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署
房屋署 Housing Department | |
---|---|
![]() | |
![]() 房屋署標誌 | |
署長 | 王天予 |
副署長 | 吳文傑(策略) 梁健文(發展及建築) 楊耀輝(屋邨管理) 鍾沛康(機構事務) |
助理署長 | 林靜雅、陳婉嫻、翁佩雲、梁德仁、 陸光偉、岑世華、蔡詩敏、梁洪偉、 鄧馮淑姸、徐素華、陸子慧、 吳燕妮、忻林潔儀、梁燕芬 |
獨立審查組總監 | 劉輔國 |
部門資訊 | |
成立年份 | 1973年 |
所屬部門 | 運輸及房屋局 |
總部 | 香港九龍西何文田佛光街33號 |
聯絡資訊 | |
網站 | 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 |


房屋署(簡稱房署;英文:Housing Department,縮寫:H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轄下部門,專責管理香港公共房屋。該部門會從獨立的法定機構香港房屋委員會收集意見以定出政策路向,加以執行的。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運輸及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職責
歷史
房屋科(Housing Branch)於1973年4月成立,由徙置事務處及市政總署轄下的相關部門合併而成[2],直至1997年7月1日,易名為房屋局(英文易名為Housing Bureau)。2002年7月1日,按照《公營房屋架構檢討報告書》建議,房屋署與房屋局合併成為房屋及規劃地政局。
2003年,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兩名涉及天頌苑短樁案的品質控制工程師及助理工程監督被判處串謀訛騙罪名罪成,各被判處監禁7年。兩人上訴得直,案件發還高等法院重審,最後兩人選擇認罪,各被判處監禁4年8個月。
2007年7月1日,曾蔭權連任行政長官,香港政府政策局改組,房屋署改為隸屬於運輸及房屋局。
因1999至2000年間,東涌、天水圍、油塘等房屋署公營房屋地盤接連出現短樁。廉政公署於2007年拍攝《廉政行動2007》第二集之〈沙丘城堡〉改編自沙田愉翠苑短樁案。並於無綫電視翡翠台播出[3][4][5][6][7][8][9]。
啟德發展區地盤勘探報告發現地盤海牀有約15,400立方米的海泥廢料,相當於6座標準游泳池容量,房屋署遂於2009年利用該署研究及發展的海泥綠化處理技術混合英泥和碎石等材料,將綠化海泥回填物回填地盤,避免海泥被列為廢物運至堆填區或者海上卸泥區傾倒。
2010年代,房屋署投資逾2百萬港元,先後與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大學進行為期約一年的研究,成功使用海泥綠化處理方法,將於啟德公共屋邨地盤所挖出達的無用海泥循環再造混合英泥及回收的碎石,製造成為4種不同建築用途的海泥再造磚,合共38萬塊,抗壓強度和防滑等性能與傳統磚塊相若,再投放於啟德公共屋邨地盤作為地台、花槽壆、天面和停車場防水膜的用途;又將經過綠化處理的海泥回填於地基旁[10],令到挖出的海泥全數在原地盤處理,節省運往廢料到堆填區或者於卸泥區傾倒的時間及金錢[11][12][13]。房屋署因此獲得香港綠色議會頒發「環保建築大獎2012」[14]。
歷任首長
房屋署署長
- 廖本懷(1973年9月17日─1980年5月14日)[15]
- 衛綸書(Bernard Vaughan Williams, 1980年5月15日─1983年7月8日)
- 霍德(Sir David Robert Ford, 1983年7月9日─1985年2月10日)
- 彭玉陵(1985年2月11日─1990年6月7日)
- 馮通(1990年6月8日─1996年7月5日)
- 苗學禮(John Anthony 'Tony' Miller, 1996年7月6日─2002年6月30日)
2002年7月1日起,房屋署署長一職由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房屋)兼任
2007年7月1日起決策局改組,房屋署署長一職改由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房屋)兼任
- 陳鎮源(2007年7月1日—2010年5月2日)
