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布魯克斯 |
 梅爾·布魯克斯,2010年 |
導演 |
本名 | Melvin Kaminsky |
英文名 | Mel Brooks |
國籍 | 美國 |
出生 | 1926年6月28日(95歲)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
職業 | 演員、導演、作曲家 |
語言 | 英語 |
母校 | 布魯克林學院 |
宗教信仰 | 猶太教 |
配偶 | 弗洛倫斯·鮑姆(1953年-1962年) 安妮·班克羅夫特(1964年-2005年) |
兒女 | 4個 |
父母 | 父親:馬克西米利安·卡敏斯基 母親:凱特 |
代表作品 | 《辛普森一家》 《變蠅人》 《埃及王子》 |
活躍年代 | 1950年至今 |
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資訊 |
|
獎項 | 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原創劇本 1968年 《製片人》 | 艾美獎 | 最佳綜藝、音樂或喜劇節目編劇 1967年 《希德·凱撒、伊莫金·古柯、卡爾·雷納、霍華德·莫里斯特別節目》 最佳喜劇類男客串演員 1997年 《相見恨早》 1998年 《相見恨早》 1999年 《相見恨早》 | 葛萊美獎 | 最佳口語喜劇專輯 1999年 《2000歲的男子》 最佳長形式的音樂錄影帶 2002年 《一個音樂與梅爾·布魯克斯的活蹦亂跳》 最佳音樂劇的演出專輯 2002年 《金牌製作人》 | 勞倫斯奧利弗獎 | 最佳最新音樂劇 2005年 《金牌製作人》 | 東尼獎 | 最佳音樂劇 2001年 《金牌製作人》 最佳音樂劇的劇本 2001年 《金牌製作人》 最佳原創音樂 2001年 《金牌製作人》 | 其他獎項 | 終身成就獎 – 美國喜劇獎 1987年 最有趣的男客串演員 – 美國喜劇獎 1999年 《相見恨早》 2000年 《相見恨早》 最佳導演 – 土星獎 1975年 《新科學怪人》 | |
梅爾·布魯克斯(英語:Mel Brooks,1926年6月28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布魯克林區,是一個美國電影導演、編劇、作曲家、作詞家、喜劇演員和製片人。布魯克斯一生多次獲得奧斯卡獎,東尼獎,艾美獎,勞倫斯·奧利弗獎以及其他獎項。
生平
1926年,布魯克斯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父親叫做馬克西米利安·卡敏斯基,母親叫做凱特。[2] 布魯克斯他父親的家庭是德國猶太人,他們來自波羅的海港口丹岑(今波蘭格但斯克),他母親的家族是來自烏克蘭的猶太人。[3][4][5] 布魯克斯他有三個哥哥:歐文,萊尼和伯尼;當布魯克斯才兩歲時,他的父親死於腎病。[6] 布魯克斯曾聊起他父親的死訊,說「那是一個憤怒。我可能是憤怒上帝,或者這世界。我確信我的許多喜劇是基於憤怒和敵意。生長在威廉斯堡,我學會了給它在喜劇備用自己問題——就像一拳打在臉上。」[7]
兒時,布魯克斯是一個小個子的、心理病態的男孩,他經常被他的同學們欺負。[8] 當布魯克斯14歲時,他就在威廉斯堡教巴迪·里奇如何打鼓來掙錢。[7] 高中後,他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布魯克林學院學習心理學,以方便將來服兵役入伍。[7] 後來他參加了隸屬於維吉尼亞軍事學院陸軍專業培訓計劃。[9] 第二次世界大戰,布魯克斯參加了援助法國的戰爭。[10]
個人生活
1964年,安妮·班克羅夫特和梅爾·布魯克斯結婚,1972年,兩人育有兒子馬克思。[11][12] 兩人的相識也極具有傳奇色彩,他們是在一次音樂劇的彩排上認識的,班克羅夫特後來回憶說:「那時候我就在想,我遇到了真命天子。我從來沒有和一個人相處得那麼愉快,我也希望他喜歡我。」[13]
作品
編劇導演
戲劇
年份 | 作品 | 備註 |
英文名稱 | 中文名稱 |
1952 | New Faces of 1952 | | |
1957 | Shinbone Alley | | |
1962 | All American | | |
2001 | The Producers | 金牌監製 | 東尼獎的最佳音樂劇;東尼獎的最佳圖書音樂劇;東尼獎的最佳原創音樂;戲劇書桌獎傑出的歌詞;戲劇書桌獎音樂劇優秀的書 |
2007 | Young Frankenstein | | |
其他
年份 | 作品 | 備註 |
英文名稱 | 中文名稱 |
1950-1954 | Your Show of Shows | | |
1952 | New Faces of 1952 | | |
1963 | The Critic | | |
1965 | Get Smart | 糊塗情報員 | |
1971-1977 | The Electric Company | | |
1972 | Hollywood Squares | | |
1975 | When Things Were Rotten | | |
1979 | The Muppet Movie | | |
1980 | The Elephant Man | | |
1983 | To Be or Not to Be | | |
1986 | The Fly | 變蠅人 | |
1989 | The Fly II | 變蠅人2 | |
1989 | The Nutt House | | |
1990 | The Tracey Ullman Show | 特蕾西·厄爾曼秀 | |
1990 | Look Who's Talking Too | | |
1993 | Frasier | 歡樂一家親 | |
1994 | The Little Rascals | | |
1994 | The Silence of the Hams | | |
1995 | The Simpsons | 辛普森一家 | |
1996 | Caesar's Writers | | |
1996-1999 | Mad About You | | |
1998 | The Prince of Egypt | 埃及王子 | |
1999 | Svitati | | |
2002 | It's a Very Merry Muppet Christmas Movie | | |
2003 | The Adventures of Jimmy Neutron: Boy Genius | | |
2007-2007 | Jakers! The Adventures of Piggley Winks | | |
