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州,中國古代的州。
西魏廢帝(553年)以南秦州改名,治所在洛谷城(今甘肅省西和縣南洛谷)。轄境約相當今甘肅省禮縣、西和等縣地。隋朝時,移治上祿縣(今禮縣南)。大業三年(607年)改漢陽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復改成州。唐初屬隴右道。轄境約相當今甘肅省禮縣、西和、成縣等縣地。天寶元年(742年)改為同谷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成州。寶應元年(762年)地入吐蕃。貞元五年(789年)置行成州於同谷縣西界泥公山。咸通十三年(872年)復置州。後定治同谷縣(今甘肅省成縣)。
五代梁開平初改為汶州。後唐同光三年(925年)復舊名。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升為同慶府。北宋屬秦鳳路,南宋屬利州路。轄境約相當今甘肅省成縣。元復降同慶府為成州,並省同谷縣入州。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降為成縣。
隋朝行政區劃變遷[1] |
區分 | 開皇元年 | 區分 | 大業三年 |
州 | 成州 | 郡 | 漢陽郡 |
郡 | 仇池郡 | 長道郡 | 縣 | 上祿縣 潭水縣 長道縣 |
縣 | 倉泉縣 潭水縣 | 長道縣 漢陽縣 |
- 唐朝成州刺史
- 獨孤開遠(633年—634年)
- 杜崇胤(貞觀年間)
- 韋琬(682年)
- 豆盧仁業(高宗時)
- 王敬忠(高宗時)
- 周行謇(高宗武周時)
- 裴守真(長壽年間)
- 長孫淑(武周時)
- 姚恭(開元年間)
- 於抱誠(開元年間)
- 韋某(756年—757年,同谷郡太守)
- 程某(乾元年間)
- 王某(上元年間)
- 姚成節(元和末年)
- 郭磻(咸通年間)
- 劉崇魯(890年)
- 竹文晟(大順年間)[2]
| | | | | | |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後梁 龍德三年( 923年)、後唐 清泰三年(936年)、後晉 天福十一年( 946年)、後漢 乾祐三年(950年)、後周 顯德六年(959年)各政權實領的節度使及府、州、軍。曾置後廢、改名、改隸他區或為他國勢力所佔領者,於字中以劃線表示。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節度使、府、州,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在前標明曾用名稱。 | |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