- 栢志高(Duncan Warren Pescod, 2010年5月3日—2014年4月1日)
- 應耀康(2014年4月2日—2019年10月20日)
- 唐智強(2019年10月21日—2020年12月31日)
- 王天予(2021年2月1日—)
批評/爭議
公共房屋設計
房屋署對香港的公共房屋設計,其設計過於標準化,缺少創意及彈性,一直為人詬病[16],令各個公屋及居屋項目設計幾乎統一採用構件式單位,配非標準設計大廈,令香港的公共房屋比起鄰近地區,如廣州、澳門及新加坡,顯得單調乏味,且部分標準設計也存在危險(如防煙門及淋花頭蓋等)又繼續沿用,漠視居民生命安全。現時採用的構件式單位面積只有14.1-38.0平方米[17],戶型則按1989年發表的和諧式設計作少量修改而成,而樓宇設計概念則倒退回1984年起草的Y3及Y4型大廈連劏房獲廣泛採用的時期,相反在1989年發表的和諧式單位設計,則有16.0-52.2平方米設計,設計明顯倒退[18]。加上室內交樓標準沒有梗房及地板,廚廁室內裝飾也非常落伍,只得白色瓷磚(公屋)或啡色瓷磚(居屋);比起廣州、澳門及新加坡的公共房屋的有梗房、有地磚、廚廁採用顏色瓷磚比較,明顯落後。而新加坡組屋單位面積平均達90平方米,澳門社會房屋及經濟房屋單位面積有60平方米,比香港公共房屋的設計大得多。
被指打壓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初選
就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民主派進行初選,有多達61萬人投票。「選舉觀察計劃」就民主派初選發表觀察報告。報告指,根據國際標準,用於評估初選投票是否公正的33個項目中,22個表現被評為「令人滿意」,但報告同時批評,民政事務總署、房屋署積極打壓,阻礙議員辦事處成為投票站。另外有72個票站曾被警員查問或有警員在站外拍照,位處公共屋邨的票站被房屋署職員「路經拍照」亦相當普遍。報告又呼籲,北京停止用涉違國安法打擊初選,製造寒蟬效應,阻礙市民參與合法公共活動。[19][20]
未有正視清潔工墮垃圾槽致命意外
2010年,大埔大元邨發生清潔工墮槽意外,房委會表示在2011年為公共租住屋邨進行改善槽口工程。而勞工處指其掌握的資料,指所有公共屋邨的垃圾槽符合規例要求。不過到2017年,馬鞍山錦泰苑發生清潔工墮槽死亡意外,勞工處在2018年5月去信予居屋及租置屋的業主立案法團及物業管理公司,敦促儘快改善垃圾槽等裝置的設計,以符合《建築物(垃圾及物料回收房及垃圾槽)規例》規定,事件反映了相關的要求未有涵蓋租置計劃屋邨及居屋。雖然職業安全健康局向承辦商提供有關安全使用垃圾槽的指導、訓練及監督的建議。不過清潔工人職工會發現大多的工友均表示沒有接受相關訓練。到2021年1月,屯門山景邨一名男清潔工人墮槽死亡意外發生後,勞工處向41個垃圾槽不符標準的屋苑發出「暫時停工通知書」,不過沒有透露屋苑名單。而11年間,同類意外發生5次,奪去3人性命。有多個居屋法團就相關工程責任問題與房署角力,包括就垃圾槽設計上缺失去信房署要求跟進。不過房屋署回覆指房委會轄下樓宇獲豁免於《建築物條例》,毋須跟從規定。而獨立審查組不會追溯現有建築物是否符合法規,因此垃圾槽口不涉及錯誤設計問題。申訴專員公署亦認同房委會說法。[21]清潔工人職工會批評房委會及房屋署失職,未有正視問題,要求試行以升降機收集垃圾和盡快巡查所有公營房屋,並訓練清潔工人安全使用垃圾槽。[22]
相關參見
參考文獻與備註
- ^ 房委會. 房委會. https://www.housingauthority.gov.hk/tc/about-us/index.html. 房委會. [2018-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9). 外部連結存在於
|website=
(幫助) - ^ 存档副本 (PDF). [2007-11-1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4-11-17).
- ^ 天富苑樓宇地基加固工程. [2007-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23).
- ^ 短樁事件. [2007-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3-05).
- ^ 天水圍剩餘居屋單位銷售及提供額外延長十年結構安全保證. [2007-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1).
