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

Xinhua Logo.png

主要領導
社長、黨組書記 何 平
總編輯、黨組副書記 傅 華
副社長(4) 劉思揚張宿堂 朱海黎 袁炳忠
副總編輯(1) 周宗敏
秘書長 宮喜祥
副秘書長 景如月
機構概況
上級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機構類型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
行政級別 正部級
本級紀檢機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人民日報社紀檢監察組
聯絡方式
辦公大樓
 實際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宣武門西大街57號
 郵政編碼 100803
 電話號碼 +86 (0)10 63071114
總值班室
 電話號碼 +86 (0)10 63074267
特服熱線 +86 (0)10 12311
對外官網 新華通訊社官網
新華網(新聞門戶)
影像資料

Xinhua News Agency.JPG
新華社總部大門(新華社新聞大廈)

新華通訊社,簡稱新華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國家通訊社(另有中國新聞社),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正部級直屬事業單位,其發布的一些內部規範也在中國新聞界有主導作用。新華社還提供實時文字新聞、經濟訊息、新聞圖片圖表等服務。

新華社在世界各地有一百多個分社,在中國大陸的各自治區直轄市軍隊都設有分社,有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還設有支社。新華社是中文媒體的主要新聞來源之一,同時使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日文發稿[2][3]

歷史

紅中社時期

紅中社舊址

新華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同時成立的紅色中華通訊社(簡稱紅中社)。

1930年底到1931年初,中國工農紅軍在與國民革命軍第一次反圍剿戰爭中,繳獲一台僅能收報的15瓦小無線電台收報機,並俘獲了一批技術人員[4]。1931年1月6日,中央紅軍利用這些器材在江西省寧都縣小布村建立起了工農紅軍的第一座電台,利用其抄收中央通訊社的新聞電訊,並截抄國民革命軍的電報電訊情報。1月8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政治委員毛澤東發布《紅一方面軍命令》,鼓勵人員參與無線電工作。1月10日,紅軍無線電大隊正式成立[5]第二次反圍剿戰爭後,紅軍方面獲得一台100瓦大功率無線電台[4]

1931年6月,中共蘇區中央召開蘇區工農兵蘇維埃代表大會期間決議建立一個廣播電台。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紅中社開始首次文字廣播,周以栗擔任負責人,編輯有王觀瀾李伯釗[6]。12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創刊,該報社與紅色中華通訊社合併組成一個機構[7][8]。此後紅中社以「CSR」(「中華蘇維埃無線電台」的英文名「Chinese Soviet Radio」的縮寫)為呼號向外發稿和電訊[7],對外部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紅軍開始長征,紅中社停止向外發稿,仍繼續抄收新聞電訊,部分職能轉移到軍委電台[9]。周以栗、徐名正和瞿秋白等紅中社主要負責人先後被捕遇害[10]

1935年10月19日,紅一方面軍抵達陝北吳起。11月25日,《紅色中華》在陝北瓦窯堡宣布復刊,紅中社恢復工作,由中華蘇維埃西北辦事處秘書長任質斌負責[10]

1936年7月,紅中社遷移到陝西保安(今陝西省志丹縣),由廖承志負責國外電訊部分,向仲華負責《紅色中華》[6]。12月西安事變發生後,紅中社西安分社設立,由李一氓負責[11]

新華社時期

1937年1月29日,《紅色中華》改名為《新中華報》的同時,紅中社在延安更名為新華通訊社。但是當時,新華社和《新中華報》還是同一個機構。新聞文字廣播電台呼號是QST(即示意各電台收聽)de CSR。CSR是原紅中社呼號,直到1939年初,中共才將兩者分開,至此結束了報、社一家的歷史,新華社開始獨立發展。[12]

1940年12月30日,新華社創辦了延安新華廣播電台,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前身,呼號是XNCR。X是國際電訊聯盟分配給中國的代號,NCR是「新中國廣播電台」(New China Radio)的縮寫。為使口語和文字廣播呼號一致,文字廣播也改為XNCR,同時為了保留CSR這個有歷史意義的呼號,全稱就是CSR de XNCR。1944年9月1日,新華社開辦英語廣播[13]

1946年4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黨辦通訊社」的口號,5月底批准《新華社、解放日報暫行管理規則》,對新華社和解放日報社進行了重大改組,實行報社合一、以通訊社為主的體制,決定:「新華通訊社及解放日報社為中央之機關通訊社與機關報」,「隸屬於中央宣傳部,並在重大問題上受中央書記處之直接指揮」[14]