2004 | Curb Your Enthusiasm | | |
2005 | Robots | 機器人歷險記 | |
2005 | The Producers | 金牌監製 | |
2008 | Spaceballs: The Animated Series | | |
2009 | The 2000 Year Old Man: The Complete History | | |
2012 | The Wizard of Oz | | |
合作者
| 金牌製作人 | 十二把椅子 | 灼熱的馬鞍 | 新科學怪人 | 無聲電影 | 緊張大師 | 帝國時代 | 太空炮彈 | 醜態百出 | 羅賓漢也瘋狂 | 吸血鬼也瘋狂 |
卡羅爾·亞瑟 | | | | | | | | | | | |
安妮·班克羅夫特 | | | | | | | | | | | |
馬克·布蘭菲爾 | | | | | | | | | | | |
梅爾·布魯克斯 | | | | | | | | | | | |
席德·西澤 | | | | | | | | | | | |
查理·卡拉斯 | | | | | | | | | | | |
羅恩·凱里 | | | | | | | | | | | |
麥吉安·卡范娜 | | | | | | | | | | | |
羅恩·克拉克 | | | | | | | | | | | |
多姆·德路易斯 | | | | | | | | | | | |
利亞姆·鄧恩 | | | | | | | | | | | |
馬蒂·費爾德曼 | | | | | | | | | | | |
桑迪·海爾伯格 | | | | | | | | | | | |
尊·赫 | | | | | | | | | | | |
馬德琳·卡恩 | | | | | | | | | | | |
哈維·科曼 | | | | | | | | | | | |
克勞斯·利特曼 | | | | | | | | | | | |
巴瑞·李文森 | | | | | | | | | | | |
魯迪·德·盧卡 | | | | | | | | | | | |
肯尼斯·馬爾斯 | | | | | | | | | | | |
約翰·莫里斯 | | | | | | | | | | | |
霍華德·莫里斯 | | | | | | | | | | | |
迪克·范·派登 | | | | | | | | | | | |
羅伯特·瑞吉利 | | | | | | | | | | | |
安德斯·威新納斯 | | | | | | | | | | | |
阿爾伯特·懷特洛克 | | | | | | | | | | | |
吉恩·懷爾德 | | | | | | | | | | | |
艾米·亞斯貝克 | | | | | | | | | | | |
參考文獻
- ^ AFI's list. [2012-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1).
- ^ "Mel Brooks Biography (1926-)" at Filmreference.com. [2012-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0).
- ^ Mel Brooks is on a roll. As his hit revival of The Producers comes to London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11-30.
- ^ Berrin, Danielle. Shmoozing with Mel Brooks, the 88-year-old man. Jewish Journal. January 29, 2015 [June 26,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6).
- ^ Weitzmann, Deborah. On this day: Mel Brooks is born. The Jewish Chronicle. June 28, 2011 [June 26,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9).
- ^ A Mel Brooks Fan Site :: Print :: Adelina Magazine Feb 1980. Brookslyn. [2012-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2).
- ^ 7.0 7.1 7.2 Wakeman, John. World Film Directors, Volume 2. The H. W. Wilson Company. 1988. 162-167.
- ^ A Mel Brooks Fan Site :: Print :: Adelina Magazine Feb 1980. Brookslyn. [2012-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1).
- ^ ASTP Program and Roster, World War II, VMI. (PDF). [2012-05-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03-21).
- ^ These Guys Served?! Who Knew?. [2012-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4).
- ^ 奥斯卡影后安妮·班克罗夫特去世享年73岁. 北青網. [2005-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6) (中文(中國大陸)).
- ^ 美国著名女影星安妮·班克罗夫特逝世. CCTV新聞頻道. [2005年6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3月4日) (中文(中國大陸)).
- ^ 东方早报:再见,罗宾逊太太. 新浪網. [2005年6月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
| | 四大獎項均為競賽單元獎項 | | | 四大獎項不全為競賽單元獎項 | | |
| | 2000 | | | 2001 | | | 2002 | | | 2003 | | | 2004 | | | 2005 | | | 2006 | | | 2007 | | | 2008 | | | 200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