭。在此期間,歐洲的大多數地區基督教化,緊隨羅馬淪陷和9世紀法蘭克帝國建立後的歐洲大陸卡洛林文藝復興其後的就是「歐洲黑暗時代」,與崛起的阿拉伯帝國相比,歐洲仍然蠻荒落後。公元1000年君士坦丁堡已有30萬人口,而羅馬當時僅剩3萬5千人,巴黎僅有2萬人口。伊斯蘭世界卻擁有一打從西班牙中亞的大型城市,其中西班牙的科爾多瓦是當時西歐最大城市,擁有45萬人口。

拜占庭之光

君士坦丁一世查士丁尼一世在聖索非亞大教堂中向聖母瑪麗亞宣誓效忠

很多人認為君士坦丁一世(公元306-337年在位)是第一個「拜占庭皇帝」。是他於公元324年把帝國首都從尼克美狄亞遷到拜占庭,並把後者重建為君士坦丁堡,也稱Nova Roma(「新羅馬」)[9]羅馬城本身從戴克里先治下開始就不再作為帝國首都。有人把帝國的起源追溯到狄奧多西一世統治時(379年-395年)和基督教正式取代羅馬異教,或者從他395年去世時東西方政治永久性分裂算起。其他人將其定為之後的476年,傳統上認為的最後一個西羅馬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時,只剩下東方希臘化地區的皇帝作為帝國的唯一權威。也有人認為是希拉克略在位時(約620年)的帝國改組,拉丁文的頭銜和使用被正式改為希臘文。無論如何,這種轉變是逐漸的,至330年君士坦丁在他的新首都舉行落成典禮時,希臘化和不斷深入的基督教化已經開始。一般認為帝國於君士坦丁堡1453年陷落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後滅亡。

公元541-542年,全國流行的查士丁尼大瘟疫折磨著拜占庭帝國,包括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據估計查士丁尼大瘟疫使全世界1億人喪生[10][11]。它使541年至700年間的歐洲人口減少約50%[12],可能也是穆斯林勢力征服成功的原因之一[13][14]

封建基督教王國

814年法蘭克帝國達到全盛時,同在伊斯蘭征服之前的拜占庭帝國
772年教宗哈德良一世請求法蘭克人的國王查里曼幫助抵擋入侵

神聖羅馬帝國於約800年法蘭克人的國王查理曼教宗加冕皇帝時開始崛起。他的帝國立足於法國低地國家德意志,擴張至現代的義大利下薩克森波西米亞匈牙利西班牙。他和他的父親得到教宗的暗中支持,因為後者想獲得對抗倫巴第人的資本。正式地說來教宗是拜占庭帝國的臣屬,但是拜占庭皇帝沒有(也不能)進行任何對抗倫巴第人的行動。

在東方保加利亞於681年建立,成為第一個斯拉夫國家。強大的保加利亞帝國是幾個世紀中與拜占庭爭奪巴爾幹控制權的主要對手,在9世紀成為歐洲斯拉夫地區的文化中心。兩個國家大摩拉維亞基輔羅斯在9世紀的東西斯拉夫地區分別崛起。在9世紀後期與10世紀北歐和西歐感到迅速崛起的維京人的力量和影響,他們使用他們發達的航海船隻如長船等飛速地、有效率地掠奪、買賣、征服和殖民。匈牙利人掠奪歐洲大陸,佩切涅格人席捲東歐,而阿拉伯人掠過南歐。在10世紀中歐建立幾個獨立王國,如波蘭匈牙利王國。匈牙利人停止掠奪,主要的民族國家也包括巴爾幹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接下來直到1000年的時期中,封建制度進一步發展,從而削弱神聖羅馬帝國。

中世紀中期

1097年向聖地進發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沉睡在黑暗時代的歐洲被新的教會危機所震動。1054年一場不可調解的宗教分裂羅馬君士坦丁堡這兩個尚存的基督教派別之間產生。

在11、12和13世紀的中世紀鼎盛時期,歐洲人口大量增長,帶來與前一時期相比巨大的社會著政治變革。至1250年強健的人口增長極大地刺激經濟,使其達到19世紀之前再未重現的高度。

從約1000年開始,西歐經歷最後的野蠻人入侵,政治上更為穩定。維京人英倫三島、法國和其他地區定居,北歐基督教王國在他們的斯堪地那維亞故鄉也發展起來。馬扎爾人在10世紀停止擴張,至1000年,信仰基督教的中歐匈牙利王國被承認。除了短時期的蒙古人入侵之外,主要的野蠻人入侵都停止了。

在11世紀,阿爾卑斯山北部的人口開始移居至新的土地,某些在羅馬帝國末期回歸到野蠻狀態。在被稱為「大清除」的時期中,歐洲大量森林和沼澤被開闢為耕地。在同一時期移民也越過傳統的法蘭克帝國邊界,到達新的東歐前沿,越過易北河,在此過程中將德意志疆域擴大了三倍。十字軍在累范特建立歐洲殖民地,從摩爾人手中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的大部分,諾曼人在義大利南部殖民,這些都是主要的人口增長和移居模式。

