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州
北朝西魏文帝元寶炬於大統十年(544年)始置,治所在溢樂縣(原臨洮縣),因縣南一里有岷山,故名。轄今岷縣、宕昌一帶。其後時廢時設,至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改臨洮郡置岷州,復溢樂縣名並為州治。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吐蕃攻陷岷州,直至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熙河之役」期間復歸中原王朝統屬。南宋初曾改名西和州。元代設岷州,為脫思麻路治所。明代設岷州衛轄於陝西都司。岷州為今岷縣一帶的行政區劃名稱沿用至1913年,後改稱岷縣。
隋朝行政區劃變遷[1] | |||||||||||
---|---|---|---|---|---|---|---|---|---|---|---|
區分 | 開皇元年 | 區分 | 大業3年 | ||||||||
州 | 洮州 | 疊州 | 弘州 | 旭州 | 岷州 | 郡 | 臨洮郡 | ||||
郡 | 洮陽郡 | 博陵郡 | 西疆郡 | 開遠郡 | 河浜郡 | 通義郡 | 廣恩郡 | 同和郡 | 祐川郡 | 縣 | 美相縣 臨潭縣 疊川縣 合川縣 歸政縣 洮源縣 洮陽縣 臨洮縣 和政縣 當夷縣 |
縣 | 美相縣 洮陽縣 汎潭縣 | 博陵縣 寧人縣 | 疊川縣 合川縣 樂川縣 | - | - | 金城縣 | 廣恩縣 | 溢樂縣 和政縣 當夷縣 | 基城縣 |
- 唐代岷州刺史
- 李普定(高祖武德初年)
- 李長卿(622年,總管)
- 李道彥(628年,都督)
- 劉師立(631年—632年,都督)
- 李道彥(634年—635年,都督)
- 高甑生(635年,都督)
- 王有方(高宗龍朔麟德年間)
- 陸仁儉(679年—683年)
- 杜仁則(高宗年間)
- 李嵩(高宗武周年間)
- 陰仁協(700年)
- 陰嗣業(702年—703年)
- 周以悌(開元初年)
- 任奉國(730年)
- 於抱誠(開元年間)
- 周訥言(玄宗年間)
- 韋汪(玄宗年間)[2]
|
|
|
|
|
參考文獻
#
- 1075年
- 625年
- 丁国栋
- 七十五 (将军)
- 伏允
- 侯莫陈琼
- 傅伏
- 元定
- 光緒十六年庚寅恩科貢士進士列表
- 劉錡
- 北周行政區劃
- 南北朝行政區劃
- 和政郡
- 唐朝行政区划
- 基督教宣道會
- 大同巡撫
- 娘子军
- 宋朝
- 宋神宗
- 宋茶
- 宕州
- 定羌城之战
- 富平之战
- 尹世彩
- 岷州之战
- 巩昌府
- 弘化寺
- 張勇 (明末清初)
- 於敖
- 昌平巡撫
- 明朝王府
- 明朝與吐蕃關係史
- 明朝藩王列表 (太祖系)
- 易州巡撫
- 朱楩
- 朱識𨩴
- 李包
- 楊武通
- 洮城郡
- 清朝解元列表
- 熙河路 (熙宁)
- 熙河開邊
- 狼渡草原
- 王刚中
- 瑚松額
- 甘肅省 (中華民國)
- 甘肅省 (清朝)
- 田弘
- 祐川县
- 祐州 (金朝)
- 种谔
- 秦凤路
- 秦州都督府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 花儿
- 蔡挺
- 西魏行政區劃
- 赤松德贊
- 辛公义
- 遼東巡撫
- 鄯州之战
- 铁州 (元朝)
- 长征
- 陇右
- 陇右节度使
- 陇右道
- 陈訚 (扬州人)
- 马三宝 (唐朝)
- 黃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