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 (香港)

東區
Eastern District
Emblem of Eastern District, Hong Kong.svg
Hong Kong Eastern District.svg
地區 香港島東
面積 18.13平方公里
總人口(2021年) 529,603人
人口密度 29,440人/平方公里[1]
成立日期 1981年
民政事務專員 陳尚文
區議會主席 空缺
區議會選區數目 35
鰂魚涌、西灣河、筲箕灣一帶的建築物
傍晚的西灣河及筲箕灣一帶

東區(英語:Ea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東北部,範圍包括銅鑼灣東部到小西灣,2021年人口有529,603人,西起銅鑼灣屈臣道、怡景道,東至小西灣。 由於香港政府銳意發展東區,因此很多政府部門由中環和灣仔搬到東區辦公,加上很多中、上環跨國公司搬到太古坊新核心商業區,令東區承接了部分原本屬於中上環的政治中心功能和經濟中心功能。

地理

東區包括四個法定分區,分別為北角炮台山北、北角半山)、鰂魚涌康山太古城)、筲箕灣西灣河)及柴灣杏花邨小西灣),括號內為分區或地方俗稱。

西以屈臣道、麥連街、蜆殼街、留仙街(連接英皇道天后廟道交界)、雲景道及怡景道和灣仔區為界;南以黑角頭南區為界。

東區人口接近六十萬,在香港十八區排第四[3];毗鄰的灣仔區卻只有十五萬,全港第二少[4]。為解決2015年取消委任區議員後,灣仔區議席太少的問題,原屬東區的「維園」和「天后」選區會改屬灣仔區,並把東區區議會範圍縮短至炮台山,並於2016年1月1日生效。

歷史

東區一帶早於宋朝時便有人聚居,當時來往浙江福建廣州之間的船隻,有時會在途經柴灣時到岸上取水。(1991年,在灣仔區的奇力島,即往日的燈籠洲,發現一個盛載二千多枚隋、唐及宋代錢幣的陶罐,但是柴灣地區目前還未有發現過兩宋時代文物,香港康文署出版的《羅屋博物館》就認為柴灣在兩宋時可能有路過的商旅,水手在岸上取水。)

香港島海底隧道入口,填海之前該處是奇力島(英治之前又名燈籠洲)曾出土過隋代至於兩宋時期的錢幣。

1890年的港島東區地圖

東區的語言,早期以閩南語為主,包括原居民的閩南漁民以及香港開埠以來定居銅鑼灣的福建籍人口,北角的福建籍人口早期由銅鑼灣一帶伸廷,後來又由北角伸廷至鰂魚涌以及整個東區。香港人口中的閩南人自開埠以來聚居於灣仔(特別在廈門街一帶)、銅鑼灣以及上環(福建商會的中心)一帶,而北角、鰂魚涌以及西環一帶的福建人則是較後遷入的,而在潮州人聚居的九龍東一帶亦有一定數量的福建人,在福建人聚居的地方亦有一定數量的潮州人。而香港有120萬至140萬的閩南人,當中散居於全港各區。在大逃港以後,香港人口變為以說粵語為主,而香港政府推廣粵語為香港通用語,使香港各省籍文化人都以廣州話為母語,所以在各個福建人聚居的地區亦絕大多數改以港式廣州話溝通。

東區的北角、鰂魚涌的人口很大量祖籍是來自福建,而柴灣以及筲箕灣則有部份閩系漁民以及福建籍移民,但香港人口是以二次大戰後移民以及偷渡潮抵港為主,在語言統一後亦使各民系人混居,所以東區人口不限於閩系的閩南人潮州人以及閩東系的艇戶。(有一段時期,北角等地也有少數上海人廣府人移入)

在未有區議會之前,現時的東區根據當時的市政局分界劃分為北角及筲箕灣兩區,現時的銅鑼灣東在北角以外(屬灣仔區)。

另一方面,1969年因應民政主任計劃而劃分的東區,還包括現今南區之東部(赤柱石澳),直至1981年南區的成立為止。

由於19世紀的佔主導地位的軍事力量主要是海軍力量,所以當時的英國殖民地政府選擇中西區作爲維多利亞城,而柴灣在香港島東部的海邊,有被海盜襲擊的危險,無險可守,所以即使是20世紀上半葉,柴灣仍長期處於落後的位置。直至二次世界大戰完結後,香港重光香港政府為處理當時居民的居住問題和就業問題,於是仿效英國工業革命帶動經濟的做法,在柴灣設立工業區,並設立公共房屋,令人民得以安居樂業,香港政府的華人官員還把其中的公共房屋命名為興華村,這個名字有華人在香港復興,當家作主的深遠意味。

直至現在,香港島東部不再有海盜襲擊的危險,而且東區走廊和香港2號幹線在1984至91年7月之通車已使東區發展迅速,加上香港島的就業機會比較多,所以,為應付市民對港島住房的需求,政府和發展商在90年代一直大力發展區內住房建設和配套建設,包括各色各樣的公共房屋,居屋和私人樓宇,應付市民的不同需要。

行政區劃

民政事務專員

現任東區民政事務專員為陳尚文先生,於2018年6月13日接替鄧如欣出任該區專員。

歷任東區民政事務專員

  • 李金忠 先生(任期:1998年-2000年12月22日)
  • 謝美珊 女士(任期:2001年1月8日-2003年6月22日)
  • 曹振華 先生(任期:2003年6月23日-2009年10月2日)
  • 許英揚 先生(任期:2009年10月6日-2013年11月30日)
  • 鄧如欣 女士(任期:2013年12月2日-2018年6月12日)
  • 陳尚文 先生(任期:2018年6月13日至今)