中世紀鼎盛時期產生許多不同形式的學術、宗教和藝術傑作。這個時期經歷西歐現代民族國家的崛起,義大利城市國家的興盛。仍然有強大實力的羅馬天主教會號召全歐洲的軍隊參加一系列的對占領聖地塞爾柱突厥人進行的十字軍東征。對亞里斯多德作品的重新發現啟發托馬斯·阿奎那和其他思想家發展起經院哲學。在建築學上,很多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在這一時期建造或完成建造。

教會分裂

描繪黑斯廷斯戰役來龍去脈的貝葉掛毯

1054年教宗良九世堅持在五人團中擁有安條克、耶路撒冷和亞歷山大三個席位,東西基督教會大分裂由此迸發。從八世紀中期起,拜占庭帝國的疆域在伊斯蘭世界的入侵面前不斷縮小。安條克於1045年被拜占庭奪回,但是羅馬帝國的西方繼承者們宣稱擁有對亞洲和非洲失落的席位的權力和責任。良九世維護西方一直習以為常的尼西亞信經中的和子說,引起更大的爭議。今天的東正教認為在第四次大公會議上通過的第28條教規明文規定羅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互相平等。東正教還認為羅馬主教的權威只限於他自己的主教轄區,在主教轄區之外不具有任何權威。教會分裂還有其他較為次要的因素,包括聖餐禮的方式不同。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分裂之後拉丁語和希臘語世界失和達幾個世紀之久。

進一步的變革在歐洲的權力重新分配之中開始進行。諾曼第公爵征服者威廉於1066年入侵英格蘭。諾曼人入侵由於若干原因在英格蘭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通過引入一批諾曼貴族將英格蘭和歐洲大陸更緊密地連接起來,因此減弱斯堪地那維亞的影響。它建立歐洲最強大的王朝,創造一個高度發達的政府系統。另外,基於島國,英格蘭發展出一支強大的海軍,貿易關係遍布全球,包括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與許多關鍵的海上戰略據點如百慕達蘇伊士香港以及特別是直布羅陀。這些戰略優勢不斷增長,直到二戰之後都被證明具有決定性作用。

聖戰

阿代馬爾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某一次戰役中手持聖槍的插圖。

東西教會分裂後,新成立的中歐王國波蘭匈牙利波西米亞等紛紛皈依西方基督教羅馬天主教會發展成為強權之一,導致教宗與羅馬皇帝之間產生衝突。公元1129年羅馬天主教會建立宗教裁判所,用強制手段保證西歐人信奉羅馬天主教。宗教裁判所裁判異端(異教徒)令其懺悔。如其不從便判死刑。在此期間許多領主與貴族統轄教會。克呂尼的僧侶努力建立一所沒有領主和貴族的教會,並獲成功。教宗額我略七世繼承僧侶們的事業,並訂下兩個目標:擺脫國王和貴族的控制,與增強教宗的權力。羅馬天主教會的教區由於異教王國(斯堪地那維亞立陶宛波蘭匈牙利)的歸正,基督教收復安達盧西亞失地與十字軍東征迅速擴大。到15世紀歐洲大部分地區已經皈依羅馬天主教。

早期的文藝復興跡象在11世紀的西歐就已開始顯現,義大利重新開始進行貿易,使得諸如威尼斯佛羅倫斯這樣的城邦的經濟和文化得以發展。同時,民族國家開始在法國英格蘭西班牙葡萄牙形成,雖然它們的形成過程(通常以君主、貴族封建領主和教會的對峙為標誌)長達幾個世紀。這些新的民族國家開始使用自己的文化語言代替傳統的拉丁語。這一運動的主要人物包括但丁·亞利基利與皮桑夫人,前者以義大利語著書,後者雖然是義大利(威尼斯)人但移居法國以法語寫作。另一方面,實際位於德國義大利神聖羅馬帝國,進一步分裂成大量封建公國和小城邦,它們對帝國的服從只是形式上的。

蒙古帝國興起後的13與14世紀經常被稱為「蒙古時期」。蒙古軍隊在拔都率領下向西方擴張。被他們征服的西方國家包括俄羅斯全境(除了諾夫哥羅德成為附庸以外)[15]欽察-庫曼人聯盟、匈牙利波蘭(仍然保留主權國家地位)。蒙古的記載顯示在由於窩闊台之死被蒙古召回之前,拔都計劃完全征服所有的歐洲諸國,以對奧地利義大利德國的冬季攻勢為起點。很多歷史學家相信僅僅由於窩闊台的死制止歐洲被完全征服。在俄國,金帳汗國的蒙古人統治持續近250年。

中世紀晚期

大瘟疫. MS 13076-77, f. 24v.

