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府
河南開封府
開封包公祠
北宋開封府印
開封府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首府名,治所位於今河南省開封市境內,管轄範圍達今許昌市、鄭州市、新鄉市、周口市境。
歷史
北宋時開封府是京畿路下轄唯一的州府,府城為京城,稱東京汴梁。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在開封府設立京畿路。金國統治時開封府為南京路首府。
明朝洪武元年五月,以汴梁路改開封府,八月建北京。洪武十一年,京罷[1]。明、清兩代開封府均為河南省省會。清代,開封府考評:沖,繁,疲,難[2]。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廢除開封府。
行政區劃
明朝洪武中,開封縣併入祥符縣。終明一朝,開封府領四州、三十縣:祥符縣、陳留縣、杞縣、通許縣、太康縣、尉氏縣、洧川縣、鄢陵縣、扶溝縣、中牟縣、陽武縣、原武縣、封丘縣、延津縣、蘭陽縣、儀封縣、新鄭縣、陳州(領商水縣、西華縣、項城縣、沈丘縣)、許州(領臨潁縣、襄城縣、郾城縣、長葛縣)、禹州(領密縣)、鄭州(領滎陽縣、滎澤縣、河陰縣、汜水縣)[1]。
清初仍領四州,三十縣。雍正二年(1724年),陳州、許州、鄭州、禹州升為直隸州,割十四縣隸之。延津縣、原武縣改屬衛輝府、懷慶府。乾隆中,禹州及密縣、新鄭縣還隸開封府;省河陰縣;陽武縣、封丘且屬懷慶府、衛輝府;儀封縣升為儀封廳,後亦省。終清一朝,開封府領一州、十一縣:祥符縣、陳留縣、杞縣、通許縣、尉氏縣、洧川縣、鄢陵縣、中牟縣、蘭封縣、禹州、密縣、新鄭縣[2]。
府尹

開封府著名府尹「包拯」
府衙
又稱南衙[4]。近代,開封府衙依照北宋李誡的《營造法式》被重建,府址位於包公湖東湖北岸,占地60餘畝,建築面積達1.36萬平方米[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延伸閱讀
|
|
|
|
|
|
#
- 1234年
- 丁思孔
- 三侠五义
- 东明县
- 中国伊斯兰教史
-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 中都之战
- 乔行简
- 五代官制
- 仆散毅夫
- 仆散端
- 任中师
- 任中正
- 任布
- 伍可受
- 侯應琛
- 元绛
- 全子才
- 冯士元
- 冷青
- 刘彦宗
- 刘逵
- 刘齐
- 前首都列表
- 劉承勳
- 劉晞
- 劉詔
- 劉調羹
- 劉豫
- 劉銖
- 北京 (消歧义)
- 北清真寺
- 南京路 (金朝)
- 卢圻
- 原阳县
- 司马光
- 合肥市
- 后周
- 后晋
- 向宗回
- 向拱
- 向敏中
- 向滈
- 吕公弼
- 吴益
- 周起 (宋朝)
- 咸丰钱
- 唐括安礼
- 商丘市
-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堵天顏
- 大名府故城
- 太原保卫战 (宋朝)
- 姚爵
- 姜遵
- 孔彦舟
- 孙固
- 孝章皇后
- 孟仁贄
- 孟學孔
- 孟明輔
- 孟玄喆
- 孟紹康
- 孫綬
- 安焘
- 宋冕 (明朝尚書)
- 宋太宗
- 宋朝
- 宋用臣
- 宋真宗
- 宋高宗
- 完顏從恪
- 完顏昂 (漢國公)
- 完顏杲 (應國公)
- 完顏琚
- 完顏瑄
- 完顏璪
- 完颜斜捻阿不
- 完颜白撒
- 完颜讹可 (曹王)
- 宝河局
- 宣武军节度使
- 寿州之战
- 尹继伦
- 屈可伸
- 崇德軍
- 崔协
- 崔淇
- 崔立
- 崔贵妃 (宋朝)
- 布延柏勒格
- 常自裕
- 平汉铁路郑州黄河桥
- 康熙通宝
- 开封 (消歧义)
- 开封之战
- 开封府 (电视剧)
- 弓省矩
- 张令铎
- 张仲愈
- 张延朗
- 张忠 (澶州总管)
- 张忠 (资州刺史)
- 张敦礼
- 张文魁 (正德进士)
- 张昪
- 张昶 (医家)
- 张淏
- 张茂实
- 张行信
- 张顺嫔 (明神宗)
- 張俊