新華社無線電台每日通撥中文明碼的新聞電訊。日間從8點至12點,播發各抗日根據地的地方性新聞、通訊;晚間從18點至次日凌晨2點,播發重要的國內國際新聞、評論、公告文章。主要原因是作為短波電台,夜間收報距離比晝間好很多。每次發報前,先播出CSR de XNCR三遍,然後發「Press」表示有新聞電報,如此反覆呼叫十分鐘後,才正式開始發報。報務員工作兩小時換班。各地收報時,對於特別重要的新聞稿件(如延安整風的公開文件、中共七大的各項決議文件),副班報務員在收報機上多插一副耳機,與主班報務員一同抄收,甚至另設一部收報台全文抄收。新華社發報的報務員,都是特選的技術高手,以方便各地抄收。

1945年8月10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當夜起,新華社的新聞台連續工作一天一夜,有報就發,無報就叫「稍候」。8月11日凌晨,通播了八路軍延安總部的大反攻第一號命令「各解放區任何抗日武裝部隊均得依據《波茨坦宣言》規定,向其附近各城鎮交通要道之敵人軍隊及其指揮機關送出通牒⋯⋯」。隨後陸續發出大反攻第二到第七號命令。

1946年至1947年,設在泰國曼谷服務於泰國的中文報紙《全民報》抄收新華社的文字通播與口語廣播,距離延安3,000公里,是最遠的抄收電台。1947年3月,新華社總社撤離延安,向太行山區轉移,同年7月遷至河北涉縣[15],1948年4月搬遷至平山縣[16]。1949年3月25日,新華社總社從平山縣遷至北平香山附近的北辛村、南辛村,同年9月26日遷入國會街26號(即今宣武門西大街57號)北京國會舊址[17]

建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已遷往北京的新華社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訊社。韓戰時期,新華社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設立新華通訊社志願軍分社,派出記者深入朝鮮戰場進行戰地報導。

1967年12月21日起,根據《關於新華社實行軍事管制的決定》(1967年中發385號),由13位軍隊幹部組成新華社軍管小組,對新華社實行軍事管制。軍管小組組長張紀之(陸軍第40軍副政委),副組長張政德(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教員),副組長甄文君(解放軍政治學院教員)。總理周恩來在21日凌晨接見軍管小組時說:「主席講,新華社是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業務一大堆,工作不能一日中斷。你們去了要先抓革命,先搞調查。要依靠新華社自身的力量,多進行正面教育,辦好學習班,兩派一起學習,各自多做自我批評,克服派性,增強黨性,儘快實現大聯合。」新華社總社當時共有3000多人,加上國內外分社共5000多人;國外分社人員大都撤回國內,對外宣傳報導、調查研究處於停頓狀態。軍管小組接受並貫徹周恩來對新聞報導的經常性指示,凡重大的國際國內新聞報導都是報周恩來親自審批。1971年9月13日凌晨,周恩來把新華社負責人張紀之叫到人民大會堂,告知林彪一行乘坐飛機向北外逃,要求有關林彪的新聞報導一律扣發,要新華社特別注意蘇聯蒙古方向的動向。林彪事件公開前,正值1971年國慶節前夕,涉及到林彪的新聞多、政策性又特別強,報導不報導、用什麼標題、放在什麼位置等都由周恩來親自審定。1973年解除軍管,恢復設立新華社組織機構,朱穆之任社長,張紀之任黨委書記兼副社長。

改革開放

新華社總社現址(2021年1月)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議改革開放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決議,定新華社為國務院組成部門。1988年,新華社被調整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總社設在北京。1989年9月28日,新華社新聞大廈建成[18]

2004年,新華社總社決定在布魯塞爾組建歐洲總分社,撤銷位於巴黎原有的法語國家地區總分社。

新華社的主要編輯部門是國內新聞編輯部,國際新聞編輯部、對外新聞編輯部、參考新聞編輯部、新聞攝影編輯部和體育新聞編輯部。1999年建立新華網,成為新聞多元化網站。新華社同時還出版數十種報刊雜誌,例如《參考消息》、《新華每日電訊》、《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經濟參考報》、《瞭望》周刊(又稱《瞭望》新聞周刊,創刊於1981年[19])、《半月談》雜誌、《國際先驅導報》、《瞭望東方周刊》等;還包括出版內部刊物如《內部參考》等。

進入20世紀末葉,堅持按照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前進。1996年以來,新華社主導創立了若干個適合市場經濟的牌號,其中包括: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新華大鑫現貨投資平台、新華社金融信息平台、新華家園養老企業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新華卓越健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新華網等一系列以「新華」開頭的品牌。

2017年1月11日新華社發布聲明,將合併旗下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報、經濟參考報以及新華出版社,合併成中國財富媒體集團(China Fortune Media Group),並於2017年1月19日在北京舉行掛牌儀式。

服務

電視

正在敘利亞基米米姆空軍基地採訪的新華社記者。

新華通訊社辦有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中文台英語台兩套新聞頻道,於2010年1月和7月分別開播[20]