一般認為中世紀晚期從14世紀開始,結束於15世紀[16]。至1300年左右,歐洲幾個世紀以來的繁榮和增長陷於停滯,一系列的饑荒和瘟疫,如1315-1317年大饑荒與黑死病在短短幾天之內就導致大量人口死亡。黑死病是歐洲史上的最大災難之一,有過多次爆發,但是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4世紀中期,估計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死於此次爆發。人口減少導致社會勞動力缺失,倖存下來的人們一度得以稍微掙脫身上沉重的封建枷鎖。然而社會動亂也時有發生:法國英格蘭都發生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扎克雷起義與英國農民起義。無獨有偶,統一的羅馬天主教會也一度毀於1378-1417年間的西部教會大分裂。這些事件也被統稱為中世紀晚期危機[17]

大個子皮埃爾,17世紀早期歐洲最著名的諸侯,他的魁梧體格、出色的格鬥技巧和有效的游擊戰術士它成為民間傳說中的傳奇人物

從14世紀開始,波羅的海成為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航運中心之一。一些城市結成貿易聯盟——即漢薩同盟,促使波蘭立陶宛利沃尼亞的大片地區融入與其他歐洲國家的貿易體系中,也間接促進了如波蘭-立陶宛聯邦匈牙利波西米亞莫斯科大公國等東歐列強的崛起。

中世紀的結束時間一般公認為君士坦丁堡鄂圖曼土耳其攻占的1453年。土耳其人把該城作為他們的鄂圖曼帝國的首都,該帝國一直延續到1922年,全盛時期的領土曾囊括了包括埃及敘利亞巴爾幹半島大部的廣大領土。鄂圖曼帝國對歐戰爭,有時也被稱作「土耳其戰爭」,也是近代歐洲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近代

女王形象的歐洲,1570年巴塞爾人塞巴斯蒂安·閔斯特印製。
李奧納多·達文西維特魯威人描繪他的觀點中人體的完美比例。

15世紀末以來,以地理大發現宗教改革民族國家的崛起為標誌,歐洲進入近代時期。[18] 。近代包括從中世紀工業革命為止的三個世紀,大約從1500至1800年,或者從1492年發現新世界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為止。

這個時期的特點是科學的重要性上升,技術進步突飛猛進,世俗公民政治和民族國家異軍突起。資本主義經濟從義大利北部諸共和政體熱那亞等開始萌芽發展。近代也見證重商主義經濟理論的發展及占據主導。自然,近代也代表了在大部分歐洲地區封建社會農奴制以及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的衰落與最終消失。這一時期也包括新教改革、災難性的三十年戰爭、歐洲對美洲殖民和歐洲獵殺女巫活動。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一場在近代對歐洲學術生活印象深遠的文化運動。它起源於義大利,在兩個半世紀的文化間隔中擴大到北歐和西歐,影響遍及文學、哲學、藝術、政治、科學、歷史、宗教和學術的其他方面。

義大利的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人稱第一名骨子裡的人本主義者,在1330年寫道:「我活著,但我寧願在另一年代重生。」他對希臘和羅馬古典文化情有獨鍾。在15和16世紀對古人的興趣有增無減,人們感到傳統文化正在消失,而古文化是復興所需的思想和意見的寶庫。馬提歐·佩梅力在1430年寫道:「現在每一顆會思想的心靈都確實應該感謝上帝允許自己誕生在一個新時代。」文藝復興產生了:一個學問舉足輕重的新時代。

文藝復興是日益增加的拉丁語和希臘語文本研究啟發,把希臘-羅馬時代作為黃金時代加以崇拜。這促使很多藝術家和作家開始把羅馬和希臘的例子作為榜樣創作自己的作品,但是這一時期也有很多創新,特別是在藝術的多面手如李奧納多·達文西筆下。很多羅馬和拉丁文材料在中世紀以前就已經存在。僧侶們在過去一千年裡一再抄寫舊的文本,並把他們收藏起來,但卻是為了別的目的。更多的材料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後大量從伊斯蘭世界流落進入義大利,後者繼承這些通過征服取得的希臘和羅馬文字和知識,甚至嘗試在其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改良。人文主義者們一向自視為高級思想家,將恢復偉大的過去看作是一場文藝復興——一次文明本身的復生。

這一時期也確立很多重要的政治先例。尼可羅·馬基亞維利的政治作品《君主論》影響之後的專制政治和現實主義政治。同樣重要的是很多統治者資助和利用文藝復興的藝術作品作為自己權力的象徵。

總的來說,文藝復興可以被看作一場知識分子通過復興古代的思想,也通過新的思想方法研究和改良世俗社會的嘗試——近古時代在語言、思想和感覺上過於「哥特化」。

宗教改革

德國教士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打破教宗的專制

在這一時期天主教會的腐敗遭到新教改革的強力反彈。後者獲得諸多支持,特別是在尋求強國之路,擺脫天主教會影響的諸侯之間。馬丁·路德之後人物層出不窮,比如約翰·加爾文加爾文主義在很多國擁有影響,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使英格蘭從天主教會獨立,另創聖公會(與一般看法不同的是這只是一半正確,他的女兒伊莉莎白一世完成聖公會的組成工作)。這些宗教分歧導致由宗教和西歐野心勃勃、日益強大和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國家發起和推動的一輪新的戰爭。

