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府
![]() 福建歷史系列條目 | ||||||||
---|---|---|---|---|---|---|---|---|
史前福建 曇石山文化 七閩 · 古閩人 · 閩越人 | ||||||||
閩越 334 BC – 111 BC 秦 閩中郡 222 BC – 209 BC | ||||||||
兩漢 揚州刺史部 會稽郡 | ||||||||
孫吳 揚州 會稽郡 會稽南部都尉 建安郡 | ||||||||
兩晉、南朝 揚州 江州 陳氏政權 550 – 564 閩州 557 – 564 豐州 建安郡 晉安郡 南安郡 | ||||||||
隋唐 江南道 嶺南道 江南東道 福建道 建州 泉州 (711年前) 閩州 福州 武榮州 泉州 (711年後) 漳州 汀州 長樂郡 建安郡 清源郡 漳浦郡 臨汀郡 福建觀察使 威武軍(王氏政權) 893 – 909 | ||||||||
閩 909 – 945 福州 長樂府 932 – 945 泉州 漳州 汀州 建州 鎮安軍 941 鎮武軍 941 – 943 鏞州 鐔州 殷 943 – 945 建州 鏞州 鐔州 威武軍(李仁達政權) 945 – 947 清源軍 949 – 978 泉州 南州 漳州 南唐 永安軍 945 – 956 忠義軍 956 – 976 吳越 威武軍 947 – 951,977 – 978 彰武軍 951 – 977 | ||||||||
兩宋 福建路 985 – 1278 福州 建州 泉州 漳州 汀州 南劍州 邵武軍 興化軍 建寧軍 建寧府 福安府 興安州 | ||||||||
元 泉州行宣慰司 福建等處行中書省 泉州分省 建寧分省 興化分省 泉州行中書省 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福建道宣慰司 江浙等處行中書省 福建平海等處行中書省 福建江西等處行中書省 亦思巴奚政權 1357 – 1366 | ||||||||
明 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1376 – 1646 南明 隆武政權 1645 – 1646 明鄭政權 1646 – 1680 | ||||||||
清 福建省 1647 – 1911 耿精忠政權 1674 – 1676 廈門英租界 1852 – 1930 鼓浪嶼公共租界 1902 – 1943 |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 福建省 1912 – 1949 閩南護法區 1918 – 1920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閩西特區 1930 – 1932 福建省 1932 – 1935 閩浙贛省 1932 – 1935 中華共和國 1933 – 1934 福州特別市 廈門特別市 閩海省 興泉省 龍汀省 延建省 現狀 1949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 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馬地區) |
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原建州升為建寧府。 元朝時為建寧路,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為建寧府。下領八縣:建安縣、甌寧縣、建陽縣、崇安縣、浦城縣、松谿縣、政和縣、壽寧縣[1]。清朝時,評價:衝,繁。隸延建邵道。雍正十二年(1734年),割壽寧縣屬福寧府。領七縣:建安縣、甌寧縣、建陽縣、崇安縣、浦城縣、松溪縣、政和縣[2]。民國初年,全國廢府州廳改縣,廢。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
|
|
|
![]() | 這是一篇關於福建行政區劃的小作品。你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
#
- 丁侃
- 万金镛
- 三山志
- 中華民國福建省二級行政區列表
- 乐陵市
- 伍士望
- 何梦然
- 傅以禮
- 傅嘉年
- 傅家瑞
- 光緒六年庚辰科貢士進士列表
- 光緒十二年丙戌科貢士進士列表
- 兴化府
- 兴安州 (南宋)
- 凌广赤
- 凌文献
- 刘佃
- 刘增
- 刘玉璋
- 刘芳标
- 劉孔敬
- 劉得 (建文進士)
- 劉復 (洪武進士)
- 劉紹灝
- 劉翊宸
- 劉鉞 (正統進士)
- 匡顯
- 区越
- 单焘
- 南安郡 (南梁)
- 南平市
- 南平縣
- 叚冠
- 史宇之
- 史常
- 史曾期
- 吕大云
- 吳光悅
- 吳國倫
- 吳春