- ^ 房屋署園林建築師行為失當罪成. [2007-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12).
- ^ [1][永久失效連結]
- ^ 「短樁案」重審兩人認罪各判囚四年八個月. [2007-1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29).
- ^ 總屋宇裝備工程師貪污 重審後判囚六年
- ^ 房署將海泥循環再造成建築填料及磚頭. [2022-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7).
- ^ 海泥循環再造可作為建築填料及磚頭. [2020-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2).
- ^ 啟德海泥廢料再造製環保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星島日報》 2012年12月27日
- ^ 海泥再造磚用番喺啟德 《明報》 2012年12月27日
- ^ 全球首創海泥磚 啟德建公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東方日報》 2012年12月27日
- ^ G.N. 3056 of 1973.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973-11-30, 115: p.4540.
- ^ 梁少儀. 建築師學會冀公屋融創意. 大公報. 2015-01-05 [2017-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0).
- ^ 公屋被迫遷戶關注組. 強烈反對「構件式單位設計」, (PDF). 2015-07-06 [2017-04-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4-10).
- ^ 香港要下決心 不要任由下一代的住屋質素倒退 (PDF). 明報. 2010-08-20 [2017-04-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12-30).
- ^ 初選三成票站遭警查拍照 觀察報告︰民政、房署配合打壓合法投票. [2020-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3).
- ^ 【泛民初選】「選舉觀察計劃」報告:政府打壓 三成票站遭警查問拍照. [2020-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4).
- ^ 鄭靖而. 【奪命垃圾槽】全港屋苑兩年前被要求改細槽口 至今兩成未完工、41屋苑不符標準現停用 有法團與房署爭拗工程費責任. 眾新聞. 2021-02-16 [2021-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3).
- ^ 垃圾槽傷亡意外頻生 房委會房屋署失職 難辭其咎. 獨立媒體. 2021-02-06 [2021-0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1).
外部連結
|
於1973年4月成立 原因:由徙置事務處及市政總署轄下的相關部門合併而成 | ![]() 1973 - 1997 | 繼任:![]() |
前任:![]() | ![]() | 已廢止 原因:房屋署與房屋局合併成為房屋及規劃地政局 |
前任:![]() | ![]() | 已廢止 原因:改名為房屋署 |
前任:![]() | ![]() |
#
- 1823電話中心
- 1973年香港
- 1982年香港
- 1988年香港
- 2000年香港
- 2011年5月香港
- 2011年香港僭建風波
- 2015年2月香港
- 2015年5月香港
- 2015年7月香港
- 2015年香港
- 2015年香港食水管道含重金屬超標事件
- 2016年及2017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 2016年良景邨小販衝突事件
- 2016年香港
- 2018年香港
- 2019冠狀病毒病香港疫情相關安排
- 201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 2020年香港立法會選舉
- D100
- HD
- 丁葉燕薇
- 上水石湖新村警民衝突
-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小學
- 亞視新聞
- 何文田邨
- 佳翠苑
- 保護證人組
- 元州 (選區)
- 元州及蘇屋
- 公共屋邨連環劫殺老婦案
- 公民黨 (香港)
- 冬菇亭
- 凌晨一吻
- 利益
- 前亞視新聞人員列表
- 劉青 (香港)
- 北角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 區歲樂
- 十年建屋計劃
- 友愛街市
- 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過程 (2020年7月)
- 吸煙(公眾衛生)條例