新教改革也使天主教會內部開始一輪改革浪潮,史稱反宗教改革,目的在於減少腐敗,增進與加強對於天主教教義的信心。在這場運動中出現的一個重要組織就是耶穌會,它協助東歐國家留在天主教內。但是天主教會仍然多少被宗教改革所削弱,歐洲的一部分從此不再受其掌管,其餘的天主教國家的君主也開始掌控本國的天主教會組織。

中歐國家,如波蘭立陶宛聯邦和匈牙利,比起西歐更加寬容。雖然仍然規定天主教占主導地位,它們繼續允許大量的宗教少數派保持自己的信仰。天主教徒、新教徒、東正教徒和猶太教徒在中歐各守一方。這個時期的另一個重要的發展是泛歐洲思想的興起。埃默里克·克呂瑟(Eméric Crucé,1623)提出歐盟高峰會的構想,目的是結束歐洲的戰爭。建立持久和平的嘗試沒有成功,雖然1518年所有的歐洲國家(除了俄羅斯和鄂圖曼帝國,兩者不被看作是歐洲國家)在1518年倫敦條約中同意維持和平。幾年之後就再次爆發好幾場戰爭。宗教改革也使得歐洲和平在幾個世紀之內成為不可能。

另外一個結果是歐洲至上主義。文明的概念來自於古希臘和羅馬:紀律、教育和城市生活是文明開化的必要條件;文明性是判斷歐洲人和非歐洲孰優孰劣的標準,歐洲自認優於其它大洲。當時存在蒙田等人發動的另一運動,認為歐洲之外的人是更好、更自然和更純樸的人。整個歐洲都建立郵政服務系統,使得歐洲人文主義知識分子得以拋開宗教分歧互相聯合形成網絡。但是羅馬天主教會查封許多重要的科學著作;這導致新教國家在學術上後來居上,因為查封書籍只在某一地區有效。弗朗西斯·培根和其他熱心科學人士嘗試以強調自然的統一建立歐洲的統一1。在15世紀的中世紀末,強大的由擁有中央集權的新君主們建立的世俗民族國家出現在法國英格蘭西班牙。另一方面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國會力量在不斷壯大,從波蘭國王手中奪過立法權力。新的國家強權也在別的國家特別是英格蘭受到國會挑戰。地區統治者、城市、農民共和國和騎士們合作組成的新型國家開始出現。

探索與征服

1638年的梅迪奇山莊外的海港,克羅德·洛林作。

頻繁的戰爭並沒有阻止新興國家對世界的廣大地區進行探索和征服,特別是對亞洲(西伯利亞)和新發現的美洲。在15世紀,葡萄牙在地理大發現中獨占鰲頭,緊隨其後的是16世紀的西班牙。它們是第一批在美洲設立殖民地和在亞洲和非洲海岸設立貿易站的國家,但隨後被法國英國荷蘭趕上。1552年俄國沙皇伊凡雷帝征服兩個韃靼汗國——喀山阿斯特拉罕,另外葉爾馬克‧齊莫菲葉維奇於1580年的遠征使西伯利亞併入俄羅斯。

殖民擴張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繼續進行(遇到過一些挫折,比如英屬北美以及隨後的墨西哥、巴西和其他國家在拿破崙戰爭前後的成功獨立)。西班牙控制北美的一部分和大部分中南美洲、加勒比海菲律賓;英國獲得整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的絕大部分,以及非洲和北美的許多地區;法國獲得加拿大的一部分和印度(幾乎全部在1763年巴黎條約中落於英國之手)、印度支那、非洲的許多地區以及加勒比群島;荷蘭獲得東印度群島(現在的印度尼西亞)和加勒比海中的一些群島;葡萄牙獲得巴西和幾塊非洲和亞洲的土地;隨後而來的列強如德國比利時義大利俄羅斯也都取得更多的殖民地。

這些擴張對於宗主國的經濟大有裨益。因為帝國並不穩如磐石,貿易一度甚囂塵上。至16世紀末,美洲的銀占西班牙國家總預算的五分之一[19]。歐洲國家之間的戰爭費用主要由殖民地的資金支付。但是,當時英屬殖民地收益最豐的奴隸貿易西印度群島種植園,在18世紀後期的工業革命時期只占大英帝國經濟總額的5%(但收益率更高)。

啟蒙運動

在近代早期,資本主義制度(通過重商主義)取代封建制度,至少在西部歐洲成為經濟的基本組織形式。不斷擴張的殖民地促進商業革命。這段時期現代科學的崛起及其在技術進步上的應用引人注目,並在工業革命中到達高潮。伊比利亞(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在1492年為尋找通向東印度群島的捷徑向西的探險為首的對新大陸的開發,不久便受到英國人和法國人開發北美的挑戰[20]。新的貿易形式和不斷推進的地平線產生新的政府法律形式和經濟需要。