- 吴开应
- 呂佺孫
- 周揆源
- 周昌儒
- 唆都
- 嘉恒
- 夏之中
- 夏玉麟
- 姚士藟
- 姚文燮
- 姜朝俊
- 孔斯和
- 孙临
- 孙亶
- 孙裔昌
- 孟學孔
- 季本
- 宋慈
- 宋滋蓍
- 宋滋蘭
- 宝康
- 尹济源
- 平閩十八洞
- 延平府
- 建宁
- 建寧羅馬字
- 建州 (唐朝)
- 建瓯城墙
- 建瓯市
- 建瓯话
- 建窑
- 建阳区
- 建阳县 (福建省)
- 张元玘
- 张文麟
- 张桐照
- 张正 (政治人物)
- 张瑛 (建德人)
- 张翔凤
- 张调鼎
- 张鉴 (嘉靖进士)
- 張⿰土𭻾
- 張和 (洪武進士)
- 張大命
- 張大輪
- 張宏 (明朝知縣)
- 張文貞
- 張明 (嘉靖進士)
- 張淳 (隆慶進士)
- 張澂
- 張素養
- 張貴 (洪武進士)
- 張邦教 (萬曆進士)
- 彭崑
- 彭福 (永樂進士)
- 徐士俊
- 徐大任
- 徐子玉
- 徐德峻
- 徐景麟
- 徐永周
- 徐秋鹗
- 徐萃
- 徐铭砚
- 恩瑞
- 挑幡
- 方尚恂
- 於珇
- 明朝吏部尚書
- 明朝浙閩民變
- 明朝行政區劃
- 景春
- 曹当勉
- 曹文
- 曾会
- 曾六德
- 朱光宗
- 朱奎 (明朝)
- 朱常湖
- 朱權
- 朱殿魁
- 朱汝器
- 朱熹
- 朱由榛
- 朱鑑 (弘治進士)
- 李倓 (清朝)
- 李儒 (正德進士)
- 李吉言
- 李嗣鄴
- 李增 (洪武進士)
- 李日煒
- 李汝霖 (康熙进士)
- 李濬 (洪武進士)
- 李瑀 (建文进士)
- 李默 (正德進士)
- 杜琮 (明朝)
- 来谦鸣
- 杭州府
- 林与泗
- 林元德
- 林存
- 柯元芳
- 梁克家
- 梁钰
- 楊士倧
- 楊旦 (弘治進士)
- 楊易
- 楊榮
- 楊百朋
- 武夷君
- 武夷山市
- 段汝霖
- 殷 (五代十国)
- 毛協恭
- 汀州府
- 江士英
- 江觀 (洪武進士)
- 江貞
- 江銕
- 沈榮勳
- 沈瀚 (成化進士)
- 沈鯉
- 沐英
- 泉州 (景云)
- 泉州 (隋朝)
- 泉州府
- 浦镛
- 漳州 (古代)
- 漳州府
- 潘沂
- 潘賜
- 潘鵬雲
- 潛藩升府
- 潮阳历代进士列表
- 王一鹗
- 王伯大
- 王公哲
- 王加封
- 王华洽
- 王善继
- 王嘉賓 (清朝)
- 王堉时
- 王山若
- 王惟询
- 王應詔
- 王正思
- 王獻吉
- 王貴 (清朝)
- 王遂 (宋朝)
- 田忠
- 白曾煜
- 石文器
- 社倉
- 福州 (福建路)
- 福州上下杭
- 福州市政委员会
- 福州府
- 福建政府
- 福建省 (1912年-1949年)
- 福建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福建省 (中華民國)
- 福建省 (清朝)
- 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
- 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 福建行都指挥使司
- 程仕
- 程嘉祐
- 程祖福
- 程秀民
- 程賜
- 章廷楷
- 童英
- 總兵
- 练氏夫人
- 缪寿恒
- 缪晖吉
- 罗文宝
- 罗柔
- 羅寅
- 翁德 (明朝人物)
- 胡應嘉
- 胡格
- 胡榘
- 胡瑛 (成化進士)
- 臧琮
- 芮麟
- 范承训
- 范朗
- 莊令翼
- 莊年
- 萬培因
- 葉復
- 葉耀 (明朝)
- 葉規
- 董謙吉
- 蒋斯岱
- 蒋科 (明朝)
- 蒋蘅
- 蔡曾源 (光緒進士)
- 蔣元樞
- 蘇泰 (官員)
- 衢州府
- 許孟卿
- 詹易
- 詹珪
- 謝家樹
- 謝枋得
- 謝紹芳
- 譚垣
- 譚子英
- 许天赠
- 谌昌绪
- 谢上箴
- 谢启华
- 谢祖悌
- 谢阶
- 豐州 (福建)
- 费愚
- 贺沈
- 赵一韩
- 赵以夫
- 趙范 (南宋)
- 連均
- 邓菽原
- 邵廉
- 郑丙
- 郑塘
- 郑性之
- 郭子章
- 都指挥使司
- 鄧傳安
- 鄭輔
- 錢嶫
- 钱震泷
- 锡珠
- 长乐郡 (唐朝)
- 閩中郡
- 閩南文化
- 闽北语
- 闽南民系
- 闽西革命根据地
- 闽赣省
- 陆宁
- 陈儒 (万历进士)
- 陈士荣
- 陈瑫
- 陳世埈
- 陳丹 (明朝)
- 陳俊千
- 陳國鑰
- 陳圭 (進士)
- 陳季芳 (永樂進士)
- 陳淇
- 陳玉友
- 陳禎 (嘉靖進士)
- 陳綬 (建文進士)
- 陶紹景
- 雷吉生
- 韓士望
- 馬來西亞華人
- 馬鳴鑣
- 马廷献
- 高晉翰
- 高簡 (膠州)
- 高遐年
- 魏濬 (萬曆甲辰進士)
- 鲁仁杰
- 鲍复相
- 黃仲芳
- 黃大鵬
- 黃彬 (清朝)
- 黃永祈
- 黄三八郎
- 龐塏
- 龔可楷
- 龚承荐
- 龚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