- 張善政 (明朝)
- 張四明 (明朝)
- 張宏 (宋朝)
- 張岫
- 張惟吉
- 張時俊
- 張欒
- 張瑤 (天啟進士)
- 張瓌 (全椒)
- 張茂則
- 張觀 (宋朝)
- 張輔 (英國公)
- 張鍵 (正德進士)
- 归德府
- 後周世宗北伐
- 徐美人 (宋真宗)
- 徒单思忠 (尚书右丞)
- 徒單皇后 (金海陵王)
- 從六品
- 慎从吉
- 成勇
- 成穆皇后
- 扎拉豐阿 (蒙古進士)
- 承宣布政使司
- 斜卯阿里
- 新密市
- 明朝王府
- 明朝行政區劃
- 昭淑贵妃
- 晁宗悫
- 曹湜
- 曾公亮
- 曾孝宽
- 曾省信
- 朱在䤝
- 朱有熹
- 朱朝㙓
- 朱橚
- 李从庆
- 李从镒
- 李兆珍
- 李周 (五代)
- 李宗勉
- 李志學 (正德進士)
- 李敬嫔 (嘉靖帝)
- 李榮嬪
- 李濬 (宋朝)
- 李神祐
- 李神福 (宋朝)
- 李穀 (宋朝)
- 李穆 (北宋)
- 李精白
- 李緯 (鈞州)
- 李繼忠
- 李继和 (宦官)
- 李继捧
- 李继隆
- 李聖天
- 李肃 (北宋)
- 李行志 (明朝)
- 李谘
- 李革 (金朝)
- 杜建徽
- 杜昌
- 杨伟 (宋朝)
- 杨刘之战
- 板子讹可
- 栗毓美
- 梁廷翰
- 楊士魁
- 楊察
- 楊師璠
- 楊鎮原
- 楚衍
- 楼炤
- 正七品
- 武仙
- 毛文龙
- 沈倫
- 沈括
- 河北大学“10·16”交通肇事案
- 河南历史
- 河南省 (清朝)
- 河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洛阳历史
- 浚仪县 (秦国)
- 淮阳区
- 清代造币机构列表
- 温益
- 潘士秀
- 潘惟吉
- 濮文暹
- 焦作市
- 燭影斧聲
- 王中正
- 王仔昔
- 王侁
- 王博文 (宋朝)
- 王好善
- 王守恩
- 王安礼
- 王德 (宋朝)
- 王曙 (宋朝)
- 王松 (五代)
- 王玉 (明朝宦官)
- 王瑊
- 王畴
- 王益柔
- 王素 (北宋)
- 王繼忠
- 王老志
- 王襄 (宋朝)
- 王逈
- 王運昌
- 王選 (嘉靖進士)
- 王𤫉
- 甘婷婷
- 田況
- 申廷譔
- 界首市
- 盛度
- 睢县
- 睢州 (金朝)
- 石保吉
- 石敢当之雄峙天东
- 石敬贇
- 石熙载
- 石盞女魯歡
- 祖无择
- 祥符区
- 禹好善
- 程戡
- 程昉
- 程琳 (北宋)
- 突厥语民族政权列表
- 窝阔台
- 窦偁
- 符彥饒
- 管城回族区
- 维扬之变
- 耶律倍
- 耶律天德
- 耿南仲
- 聂昌
- 胡宗愈
- 胡繼先
- 苏椿 (金朝)
- 苏颂
- 荥阳市
- 莒国长公主
- 萧平 (明朝宦官)
- 萧庆
- 蒲鮮萬奴
- 蔡懋
- 蔡翛
- 蔣之奇
- 薛塔剌海
- 薛居正
- 蘇守範
- 蘇繼歐
- 行在
- 衛紹欽
- 複都制
- 許可徵
- 許廷弼
- 许将
- 費庚吉
- 賀令圖
- 賀從勖
- 賈昌齡
- 賈琰
- 贾宪
- 赤盞合喜
- 赤盞暉
- 赵稹
- 赵野
- 赵颢
- 趙時熙
- 趙槩
- 趙翀
- 辛自修
- 辽世宗
- 邓保吉
- 邢煥
- 邵亢
- 邵大业
- 郑州行政沿革
- 郑绅
- 郑闻
- 郑雍
- 郭仲荀
- 郭天信
- 郭奉超
- 郭守文
- 郭师禹
- 郭瑊
- 郭贽
- 都指挥使司
- 鄭二陽
- 金德陵
- 金明池
- 金朝
- 金朝官制
- 錢昱 (吳越國)
- 钱弘仪
- 钱惟濬
- 长垣市
- 開歸陳許鄭道
- 閻夢夔
- 閻文應
- 閻暖
- 閻邦寧
- 阳城、滹沱之战
- 阿厮兰汉
- 陇拶
- 陳希亮
- 陳文顗
- 陳甲 (萬曆進士)
- 陳省華
- 陳衍 (宦官)
- 雍正通宝
- 霍彦威
- 靖康之变
- 韋安禮
- 韋淵
- 韓絳
- 韓資正
- 韩世忠
- 韩令坤
- 韩国华
- 韩琦
- 韩肖胄
- 颍昌之战
- 馬如周
- 馬季良
- 馮汝驥
- 高保寅
- 高保绅
- 高叔嗣
- 高斗光
- 魚侃
- 黃巢之亂
- 黄保仪
- 鼓楼区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