宗教改革對歐洲整體有著深遠的影響。不僅國家之間被宗教劃清界限,某些國家內被也被宗教紛爭四分五裂,並得到外敵的熱心支持。法國在十六世紀陷入這個深淵中,發生一系列的名為法國宗教戰爭的衝突,最終以波旁王朝取得勝利而告終。英格蘭在一段時間內避免了這種情況,在伊莉莎白一世統治下,溫和的英國國教得以確立。現代德國的大部分當時在理論上的神聖羅馬帝國框架內由許多小的主權國家組成,教派分歧使得諸侯割據更加嚴重。波蘭立陶宛聯邦此時由於其宗教自由和大體上免於歐洲宗教紛爭而受到注意。

三十年戰爭進行於1618年至1648年,主要在今天的德國境內,大多數歐洲列強捲入其中。它開始於神聖羅馬帝國的新教和天主教諸侯之間的衝突,隨後逐漸演變成席捲大半個歐洲的全面戰爭,原因也不是一定和宗教有關[21]。在戰爭中僱傭兵被廣泛運用,它的主要影響是大片地區被搜尋糧草的大軍洗劫一空。大範圍的饑荒傳染病流行使德意志諸侯國人口元氣大傷,低地國家義大利情況稍好,很多地區強國瀕臨破產的窘境。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德國人口由於戰亂和與此有關的引發的疾病和饑荒死去[22]。戰爭整整持續三十年,但是引發戰爭的矛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未解決。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之後,歐洲國家的邊界保持穩定至1708年。

在結束戰爭,允許國家決定自身宗教信仰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之後,獨裁成為歐洲大陸的普遍現象,但歐洲某些地方進行以英國內戰,特別是光榮革命為先兆的憲政體制的實驗。歐洲的軍事衝突並沒有停止,但是對歐洲人的生活造成的破壞性影響下降。在發達的西北歐,啟蒙運動給予新的觀點哲學上的支持,印刷術使得識字率不斷上升,造就思想上的新的世俗力量。波蘭立陶宛聯邦由於其特有的准民主性「黃金自由」又一次成為例外。

東歐瑞典波蘭立陶宛聯邦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爭霸的戰場。在這一時期這三個國家逐漸沒落最終被新的開明君主專制國家——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所取代。在19世紀到來之時它們成為新的列強,三個國家瓜分波蘭瑞典土耳其也分別向俄國和奧地利割讓大片土地。大量波蘭猶太人移民到西歐,在中世紀他們被放逐出的土地上建立起猶太人社區。

現代

早期(1789至1914)

1815年歐洲版圖被拿破崙的大軍震盪得七零八落,國界被重新劃定。

從1789年到1914年的「漫長的十九世紀」經歷激烈的社會、政治和經濟變革,首先拉開序幕的是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隨後是歐洲政治版圖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的重新劃分,民族主義的興起、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鼎盛時期的到來,同時伴隨著鄂圖曼帝國的衰落。最後,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的崛起引發一系列事件並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到達最高潮。

工業革命

1870年遍布倫敦天空的的煙囪,古斯塔夫·多雷

工業革命是在18世紀後期和19世紀早期的一段持續的工業化進程時期,農業、製造業和運輸業發生巨大變化,對英國社會經濟文化狀況有著深遠的影響,隨後更傳播至整個歐州和北美以至全世界。在18世紀後期英國經濟基礎的手工製造業率先被機械工業和製造業所取代。它最先開始於紡織業的機械化、冶金產業的發展和煤炭需要的不斷上升,一發而不可收拾。貿易擴張受到運河建設、改善的公路系統和火車運輸的支持。蒸汽機(由煤炭提供動力)的發明和動力機械(主要在紡織業應用)大大提高生產力[23]。19世紀前二十年全金屬工具機的出現促進其他產業的製造類機械的生產。它的影響遠布整個19世紀的西歐和北美,最終影響整個世界。這種變化對於社會的影響也舉足輕重[24]

政治革命

1789年法國大革命中的攻占巴士底獄

法國對美國獨立戰爭的干涉導致國家破產。在財政改革一再失敗之後,路易十六被說服召開三級會議——由三個等級:教士、貴族和平民組成的國民代表會議。1789年5月三級會議的成員們在凡爾賽宮召開會議,但是對於採取何種投票制度的討論走進死胡同。進入6月,第三等級,在其他兩個等級的成員們的聲援下,宣布自己為法國的國民議會宣誓直到法國制定出一部憲法之前決不解散,並在7月成立國民制憲議會。在同一時間巴黎人民進行起義,1789年7月14日攻占著名的巴士底獄

