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電影節
威尼斯雙年展國際電影藝術展 | |
---|---|
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ella Biennale di Venezia | |
![]() | |
日期 | 1932年8月6日 |
地點 | 威尼斯利多島 45°24′22″N 12°22′02″E / 45.405975°N 12.36729°E |
國家或地區 | ![]() |
獎勵 | 金獅獎等 |
首次頒發 | 1932年 |
最近頒發 | 2021年 |
官方網站 | 威尼斯國際影展官方網站 |

威尼斯雙年展國際電影藝術展(義大利語:Mostra Internazionale d'Arte Cinematografica della Biennale di Venezia;英語: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inematographic Art of the Venice Biennale),也曾被稱為「威尼斯影展」(Venice Film Festival)或「威尼斯國際影展」(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國際上最古老的影展,同時也是與坎城影展、柏林影展齊名的「世界三大影展」。 「三大影展」因給予創作者通過電影表達其藝術自由的態度而享譽國際。
威尼斯影展於1932年在義大利的威尼斯創立,是威尼斯雙年展的一部分。威尼斯雙年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展覽之一,由威尼斯市議會在1893年4月19日設立。[4] 威尼斯雙年展的展覽內容現在已涵蓋義大利及國際範圍內的美術、建築、舞蹈、音樂、戲劇和電影。[5] 這些作品有不同的展覽經歷:國際美術展、國際當代音樂節、國際戲劇節、國際建築展、國際當代舞蹈節、國際兒童嘉年華和年度威尼斯影展,而威尼斯影展是這些展覽中最為出名的。
威尼斯影展於每年的8月下旬到9月初在威尼斯潟湖內的利多島上舉行,而主要的放映活動則集中在馬可尼海濱(Lungomare Marconi)的威尼斯電影宮。威尼斯影展依然是目前國際上最受歡迎和發展速度最快的影展之一。[6]
影展歷史
在1930年代,義大利政府和國民都對電影產生了濃厚興趣。在義大利人用於文化和體育方面的開支中,電影成了主要的支出項。[7] 由於當時在義大利播放的電影多為美國電影,這導致義大利政府想參與電影產業並希望藉此向人們展示義大利的大眾文化。[8] 基於這點考慮,威尼斯影展由朱塞佩·沃爾皮、盧西亞洛·德·費奧(Luciano de Feo)和安東尼奧·馬拉尼(Antonio Maraini)於1932年創立。[8]
管理人員
威尼斯雙年展主席在雙年展的合作贊助夥伴、公共當局和媒體前代表雙年展,該職位由義大利文化遺產部任命。現任主席為保羅·巴拉特;他在1998年至2002年期間也擔任過該職位。
總監負責協調威尼斯影展所有活動,由威尼斯雙年展主席選出並代表其行事。現任總監阿爾貝托·巴貝拉(Alberto Barbera)於2011年上任;他也曾是1999年至2002年期間的影展總監。
任職年限 | 總監人選 | |
---|---|---|
中文譯名 | 原名 | |
2011年迄今 | 阿爾貝托·巴貝拉 | Alberto Barbera |
2004年-2011年 | 馬可·穆勒 | Marco Müller |
2002年-2004年 | 莫里茨·德·哈德爾登 | Moritz de Hadeln |
1999年-2002年 | 阿爾貝托·巴貝拉 | Alberto Barbera |
1996年-1999年 | 菲利斯·勞達德 | Felice Laudadio |
1992年-1996年 | 吉洛·彭特卡沃 | Gillo Pontecorvo |
1987年-1992年 | 吉列爾莫·畢拉吉 | Guglielmo Biraghi |
1983年-1987年 | 吉安·盧基·隆迪 | Gian Luigi Rondi |
1979年-1983年 | 卡洛·利扎尼 | Carlo Lizzani |
現有獎項
官方競賽單元
- 金獅獎:授予官方競賽單元中的最佳影片。
- 評審團大獎:授予官方競賽單元中僅次於最佳影片的優秀影片。
- 最佳導演銀獅獎:授予官方競賽單元中的最佳導演。
- 評審團特別獎:授予官方競賽單元裡次於金獅獎及評審團大獎的優秀電影,通常會獎勵一部到兩部電影。
- 最佳劇本獎:授予給官方競賽單元裡的最佳編劇。
- 馬切洛·馬斯楚安尼獎:為紀念傑出演員馬切洛·馬斯楚安尼而設立,主要表彰在官方競賽單元裡的最佳新人演員。
- 特別獅子獎:就電影的整體效果頒發給官方競賽單元里優秀的新人導演或演員。
地平線單元
地平線單元針對所有「自定義格式」的作品開放報名,並主要關注融合在電影內表現語言的發展新趨勢。
自第67屆威尼斯影展開始,地平線單元設置了四大獎項。[9]
- 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
