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務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於1984年12月15日批准建立,12月28日奠基。由西區、東區、永和經濟區(廣州台商投資區)和廣州科學城四個分區構成,面積為88.77平方公里。其管理機構為廣州市人民政府下屬的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目前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廣州出口加工區實行的是三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體制;2002年6月7日廣州保稅區併入;2003年5月至2005年蘿崗區成立前,白雲區蘿崗街道行政事務由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管理。

地理位置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廣州市的東部,穗港澳黃金三角洲的中心地帶,東南、西南與東莞市、廣州市番禺區隔江相望,陸路與增城市、廣州市黃埔區、白雲區、天河區相鄰。至2000年底,廣州開發區規劃面積已由1984年的9.6平方公里擴大到88.77平方公里,分成西區東區(出口加工區)、永和經濟區(廣州台商投資區)和廣州科學城4個區域。

西區

西區位於黃埔新港、珠江與東江和橫河交匯的三角地帶,規劃面積9.6平方公里。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建設,西區已發展成為配套設施完備的成熟工業園區。

東區

東區(出口加工區)位於廣州市黃埔區南崗鎮東部,廣州開發區西區北面,由南片和北片構成。廣州開發區原規劃面積為9.6平方公里,因黃埔新港及珠江、東江各碼頭港區以及大蚝洲島共占去廣州開發區3平方公里的規劃用地,廣州開發區實際可開發的面積只有6.6平方公里,為解決用地不足的問題,廣州開發區向國務院提出置換3平方公里土地的要求。1992年,經國務院正式批准同意置換3平方公里土地,發展成東區。1992年廣州市政府決定將雲埔工業區中的4平方公里土地委託廣州開發區進行開發管理,發展成為現在的東區北片。1995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將東區劃歸廣州開發區全面管理,東區總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2000年4月,國務院批准廣州設立出口加工區,設立於廣州開發區東區南片。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廣州出口加工區於2001年3月30日正式揭牌,首期90萬平方米正式封關運營。

永和經濟區

永和經濟區(廣州市台商投資區)位於增城市永和鎮,於1993年經廣州市政府批准成立,規劃面積34.7平方公里。1995年,廣州市政府決定以永和經濟區為載體設立廣州市台商投資區。同年,廣東省政府正式批准永和經濟區由廣州開發區統一開發和管理。永和開發區「永和」二字取自當年台北縣永和市(今新北市永和區),因許多台灣企業在永和發家立業,故廣東省政府1993年在廣州增城設立「永和區」,永和經濟區位於區內。

廣州科學城

廣州科學城位於廣州市區東北部白雲生態保護區邊緣,距市中心約10公里,於1998年12月28日奠基,規劃面積37.47平方公里。

參見

連結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