新華社社長李從軍表示,設立該台是考慮世界科技發展而要豐富自身型態[20],電視節目將以中國視角報導國際新聞。而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有限公司負責人則稱:「我們辦的是新華社的中國新聞電視網,而不是CNN、不是BBC、不是半島。」[21]

新華社還曾辦有24小時運作的中國金融台,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2017年4月15日停播。[22]

網際網路

新華社旗下設有新華網,由北京總網旗下不同地方頻道、子網站聯合組成,每日以西八種語言、24小時發布新聞信息。除了國內外新聞,亦有財經,體育、資訊科技、法制、社會、娛樂、教育、汽車等內容。 2003年8月21號,新華網亦開始製作關於這些內容的多媒體節目。

新華社多媒體資料庫是新華社通過網際網路向媒體客戶提供新聞產品的平台。

機構設置

根據《新華通訊社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新華社設置下列機構[23]

內設機構

  • 辦公廳
  • 總編輯室
  • 國內新聞編輯部
  • 國際新聞編輯部
  • 對外新聞編輯部
  • 新聞攝影編輯部
  • 參考新聞編輯部
  • 體育新聞編輯部
  • 總經理室
  • 通信技術局
  • 人事局
  • 外事局
  • 計劃財務管理局
  • 離退休幹部工作局
  • 機關黨委

直屬事業單位

直屬企業單位

派出機構

駐境內分支機構

位於衡山路的新華社上海分社
國內各分社
  • 新華社北京分社
  • 新華社天津分社
  • 新華社河北分社
  • 新華社河南分社
  • 新華社山西分社
  • 新華社山東分社
  • 新華社遼寧分社
  • 新華社吉林分社
  • 新華社黑龍江分社
  • 新華社上海分社
  • 新華社江蘇分社
  • 新華社安徽分社
  • 新華社浙江分社
  • 新華社江西分社
  • 新華社福建分社
  • 新華社廣東分社
  • 新華社廣西分社
  • 新華社海南分社
  • 新華社湖北分社
  • 新華社湖南分社
  • 新華社重慶分社
  • 新華社四川分社
  • 新華社新疆分社
  • 新華社寧夏分社
  • 新華社青海分社
  • 新華社陝西分社
  • 新華社甘肅分社
  • 新華社雲南分社
  • 新華社貴州分社
  • 新華社西藏分社
  • 新華社內蒙古分社
  • 新華社解放軍分社
國內各支社(記者站)
  • 新華社大連支社(副司局級)
  • 新華社寧波支社(副司局級)
  • 新華社廈門支社(副司局級)
  • 新華社青島支社(副司局級)
  • 新華社深圳支社(副司局級)
  • 新華社南海記者站(副司局級,駐海南三亞)
  • 新華社藏東記者站(副司局級,駐西藏昌都)
  • 新華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支社(副司局級,駐新疆烏魯木齊)
  • 新華社伊犁記者站(副司局級)
  • 新華社南疆記者站(副司局級)

駐境外分支機構

亞太地區分支機構
歐亞地區分支機構
中東地區分支機構
美洲地區分支機構
  • 新華通訊社墨西哥分社-墨西哥
  • 新華通訊社聯合國分社-美國
  • 新華通訊社華盛頓分社-美國
  • 新華通訊社洛杉磯分社-美國
  • 新華通訊社芝加哥分社-美國
  • 新華通訊社休斯頓分社-美國
  • 新華通訊社聖何塞分社-哥斯大黎加
  • 新華通訊社渥太華分社-加拿大
  • 新華通訊社哈瓦那分社-古巴
  • 新華通訊社聖菲波哥大分社-哥倫比亞
  • 新華通訊社裡約熱內盧葡文編輯部-巴西
  • 新華通訊社巴西利亞分社-巴西
  • 新華通訊社聖地牙哥分社-智利
  • 新華通訊社馬那瓜分社-尼加拉瓜
  • 新華通訊社基多分社-厄瓜多
  • 新華通訊社利馬分社-秘魯
  • 新華通訊社加拉加斯分社-委內瑞拉
  • 新華通訊社蒙得維的亞分社-烏拉圭
  • 新華通訊社巴拿馬分社-巴拿馬
  • 新華通訊社布宜諾斯艾利斯分社-阿根廷
非洲地區分支機構