- 地平線特別評審團長片獎
- 地平線電影短片獎
- 地平線電影中片獎
威尼斯日
威尼斯日自2004年創立,是與威尼斯影展聯合舉辦但卻平行且獨立的電影活動。威尼斯日的設立靈感源自坎城影展的「導演雙周」環節,由義大利電影導演和製片人聯合會(Anac and 100autori)負責組織、評選和推廣。威尼斯日共設有四個主要獎項。
- 威尼斯日獎(Giornate degli Autori Award)
- BNL人民選擇獎(BNL People's Choice Award for the Official Selection's films)
- 歐洲標誌電影獎(Label Europa Cinemas)
- 未來獅子獎(Luigi De Laurentiis Award Lion of the Future)
積傢伙伴
積家電影人榮譽獎是由威尼斯影展與積家自2006年聯合舉辦的獎項,主要褒獎那些為當代電影做出了重大貢獻的人士。[10]
年份 | 獲獎者 | 國籍 |
---|---|---|
2019年 | 科斯塔·加夫拉斯 | ![]() |
2018年 | 張藝謀 | ![]() |
2017年 | 史蒂芬·佛瑞爾斯 | ![]() |
2016年 | 阿米爾·納德瑞 | ![]() |
2015年 | 布萊恩·狄帕瑪 | ![]() |
2014年 | 約翰·福特 | ![]() |
2013年 | 埃托爾·斯科拉 | ![]() |
2012年 | 史派克·李 | ![]() |
2011年 | 艾爾·帕西諾 | ![]() |
2010年 | 曼尼·拉特納姆 | ![]() |
2009年 | 席維斯·史特龍 | ![]() |
2008年 | 安妮·華達 | ![]() |
2007年 | 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 |
2006年 | 北野武 | ![]() |
曾有獎項
墨索里尼杯
墨索里尼杯是1934年至1942年期間,威尼斯影展最佳義大利電影和最佳外國電影兩個獎的統稱。該獎項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時任義大利的獨裁者貝尼托·墨索里尼,但在其於1943年被罷免後就廢除了。[4][11]
墨索里尼杯最佳義大利電影
年份 | 獲獎作品 | 導演 |
---|---|---|
1942年 | 《檳加西》 | 奧古斯托·吉尼那 |
1941年 | 《鋼盔》 | 亞歷山德羅·布拉賽蒂 |
1940年 | 《阿爾卡扎爾之圍》 | 奧古斯托·吉尼那 |
1939年 | 《阿布納·梅西阿斯》 | 戈弗雷多·亞歷山德里尼 |
1938年 | 《空軍浴血任務》 | 戈弗雷多·亞歷山德里尼 |
1937年 | 《女人與海》 | 卡爾米內·加洛內 |
1936年 | 《利比亞騎兵》 | 奧古斯托·吉尼那 |
1935年 | 《幻影》 | 卡爾米內·加洛內 |
1934年 | 《特雷薩旗手》 | 圭多·布里尼奧內 |
墨索里尼杯最佳外國電影
年份 | 獲獎作品 | 導演 | 製片國家 |
---|---|---|---|
1942年 | 《偉大的國王》 | 法伊特·海爾蘭 | ![]() |
1941年 | 《克魯格總統》 | 漢斯·斯泰恩霍夫 | ![]() |
1940年 | 《驛站長》 | 古斯塔夫·烏西基 | ![]() |
1939年 | 無結果 | 不適用 | 不適用 |
1938年 | 《奧林匹亞》 | 萊尼·里芬斯塔爾 | ![]() |
1937年 | 《舞會的名冊》 | 朱利安·杜維威爾 | ![]() |
1936年 | 《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 路易斯·特倫克爾 | ![]() |
1935年 | 《安娜·卡列尼娜》 | 克拉倫斯·布朗 | ![]() |
1934年 | 《阿倫人》 | 勞勃·弗拉哈迪 | ![]() |
偉大金獎
全國法西斯娛樂協會偉大金獎(英語:Great Gold Medals of the National Fascist Association for Entertainment,義大利語:Le Grandi Medaglie d’Oro dell’Associazione Nazionale Fascista dello Spettacolo)曾是威尼斯影展授予最佳男演員與最佳女演員的獎項,現已被沃爾皮杯所取代。[4] 第一位榮膺該獎項的演員是凱瑟琳·赫本,她在1933年憑藉喬治·丘克所執導的電影《小婦人》而拿下本獎。[4]
觀眾票選
在1932年舉辦的首屆威尼斯影展上,由於缺乏評審團而導致沒有官方獎項的頒發,因此最終的獲獎名單是由觀眾票選產生的。具體的評選方法是根據每部電影的觀影人數來確定,並最終由組委會來宣布。由此方法,宣布了首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是執導《通往生活的旅行證》的前蘇聯導演尼古拉·埃克;而最佳電影則是由法國導演雷內·克萊爾執導的《我們等待自由》。
最佳導演
年份 | 導演 | 獲獎作品 | 製片國家 |
---|---|---|---|