在此時議會想建立君主立憲制,在隨後的兩年內通過包括《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廢除封建制度和根本上改變法國與羅馬關係的各種法律。起初國王對這些變化安然接受,受到人民的普遍歡迎,但隨後在外國入侵的威脅下反對王權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強烈,國王被剝奪權力,決定和家人一同溜走。他被人認出來帶回巴黎。1793年1月,被判叛國罪而處死。

1792年9月20日,國民公會廢除君主制,宣布法國為共和國。由於戰事緊急,國民公會組建公共安全委員會,由雅各賓俱樂部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領導,作為國家的行政機關。在羅伯斯庇爾領導下委員會實行恐怖統治,在巴黎有4 0000人被處決,主要是貴族和被革命法庭審判的人,證據往往非常單薄。在其他地區,反革命叛亂被強力鎮壓。該政權在熱月政變(1794年7月27日)中被推翻,羅伯斯庇爾被處決。接手的政權中止恐怖,放鬆羅伯斯庇爾的比較極端的政策。

拿破崙·波拿巴是法國在革命戰爭中最傑出的將領,征服義大利的大部分,迫使奧地利人屈膝求和。1799年他從埃及返回,在霧月政變(11月9日)中推翻政府,代之以執政府,自任第一執政。1804年12月4日,在一次暗殺行動失敗後,他把自己加冕為皇帝。1805年拿破崙計劃入侵英國,但是英國和俄羅斯與奧地利重新結成第三次反法同盟,迫使他將注意力轉到歐洲大陸,同時將占優勢的英國海軍艦隊從英吉利海峽引出的計劃失敗,法國在10月21日決定性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戰敗,入侵英國的希望破滅。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擊敗數量占優的奧地利-俄國聯軍,迫使奧地利退出反法同盟(見普萊斯堡條約)並解散神聖羅馬帝國。1806年第四次反法同盟建立,1806年10月14日拿破崙在耶拿-奧爾斯塔特戰役中擊敗普魯士,並穿越德國在1807年6月14日弗里德蘭戰役中擊敗俄軍蒂爾西特條約在法俄之間瓜分歐洲,並創建華沙公國

1812年6月12日拿破崙以70萬人的大陸軍入侵俄國。在精心布置的斯摩棱斯克戰役博羅金諾戰役勝利之後,拿破崙占領莫斯科,卻發現城市已經被撤退的俄軍付之一炬。他被迫撤軍,在撤退的路上受到哥薩克的騷擾、疾病和飢餓的侵襲。只有2萬人在戰後活下來。至1813年局勢轉為對拿破崙不利。在1813年10月萊比錫戰役中敗於七國聯軍之後,他在六日戰役和巴黎淪陷之後被迫退位,在楓丹白露條約下被放逐到埃爾巴島。他在1815年3月1日回到法國(見「百日王朝」),建立起一支軍隊,但不出意料地在1815年6月18日在滑鐵盧戰役中敗於英國和普魯士軍隊。

人民崛起

在革命的法國戰敗後,其他列強嘗試恢復1789年以前的局面。1815年維也納會議中,歐洲主要列強在拿破崙戰爭之後的帝國(除去內部革命的情況)之間和梅特涅體系之下達成均勢平衡。但是努力並無法阻止革命運動愈演愈烈:中產階級已經被法國大革命的民主理想深深影響,工業革命導致重要的經濟社會變化,下層階級開始受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特別是被卡爾·馬克思共產黨宣言中闡述的觀點),對新型資本主義的嚮往則成為自由主義。一些民族主義運動(在德國義大利波蘭匈牙利等)的出現導致進一步的動盪,它們尋求民族統一和/或從外族統治下解放出來。結果是1815年至1871年期間大量革命運動和獨立戰爭爆發。拿破崙一世的侄子拿破崙三世,1848年結束英國的流放生涯回國並被選入法國國會,然後在一場政變中作為「親王總統」把自己選為皇帝,這項行動其後受到絕大多數法國選民的支持。他和奧地利帝國作戰從而幫助義大利統一,和英國與鄂圖曼帝國一起與俄國進行克里米亞戰爭。他的帝國在法國屈辱性地敗於普魯士之後崩潰,他本人被俘虜。法國成為一個虛弱的共和國,不肯談判,並在數月之後被普魯士擊敗瓦解。在凡爾賽,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被宣告為德國皇帝,產生了現代德國。雖然革命黨人大部分失敗了,但是至1871年大多數歐洲國家都成為立憲(而不是專制)君主制國家。19世紀也見證大英帝國作為世界第一個全球帝國的崛起和在拿破崙戰爭中的勝利,前者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工業革命

晚期(1914至1991)

戰壕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最醒目的標誌之一

從1914年到1991年,歐洲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包括納粹德國蘇聯的崛起和衰落。這些災難性的事件宣示歐洲殖民帝國的終結,並吹響廣泛的非殖民化的號角。1989年至1991年蘇聯的解體使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引發鐵幕的崩潰、德國統一和現仍進行中的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一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的一方是由德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保加利亞組成的同盟國,另一方是由塞爾維亞王國蒙特內哥羅王國法國英國俄國三國協約)以及1915年加入的義大利和1917加入的美國組成的鬆散聯盟。在1914至1918年間歐洲徵召超過6000萬士兵[25],最終協約國取得勝利。但俄國在1917年戰敗,並導致1917年俄國革命蘇聯的成立。

