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強

音強語音的四要素之一,指聲音的客觀物理強弱,和主觀的響度相對應。

音強(sound intensity,即acoustic intensity),中文也稱作「聲強」或者「聲強度」。定義為單位面積上的聲音功率。

物理上說,音強決定於發音體振動的振幅。振幅越大,音強越強。從生理上說,音強取決於發音時聲門下壓力的大小。發音時發音器官的肌肉活動增強(用力大),呼出的氣流量大,則氣流對發音器官的壓力大,則發音體振幅大,於是音強就強;反之,音強就弱。

討論語音的聲學性質時音強的因素不可或缺,在探討某些發聲情況(如探討韓語中的緊輔音和鬆輔音的區別)的聲學性質時,音強可以起辨別作用[1]元音音色的不同實際上就是不用頻率段上的音強的大小不同。

但在語言學中,音強的作用十分有限。聲音的響度是音強、音高音長、音色的綜合表現,而音強往往不起主導作用。

注釋

  1. ^ 朱曉農. 语音学.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0: 44. ISBN 9787100066815. 

相關書目

  • 語言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语言学名词.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1. ISBN 9787100068710. 
  • 朱曉農. 语音学.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0. ISBN 9787100066815. 
  • 葉蜚聲、徐通鏘著 王洪君、李娟修訂.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 ISBN 9787301163108. 
  • 趙忠德. 音系学.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6. ISBN 7810958763. 
  • 岑運強等編. 语言学基础理论.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 ISBN 9787303034635. 
  • 林燾、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ISBN 9787301018446.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