1938年 | 卡爾·弗勒利希 | 《士兵的假期》 | ![]() |
1937年 | 勞勃·弗拉哈迪 / 佐爾坦·科達 | 《象童》 | ![]() |
1936年 | 雅克·費代爾 | 《弗蘭德狂歡節》 | ![]() ![]() |
1935年 | 金·維多 | 《洞房花燭》 | ![]() |
歷年華語電影及影人參展獲獎記錄
台灣
- 1989年: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悲情城市》獲金獅獎,為台灣首部獲此殊榮的影片。
- 1994年:台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愛情萬歲》獲金獅獎。
- 2005年:台灣導演李安執導的《斷背山》獲金獅獎。
- 2007年:台灣導演李安執導的《色,戒》獲金獅獎。
- 2013年:台灣導演蔡明亮執導的《郊遊》獲評審團大獎。
中國大陸
- 1992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秋菊打官司》獲金獅獎,為中國首部獲此殊榮的影片;中國大陸演員鞏俐憑該片獲沃爾皮杯最佳女演員獎。
- 1994年:中國大陸演員夏雨憑與中國大陸導演姜文合作的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獲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獎。
- 1999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執導的《一個都不能少》獲金獅獎;中國大陸導演張元執導的《過年回家》獲最佳導演銀獅獎。
- 2006年:中國大陸導演賈樟柯執導的《三峽好人》獲金獅獎;中國大陸導演劉傑執導的《馬背上的法庭》獲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
- 2011年:中國大陸導演蔡尚君執導的《人山人海》獲最佳導演銀獅獎。
- 2012年:中國大陸導演王兵執導的《三姊妹》獲地平線單元最佳影片獎。
- 2016年:中國大陸導演王兵執導的《苦錢》獲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
- 2018年:中國大陸導演萬瑪才旦執導的《撞死了一隻羊》獲地平線單元最佳劇本獎。
- 2020年:中國大陸導演趙婷執導的《游牧人生》獲金獅獎。
香港
歷年華人評審記錄
- 1989年:中國大陸導演謝晉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
- 1993年:中國大陸導演陳凱歌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
- 2002年:中國大陸演員鞏俐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團主席,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 2005年:中國大陸編劇阿城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
- 2007年:中國大陸導演張藝謀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團主席。
- 2013年:中國大陸導演姜文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
- 2016年:中國大陸演員趙薇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
- 2021年:中國大陸導演趙婷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
- 2004年:台灣演員徐楓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
- 2009年:台灣導演李安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團主席。
- 2015年:台灣導演侯孝賢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
- 2017年:台灣導演楊凡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
- 2018年:台灣演員張艾嘉獲邀擔任該屆競賽片專案評審。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Ariston Anderson. Venice: David Gordon Green's 'Manglehorn,' Abel Ferrara's 'Pasolini' in Competition Lineup. 好萊塢報導.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8).