在凡爾賽條約(1919)中戰勝國把相對苛刻的條款強加於德國,並在民族自決的基礎上承認在中歐已經解體的德意志、奧匈和俄羅斯帝國廢墟之上成立的新的國家(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南斯拉夫王國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其中大多數國家捲入局部戰爭中,當中規模最大的是波蘇戰爭(1919-1921)。在隨後的幾十年中,對共產主義的恐懼和1929-1933的大蕭條導致極端民族主義政府——有時被寬泛地定義為法西斯主義——在義大利(1922)、德國(1933)、西班牙(在1939年結束的西班牙內戰之後)以及其他國家如匈牙利的出現。

二戰

在「鋼鐵條約」中和墨索里尼的義大利結盟,以及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德國獨裁者阿道夫·希特勒在貫穿於1930年代後期的軍事競賽後,於1939年9月1日襲擊波蘭,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在起初的勝利(主要是1941年之前征服波蘭西部、斯堪地那維亞大部、法國巴爾幹),軸心國在1941年開始過度擴張。希特勒的意識形態對手是俄國的共產黨,但是由於德國未能戰勝英國以及義大利在北非和地中海地區的失敗,軸心國部隊被分割在西歐和斯堪地那維亞的駐地,同時還要進攻非洲。因此,對於蘇聯(和德國一起在1939-1940年瓜分中歐)的襲擊並沒有用上足夠的力量。雖然一開始取得成功,德軍仍然在1941年12月被阻擊在莫斯科地區。

接下來的一年風頭逆轉,德軍遭受一系列慘重的失敗,例如史達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同時,日本(1940年9月起與義大利和德國結盟)開始襲擊東南亞的英軍,1941年12月7日襲擊夏威夷的美軍;德國當時對美國宣戰,結束過度擴張。戰爭在軸心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和同盟國大英帝國、蘇聯、美國)之間全面爆發。同盟國部隊在北非取得勝利,1943年進軍義大利,1944進軍被占領的法國。1945年春德國本土被東線蘇軍和西線其他同盟國部隊分別進占;五月上旬希特勒自殺,德國投降,結束歐洲戰事。

這一時期的標誌還有工業化與有組織的種族滅絕。德國開始對於超過1100萬人的有組織的大屠殺,包括大部分的歐洲猶太人和吉普賽人,以及幾百萬波蘭人和蘇聯斯拉夫人。蘇聯的強制勞動制度,強制人口驅逐政策,和烏克蘭大饑荒有著近似的死亡數字。在戰中和戰後幾百萬平民受到強制人口遷徙的影響。

冷戰

1961年11月20日,東德建築工人在修築柏林圍牆

二次大戰,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西歐的領導地位。歐洲版圖在雅爾達會議上被重新劃定,作為日後冷戰中兩大勢力集團明爭暗鬥的主要地區被一分為二——西方國家東方集團。美國和西歐(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西德等)成立北約聯盟,作為防備蘇聯進攻的保障。隨後,蘇聯和東歐(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東德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成立華沙條約,防備美國可能的進攻。

同時,西歐開始逐漸進行政治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希望統一歐洲,防止戰爭再次發生。這個進程最終導致如歐洲聯盟歐盟高峰會等組織的誕生。1980年代團結工會運動削弱波蘭的共產黨政府。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巴契夫開始實施經濟改革和公開化政策,動搖了蘇聯在東歐的影響。蘇聯支持的政府相繼垮台,1990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統一民主德國。1991年蘇聯自己也解體,分裂為15個國家,俄羅斯繼承蘇聯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最嚴重的分裂衝突發生在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六個共和國中的四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宣布獨立,多數情況下伴隨著一場激烈的戰爭,在某些地區一直持續到1995年。在2006年黑山分裂出來成為獨立國家之後,前塞爾維亞自治省科索沃也於2008年宣布獨立。在後冷戰時期,北約和歐盟逐漸接納大部分前華沙條約成員國。

歐洲一體化

欧洲委员会 阿尔巴尼亚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克罗地亚 格鲁吉亚 摩尔多瓦 黑山共和国 北马其顿 俄罗斯 塞尔维亚 乌克兰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瑞士 列支敦士登 冰岛 挪威 欧盟关税同盟 安道尔 土耳其 圣马力诺 摩纳哥 欧盟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英国 捷克 丹麦 匈牙利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波兰 瑞典 欧元区 塞浦路斯 爱尔兰 奥地利 比利时 爱沙尼亚 芬兰 法国 德国 希腊 意大利 卢森堡 马耳他 荷兰 葡萄牙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西班牙 欧洲经济区 申根区 欧元#.E6.AD.B7.E5.8F.B2 梵蒂冈
歐洲國家在不同的歐洲跨國組織中的關係,圖中可以點擊國家國旗查看詳情。