區議會

東區區議會曾是香港最大規模的區議會,其地位目前由觀塘區議會取代,現有35個議席,全體皆為民選議員。該會於1982年成立。東區區議會的標誌由英文字母「E」字加上左側一點組成的人形,從上方開始順時針依「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組合而成。東區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東區的事務,共有35名議員,現屆東區區議會無陣營佔據主導權,現任6名議員當中3名為民主派議員,3名為建制派議員。

統計資料

根據香港花旗銀行委託香港大學於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進行的第九次香港百萬富翁調查,全港最多百萬富翁是港島東區,可見港島東區是全港最多中產人口的地區。所以,東區佔香港的人口質素是數一數二的。 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5],東區的人口資料如下:

人口特徵
  • 人口: 616,199人
    • 15歲以下: 15.1%
    • 15至64歲: 72.8%
    • 65歲及以上: 12.1%
  • 年齡中位數: 38歲
  • 十五歲及以上從未結婚人口比例
    • 男性: 32.4%
    • 女性: 30.6%
  • 6至18歲人口就學比率: 95.6%
  • 20歲及以上非就學人口具專上教育程度比例: 21.7%
勞動人口特徵
  • 勞動人口: 327,925
  • 勞動人口參與率
    • 男性: 72.4%
    • 女性: 54.6%
    • 合計: 62.7%
  • 工作人口每月主業收入中位數: 12,000港元
住戶特徵
  • 家庭住戶數目: 187,222戶
  • 家庭住戶平均人數: 3.2人
  • 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 23,705港元
房屋特徵
  • 有人居住的屋宇單位數目: 183,628個
  • 每個屋宇單位的平均家庭住戶數目: 1.02戶
  • 自置居所住戶在家庭住戶總數目中所佔的比例: 61.5%
  • 家庭住戶每月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中位數: 10,000港元
  • 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與收入比率中位數: 28.3%
  • 家庭住戶每月租金中位數: 2,000港元
  • 租金與收入比率中位數: 17.1%

名人:

  • 郭少棠: 歴史學家,《東區風物誌一走進社區覓舊情》

社區環境

公共屋邨

東區的公共屋邨主要集中在筲箕灣柴灣小西灣

居屋屋苑

東區的居屋屋苑主要集中在西灣河、筲箕灣及柴灣。

主要私人屋苑

大型商場

太古城中心一期

公共設施

教育

大專院校

中學教育

小學教育

幼兒教育

國際學校

特殊學校

醫療服務

公營診所
  • 柏立基夫人健康院
  • 柴灣健康院
  • 西灣河健康中心
  • 筲箕灣賽馬會診所
  • 環翠政府診療所
公營醫院(港島東聯網)

文娛康樂

旅遊景點

經濟發展

商業

東區的商業大廈及酒店集中於炮台山太古城鰂魚涌一帶,主要大廈是太古坊,於2008年4月起東區最高的摩天大廈港島東中心分階段入伙.

工業

工業大廈集中於北角東部、柴灣碼頭柴灣道近港鐵站一帶。

區內收入

北角及鰂魚涌是傳統地段最貴的市區住宅區之一,交通方便,收入中位數是全港第四高,但筲箕灣及柴灣有15座公屋,23座居屋,使東區內部收入差異極大。不過,公屋也為東區注入了草根勞動力,使東區中產人口可以享受價格更低廉的服務,所以東區城市規劃是非常成功的。

交通

東區常見的公共行人天橋,以圓角矩形為設計特色

道路

幹線道路

港鐵

電車

巴士

巴士
專營巴士路線列表
專線小巴
專線小巴路線列表
紅色公共小巴

渡輪

未來

道路

未來發展

東區走廊下設行人板道

香港特區政府於2020年12月31日刊憲,建議在東區走廊下增設板道,用作人行道和自行車道,以連接銅鑼灣鰂魚涌的海濱,加強北角海旁的連通性。[7]

擬議板道分為東、西兩段,從油街糖水道為西段(長約0.7公里),而從電照街至海裕街為東段(長約1.1公里)。走線盡量利用東區走廊結構下的遮蔭,將擬議板道對維多利亞港的影響減至最低。板道寬度最少10公尺,讓不同人士(包括行人、緩跑人士、騎單車者和其他人士)可以安全共用並進行不同的活動。

除了西段和東段兩端共四個出口外,亦會設置五個連接點,以加強板道與內陸的聯繫。建議方案亦包括建造合共三條開合橋,讓船隻在有需要時得以進出擬議板道以內的近岸水域,並降低板道的坡度,創造更舒適的體驗和增加親水性。

此外,擬議板道的沿線將會鋪設水管、污水管及公用設施,以配合設置配套設施如洗手間、飲水機和小食亭等。方案建議利用東區走廊現有的樁柱式保護墩上的空間,建造合共六個觀景台,以方便市民欣賞維多利亞港景色,並會建造一個釣魚平台,方便垂釣人士。

參考文獻

  1. ^ 香港2020年18區面積 - 主要統計數字. [2021-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06). 
  2. ^ 香港2021年人口普查. 
  3. ^ 僅次於沙田區觀塘區元朗區[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僅多於離島區
  5. ^ 香港政府統計署. 有關香港島各區議會分區的簡要統計資料. 2006年8月17日 [2007年6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3月10日). 
  6. ^ 東區走廊下設行人板道建議刊憲.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 2020-12-31 [2021-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13). 
  7. ^ 東區走廊下設行人板道建議刊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0年12月31日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