歷任社長

新華社歷任社長一覽表[24]
社長 上任年月 離任年月 職務
王觀瀾 1931年11月 1932年8月 紅中社負責人
周以栗 1931年12月 1932年1月 紅色中華》報主筆
梁柏台 1932年4月 《紅色中華》報代理主筆
楊尚昆 1932年8月 1932年底 紅中社負責人
李一氓 1932年底 1933年春 紅中社負責人
沙可夫 1933年春 1933年夏 紅中社負責人
任質斌 1933年夏 1934年夏 紅中社負責人
瞿秋白 1934年2月 1935年2月 紅中社社長
任質斌 1935年11月 1936年春 紅中社負責人
向仲華 1936年春 1937年1月 紅中社負責人
廖承志 1937年3月 1937年10月 新華社負責人
李初梨 1937年10月 1937年11月 新華社負責人
沙可夫 1937年11月 1938年4月 新華社負責人
向仲華 1939年初 1941年11月 新華社負責人
博古 1941年12月 1946年4月 新華社社長
余光生 1946年5月 1946年7月 新華社代社長
廖承志 1946年7月 1949年6月 新華社社長
胡喬木 1949年6月 1949年10月 新華社社長
陳克寒 1949年11月 1952年8月 新華社社長
吳冷西 1952年12月 1966年6月 新華社社長
熊復 1966年7月 1967年1月 新華社社長
胡痴 1967年1月 1967年9月 新華社代理社長
王唯真 1967年9月 1967年12月 新華社代理社長
張紀之 1967年12月 1972年9月 任新華社軍管小組組長
朱穆之 1972年9月 1977年12月 新華社社長。1976年4月至10月因朱穆李事件被停職。197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派鄭屏年李普、楊家祥、黃宗漢、徐桂寶接管新華社。
曾濤 1977年12月 1982年4月 新華社社長
穆青 1982年4月 1992年12月 新華社社長
郭超人 1992年12月 2000年6月 新華社社長
田聰明 2000年6月 2008年4月 新華社社長
李從軍 2008年4月 2014年12月 新華社社長
蔡名照 2014年12月 2020年10月 新華社社長
何平 2020年10月 新華社社長

注釋

  1. ^ 如《新華社規定新聞報導中禁用詞(第一批)》(載新華社《新聞閱評動態》第315期)等文件,地位上屬於新華社的內部文件,但中國大陸媒體一般照此規範用詞。

參考文獻

引用

  1. ^ 新华社规范新闻报道用语 禁用"影帝"、"影后"等词语. 人民網. [2018-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5). 
  2. ^ 新华社简介. 新華通訊社.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3. ^ 新华社和安莎社合作创办新华社意大利专线-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19-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17). 
  4. ^ 4.0 4.1 李逢彥. 红军借敌军之力发展无线通信的历程. 光明日報 (求是). 2012年1月18日 [2013-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月23日). 
  5. ^ 方喜中. 红色电波耀华夏. 全球通. 2008, (6) [2013-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6. ^ 6.0 6.1 萬京華. 从红中社到新华社. 百年潮. 2011, (8). 
  7. ^ 7.0 7.1 萬京華. 一个红色通讯社的诞生. 中國報業. 2012-08-23 [2013-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9). 
  8. ^ 红色中华通讯社的诞生. 新華網. 2011-10-30 [2013-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4). 
  9. ^ 程曼麗. 新华社走向世界性通讯社的80年历程. 中國記者. [2013-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10. ^ 10.0 10.1 红色政权的“耳目喉舌”. 新華網. 2006-11-07 [2013-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11. ^ 萬京華. 红中社名称的考证及演变. 黨史文苑. 2011, (7). 
  12. ^ 方漢奇.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9年: 231頁. 
  13. ^ 历史沿革. 新華社.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4. ^ 胡正榮;李煜. 从延安到北平——社会透镜:新中国媒介变迁六十年1949-2009.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1 [2018-06-26]. ISBN 97875039505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7). 
  15. ^ 劉雲萊. 新华通讯社发展史略(二). 新聞研究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1985, (04): 130–165. ISSN 1005-2577. 
  16. ^ 劉雲萊. 新华通讯社发展史略(三). 新聞研究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1985, (05): 118–138. ISSN 1005-2577. 
  17. ^ 劉雲萊. 新华通讯社发展史略(四). 新聞研究資料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 1986, (01): 127–149. ISSN 1005-2577. 
  18. ^ 朱幼棣; 吳明. 树起‘通天塔’——新华社新闻大厦巡礼. 中國記者 (新華通訊社). 1991, (02): 22–24. ISSN 1003-1146. 
  19. ^ 瞭望新闻周刊. 
  20. ^ 20.0 20.1 新华社兴办“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基本情况. 網易. 2010-07-01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21. ^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今天上星播出. 新浪網. 2010-01-01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22. ^ 中国金融台. 新華網. 2008-01-01 [2020-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9). 
  23. ^ 机构设置. 新華社.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6). 
  24. ^ 历任负责人. 新華社. [2018-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來源

  • 《新華通訊社史(第一卷,1931─1949)》,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年11月.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