1985年的申根協定在其加入國之間實現廣泛的的不需護照的邊界開放[26]。1992年,歐盟成員國簽署歐盟條約。由此「歐洲計劃」從具有諸多政治因素的經濟共同體轉變為更深層次的聯盟。1993年11月1日,《馬斯垂克條約》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

1999年歐元創立,並在2002年正式投入使用。當時只有三個國家決定不加入歐元區英國丹麥瑞典)。2004年歐盟進行一次大規模東擴,接納10個新成員國(其中的8個是前共產主義國家)。另2個國家在2007年加入,成員國數量到達27個。

一個為建立歐盟憲法的條約於2004年在羅馬簽署,旨在用一份新的單一文件代替之前所有的條約。但是,它在法國和荷蘭的全民公決否決後一直未能被批准生效。在2007年,各方同意用一份修改而不是替代現有的條約的新的改進條約取代這個提議。該條約於2007年12月13日簽署,即歐盟27個成員國的首腦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就《里斯本條約》的文本內容達成共識,並簽署,交給各成員國批准。2009年11月3日,捷克總統克勞斯宣布他已經簽署《里斯本條約》,至此歐盟27個成員國已全部批准該條約。2009年12月1日,《里斯本條約》正式生效。

巴爾幹國家是歐洲下一個最可能加入歐盟的地區,其中克羅埃西亞已於2013年7月1日加入歐盟。[27]

2016年6月24日,在英國舉行脫歐公投,決定脫離歐盟,成為首個宣布脫離歐盟的國家。

參考文獻

  1. ^ 大饥荒(1315-1317)和黑死病(1346-1351). [2008-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13). 
  2. ^ 三十年战争. [2008-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2). 
  3. ^ 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 [2008-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2). 
  4. ^ 農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世界歷史詞典
  5. ^ 苏格拉底. 1911年版大英百科全書. 1911 [200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9). 
  6. ^ 米蘭敕令 (君士坦丁)
  7. ^ Bowersock, "The Vanishing Paradigm of the Fall of Rom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49.8 (May 1996:29-43) p. 31.
  8. ^ Hunt, Lynn; Thomas R. Martin, Barbara H. Rosenwein, R. Po-chia Hsia, Bonnie G. Smith. The Making of the West, Peoples and Cultures, Volume A: To 1500. Bedford / St. Martins. 2001: 256. ISBN 0-312-18365-8. OCLC 229955165 45837131 請檢查|oclc=值 (幫助). 
  9. ^ Fletcher, Banister, "Sir Banister Fletcher's 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Press; 20 edition (11 September 1996), ISBN 978-0750622677, pp 172
  10. ^ The History of the Bubonic Plague(黑死病歷史)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4-15.
  11. ^ Scientists Identify Genes Critical to Transmission of Bubonic Plague (科學家找出黑死病傳播關鍵)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7-10-07.
  12. ^ An Empire's Epidemic (帝国的传染病). [2008-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3). 
  13. ^ Justinian's Flea (查士丁尼的跳蚤). [2008-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25). 
  14. ^ The Great Arab Conquests (阿拉伯人大征服). [2008-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2). 
  15. ^ The Destruction of Kiev (基輔的毀滅) Archive.is存檔,存檔日期2011-04-27
  16. ^ Wallace K. Ferguson, Europe in transition, 1300–1520 (1962) online.
  17. ^ Cantor, p. 480.
  18. ^ history of Europe:: The Middle Ages – 大英在线百科全书. [2008-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16). 
  19. ^ Conquest in the Americas(在美洲的征服) WebCite存檔,存檔日期2009-10-31
  20. ^ 以及並不太成功的瑞典荷蘭的殖民嘗試。
  21. ^ Thirty Years' War(三十年戰爭)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大英百科全書
  22. ^ Germany - The Thirty Years' War - The Peace of Westphalia(德国-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2009-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11). 
  23. ^ Business and Economics. Leading Issue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ISBN 978-0-19-511589-5 0195115899&id=CX9kBaVx4JkC&pg=PA98&lpg=PA98&sig=V0eO27c7koD8rrIV2EKv6-guB5s Read it
  24. ^ Russell Brown, Lester. Eco-Economy, James & James / Earthscan. ISBN 978-1-85383-904-7 1853839043&id=5aCyfUsHM6kC&pg=PA93&lpg=PA93&sig=1dsUat9P_-9dWWVRMpPt1udT8DQ Read it
  25. ^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and its Consequences (凡爾賽條約及其後續影響)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5-12.
  26. ^ A Europe without frontiers (无边界欧洲). Europa 網站. [2007-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3-17). 
  27. ^ 克羅埃西亞入盟公投通過. 雅虎新聞. [2012-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6). 

外部連結

[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