- ^ Mary Corliss; Richard Corliss. Addio, Lido: Last Postcards from the Venice Film Festival. 時代周刊.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Felicia Chan. Th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nd the making of a national cinema. Screen. 2011, 52 (2): 253–260 [2020-02-06]. doi:10.1093/screen/hjr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4).
- ^ 4.0 4.1 4.2 4.3 From the beginnings until the Second World War. 威尼斯雙年展.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4).
- ^ Maria Bergamin Barbato; Chiara Mio. Accoun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Control in the Cultural Sphere: The Case of the Venice Biennale. Accounting, Business & Financial History. 2007, 17 (1): 187–208 [2020-02-06]. doi:10.1080/0958520060112787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 ^ Owen Evans. Border Exchanges: The Role of the European Film Festiv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uropean Studies. 2007, 15 (1): 23–33 [2020-02-06]. doi:10.1080/14782800701273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9).
- ^ 魯斯·本-吉亞特. Italian Fascism's Empire Cinem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5-02-11: 4–5 [2020-02-13]. ISBN 978025301566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3).
- ^ 8.0 8.1 Christel Taillibert; John Wäfler. Groundwork for a (pre)history of film festivals. New Review of Film and Television Studies. 2016, 14 (1): 5-21 [2020-02-13]. doi:10.1080/17400309.2015.11066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4).
- ^ Four new “Orizzonti” awards. 威尼斯影展. 2010-03-22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6).
- ^ 张艺谋将获威尼斯电影节积家电影人荣誉奖. 騰訊網. [2020-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3).
- ^ Golden Lions and major awards of the Venice Film Festival. labiennale.org. [2018-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4-14).
外部連結
|
|
|
|
#
- 1995年电影
- 2004年9月
- 2006年英格兰
- 2011年8月
- 2019年電影
- 2020年電影
- Vice传媒有限公司
- 《一个明星的诞生》获奖名单
- 《丹麦女孩》获奖名单
- 《弗里达》获奖名单
- 《断背山》获奖名单
- 《无姓之人》获奖名单
- 《水形物语》获奖名单
- 《男孩别哭》获奖名单
- 《聚焦》获奖名单
- 《赎罪》获奖名单
- 《迷失东京》获奖名单
- 三色之蓝
- 上帝之手 (2021年电影)
- 上海国际电影节
- 不堪回首話當年
- 世界 (电影)
- 东 (电影)
- 中国新闻社