- 周守信
- 和田邨
- 和記大廈
- 啟新道
- 啟晴邨
- 啟晴邨槍擊案
- 啟業邨
- 善明邨
-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
- 嘉諾撒聖心書院
- 四季大廈
- 回魂夜 (1995年電影)
- 圓洲角短樁案
- 土木工程拓展署大樓
- 地區管理委員會
- 坪石公共圖書館
- 坪石邨
- 大磡村
- 大窩口邨
- 大興邨
- 天主教新民書院
- 天水圍新市鎮
- 始創中心
- 學苑
- 安老事務委員會
- 安達臣道發展計劃
- 家是香港
- 容偉雄
- 寶田邨
- 寶石湖邨
- 小販管理隊
- 屏欣苑
- 帝怡
- 平山石礦場
- 幸福 (選區)
- 廉政公署 (香港)
- 廉政行動2007
- 建造業議會 (香港)
- 張松枝
- 張雲正
- 彩園邨
- 彩明商場
- 彩禧路公園
- 彩興路
- 彩雲邨
- 循道中學
- 愛定商場
- 愛民邨
- 懲教署中途宿舍
- 懲教署越南船民羈留中心
- 房屋局 (香港)
- 振華苑
- 政務主任
- 新界區專線小巴412線
- 新福港
- 旺角區議會
- 明德邨
- 景林邨
- 景泰苑
- 暉明邨
- 有線寬頻爭議
- 朗屏邨
- 李國彬
- 李學儒
- 李栢儉
- 東京街
- 東涌新市鎮
- 東華三院蔡榮星小學
- 東頭平房區
- 林瑞麟
- 林穎彤
- 梨木樹天主教小學
- 梨木樹邨
- 楊德強
- 樂富站
- 樂富遊樂場
- 橫洲 (元朗)
- 橫頭磡
- 欣安邨
- 水泉澳
- 水泉澳邨
- 湛保庶
- 潘佩璆
- 烈火雄心3
- 煲蠟
- 牛頭角下邨
- 牛頭角市政大廈
- 獻主會溥仁小學
- 王䓪鳴
- 王天予
- 王岸然
- 瓊軒苑
- 申訴專員公署
- 白田邨
- 皇后山邨
- 石圍角邨
- 石排灣 (香港仔)
- 石硤尾公共圖書館
- 石硤尾大火
- 石硤尾邨
- 石硤尾邨美映樓爆炸事件
- 禁煙
- 秀茂坪邨
- 租者置其屋計劃
- 第一手真相
- 羅嘉玲
- 羅富國教育學院
- 羅范椒芬
- 美東邨
- 美荷樓
- 聖公會聖約翰曾肇添小學
- 聶世蘭
- 聽障人士職業支援及社會服務中心
- 聾女美華事件
- 艾華士
- 荃灣官立中學
- 荃灣官立工業中學
- 荔景邨
- 菁田邨
- 華富邨
- 華廈邨
- 華樂庭
- 葉榮
- 董建華
- 葵盛邨
- 葵芳邨
- 蔡敏君
- 藍田(北)巴士總站
- 蘇屋 (選區)
- 蘇屋邨
- 衛民村
- 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
- 西貢中轉房屋
- 觀塘區議會
- 觀塘紀律部隊宿舍
- 謝妙儀
- 謝清海
- 謝潔泳
- 譚榮邦
- 赤柱監獄
- 迷 (無綫電視劇)
- 連記表行
- 郭亞女事件
- 郭家強
- 郭必錚
- 郭永健
- 鄔勵德
- 鄔滿海
-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校友列表
- 鄭健
- 鄭經翰
- 鄭青雲
- 鉛中毒
- 鍾麗幗
- 長沙灣站
- 長發廣場
-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
- 長遠房屋策略諮詢委員會
- 陳佩珊
- 陳健康事件
- 陳奕迅
- 陳炳輝
- 陳裘大
- 雲漢邨
- 電梯
- 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
- 食物環境衞生署
- 香港2006年10月
- 香港2006年11月
- 香港2007年1月
- 香港2007年5月
- 香港2007年9月
- 香港2008年8月
- 香港2010年11月
- 香港公共屋邨
- 香港公務員
- 香港商業電台續牌風波
- 香港大事記
-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
- 香港差餉
- 香港年宵市場
- 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
- 香港控煙情況
-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 香港政府憲報
- 香港教育大學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常任秘書長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組織架構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首長
-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1屆區議會補選
- 香港社區會堂
- 香港立法會
- 香港立法會委員會
- 香港街市
- 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學校
- 馬鞍山海濱長廊
- 駿洋邨
- 麗翠苑
- 麥理浩
- 麥靖宇
- 黃保華
- 黃大仙 (香港地方)
- 黃大仙中心
- 黃大仙公共圖書館
- 黃智祖
- 黃色經濟圈
- 黎明慈善及公益活動列表
- 黎陳芷娟
- 龍田邨
- 龍耳
- 龍興公共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