- 乞丐 (电影)
-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 亚历山大·贝叶尔
- 人民公廁
- 人聲 (電影)
- 伊莉莎贝塔·卡娜丽斯
- 伊莎貝爾·梅
- 伊雯·瑞秋·伍德
- 伦敦电影学校
- 你不该杀人
- 佩内洛普·克鲁兹
- 借種 (電影)
- 傑出的女性
- 凛冬烈火:乌克兰为自由而战
- 凯瑟琳·毕格罗
- 凱特·溫斯蕾
- 劉德華
- 北京电影学院
- 南尼·莫莱蒂
- 哈达斯·雅伦
- 哥連·費夫
- 喬·可塔迦納
- 嘉年華 (電影)
- 回归 (2003年电影)
- 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
- 圣马可飞狮
- 在我消失之前
- 地心引力获奖列表
- 坏中尉 (2009年电影)
- 坚守要塞
- 埃米爾·傑寧斯
- 塔洛 (電影)
- 夏伯阳 (电影)
- 大西庇阿
- 大鏢客
- 大韩民国
- 奥丽维亚·德哈维兰
- 奥列格·先佐夫
- 奥尔加·诺伊维尔特
- 奧斯卡金像獎特殊記錄
- 女人的故事
- 女人的碎片
- 她早走了
- 安吉莉娜 (電影)
- 安娜·马尼亚尼
-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 定理 (電影)
- 寻枪
- 小奥德萨 (电影)
- 尤里西·塞德尔
- 尼亚加拉,尼亚加拉
- 巴塞尔
- 平行母亲
- 幸福剛剛好
- 弗雷德·金尼曼
- 张学友
- 弯刀 (电影)
- 影子 (1959年电影)
- 徐克
- 悍婦雄心
- 愚行錄
- 愛神 (電影)
- 戈兰·帕斯卡列维奇
- 成都,我爱你
- 我的鯨魚老爸
- 我私人的爱达荷
- 战争时期的生活
- 捷克斯洛伐克新浪潮
- 斯坦利·多南
- 斯塔西·马汀
- 斯派克·琼斯
- 无依之地获奖与提名列表
- 时尚
- 昨天 (電影)
- 暴风雨 (1982年电影)
- 暴风雨 (2010年电影)
- 最终幻想VII补完计划
- 有馬紀念
- 杀手乔
- 杀死汝爱
- 杜可風
- 杨紫婷
- 柳博芙·奥尔洛娃
- 格伦·克洛斯
- 桃色血案
- 樂來越愛你獲獎與提名列表
- 橋本忍
- 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亚裔获得者
- 残梦
- 比加斯·卢纳
- 气球 (2019年电影)
- 沙丘 (2021年電影)
- 泰坦尼克国际电影节
- 泰奧·安哲羅普洛斯
- 津島惠子
- 深海长眠
- 淺野忠信
- 潘妮·马歇尔
- 犬山記
-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 玩謝天王巨星
- 琴韻動我心
- 瓦季姆·尤苏波维奇·阿布德拉希托夫
- 电影节列表
- 男生女相:华语电影之性别
- 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 盒子怪
- 站台 (电影)
- 第13屆威尼斯影展
- 第18屆威尼斯影展
- 第3屆威尼斯影展
- 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 第69届威尼斯电影节
- 第79屆威尼斯影展
- 第7屆威尼斯影展
- 第7屆威尼斯影展 (無效)
- 第8屆威尼斯影展 (無效)
- 第一個教師
- 篠田正浩
- 米哈伊爾·烏里揚諾夫
- 紅鬍子
- 納塔利婭·阿瑞巴莎諾瓦
- 红衫泪痕
- 羅生門 (電影)
- 羅馬 (2018年電影)
- 腳踏車大作戰
- 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
- 色,戒 (電影)
- 艾瑪·史東得獎與提名列表
- 荷兰人 (电影)
- 莫里斯的情人
- 華堅·馮力士
- 菲臘·西摩·荷夫曼
- 萨赫拉·卡里米
- 蒂姆·罗宾斯
- 蒙古精神
- 西鹤一代女
- 見證 (1985年電影)
- 詹姆士·葛雷
- 詹弗兰科·罗西
- 貝納多·貝托魯奇
- 賭王之王
- 费雯·丽
- 贾法尔·帕纳希
- 赵婷获奖与提名列表
- 路易斯·加西亚·贝尔兰加
- 迈阿密的一夜
- 都灵电影节
- 酷兒獅獎
- 阿列克谢·杰尼索维奇·季基
-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 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
- 陆川 (导演)
- 雾中风景
- 韋納·荷索
- 韓國電影
- 韓國電影史
- 風起
- 驚世狂花
- 骑士酒店
- 骨肉的總和
- 高壓制裁
- 鲍里斯·瓦西里耶维奇·巴尔涅特
- 麥可·法斯賓達
- 麥斯·馮·西度
- 黃璐
- 黎明不會來
- 黑白鼓
- 黑色名冊
- 黛海絲·戴司葛胡 (1962年電影)
- 龚蓓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